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如果一個人有兩個大腦,他會加倍愚蠢」 >

「如果一個人有兩個大腦,他會加倍愚蠢」

這部分的標題取自德斯蒙德·瑞安(Desmond Ryan)告訴我的一則以色列笑話裡最妙的一句話。笑話中的其他內容我記不清了,但是這句有趣的話概括了理性障礙可能引發的後果——在智力上更聰明並不能保證不做蠢事。對於污化心智程序導致的非理性行為而言,這一點尤其正確。

人們之所以常常獲得污化心智程序,原因在於它通常被包裹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並且,這個故事常常很複雜。那些低智商的人對這類複雜的故事往往並不買賬。然而,複雜的心智程序對中等智商或高智商的人而言,卻很有誘惑力。在互聯網上對陰謀論、逃稅計劃、暴發戶計劃、「玩弄」股票市場計劃和彩票中獎方法的相關案例稍加搜索,你很快就發現這些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極具誘惑力的複雜性。例如,許多暴富計劃都涉及不動產交易,而與這些交易相關的稅收制度非常複雜。許多彩票中獎「秘籍」中都涉及使用複雜的數學和概率進行解釋(這些解釋都是錯的!)。「玩弄市場」股票投資建議常常涉及數學和所謂的技術分析圖表。

被欺詐性投資計劃欺騙的人可能並非低智商,這一直覺在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委託進行的一份研究結果中得到了證實[1]。這份研究調查了165名在欺詐性投資計劃中損失超過1000美元的人的想法和人口統計學特徵,並把他們和另一組沒有受到過金融欺詐的人的想法和人口統計學特徵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投資詐騙受害者的受教育程度要比對照組高很多——在投資詐騙受害者組中,68.6%的人至少擁有文學學士學位,而在對照組中這一比例僅為37.2%。在投資詐騙受害者組中,收入超過3萬美元的個體比例是74.1%,而在對照組中這一比例是56.4%。從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數據中我們可以推斷出,投資詐騙受害者不可能是低智商人群。若是非要找出什麼不同的話,只能說這種污化心智程序對於那些智商較高的人更具有誘惑性。

社會中常見的不理性行為背後那些製造麻煩的心智程序大多是由中等或高智商人群編造的,影響的對象也是中、高智商群體。結果導致很多以聰明才智著稱的名人頻頻做出不理性行為。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是舉世聞名的思想家,但他卻是一名納粹的辯護人,還用看似有理實則空洞的邏輯為自己的信念辯護。他組織了學生准軍事營,常常在信上署名「希特勒萬歲」。著名的科學家威廉·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s)是鉈元素的發現者,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協會會員。儘管他不斷被「通靈者」欺騙,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對唯靈論的信仰。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同樣也因受「通靈者」欺騙而名譽受損。詩人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精於語言文字的使用,但在「二戰」中,他將大部分時間都用於通過意大利廣播為法西斯做宣傳。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2]。

許多極端邪惡的觀念傳播者都是智商很高的人。在紐倫堡接受審判的戰犯中,很多人的IQ測試得分都高於125分;在14名策劃最終解決方案的人中,有8人擁有博士學位。對否認猶太人大屠殺的關鍵人物所做的調查表明,這些否認者的名頭包括:印第安納大學歐洲史碩士學位獲得者、知名「二戰」人物傳記的作者、里昂大學文學教授、常春籐大學所用教科書的作者、斯克蘭頓大學的英語教授和西北大學教授等[3]。當然,神創論倡導者的身份也包括許多擁有大學學位的人。

認知科學家已經揭示了聰明人的觀念與事實嚴重不符的部分原因。一種解釋就是「知識投射傾向」(knowledge projection tendencies)。這個觀點認為,在一個自然生態環境中,我們以前絕大多數觀念都是正確的,用已有觀念作為過濾器來處理新的數據,能夠使知識積累的速度更快[4]。這個觀點被用來解釋演繹推理中的信念偏差效應。認知科學家喬納森·埃文斯(Jonathan Evans)及其同事認為,由於信念修正與大腦中的很多信念網絡存在交互效應,因此它的計算成本很高。所以,他們斷定,認知吝嗇鬼可能傾向於接受未經任何邏輯推理但又看似可信的結論。只有當人們在面對難以置信的結論時,認識主體才會對假設進行邏輯推理。他們認為,當人們身處一個絕大多數信念都為真的知識領域中時,這個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在上述理論中前提假設的滿足至關重要,即只有個體身處多數信念都是正確的某一知識領域中,才可以用當前的知識結構幫助自己更快地吸收新的知識。然而,如果個體使用的信念子集含有大量錯誤信息,知識預期就會耽誤對正確信息的吸收。理解神創論或大屠殺否認者的關鍵點就在於此。儘管知識投射傾向在多數情況下都行之有效,但是,它也會將一些在「錯誤信念之島」上的人隔離開來,使得他們無法逃離此島。簡而言之,當在錯誤的情境中使用知識投射時,有可能導致「知識隔離效應」。因此,儘管知識投射可能會使人們快速地吸收新的正確信念,但它也可能是一個陷阱。當人們不斷地調用錯誤觀念集合,使用這些錯誤信念對證據進行評估時,他們會迅速地積累更多錯誤信念,並為未來進一步的知識投射做好了錯誤知識儲備。

錯誤信念之島上的知識投射也許解釋了這種現象:聰明人會深陷於特定的知識領域不斷犯錯,並由於知識投射效應而無法逃離。這些人常常使用他們強大的計算能力將自己的信念理性化,並避開懷疑者的觀點[5]。當知識投射產生於錯誤信念之島上時,對於那些沒有受到知識投射影響和計算能力低的人來說,投射後產生的觀點與錯誤信念並不相同。這也許就是為何一些最有害的污化心智程序是由那些最聰明的人發明,並且也是被那些聰明人獲得的。(「如果一個人有兩個大腦,他會加倍愚蠢!」)沒錯,這種人「有兩個大腦,結果是兩倍愚蠢」。

[1] 該研究來自消費者詐騙研究中心(Consumer Fraud Research Group,2006)。

[2] 這些例子來自多篇不同的文章(Bensley,2006;Brandon,1983;Bulgatz,1992;Dawes,1988;Farias,1989;Lehman,1991;Lipstadt,1994;Moore,1977;Muller,1991;Randi,1980;Shermer,1997;Stenger,1990;Torrey,1984)。

[3] 關於納粹戰犯的信息,參見拉格菲爾德的文章(Lagerfeld,2004)。關於博士學位,參見:(Gardner,1999,p.205)。關於對大屠殺的否認,參見:Lipstadt,1994。

[4] 斯坦諾維奇(Stanovich,1999)使用「知識投射」的概念將發生在認知科學不同領域中的爭論進行分類(Dawes,1989;Edwards and Smith,1996;Koehler,1993;Kornblith,1993;Krueger and Zeiger,1993;Mitchell,Robinson,Isaacs,and Nye,1996)。埃文斯等人使用該論點解釋發生於三段論推理過程中的信念偏差效應(Evans,Over,and Manktelow,1993)。關於知識同化,請參見漢布裡克的研究(Hambrick,2003)。

[5] 很多研究對合理化傾向進行了討論(Evans,1996;Evans and Wason,1976;Margolis,1987;Nickerson,1998;Nisbett and Wilson,1977;Wason,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