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第9章 認知吝嗇鬼的另一個缺陷:深思熟慮後依然戰敗 >

第9章 認知吝嗇鬼的另一個缺陷:深思熟慮後依然戰敗

隨著現代文明的日益繁榮,人類行為變得越發不理性、不合乎常理,與文明的進步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些非理性行為使得現代人的生活還不及茹毛飲血、食不果腹的祖先快樂。現代科技讓人類免受飢餓、寒冷、疾病的折磨,甚至遠離了無聊乏味的生活,然而,個體違抗自己意願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在多數情況下,這些非理性行為並非是無心之過,而是在人們能夠意識到行為後果的情況下,依然執意而為。

——喬治·安斯利,《意志的崩潰》,2001

1999年7月的一個夜晚,小約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 Jr.)與妻子及妻姐乘坐一架小型飛機前往瑪莎葡萄酒莊園,在距離目的地僅有幾英里時,飛機因在夜晚的薄霧中迷失方向而墜入深海。記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認為肯尼迪的這次失誤是壓制失敗的一個典型例子[1]。肯尼迪未能讓類型二思維戰勝並取代類型一思維,也就是說,他未能讓自己在飛行學校學習並掌握的儀表引導飛行技術戰勝思維傾向。給他帶來致命一擊的是,當他找不到標記水平線的燈光時,全然沒有意識到飛機正沿著海岸飛行,在這種情況下沒能保持機翼平衡,最終導致飛機陷入死亡螺旋,俯衝入海。

當地平線不可見時,飛行員無法通過重力感判斷河岸的位置,也無法感知到飛機的非水平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大腦的無意識子系統會發出一個只能夠勉強應對當前情境的劣質指令,意識需要察覺到這個指令,並用後天獲得的知識技能取代這個無意識的自動化反應。在肯尼迪的案例中,這個劣質指令就是操控飛機上下翻飛,試圖飛離雲霧,尋找到地平線。而後天習得知識所教的正確做法是使用儀表數據來保持飛機水平,慌亂之中的肯尼迪未能做到這一點。根據格拉德威爾的說法:「在那種情況下,肯尼迪需要打破在能看到水平線時所依賴的直覺飛行思路,將注意力集中於儀表引導上。」聯邦運輸安全委員會對這起飛行事故進行了深入調查,公佈了飛機在失事前最後幾分鐘的飛行路線,揭示了飛機不顧一切地尋找可視地平線的各種嘗試和努力。尋找地平線是一種人類本能,但是,夜間飛行需要的並非是依賴直覺和本能,而是要執行後天學習到的飛行知識與技巧。

在前面幾章,我們討論了由於認知吝嗇鬼未能做到有意識地加工信息,不假思索地使用默認信息加工方式,進而導致了對某些情境的非理性反應。然而,上述理論不能為肯尼迪的墜機事件提供合理的解釋。他既沒有被動地受到給定框架的影響(第7章),也沒有像解決第6章的萊維斯克難題(傑克正看著安妮,而安妮正看著喬治。傑克已婚,喬治未婚)一樣,輕率地對新異問題做出反應。從是否進行主動的思考這個角度來看,肯尼迪在面對當時的情境時,並不是認知吝嗇鬼。另外,他知道正確處理危機的方法。肯尼迪學習過在當時那種情境下的處理方法,當他和另外兩位乘客命懸一線時,很顯然,他的顧慮太多了。在某一瞬間,正確的應對方式也許曾閃現在肯尼迪的腦海中,但是,正確的行為模式最終還是輸給了錯誤的行為模式。那一刻,肯尼迪進行著緊張的思考,但是,正確的思路卻已慘敗出局。這讓我們不由得想問,輸給了誰?考慮到我們所有的想法都源自於同一個大腦,正如第3章中所提到的三重加工心智模型理論,大腦中可能有若干種不同的心智。大腦中的無意識子系統經常會打敗反省的、有意識的心智[2]。在肯尼迪的例子中,他輸給了古老的關於平衡、知覺和方向定位的進化適應模塊。這種現象很常見。然而,日常生活中更為我們熟知的,是與情緒管理有關的進化適應模塊戰勝理性反應的行為傾向。

[1] 參見格拉德威爾的文章(Gladwell,2000)。

[2] 關於認知的多種心智以及認知壓制的概念,請參見第3章和埃文斯等人的研究(Evans,2003,2007;Stanovich,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