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智力與我方立場信息加工 >

智力與我方立場信息加工

在本章中,我們僅僅討論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的我方立場信息加工傾向諸多形式中的幾個個例[1]。我方立場信息加工普遍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智商高的人可以對此免疫嗎?

我和同事理查德·韋斯特在完成了很多類似於本章伊始提到的福特探險者難題研究之後發現,智力與我方立場偏差程度之間毫無關聯。在我們的研究中,智商高於中數水平的被試與智商低於中數水平的被試表現出了相似程度的我方立場偏差。比如說在製造論據研究範式中(「大學學費應該上漲,高等教育成本應該全部由個人承擔」),被試無論智商高低,製造的我方立場論據均多於對方立場論據[2]。克萊辛斯基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高智商被試與低智商被試在評估實驗中的證據時,會採取相同的偏差方式。為數不多的幾個研究發現,過度自信效應與智商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高智商被試的過度自信水平較低。不過,這僅僅是統計學意義上的中等程度相關,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著很多智商與過度自信水平無關聯的情況(高智商人群也會出現不合理的過度自信)。

多數旨在證明智商與我方立場偏差無關的研究,採用的是被我和韋斯特稱為「自然我方立場偏差」的實驗範式。這種範式是人們在沒有任何明顯的指示或線索提示需要謹防我方立場偏差的情況下,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對情境進行評估。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範式中,被試在實驗前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我方立場偏差的挑戰,研究者也沒有告訴他們思考問題時採用多種視角可以降低犯錯的概率。如果有這些提示的話,高智商被試更有可能遵循這些提示的建議,減少思維偏差的出現。

在這方面,我方立場偏差的研究發現與上一章框架效應相似,即聰明人只有在被告知該如何做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得聰明。如果你告訴一個聰明人對其理性思維有哪些方面的要求——比如你告訴他們要小心我方立場偏差或是框架效應的影響,然後讓他們完成一個會涉及這類理性思維的任務,與低智商的個體相比,高智商的個體會更好地遵循並執行這些理性思維要求。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教育領域中有大量的文獻資料都在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在關注如何避免自然我方立場偏差。根據我們的觀察,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很多人在完成批判性思考任務時常常會失敗。這些大學生都是經過了層層的測試篩選才進入高校,但是,這些考試工具並沒有涉及對批判性思維的測量。理論上講,批判性思維和理性水平是可以通過考試測量出來的。我在本章中所提到的這些任務,僅僅是用於測量我方立場信息加工的諸多任務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可用於測評的任務,它們為測量被智力測試工具所忽視的理性思維提供了可能。我方立場偏差,是被智力測驗忽視的一個重要認知方面。

[1] 更多我方立場信息加工的研究請參考巴倫等人的文章(Baron,1995,2000;Kunda,1990,1999;Mele,2001;Molden and Higgins,2005;Perkins et al.,1991;Thagard,2006)。

[2] 關注個體差異的研究發現,不同智力水平的被試在福特探索者汽車難題上的表現並無顯著性差異(Stanovich and West,2007,2008a)。在製造論據研究範式研究中,智力與任務表現之間也不存在相關關係(Macpherson and Stanovich,2007;Toplak and Stanovich,2003)。在評估範式研究中,發現任務表現與智力之間存在著微弱的相關(Klaczynski and Lavallee,2005;Klaczynski and Robinson,2000;Macpherson and Stanovich,2007)。庫恩訪談研究發現,我方立場加工的某些方面與智力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S et al.,2005)。過度自信效應和智力之間存在中度程度的負相關(Bruine de Bruin et al.,2007;Pallier,Wilkinson,Danthiir,Kleitman,Knezevic,Stankov,and Roberts,et al.,2002;Parker and Fischhoff,2005;Stanovich and West,199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