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我方立場信息加工:溝通與知識假設中的利己主義 >

我方立場信息加工:溝通與知識假設中的利己主義

我方立場信息加工會干擾我們的溝通意圖,在特定場合中尤甚。克魯格(Kruger)及其同事對電子郵件溝通中的利己主義進行了研究[1]。眾所周知,由於缺乏音調、表情和著重音等溝通線索,任何形式的書面溝通都需要一定的我方立場信息加工。從這個角度來講,電子郵件尤其危險,因為它的便捷、非正式和互動性可能會讓我們誤以為它與面對面溝通很相似。在他們的第一個研究中,克魯格讓第一組被試給第二組被試發電子郵件,並詢問第二組被試如何對郵件內容進行解讀。這些郵件中有一半是用譏諷的口吻(例如:「我真的好喜歡約會啊,因為我喜歡自己侷促不安的樣子」),而另一半電子郵件則是非譏諷口吻。收信人需要判斷這封郵件是否含有譏諷的意思,發信人則需要預估收信人將郵件成功歸類的準確率。研究結果發現,發信人的預估非常樂觀,認為收信人的分類準確率能達到97%,而事實上,收信人的分類準確率只有84%。發信人如果不調整自己的我方立場觀點,很難理解對方在沒有表情線索和音調的情況下,成功辨認出譏諷口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人們難以認識到使用電子郵件進行溝通有可能會造成誤解,究其原因是自我中心主義在作祟,克魯格等人通過實驗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在這個實驗中,要求發信人大聲地讀出他們即將發送的電子郵件內容。不過,這個音頻版郵件內容並沒有發給收信人。同上個實驗一樣,收信人需要獨自解讀這封電子郵件的內容是否具有譏諷意味。之所以要讓寄信人讀出郵件內容,目的是要減少部分寄信人的自我中心主義傾向。實驗要求一組寄信人讀郵件時使用與郵件內容相符的語氣。也就是說,如果郵件內容含有譏諷意味,則使用譏諷的語氣;如果不是,則使用較為嚴肅的語氣。另一組寄信人被要求使用與郵件內容相反的語氣大聲朗讀。克魯格研究團隊這樣解釋他們的實驗設計:「我們的設計原理很簡單,如果人們高估自己使用電子郵件能力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難以站在收信人的角度考慮,那麼,通過迫使被試站在與自己觀點截然不同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降低被試對電子郵件有效性的過度自信。也就是說,郵件內容與朗讀語氣不一致的被試的過度自信程度應該會弱於內容與語氣一致的被試。」

實驗結果發現,郵件內容與朗讀語氣一致的被試表現出了較強的過度自信效應。這一組對應的收信人對郵件的判斷正確率僅為62.2%,而寄信人預估有81.9%的人可以準確地解讀他們的電子郵件。反之,郵件內容與朗讀語氣不一致組的被試就沒有前一組那麼樂觀了,他們對應的收信人對郵件的判斷正確率為63.3%,而這一組寄信人認為只有62.6%的收信人可以準確地解讀郵件內容。

克魯格的研究為我們展現了人們將自己頭腦中的想法投射到他人頭腦中的自動化過程。克魯格的系列研究受到了伊麗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博士論文的啟發。在伊麗莎白的研究中,人們的自我中心傾向展現得更為淋漓盡致。伊麗莎白讓實驗被試用敲打的方式打出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的旋律,並預測如果有一群人聽到這個旋律,大概有多少聽眾可以識別出這首歌。被試估計大概有50%的聽眾可以正確識別出歌曲的名稱,而實際上只有3%的聽眾可以聽出這是哪首歌。這種現象我們並不陌生。一曲熟悉的旋律在我們頭腦中異常清晰,我們堅信其他人可以通過聽我們哼曲兒或者打擊旋律很容易地識別出這首歌。人們常有這樣的錯覺,認為自己頭腦中的影音能夠原樣重現在他人的頭腦中,這種錯覺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即使在知道了存在我方立場偏差的情況下,人們也難以對這種錯覺免疫。

我方立場信息加工與電子設備消費行為研究中的「特徵蔓延」(feature creep)和「功能疲勞」(feature fatigue)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繫[2]。研究發現,隨著電子設備的功能越變越複雜,這個設備反而越來越無用了,人們不願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學習如何使用這個複雜的設備。飛利浦電器公司對退回商品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一半的退貨商品本身並沒有任何質量問題,消費者之所以退貨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很多公司都致力於讓他們的商品擁有更多的功能,而這樣做的結果卻是讓商品變得越來越無用。作家詹姆斯·索羅維基(James Surowiecki)曾以微軟文字處理軟件(Word)為例來說明這種現象,在2003版Word軟件中,總共有31個工具條和超過1500個操作指令。為什麼會出現特徵蔓延現象?緣由在於產品設計者陷入了我方立場信息加工的泥潭無法自拔。認知科學家奇普·希斯(Chip Heath)曾經描述過一個出現在設計師身上的我方立場偏差的經典例子:「我注意到自己家中的DVD遙控器上竟然有52個按鍵。之所以有那麼多的按鍵,是由於某個工程師知道該如何使用這些按鍵,並且堅信我會和他一樣想使用複雜的遙控器。但是,產品設計師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意識不到我這樣的電器菜鳥會和他們的想法完全不同」[3]。

[1] 電子郵件溝通研究是由克魯格等人完成的(Kruger,Epley,Parker,and Ng,2005)。

[2] 關於「特徵蔓延」和「功能疲勞」詳見瑞伊登人的研究(Rae-Dupree,2007;Surowiecki,2007)。

[3] 需要譴責的並非只有電器設計師。當人們在選擇電子產品時,他們並不知道使用什麼樣的產品可以讓他們感到愉快(Gilbert,2006)。索羅維基的研究發現,人們通常認為電子產品的功能越多,用起來越滿意舒心,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當把商品買回家後,消費者才發現他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簡單」二字。通過對那些因為商品太過複雜而退貨的顧客進行研究發現,他們在決定退貨之前,平均的嘗試時間只有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