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啟髮式加工的有利和不利環境 >

啟髮式加工的有利和不利環境

我並不認為使用啟髮式加工總是會將我們引入歧途。正如我前面討論的那樣,在特定的情境下,啟髮式加工通常可以在不增加認知負擔的情況下,快速給出一個非常接近最佳答案的解決方案。事實上,由於啟髮式加工有著諸多優點,有些心理學家大肆宣揚啟髮式的優點,甚至到了極力貶低理性思維規則效用的地步[1]。不過,大多數心理學家雖然深知啟發法加工的好處,但仍然認為上面那些啟髮式鼓吹者太過偏激。原因如下:

認知吝嗇鬼使用啟發法加工以減輕認知負擔,這種做法是否有效主要有賴於環境是否是良性環境。所謂良性環境,是指環境中包含可以被不同啟髮式加工利用的線索(比如,情感觸發線索、生動和與眾不同的環境刺激以及便捷可用的錨定值)。除此之外,良性環境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沒有人能夠識別並利用啟髮式加工的線索,去剝削那些依賴啟髮式加工的人。與之相對應的,惡性環境是指環境中沒有可用於觸發啟髮式加工的線索。另外,在一個普通環境中,如果有人能辨別可以觸發認知吝嗇鬼採用啟髮式加工的線索,並故意設置線索為自己牟利,那麼,這個中性環境則變成了認知吝嗇鬼的惡性環境(例如,廣告、刻意地操縱超市樓層及空間的安排以增加營業額)。

我們以一本大加讚揚「再認啟髮式加工」(recognition heuristic)[2]功效的書為例,來進一步說明這個現象。書中的相關章節名為「為何無知反而使人變得聰明?」所謂「基於無知的決策」,是說一個子集中的未知信息可能有利於決策。簡而言之,刺激是否能夠被再認識別,可以被用作估計線索。例如,菜鳥級網球迷僅靠再認啟髮式加工對2003年溫布爾登男子網球比賽成績進行預測。這種啟髮式的使用方法是:如果認識交戰雙方其中一位運動員的名字,而不認識另外一名,則預測認識的那一位選手將取得比賽的勝利。菜鳥使用這種策略的預測正確率高達72%。這個準確率堪比溫布爾登專家做出的排名。

蓋德·吉澤倫澤爾(Gerd Gigerenzer)和他的同事通過一系列設計精妙的實驗刺激向人們展示了特定情境中的「少即是多效應」:對環境信息瞭解較少的人,在做出推論決策時的正確率反而更高一些。有人在讀過他們的研究之後,可能會立馬相信再認啟髮式的有效性。而有些人可能會對此感到隱隱擔心,尤其當他想到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營銷陷阱,更是憂慮萬分。假如我明日全天使用再認啟髮式加工,那麼,可能會發生以下事情:

(1)當我僅僅需要1杯1.25美元的咖啡時,我卻買了1杯3美元的咖啡。

(2)吃超高熱量的零食,一次就攝入了整整一天所需的脂肪量。

(3)繳納了最高額的銀行手續費。

(4)刷爆信用卡,而不是量入而出。

(5)購買了1只需繳納6%手續費的共同基金,而不是免佣金基金。

上述行為沒有一條有利於我實現個人的長期目標。當我在現代社會的迷宮中試圖尋找出路時,再認啟髮式卻在不斷地給我製造障礙與陷阱。城市中高度發展的商業環境對於一個認知吝嗇鬼來說,可謂險象環生。

還記得前面提過的有關個人投資的著名發現嗎?金融服務的購買者常常會難以自控地購買高手續費的金融產品,而不是像專業投資人建議的那樣購買低手續費的產品(例如,美元成本投資法與免傭共同基金),結果導致業餘投資者的回報率降低。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在個人金融領域成為一名認知吝嗇鬼的危害以及使用類型二加工的必要性。人們之所以會這樣做的原因在於,高手續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在金融產品市場上隨處可見,反之,那些低手續費的投資策略需要投資者查閱金融或消費者專業出版物才可獲知。英國一家雜誌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佐證了這種現象的存在。這篇文章的題目為「70%的人都錯了嗎?」,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是,事實正如此。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瞭解到,在那段時期,7/10的英國人將錢存放在四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勞埃德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之一的支票賬戶上,利率為0.1%;然而,同時期消費者導報最佳推薦榜上的支票賬戶利率是0.1%的30倍之多。數百萬人損失數十億美元利息的原因很簡單——四大銀行是認可度最高的銀行,所以成為認知吝嗇鬼的默認選項。個人金融市場環境險象環生。投資者在涉足該領域時要審慎地思考各種替代性選擇,警惕自己不要成為認知吝嗇鬼[3]。

馬望·希納克(Marwan Sinaceure)研究團隊的工作為我們展示了認知吝嗇鬼偏愛加工簡單信息刺激的癖好是多麼容易被利用[4]。他們給被試呈現了以下假設情境:如果你的晚餐是從超市買的牛肉套餐,飯後你在新聞上得知,食用這種牛肉套餐有可能會導致人感染牛腦海綿狀病。接下來,讓被試回答在7點量表上回答這兩個問題:1假設你身處上面的情境,你將在多大程度上減少購買這類牛肉套餐?2假設你身處上面的情境,你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你的飲食習慣,減少紅肉並增加其他食物的攝入?毫無疑問,被試在聽過上述情境後,都決定要減少牛肉的攝入。可是,另一組被試在聽過相同問題之後,願意做出的改變程度更大。兩個實驗過程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改變了情境描述中的一個詞,即把「牛腦海綿狀病」改為「瘋牛病」。這種情況很好理解,我們的老朋友「生動性」又出來搗亂了。相對於「牛腦海綿狀病」來說,「瘋牛病」更容易引發我們對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動物病毒的想像。當認知吝嗇鬼當班時,措辭上的微小改變都會引起情感效價和生動性的改變,進而影響到人的行為和想法。我敢打包票,如果當前的社會保障金改名叫「老年人福利金」,那麼,社會保障金的收入肯定會大幅下降。

簡而言之,極端的認知吝嗇鬼全然沒有「獨立之思想」,決定他們的心智如何加工信息的是眼下最生動的刺激、最唾手可得的信息或是最與眾不同的線索。認知吝嗇鬼會被那些掌握了如何標籤化、如何設定錨定值、如何控制信息生動性的人佔盡便宜。在下一章中,我們將討論框架效應,屆時你將會看到關於類型一加工威脅個人自主性的更具戲劇性的案例。

[1] 吉仁澤是秉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中的領軍人物(Gigerenzer,2002,2007;Brandstatter,Gigerenzer,and Hertwig,2006;Gigerenzer and Goldstein,1996;Todd and Gigerenzer,2000,2007;Evans,2007;Kahneman and Tversky,1996;Over,2000;Stanovich,2004)。可是,吉仁澤研究的啟髮式是否屬於類型一加工,這一點尚且存疑(Evans,2007;Kahneman and Frederick,2002)。斯特林專門撰文討論了啟髮式加工不利環境的進化意義(Sterelny,2003)。作家路易斯·梅南在他的著作中討論了投票決策情境中使用啟髮式的情況(Louis Menand,2004),把啟髮式放在一個具化的情境中進行討論。比如我舉的這個例子:「在信息匱乏或是面臨不確定信息時,走捷徑總比無路可走好。但是,走捷徑並不是快速地進行縝密計算,而是直接跳過所有的計算過程。比如,在購買立體聲音響時,我的直覺是外表最酷的那一款最值得購買。但是,這個判斷完全沒有涉及音響的音質、性能。如果我選擇了預算範圍內音質最好的那一款,這才是最符合我切身利益的選擇。」

[2] 題為「為何無知反而使人變得聰明?」的章節來自吉仁澤和托德的著作(Gigerenzer and Todd,1999)。溫布爾頓研究由托德等人完成(Todd and Gigerenzer,2007;Goldstein and Gigerenzer,1999,2000)。貝澤曼的研究中對合理金融策略進行了討論(Bazerman,2001)。大英銀行的例子來自邁克爾林(MacErlean,2002)。

[3] 這個例子常常為理性思維的支持者招致諷刺挖苦。此處我所謂的「深思熟慮」並不是說要把數千個基金項目進行一一對比。我的意思是說,在做出決策前,應該將某一領域中的不同種類進行大致比較,比如:借貸基金與非借貸基金;指數基金與管理型基金;債券、股票和現金分配;外幣總量;房地產和期貨數量等。通過指出某個理性決策所涉及的運算量極其龐大(根據個人需求,將6000支基金進行兩兩配對比較)的方式來詆毀理性思維,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攻擊理性思維的策略。不過,理性思維策略的支持者卻並不這麼想。將數千種基金進行兩兩比較的可行性差,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在個人金融這麼重要的決策領域退而求其次,依賴於快速、劣質的啟髮式思維來解決問題。在令人筋疲力盡的繁雜比較和快速卻劣質的啟發法之間,還存有中間地帶,在這個中間地帶我們需要考慮很多影響決策的其他關鍵因素,比如對風險的容忍度、年齡、當前資產和負債、退休保證金等。

[4] 參見:Sinaceur,Heath,and Col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