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認知吝嗇鬼的工具:生動、出眾與可得性 >

認知吝嗇鬼的工具:生動、出眾與可得性

認知吝嗇鬼對信息的生動性和鮮活性異常敏感。非理性行為和信念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發生,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無法抗拒那些活靈活現卻不具代表性的數據的影響。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假如你的朋友駕車20英里送你到機場坐飛機,你飛行距離是750英里。當你們離別時,你的朋友很有可能會跟你說:「一路平安!」然而,你朋友說的這句話細想起來是非常搞笑的,因為他返程駕車20公里在路上死於車禍的概率是你飛行750公里死於空難概率的三倍!相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活動,駕駛機動車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在我們頭腦中,汽車事故的畫面並不像飛機失事現場畫面那麼鮮活、真實[1]。這種信息的鮮活性影響了個體的理性判斷,因此,身處死亡高風險的A反而去祝福較為安全的B一路平安。

在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之後,由於人們害怕飛機失事,導致選擇飛機作為出行工具的人數驟減。然而,人們並不會因為恐怖襲擊而宅在家裡,放棄出行計劃,只不過選擇了其他交通工具。汽車是多數人排除飛機之後的首選項。然而,汽車出行比航空出行要危險得多,因此,從統計學上可以得出肯定的結論:出行工具更改為汽車,會導致更多的人死亡。實際上,研究者通過調查發現,僅在2001年的最後一個月,由於放棄飛機選擇駕車而增加的死亡人數就超過了300人。一個研究小組用更為直觀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駕駛汽車的危險性。他們通過計算得出,如果使航空飛行和駕車的危險程度相同,那將意味著「9·11」事件每個月都發生一次!

這一類由媒體傳播的生動畫面導致的決策偏差在各行各業都廣泛存在著。例如,雖然每年有4500萬的美國人深受糖尿病的折磨,而在醫院中感染葡萄球菌的人數僅為1500人,但我們身患糖尿病的風險遠遠小於在醫院感染葡萄球菌的風險。儘管有真憑實據擺在眼前,但就我自己而言,我更願意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和鍛煉習慣來控制糖尿病的發生風險,而不會操心感染葡萄球菌的事兒。

認知吝嗇鬼喜歡加工那些與眾不同的信息,這種傾向常常會讓認知吝嗇鬼誤入歧途。某些特定形式的信息似乎格外與眾不同,公彥山岸(Kimihiko Yamagishi)的研究向我們揭示了這類信息形式。在他的研究中,使用了兩種不同的疾病描述方式,一種是每萬人死亡1286名;第二種是24.14%的致死率。被試對這兩種疾病的危險程度評估結果發現,被試將前一種疾病的危險等級評定得更高。當人們讀到「1286人死亡」時,腦海中浮現的畫面肯定要比一個抽像的百分比數字更為生動鮮活,這種畫面所引發的情感反應導致了不準確的判斷。為了表明這個研究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山岸將這篇文章命名為「在什麼情況下12.86%的死亡率比24.14%的死亡率更加危險?——基於風險溝通的啟示」[2]。

毫無疑問,一張圖片或照片的鮮活生動性要遠遠高於統計數字,也就是說,將一個死板的數字變成一個具體的人物會大幅提升信息的生動性。認知科學家保羅·斯洛維克(Paul Slovic)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研究中,請求被試向「拯救孩子」(Save the Children)慈善基金會捐款。在被稱為「統計的受害者」的實驗情境中,被試看到了很多相關的統計信息,比如:「馬拉維的糧食短缺問題影響了超過300萬兒童;在贊比亞,大暴雨導致了2000年來玉米產量下降了42%,致使約300萬贊比亞人面臨著饑荒;埃塞俄比亞有超過1100萬人急需食物援助。」在看過這些數據後,請求被試捐款來改善這些問題。在第二個「可辨認的受害者」的實驗情境中,給被試展示了一個受害者的照片,並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中包含以下信息:「Rokia,7歲,來自非洲馬裡,她的家庭非常貧困,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會面臨餓死的威脅。她的生活,會因為您的捐贈而變得更好。」研究結果發現,人們在「可辨認的受害者」情境中捐出的金錢數額是「統計的受害者」情境中的兩倍[3]。

「貨幣錯覺」是一種與出眾效應相關的現象,得到了行為經濟學家的廣泛關注與研究[4]。這種錯覺發生於人們過度地被貨幣價值的名稱所影響時。簡單來說,就是認知吝嗇鬼僅僅關注貨幣的表面價值,而不綜合考慮影響實際購買力的其他因素,比如通貨膨脹、時間和貨幣兌換匯率等。一項有趣的研究證實了貨幣錯覺現象的存在。在這個研究中,當人們使用數額是本國貨幣數額若干倍的外幣購買東西時,人們的花費會更少(例如,1美元=4馬來西亞令吉);當使用數額較小的外幣時,人們會花費更多(例如,1美元=0.4巴林第納爾)。這種現象表明了貨幣表面價值帶來的影響:當一件商品用數倍於本國貨幣的數值標價時,它看起來更加昂貴(因此人們會減少花費);當商品用較小的金額標注時,它看起來很便宜(會刺激人們花更多的錢)。上述現象說明,即使人們清晰地知道,在將貨幣數額轉換成本國貨幣之前,數額本身並沒有太大價值,但是,依然很難抑制住對貨幣表面價值做出反應。

「貨幣錯覺」會給公共政策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影響。在2006~2007年間,美國上下因汽油價格一路飆升至歷史最高的3美元/加侖而陷入了恐慌(民眾呼籲採取政治行動干預)。然而,這個價格並非史無前例的高點。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2006~2007年間的汽油價格遠低於1981年。事實上,如果從居民購買力的角度來分析,2006年的汽油價格比1978~1981年間的價格都要低。

[1] 計算旅行風險的方式有很多,不管使用何種方式進行評估測量,汽車都被認為是風險最高的出行方式(Galovski,Malta,and Blanchard,2006;National Safety Council,1990,2001;Sivak,2002;Sivak and Flannagan,2003;Sunstein,2002)。「9·11」事件之後的交通出行統計數據來自吉仁澤等人(Gigerenzer,2004;Sivak and Flanagan,2003)。關於糖尿病與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參見方丹的研究(Fountain,2006)。

[2] 山岸(Yamagishi,1997)。關於生動性效應的文章,參見斯洛維克(Slovic,2007)。

[3] 關於貨幣錯覺,請參見卡尼曼等人的研究(Kahneman,Knetsch,and Thaler,1986;Shafir,Diamond,and Tversky,1997)。外幣研究來自斯利瓦斯塔瓦(Raghubir and Srivastava,2002)。Wertenbroch等人的研究表明,表面價值效應有賴於預算限制,被試會將預算數額作為參照點(Wertenbroch,Soman and Chattopadhyay,2007)。他們的研究令人意識到,貨幣錯覺並不像人們最初想像的那樣簡單,但基本觀點並沒有發生變化,即貨幣錯覺是人類信息加工認知吝嗇鬼傾向的一種表現形式。

[4] 啟髮式的有用之處,參見吉仁澤等人的研究(Gigerenzer,2007;Gladwell,2005;Klein,1998;McKenzie,1994;Pinker,1997;Todd and Gigerenzer,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