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屬性替換:認知吝嗇鬼的慣用伎倆 >

屬性替換:認知吝嗇鬼的慣用伎倆

為了減輕認知負擔,我們的認知吝嗇鬼常會耍花招。卡尼曼和弗萊德裡克為我們揭示了認知吝嗇鬼的慣用伎倆,即屬性替換。當人們需要評估屬性A時,卻發現評估屬性B更容易一些(A與B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於是就改為評估屬性B。簡單來說,屬性替換就是用簡單的問題取代難題。

作為一種認知策略來說,屬性替換在很多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使用兩種不同的策略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答案,何不省省力氣,選擇那個簡單一些的呢?即使替換後的屬性並不是最完美的答案,至少可以讓我們距離正確答案更近一些,總比找到答案卻費盡周折要好。可是,在真實生活的特定情境中,過度概括的替代屬性策略常常會導致嚴重的誤差。

人們常常會犯的一個嚴重錯誤是違反支配關係原則。支配關係是決策理論中的一個專業術語,這個概念很容易理解。假設我讓你拿起一個鏟子,或者從一堆裝飾畫中選出帶有桃心的一張,只要做到上述兩件事中的任意一項,就給你100美金作為報酬;另外一個人提出,只要你畫出一個桃心,就給你100美元。如果你拒絕了我,而接受了另外一個人的提議的話,恭喜你,你做了一個毫無爭議的糟糕決定,因為你違反了支配關係原則。從支配關係的角度來看,我的提議處於支配地位。如果你贏得第二個提議中的100美金,那麼你可以穩拿我提供的100美金;而如果你當初接受了我的提議,除了畫一顆桃心之外,還有其他的渠道贏得報酬。

如果一個事件的結果集合中,包含另一個事件的所有結果,兩者之間即是支配關係。當人們對較小結果集合的估值或概率估計高於較大結果集合時,就是違反了支配關係原則。卡尼曼和弗萊德裡克通過研究發現了很多因屬性替換而導致人們違反支配關係原則的例子。請看下面這個案例。研究者讓一組被試估計在某個特定的年份中,密歇根發生的謀殺案數量。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人們很難通過對既有知識的檢索獲取答案。為了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被試需要回憶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包括該州的人口總數、聽說過的犯罪事件及其他相關線索),在對這些信息綜合考量的基礎上進行估計。然而,這個研究的結果表明,人們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並沒有想太多(認知吝嗇鬼)。研究中被試被分到兩個小組中分別對底特律和密歇根州的殺人犯數量進行估計,底特律組的估值竟然是密歇根州的兩倍!

顯而易見,人們就上述問題給出的答案違反了支配關係(所有底特律的罪犯,都是密歇根州的罪犯)。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的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沒有認真去思考並提取與這個問題有關的事實與信息,而是僅僅依據帶有情感偏向的印象,估出一個或高或低的數字。相對於「密歇根州」這個地名來說,「底特律」三個字會讓人們更多地聯想到兇殺案畫面,雖然從理性角度分析,底特律的兇殺案絕對不可能多於密歇根州,但人們仍然做出了底特律有更多兇殺案的估計。相似的原理還可以解釋人們對下面這個問題的錯誤估計。在預估「一場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由地震引發的洪水致使1000人溺水身亡」和「一場發生於美國某處的洪水,導致了1000人溺水身亡」兩件事情的發生概率時,人們預計前者的發生概率高於後者。原因在於前者發生的畫面更容易出現在腦海中,這種易得性影響了我們的概率估計判斷[1]。

決策學領域的大量研究表明,屬性被替代是根據對決策後果利弊的評估而做出的,是對當前可預見的前景的情感性評估[2]。這一類屬性替代方式在多數情況下是非常理性的,因為情感確實會將結果的好壞轉換成為是否有用的信號。可是,如果在進行情感價值評估時完全不進行分析性處理以及調整,問題就出現了。例如,僅僅依靠情感評估,會讓人對影響結果的概率和數量特徵失去敏感度。一項研究讓人們對可能導致自己休克的情境進行評估,由於人們的思維被對當前情境的情感評估所佔據,導致人們對於休克可能發生的概率非常不敏感。人們在迴避1%的可能性休克和迴避99%的可能性休克這兩種情境中,願意付出相同的代價。很明顯,對休克的強烈情感反應吞噬了被試對概率進行評估的能力。

無獨有偶,資源經濟學中一項公眾對環境破壞進行評估的研究也發現,情感反應會干擾人們處理重要量化信息的能力。這項研究請被試回答如下兩個問題。

情景1:要拯救200000只沉溺於油潭中的鳥,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錢?

情境2:要拯救2000只深陷油潭的鳥,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錢?

結果發現,人們願意在情境1(均值為88美元)中付出的金錢僅僅比情境2中稍微多一點點(均值為80美元)。研究者推測,成千上萬隻鳥集體沉溺油潭的這種畫面所引發的強烈情感反應干擾了對實際需要救助的鳥的數量的關注,從而決定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判斷與反應。奚愷元(Christopher Hsee)及其同事在另一項研究中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推論。在這個研究中,研究者告訴一組被試:「如果有科學家在亞洲發現了4只大熊貓,你願意捐多少錢來拯救這4只大熊貓?」另一組被試需要回答相似的問題,只不過熊貓的數量由4只變成了1只。在這個研究中,兩組被試都只讀到一段閱讀材料,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的視覺圖像刺激。相對於上面的鳥類研究,這個研究中涉及的數量較小,因此可以更為清晰地評估人們在決策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在這個情境中,相對於拯救一隻大熊貓來說(均值11.67美元),人們願意捐出更多的錢去拯救4只大熊貓(均值為22美元)。第二個研究,所有研究設計完全相同,只不過在提供了閱讀材料之後,還為被試提供了非常可愛的大熊貓照片。結果發現,人們救助4只大熊貓與救助1只大熊貓的捐款金額完全相同。可愛照片所引發的情感反應使被試忽視了對數量的考量。

在股票市場上,人們都知道應該遵循「低買高賣」的交易原則,但情感導致的屬性替換時常會阻撓這一原則的貫徹執行。當股指高開時,股市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這種積極的情緒氛圍鼓勵非專業的投資者(以及許多專業操盤手!)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而做出買入的決定。當股指下滑時,情況則完全相反。投資者已經開始虧損,而擔心進一步加深虧損的恐懼情緒控制了決策氛圍。股票市場觸發了負性情感反應,導致人們通常不會做出低價買入的行為,而是會選擇賣出。因此,情感性評估使得投資者高價買入、低價賣出,與「低買高賣」的投資原則南轅北轍。在金融投資領域,作為一個認知吝嗇鬼所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在我們上一章討論過的共同基金案例中,投資者由於高買低賣,導致他們在1998~2001年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未得收益。情感性替代是導致這類昂貴的非理性行為發生的主要認知特徵之一(其他的包括損失厭惡、過度自信以及對隨機事件的過度解讀)。

[1] 更多關於可得性以及它在複雜概率判斷過程中的替換作用,請參見卡尼曼的研究(Kahneman,2003a)。關於加利福尼亞地震的例子,請參加卡尼曼和弗雷德裡克等人的研究(Kahneman and Frederick,2002;Tversky and Kahneman,1983)。

[2] 關於情感評估的文獻數量繁多(例如:Forgas,1995;Frederick,2002;Loewenstein,Weber,Hsee,and Welch,2001;Oatley,1992,2004;Rottenstreich and Hsee,2001;Schwarz and Clore,2003;Slovic,Finucane,Peters,and MacGregor,2002;Slovic and Peters,2006)關於休克研究,可參考羅騰思傑克等人的研究(Rottenstreich and Hsee,2001)。關於公共資源評估研究,請參考卡尼曼的著述(Kahneman and Frederick,2002)。熊貓研究來自奚愷元(Hsee and Rottenstreich,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