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第5章 為何聰明人常做蠢事 >

第5章 為何聰明人常做蠢事

如果在叢林中遇到雄獅,當我那擅長內省、凡事深思熟慮的祖先還在思考接下來該做何反應時,恐已成為獅子的腹中午餐。但是,他那不假思索迅速逃命的表哥卻得以倖存……很多證據表明,我們人類遠遠沒有自認為的那樣遇事都會進行審慎思考。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鵝》,2007

實際上,所有動物在嚴酷的自然選擇法則重壓之下,都愚蠢到只殘留了可以快速逃生的智能。

——彼得·理查德&羅伯特·博伊德,《只靠基因是遠遠不夠的》,2005

若想找出一個理性障礙的例子,可謂不費吹灰之力。在個人理財領域,我們在第2章中討論過的約翰·保羅斯(John Paulos)和大衛·丹比(David Denby)的案例並不鮮見。現在我們已大概知曉了為何像保羅斯和丹比這樣絕頂聰明的人也會在市場低迷時嚴重虧損,而在市場繁榮時卻會錯失賺錢良機。試想我們現在正身處股票市場極其動盪的1998年年初到2001年年末這段時間。在這4年間,第一手技術價值共同基金(Firsthand Technology Value mutual fund)表現良好,公司公佈的年盈利率為16%,也就是說,這只基金在這4年中平均每年淨賺了16%。但是,這只基金的投資者在這4年間的平均虧損率約為31.6%[1]。1998~2001年,當第一手技術價值共同基金的年均盈利率是16%時,投資者在這只基金上總計虧損了19億美元(是的,19億!)。為何會發生這種事情?為何一支年盈利率為16%的基金,能夠讓同期的投資者損失如此慘重?

反思片刻,即有答案。年平均16%的投資收益率對那些1998年買入,之後一直持有該基金,直到2001年賣出的投資者來說是成立的。但是,多數投資者在這4年間並非一直持有該基金,而是在不同的時間點認購,並在不同的時間點贖回——投資者常常會反覆多次認購、贖回。第一手技術價值共同基金在那段時間的表現非常不穩定。當它盈利時,盈利率很高;而當它虧損時,虧損率也很高。現在,上述悖論就很容易解釋了(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理性障礙發生的廣泛性)。投資者之所以在這只基金上虧損巨額資金,是因為他們恰巧在錯誤的時間認購和贖回。換句話說,他們通常會在基金的高價位點上買入,並在低價位點上賣出。加之這只基金的波動幅度較大,當它升值時會升至非常高,而當它跌價時會跌至非常低,所以導致了這只基金投資者的巨額虧損。

這類「被自己打敗」的行為並非僅僅發生在第一手技術價值基金這一則案例中。例如,同時期的駿利墨丘利基金(Janus Mercury Fund)的年均盈利率為13.9%,但是,這支基金的投資者卻是虧損的(年均虧損率7.4%);富達積極成長基金(Fidelity Aggressive Growth)年均盈利率為2.8%,而他的投資者年均虧損24.1%;景順動力基金(Invesco Dynamics fund)的年均盈利率為7.0%,但是它的投資者卻每年虧損14.4%。財經記者賈森·茨威格(Jason Zweig)在研究了1998~2001年間700家共同基金的表現後,他注意到「很顯然,基金投資者的實際收益通常遠低於基金公佈的預期收益,有時縮水率甚至高達75%」(2002)。茨威格告訴我們,他研究的這700家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為5.7%,但是,投資者的平均年收益率僅為1%。茨威格引用福特基金會的勞倫斯·西格爾的話說:「如果基金投資者的盈利率真的如基金公佈的利潤數據一般,他們早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為何並非所有的投資者都有盈利?因為人們不斷地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人無疑是不理性的。由於多數股票投資者都來自於高收入群體,而高收入與高學歷有密切關聯,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類大規模的投資表現欠佳行為(投資者在面對潛在盈利機會時,卻總計損失了2000億余美元)表明了理性障礙發生的廣泛性。

對於這類非理性行為的心理過程,心理學家已進行了很多探索,並初步瞭解了這類行為發生的心理機制。例如,許多人對他們的知識儲備量過度自信。他們自認為知道的事實,遠比真實知道的要多,這些人認為自己處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優於他人。對於一個股票市場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心理特質。大盤指數的變化是基於極其複雜的技術分析運算產生的,大盤的點數和股票的價值變化是對各種信息進行充分、全面的分析後得出。對於「週末投資者」來說,他們認為自己可以發現在分析過程被忽視的信息,並試圖從中牟利。這種想法是非常愚蠢的。數以千計的投資者(多數擁有較高智商)飽受這種非理性思維特質的折磨。結果,他們的這種過度頻繁交割的投資行為拉低了總的投資回報率。頻繁交易增加了額外成本,由於他們的交易行為並非基於什麼高深的知識,他們希望把握最佳「市場時機」(表現為反覆地進出市場)的企圖反而減少了投資回報。諷刺的是,不那麼自信的投資者傾向於固守「購入並持有」的保守策略,而這恰恰被私人金融專家認為是最為明智的選擇。這種對投資行為影響較大的心理特質被稱為過度自信傾向。心理學家已開發出一些測評工具對其進行評估。

第二種致使人們犯投資錯誤的心理特徵,在多數情況下是非常有用的。人類大腦通過進化發展出不斷地搜尋各種既定模式的認知方式。我們不斷尋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物間的相互關係、究其原因並尋找其意義。這種思維特徵無疑是極具適應性的,但是它帶來的副作用會讓人們給隨機事件賦予意義。這種行為模式時常發生在股票投資者身上。股票大盤以及各只股票的走向不斷受到一些不可預知事件的影響,但這些隨機事件對於公司的分紅(股票長期價值的主要決定性因素)並無影響。投資者試圖對這些隨機事件進行解讀並做出反應,這種做法無疑是非常錯誤的。有一些投資者對消息的反應閾限非常低,任何風吹草動就會讓他們過度反應。這種為隨機事件尋求解釋的心理傾向導致投資者頻繁交易,進而減少了長期收益。

導致過度頻繁交易的第三個因素是「短視損失厭惡」(myopic loss aversion)。這個理論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認知科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的獲獎成果是判斷與決策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的組成部分。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人們對預期損失的主觀評估感受大約是預期收益的兩倍。也就是說,損失100美元導致的痛苦強度,是獲得100美元誘發愉悅感的兩倍。「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概念就源自這種現象[2]。「短視」是說人們監控投資的時間尺度與投資期限的時間尺度出現不同步的現象。例如,一位40歲的投資者在進行退休投資時,如果他每小時、每天,甚至每週都檢視自己的投資狀況的話,這就是「短視」。金融專業人士建議這位投資者以每月一次的頻率檢視自己的投資狀況即可,最理想的狀態是每年四五次。

等一下,通常意義上講,不是獲取的信息越多越好嗎?為何頻繁地對財務狀況進行監控卻成犯錯誤了?對,大錯特錯。股票市場風雲莫測,漲跌不定。人們害怕損失(請回憶「損失厭惡」),因此,會對股票市值下降做出更為強烈的行為反應。每一次股票下跌,都誘惑著投資者將股票賣出變現,進而避免或減少損失。那些頻繁監控投資狀況的投資者,他們在一次次地檢視自己的投資賬戶時,面臨著更多的誘惑,有更多的「機會」將股票賣出。相對比那些不經常查看投資情況的投資者來說,對自己賬戶狀況瞭如指掌的投資者更容易臣服於賣出誘惑。當投資者將股票賣出變現之後,那些勤於監控賬戶狀況的投資者常常能第一時間注意到跌勢已止,價格開始上漲,簡而言之,局勢安全了,於是投資者又開始躍躍欲試。一旦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買入,那麼,他們就完成了股票市場上最忌諱的事情:高買低賣。

上述探討的3個因素——過度自信、對隨機事件的過度反應以及短視損失厭惡,是已被廣泛接受的用於解釋個人金融領域不良行為的理論。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上述思維特徵具有個體差異性,並可通過在實驗室中完成特定的認知任務進行測量。由於這些思維方式與智力水平無關,因此導致了理性障礙的大規模爆發案例:數以百萬計的高智商投資者在原本該盈利的情況下,痛失數十億美元。毫無疑問,理性障礙隨處可見。為什麼發生率如此之高呢?

[1] 該數據來自茨威格(Zweig,2002)。

[2] 損失厭惡是一種情感預測偏差(參見Kahneman&Tversky,1979)——當損失或收益真實發生時,損失厭惡的效價並非是收益的兩倍(Kermer,Driver-Linn,Wilson,and Gilbert,2006)。更多關於短視損失厭惡的文章請參見Thaler等人的文章(Thaler,Tversky,Kahneman,and Schwarts,1997)。想瞭解更多關於隨機事件,尤其是發生在貿易市場中的隨機事件相關研究請參考Malkiel等人的文章(Malkiel,2004;Nickerson,2004;Taleb,20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