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智力被誤讀為適應 >

智力被誤讀為適應

智力的廣義概念具有強烈的帝國主義傾向,其代表性特徵是強調智力是「對環境的適應」(援引韋克斯勒的原話)。這種定義把工具理性也劃撥到了智力的概念範疇中。將智力定義為「適應環境」,而最廣為人知的韋氏智力測驗卻並未對理性進行測量,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法著實令人困惑。

弗林效應是智力研究領域中的一個有趣現象,在圍繞著該效應的激烈討論中,這種困惑體現得尤為明顯。20年前,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對標準化智力測驗的結果進行系統分析後發現,人類的智力測試得分在過去幾十年呈顯著上升趨勢。自19世紀30年代開始,智力測試的成績平均每10年提升3個百分點。相較於晶體智力,流體智力的增幅更大。受美國心理學會委託,由認知心理學家烏爾裡克·奈瑟(Ulric Neisser)主編了一本從不同角度解釋弗林效應的書。書中提到可能導致弗林現象的原因包括:營養、程式化、學校教育、電視、學前家庭環境等[1]。弗林本人也參與了本書的編寫,他對心理學家們提出的各種原因不置可否。他認為,智力測驗所表現出來的智力提升是一種「假象」。簡而言之,他認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的智力測驗成績提升了,但智力水平並未發生改變。弗林指出,真正的智力增加會帶來文化繁榮,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在過去幾十年中,偉大發明的增長速度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世界名人錄上的偉大科學家也並沒有驟增。

弗林期望MAMBIT分數的增加能夠帶來發明增長、科學家數量激增,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智力測驗沒有評估人類的理性或創造力,而理性和創造力恰恰是「文化繁榮」所必需的要素。實際上,弗林也多多少少接納了智力概念的環境適應論,而MAMBIT並未達到全面評估人類適應環境能力的要求。因此,很多人認為弗林效應是悖論(智商增長與社會成就不匹配)。不過在我看來,智商成績的增長與社會成就不匹配並不矛盾。大眾普遍認為智力的概念包括環境適應,但智力測試沒有評估個體的環境適應能力。如果上述關係未能釐清,人就很容易因弗林現象而感到困惑。智力測試評估的是認知去耦能力,不可否認這種心智技能非常重要,但是,它只不過是理性思維和行為所必需的三個要素之一。另外兩個要素是心智程序和思維傾向,這兩點才是滋養理性思維的溫床。弗林效應被認為是一個未解之謎,這種看法足以證明把智力測驗範疇之外的領域也納入到智力概念中,企圖擴展智力的概念以「去神化」智力概念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1] 更多關於弗林效應的介紹,請參見:Flynn,1984,1987,2007;Neisser,1998。我自己對弗林效應的看法是,教育和現代化增加了去語境化的思維方式,另外,語言也被用作一種去耦化工具(Evans and Over,2004)。這些機制通過增加心智程序(比如短時記憶中的複述策略)的自動化程度,使其操作時佔用更少的認知資源,進而提升心智程序增加算法心智功能,尤其是去耦化操作的功能。在Neissa這一章中,斯庫勒(Schooler,1998)對相似的假說進行了探索(參見Greenfield,1998;Williams,1998)。有趣的是,在一本近期出版的書中,弗林(Flynn,2007)修改了他早期提出的觀點,認為人類智商的提升是真實存在的,這種提高是科學思維傳播使得假設性思維習慣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