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第3章 反省心智、算法心智與自主心智 >

第3章 反省心智、算法心智與自主心智

我們的日常行為通常是不經大腦的常規習慣,但是,某些關鍵性的舉動有時會將我們導向一個爾虞我詐、精心設計好的世界。

——丹尼爾·丹尼特,《達爾文的危險》(1995)

智力作為文化話語中的一個概念,短時間內不可能消失。這個概念理應依然存在。不過,圍繞著智力展開的許多爭論倒是已經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了。十多年前,理查德·赫恩斯坦(Richard J.Herrnstein)和查爾斯·默裡(Charles Murray)寫了《鍾形曲線》(The Bell Curve)一書,轟動一時。估計今後都不會再有第二本關於智力的書能夠引起如此關注了。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圍繞著智力展開的激烈爭論似乎已經畫上了句號。關於智力的所有主要疑惑,學者都已找到了滿意的答案[1]。比如,我們已經知道智力約有一半源自遺傳(由基因決定),另一半源自環境;我們知道智力對於人生成就起著重要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成為人生贏家)。但是,人的命運軌跡又不是完全由智力決定的。那些智力測驗沒有涉及卻對個體產生重要影響的心理能力是學者近期關注的焦點。其中一些能力的缺失是導致理性障礙產生的罪魁禍首。

有些智力概念的批評者認為,智力測驗如同一場遊戲,測不出什麼重要的東西。而另一些批評者則認為,智力概念還不至於一無是處,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但其實「每個人都是聰明的,只是聰明的方式不一樣罷了」。以上兩種說法都有失偏頗。另外,還有的批評者認為智商高低不能預測個體在現實世界中的行為。這種觀點也不完全正確[2]。不過,傳統智力概念支持者的觀點也並非無懈可擊。比如,有些智力測驗支持者認為,智力測驗能夠評估絕大多數重要的人類認知能力。稍後我將會引用大量實證研究來反駁這種觀點。簡而言之,無論是智力測驗的嚴苛批評者還是傳統智力概念的堅定支持者,他們的論據都已被最新的研究證明是過時的了。

在對智力進行討論時,通常會在一開始就錯把智力概念置於認知功能的語境中,進而接受「智力是人類心智的核心特徵」的默認假設,使得後面的所有討論都偏離正確軌道。我試圖摒棄這個默認假設。我將先描繪出心智的大致模型,再把智力放入其中。過去20年,認知科學家在描繪心智運作的基本原理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進步。十幾年前,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寫了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名為《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如果退後20年,誰要是敢給書取這樣的標題,定會被當作不自量力的笑柄,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人會懷疑這個題目無法回答了。然而,認知科學家研究的各種心智模型往往不接地氣,對於大眾喜聞樂見的問題,比如人們的思考方式如何不同?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呢?科學家很少給予關注。我將提出一個當代認知科學家都認可的心智模型,以期可以回答這些問題。與以往的理論模型不同的是,該模型更強調個體差異。這個模型的理論根基是已得到廣泛認同的雙重加工理論。

[1] 有關智力基本問題所達成的共識,尤其是流體智力方面,其理論發展趨勢可見於有關認知能力的相關文獻(Bouchard,2004;Carroll,1993;Deary,2001;Engle et al.,1999;Flynn,2007;Geary,2005;Lubinski,2004;Neisser et al.,1996;Plomin and Spinath,2004;Sternberg,2000a;Unsworth and Engle,2005)。

[2] 關於這個問題,施密特等人完成了關於這個問題的大多數綜合性研究(Schmidt and Hunter,1992,1998,2004;Deary et al.,2004;Geary,2005;Kuncel,Hezlett,and Ones,2004;Ones,Viswesvaran,and Dilchert,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