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廣義與狹義智力之爭 >

廣義與狹義智力之爭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有些人將智力(至少是部分地)定義為環境適應能力[1]。但是,根據目標做出明智決策無疑是適應環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再次遇到了前後不一致的問題。如果我們考慮到聰明人做出荒謬決策(不能達成目標的決策)的案例,而智力又被認為是為了達成目標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前後未免自相矛盾——聰明人不可能有做出荒謬決策的行為傾向[2]。

此處所遇到的問題是認知能力研究領域中一個長期存在爭議的話題——智力的廣義與狹義理論之分。智力的廣義理論囊括了日常用語中智力一詞所包含的各個方面(適應環境、具有智慧與創造力等),而不管已有的智力測驗能否測量這些能力。狹義理論則正好相反,把智力的概念限制在已有智力測驗所能測量的心理能力內,其定義源於心理測量研究、使用腦成像技術的神經生理學研究以及大腦功能障礙研究對智力一詞的操作化。該定義也包括對人們在完成已有測驗時的表現和認知能力指標的統計分析。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這一科學概念正是從狹義理論衍生而來,通常用符號G來表示。而在談論流體/晶體理論的時候,則稱為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Gf)和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Gc)。為了與當前智力研究領域所達成的共識保持一致,在這裡將其稱為卡特爾-霍恩-卡羅爾智力理論(簡稱CHC智力理論,Cattell/Horn/Carroll theory of intelligence)。這個理論之所以有時會被稱作流體/晶體智力理論,是因為該理論認為智力測驗只觸及全部心智因素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又只有兩種較為突出[3]。流體智力(Gf)指在不同領域(尤其是新異領域)運用推理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通過抽像推理任務來測量,比如圖像分類、瑞文測驗、數列推理(比如,數列1、4、5、8、9、12、__下一個數字是什麼?)。晶體智力(Gc)則指通過學習積累得來的陳述性知識,可以通過詞彙任務、閱讀理解和一般知識測驗來測量。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智力包括過程(Gf)與知識(Gc)兩個不同的方面,而流體/晶體理論中的兩種關鍵因素正是這種觀點的具化表現。

狹義理論所採納的操作化概念(G、Gf、Gc)在腦損傷、教育成就、認知神經科學、發展趨勢和信息加工等多個領域的研究中都得到了驗證,而這些概念都植根於傳統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心理能力。

為了方便討論,我們把上述能力簡稱為MAMBIT,即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心理能力(the mental abilities measured by intelligence tests)的首字母縮寫。狹義理論認為智力只是MAMBIT,這種看法區別於廣義理論的地方在於,它明確排除掉了許多廣義理論所包含的內容:適應環境的能力、現實生活中的決策能力、智慧和創造力等。請注意,如果我們採用智力的狹義觀點,前面討論過的「聰明但做事笨拙」或「聰明卻做事荒謬」現象就不再難以理解了,而這些現象在廣義理論框架中卻依然是前後矛盾的。一旦我們採納狹義智力理論的觀點,「聰明卻做事荒謬」這種現象可能就會變得更為常見。為什麼?很好理解。在狹義智力理論中,聰明和荒謬所指向的是不同的對象。聰明所指的是智力測驗明確測量的心理機能(MAMBIT,主要是Gf)。MAMBIT不包括那些使我們的行為顯得笨拙、愚蠢或荒謬的特質,無法反映出我們的決策是否明智、行為是否符合規範、目標排序是否合理、思考是否全面以及能否對證據進行適當的校正。如果聰明只指向MAMBIT,而笨拙則指向MAMBIT所沒有包含的特質,那麼與「聰明卻行事笨拙」類似的表述所指的僅僅是兩種相異的心理機能不協調罷了(一高一低)。

相比之下,廣義智力理論在解釋這一現象時遇到的問題多多。且不說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僅僅是說明白「聰明卻行事笨拙」現象是什麼,廣義智力理論也很難做到。廣義智力理論把聰明(智力)定義為適應環境的能力或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使得聰明人不斷做出荒謬行為(適應不良、判斷不當或行事輕率)這樣的現象無法得到解釋,我們也會因此認為那些不斷做出荒謬行為的聰明人其實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聰明。

為什麼人們會拒絕接受這個結論呢?為什麼民間心理學不乾脆拋棄「聰明人做蠢事」這種觀念,單純認為做蠢事的人不聰明就好?我猜,這是因為這些人確實在智力測試上表現優異,擁有智力測驗評估的優秀特質,而民間心理學對這些心理特質非常重視。

這裡要指出的是,民間心理學對智力的看法存在前後不一的地方。對民眾智力觀念的研究表明,人們傾向於接受廣義智力理論的觀點[4]。然而,人們在分析「聰明人做蠢事」現象時,也能隱約覺察到似乎有不對勁的地方。依我看,大眾之所以認為這種現象值得關注,正是因為他們能夠識別出MAMBIT。當這種特質(MAMBIT)與適應性行為不協調時,人們會為此而感到驚訝,這說明非專業民眾腦海中的智力理論包含所謂的G模型(G model),該模型認為心智機能的方方面面應該步調一致地發生變化(如果一種強,其他方面也應該強)。

一言概之,當MAMBIT與其他重要心智特質優劣不一致的案例出現時,民眾會因此而感到驚訝,這種現象足以說明民間智力理論高估了MAMBIT的重要性。民間智力理論把MAMBIT放到頭等重要的地位,貶低了其他心理機能的重要性。一些心理學家對廣義智力理論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這種民間智力理論的錯誤傾向,阻礙了其他心理機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廣義智力理論支持者的初衷,其實是想弱化「智力測驗所測量部分」的重要性。然而,結果與初衷南轅北轍,他們的努力助長了MAMBIT的影響力,鞏固了「智力」概念在心智領域中的霸權地位。從科研角度來說,這種策略算不上妙,與此同時,它還帶來了很多負面的社會影響。

[1] 很多研究討論了智力的適應機制(Matthews,Zeidner,and Roberts,2002;Neisser et al.,1996;Sternberg,2000b;Sternberg and Detterman,1986)。圍繞著廣義智力理論和狹義智力理論兩者之間的區別,學者展開了一系列討論(Baron,1985;Gardner,1983,1999;2006a,2006b;Perkins,1995,2002;Sternberg,1997a,1997b,2000b,2003b;Sternberg and Detterman,1986;Sternberg and Kaufman,1998;Visser,Ashton,and Vernon,2006)。

[2] 那些令通俗心理學瞠目結舌的愚蠢行為,其實並非孤立發生的個案,看起來聰明機智的人其實在不斷做傻事。

[3] 大量研究對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進行了討論(Carroll,1993;Cattell,1963,1998;Daniel,2000;Geary,2005;Horn and Cattell,1967;Horn and Noll,1997;Kaufman,2001;McGrew,1997;McGrew and Woodcock,2001;Taub and McGrew,2004)。關於流體智力,可參見Kane和Engle(2002)以及Unsworth和Engle(2005)的研究。基於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之間的相關並不為零,有學者從中提取出了一個一般因素(G因素)(Carroll,1993)。這個因素也許源自獲取知識時投入的流體智力,詳見Cattell的投資理論(Cattell,1971;Ackerman&Kanfer,2004;Hambrick,2003)。關於程序智力和知識智力,詳見艾克曼的研究(Ackerman,1996)。

[4] 斯滕伯格做過很多智力的民間心理研究(Sternberg,2000b;Sternberg,Conway,Ketron,and Bernstein,1981;Sternberg and Grigorenko,2004;Cornelius,Kenny,and Caspi,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