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 這本書不談什麼 >

這本書不談什麼

行文至此,讀者們也許會期望我揭曉本書的主旨是探討情緒的重要性(所謂情緒智力),或者是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所謂社交智力),或是創造力,或是其他非認知範疇特徵的重要性。還有一些讀者也許會期待我說:智力測驗所測量的能力壓根不重要;或者說智力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或者每個人都是聰明的,只是聰明的方式不一樣。

事實上,以上話題全都不在我的討論範圍之內。在本書中,我偶爾還會說一些跟上述觀點完全相反的內容。首先,這本書與社交或情緒技巧無關。由於我在本章的前面部分對標準智力測驗的全面性提出了質疑,也許有人以為我要強調非認知的領域。這確實是人們在批評標準智力測驗所測得的智力時最常用的策略。這些批評者指出,智力測驗未能對許多基本的心理功能進行測量。比如,很多非認知領域的功能,像社會情緒能力、動機、同理心、人際交往能力等,幾乎完全不在認知能力測驗的評估範疇。然而,智力測驗的批評者往往持有一個不言自明的假設:雖然智力測驗沒有對那些重要的非認知領域進行測量,但是它已評估了幾乎所有重要的認知能力。我所要質疑的正是這個假設。實際上,傳統的智力測驗漏掉了對很多關鍵的認知領域的評估,包括思維。其中一些被遺漏的思維領域,與人們在重要時刻做出最佳決策的能力有關。

簡而言之,我們沒有必要在認知領域以外尋找智力測驗所缺失的內容。我說智力測驗所測量的認知能力遺漏了些什麼,意思並非要像很多流行讀物所說的那樣,要「全面拋棄」對智力的傳統看法。按照時髦的說法,智力與真實生活無關,又或智力測驗只是書獃子的遊戲,然而,多年來的心理學研究並不同意這類觀點。智力測驗不單測量真實的認知能力,並且與生活息息相關。

事實上,從我們日常交流中使用智力一詞的方式,可以看出我們完全沒有把它當兒戲。我們說一個人「聰穎」、「伶俐」或「機靈」時,顯然不是在談論社交或情緒特質。當使用這些詞時,所表達的態度毫無例外是積極的。日常交流裡用到的「聰穎」、「伶俐」、「機靈」這些詞,其實非常準確地反映出了標準智力測驗所測量的特質(心理學文獻中稱之為流體智力)。在雞尾酒會上公然讚許某個人的智商,也許並不是一種政治正確的做法,但是,這場宴會上的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這項特質。當孩子患有行為/認知缺陷的時候,父母往往很難接受「低智商」的診斷[1]。簡而言之,我們對智力似乎有著非常混亂的看法,私底下對它異常重視,公開場合卻不願意承認。

[1] 關於多種殘障發生率及其原因,詳見:Barbaresi,Katusic,Colligan,Weaver,and Jacobsen,2005;Friend,2005;Gernsbacher,Dawson,and Goldsmith,2005;Gordon,Lewandowski,and Keiser,1999;Kelman and Lester,1997;Parsell,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