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是如何學習的 > 「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譯叢(第二輯)總序 >

「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譯叢(第二輯)總序

關於第一輯譯叢

首發「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譯叢之一的《人是如何學習的》中譯本,是在2002年秋天,華東師範大學麗娃河畔,在「建構主義教育國際研討會」上,該書主編、時任Vanderbilt大學教授的John Bmnsford和他的同事們來到現場,揭開了中文版封面上的紅綢帶。

這幾乎也是個「學習」的十年: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學習共同體、學習型家庭、服務性學習等概念逐漸走進各個領域,「學習」成為一個廣具包容性的關鍵詞。然而在慣於宏大敘事的國內教育界的研究分野中,學習一度(甚至現在依然)是個既「微」且「窄」的領域,幾乎就是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子領域。但是與此同時在西方教育界,被置於多學科視野中予以考察的人類學習機制,卻正在成為反思教育系統、啟迪教與學的新關係和新技術的強大基礎。對學習的假設的質疑,成為世紀之交對教育的傳統、學校的組織和課堂的慣習最大、最根本的質疑之一。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腦科學、心理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等交叉學科的發展,人的學習的建構本質、社會協商本質和參與本質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出來,在認識論、認知神經科學、信息技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的支持下,學習科學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廣受關注,並開始在教育界興起各種教學模式、教學技術的「設計研究」。

我的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高文博士有著對蘇聯教育和心理學研究的深厚積澱,尤其欣賞維果茨基學派關於心理發展的社會文化基礎的深刻洞察。更讓人感歎的是,她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敏銳地捕捉到歐美學者在學術方向上的共識,在自己學術生涯的後半期,摒棄「畫地為牢」的治學藩籬,跨進一個新的、多學科的研究領域。她成為國內教育界系統介紹、闡釋建構主義和學習科學的主要學者,是呼籲基於腦科學的教育、跨越信息技術和學校教育鴻溝的早期倡導者,也是在中國本土的中小學嘗試建構主義和學習科學實證研究的先驅者。然而,高文教授對自己最大的身份認定一直是「學習者」。

我們有幸與高文教授一起追蹤了建構主義的理論爭論,也目睹了學習科學的興起浪潮。這種追蹤和目睹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高文教授主編的這套「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譯叢,今天我們可以稱之為第一輯譯叢。從2002年9月《人是如何學習的》、《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教育中的建構主義》、《美國課程與教學案例透視——賈斯珀系列》的出版,到2004年3月的《情景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和《創設聯結:教學與人腦》的出版,第一輯譯叢問世已經十個年頭了。

筆者作為主要譯者之一、,對第一輯譯叢在我國產生的影響進行太多的主觀評價似乎並不合適。為此,我特意查詢了兩組數據。一是向出版社詢問了一些印刷銷售的記錄,《人是如何學習的》和《教育中的建構主義》都是四次印刷,印數都接近兩萬;《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是三次印刷,印數12 200冊;《情景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和《美國課程與教學案例透視——賈斯珀系列》都是兩次印刷,印數一萬上下^〈創設聯結:教學與人腦》也印刷了 6 000冊。這六本書目前在出版社的庫存已接近零。出版社告訴我,作為純學術類譯著,這樣的印量和銷量讓他們覺得相當滿意。二是我請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梳理了一些引用方面的數據,截止到2012年3月7日,國內CSSCI和CNKI兩大數據庫扣除重複後的引用情況是,《教育中的建構主義》1 361次,《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1245次、《人是如何學習的》368次,《情景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77次,《美國課程與教學案例透視——賈斯珀系列》59次,《創設聯結:教學與人腦》33次。這樣的引用情況似乎不太均衡,彷彿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前幾年我國教育界對國外先進的具體案例關注不夠,對腦科學的介入也不夠敏感。不過綜合以上數據,我們還是可以產生這樣的感覺,即我國學者對這套譯叢整體上有著較高的關注。

時至今日,不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的教育界,關於建構主義的爭論還在延續,關於學習設計的實踐方興未艾,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套譯叢還是給中國教育界帶來了一些新鮮空氣,並且幫助國內學者建立了有關學習研究的對話平台。

時光荏苒,高文教授已經於2007年退休,目前享受著天倫之樂。我們這些當年大多是博士生、碩士生的主要譯者,現在則大多是具有高級職稱的高校教師,也指導著自己的博士生或碩士生。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的團隊仍然堅持著學習科學的研究;我們也高興地發現,近年來國內同行對學習科學的關注越來越多了。

關於本領域進展

我們知道,學習科學的誕生是以1991年第一屆學習科學國際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ICLS)的召開和《學習科學雜誌》(Journals of the Sciences,JLS)的創刊為標誌的。這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雖然缺乏對會議數量的精確統計,教育界不同分支的學術共同體都瞭解和參與了很多以學習科學為主題的國際國內會議;而對論文的分析相對比較容易量化,根據2010年的數據,《學習科學雜誌》已經躋身為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教育類期刊中被引最高的五大期刊(五年影響因子為3. 644)。

如果說高文教授在2002年撰寫第一輯譯叢總序時尚沒有正式啟用「學習科學」這個概念,那麼今天,以學習科學為代表的對學習的研究已經有了相當的氣象,高文教授所總結的學習科學對於知識的建構性、社會性、情境性、複雜性和默會性的判斷已經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認同。第一輯譯叢所涉及的諸如HPL(「人是如何學習的」的英文縮寫)、元認知、學習共同體、學習環境、情境認知、分佈認知、知識建構、合法的邊緣參與、非正式學習、設計研究等詞彙已經為我國教育界所接受並傳播,成為國內研究共同體的共享概念平台。

經過20餘年的發展,學習科學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通過對《學習科學雜誌》19年的載文分析我們可將國際學習科學的主流研究與發展歸結為如下幾大特點:

1.學習科學研究共同體在世界範圍內不斷發展壯大,影響力不斷攀升,學習科學內部以及學習科學與其他學科的協作研究不斷增強。

2.學習科學的主流研究集中關注真實情境下的認知與學習。雖然對非正式學習的關注逐年上升,但正式的學校學習場景仍是研究主陣地,尤其關注科學和數學學科相關學習領域基於理解與設計的實踐。

3.圍繞「認知、設計和社會境脈」三大領域,一是概念轉變、問題解決、推理與遷移(認知取向)等傳統認知科學概念,仍是學習科學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對象。二是問題解決等新型學習方式(軟設計)和技術支持的學習(如CSCL)研究(硬設計),得到學習科學的高度重視。三是學習交流實踐中的話語、表徵與中介,學習共同體與知識建構(社會境脈取向),正日益彰顯學習科學研究的特色與活力。以上主題內容共同構成了當今學習科學研

究「核心中的核心」,同時,對方法論的重視與關注促進了學習科學不斷走向成熟。

4.學習科學研究崇尚經驗(empirical)研究,追求基於證據(evidence^based)的評價,對量的研究、質的研究和理論研究都有應用並在不同情況下各有側重。在設計研究方法論的導引下,混合研究成為趨勢,而且學習科學研究者正在積極探索和實踐著適合新型學習環境的各種新方法和新技術,這正是學習科學迅猛發展的動力之源。

  • 2010 湯森路透雜誌引用報告(Thomson Reuter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http: //www. isls. org/journals, html).

  • 學習科學主流發展的分析及其啟示---------基於美國《學習科學雜誌》(1991-2009)19年內容分析研究[J].遠程教育雜誌.2012(2).

關於第二輯譯叢

近年國內教育投入在不斷增長,教育改革的呼聲也持續升高。教育研究在從傳統的以教為主的研究轉向以教與學並重的研究的同時,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術共同體前所未有的關注,不少教育官員和本來非教育技術學科的學者都投人到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實踐中。教育改革越來越多地與教育信息化和對學習的深人研究聯繫起來。正是在當前這種國情下,又兼國際上教育技術與學習科學也一直是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我們認為,保持學習研究的國際前沿的視野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們從2011年開始策劃第二輯譯叢,經過多次討論並確認了版權等事宜,我們確定了第二輯譯叢的第一批書目,後繼的書我們仍在遴選中,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第一批的六本。

《心智的構建:腦如何創造我們的精神世界》(How the Brain Creates Our Mental World)

本書出自世界知名認知神經科學家Chris Frith之手,將帶領讀者進人一個神奇的腦構建的精神世界,揭開有關腦、心智、行為與外界世界交互機理的神秘面紗,是面向普通讀者所寫的關於心理過程生物學基礎的一部出色的入門書。

全書以一個虛構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作為第一人稱(敘述者「我」)與英文教授、物理學家等不同角色進行辯論的形式,通過詳實的實驗數據和證據,生動有趣而又科學精妙地闡述了人腦是如何與物質世界建立聯繫進而創建我們的精神/心智世界的,揭示了腦如何產生我們所不知的錯覺,腦如何通過預測、創建世界模型和心智模型與世界交互,以及腦如何創建文化迸行分享的生物學機制。

全書隱含著許多有關學習的新解釋和新觀點,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從神經科學視角理解學習的新窗口。而它所採集的腦和行為的數據為我們提供了解釋學習的強有力證據,豐富了我們關於學習是怎樣發生的理解。用諾貝爾獎得主Eric R. Kandel的話來說:「對於所有想瞭解腦是如何產生與我們生活相關心理現象的人們來說,這是一本必讀書!」

《技術時代重新思考教育:數字革命與美國的學校教育》(Rethinking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 The Digital Reuoiution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 )

本書是Allan Collins和Richard Halverson兩位作者以在美國西北大學執教的一門關於教育改革歷史的課程為基礎撰寫的。

作者認為,學校為社會發展會不斷作出貢獻。但學校教育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只包括5歲到18歲或21歲的這個年齡段。即使學生在學校裡學習,他們教育中的很大部分也發生在校外。而美國正在推進的教育改革可能是200年前將我們從學徒制帶人普遍學校教育的那場革命之後的又一次革命。它是由最近這些年所發明的所有新技術引起的。技術已經改變了更廣泛的社會,在閱讀、寫作、計算和思考等學校教育的主要關注點上都處於中心地位。然而目前技術依然被置於學校的邊緣,大部分只是用於專門課程中。所以,技術和學校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協調。技術對學習的主要影響開始發生在校外,從而對學習發生的主要場所學校教育構成了挑戰。

作者指出,教育政策領導者必須重新思考學校內和學校外的教育,學校要適應和容納技術驅動的學習這股新生力M。如果教育者不能成功地將新技術整合進學校中,那麼在過去15年間發展起來的長期認同的學校教育的面貌將發生改變,有手段和能力的學生會在公共學校之外進行學習。

《課堂環境中基於網絡探究的科學教育》(Wise Science: Web-Based Inquiry in the Classroom)

本書三位主要作者James Slotta、Marcia Linn和Carol Lee在系統介紹WISE (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科學探究學習環境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探討了如何在網絡探究學習環境中開展科學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具體內容包括技術在教育中的挑戰和機會、WISE學習環境的概述、理論框架(「腳手架知識整合」)、課程開發模式、WISE的成效、WISE課程和評估的夥伴關係方式、細節操作、教師的專業發展、分享和交流等。本書的特點是通過案例分析詳細介紹了 WISE的實踐應用問題。

WISE為科學探究活動提供一種有價值的基礎環境,內容涉及科學探究的不同方面,如通過探究可視化和模型的使用,幫助學生對地球科學概念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WISE的技術環境和相關材料已經翻譯成多種文字,包括挪威語、荷蘭語、德語、希伯來語、日語、中文和韓語。

WISE是教育中極少數的跨界研究項目,將學校、教師和學生融人到一個世界裡。WISE的這種生存能力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研究機會。僅僅從採用基於WISE自然科學課堂應用的教師數量上來談,該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美國,從6年級到12年(11歲到17歲)的然科學課程全面使用了 WISE,超過20萬學生以及一千多教師參與到WISE探究項目中。

《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擴展版Learn: Brain,Mind,Experience and School,Expanded Edition)

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John Bransford、應用心理學家Ann Brown、發展與認知心理學家Rodney Cocking會同來自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和計算機科學、文化與學校教育、數學、科學、物理、歷史、視覺與表演藝術等研究領域的16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學習科學發展委員會,受美國教育部教育研究與改進辦公室的委託,對人類學習的科學知識基礎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進行評估,以便向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和政策制定者等傳遞來自認知科學、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人類學,以及學科(諸如科學、數學和歷史)學習研究的最及時、有用的研究成果。《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第一版)正是這一項目的總結報告,書中彙集了新的學習科學出現以來最為重要的思想和理論,是學習科學這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第一本集大成的論著,正是這本書將許多人帶人了學習科學這個新的領域。

第一版出版後,美國國家研究院(NRC)成立了學習研究與教育實踐委員會,目的在於繼續前一研究項目,探索更好地將學習科學方面的研究發現與實際的課堂教學連接起來的關鍵問題。本書作為第一版的擴充版,更進一步地擴充了在第一版中提出的一些基礎研究項目的結果,並進一步探討了將學習科學應用於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途徑和未來研究方向。

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第二版(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the Second Edition)

David H. Jonassen是教學設計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由他和Susan M. Land主編的第二版《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是將最新學習理論應用於學習環境設計和分析的全面回顧和總結。作為我們譯叢第一輯中的一本,第一版的《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首次為學習環境的這些新觀念提供了一個易於掌握的總結。在過去的十年中,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的概念日趨成熟。學術界已經對學習的建構主義和情景觀點進行了詳盡闡述。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第二版現了包括元認知、基於模型的推理、概念轉變、辯論、涉身認知、學習共同體和實踐共同體的理論基礎新視野。第二版是用來向教學設計者、課程專家、數學和科學教育者、學習心理學家和任何對當前理論發展水平有興趣的讀者介紹這些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的附加理論基礎。儘管並不存在一W—的學習理論,這本書在增強書中所述理論的一致性方面仍然值得稱道,它們共同提供了關於建構主義學習的一致性的元理論。

令人痛心的是,David H. Jonassen,這位寫過37本書、182篇文章、67篇章節的,

在29個國家做過400多場報告的,敬業、勤奮、多產的學者於美國中部時間2012年12

月2日早晨6:30因病去世,享年65歲,不算高壽。

《學科學和教科學:利用技術促進知識整合》(Scien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Taking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Knowledge Integration)

本書作者Marcia C. Linn和Bat-Sheva Eylon以此書作為對美國正在進行中的科學教育改革第四次浪潮的回應。

本書提出,科學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是對科學的一致性理解,即必須借助在科學素養方面的「生產機制」,使學習者既能夠意識到科學觀念之間的聯結性,也能夠將觀念聯繫到一起,並運用到身邊的情境之中。這是一種知識整合,其包括有意識地並努力地解釋所觀察的現象,就科學和技術問題作出決策,以及尋求解決難題的路徑;這是一種根本性的學習,區別於對信息的記憶或吸入。

本書作者之一的Marcia C. Linn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她及其領導的「技術

增進的科學學習」(TEIS)團隊所創建的「基於網絡的科學探究環境"(WISE),展現了學科學和教科學的革命性路徑,並為當下科學教育改革的豐富實踐和創意提供了無限可能。作為學習科學、技術設計與學科教育有機整合的成功範例,WISE被美國學習科學家們廣泛譽為「強大的高技術在線平台」, 「有力支持了學生的科學學習和教師的課程設計」。

關於翻譯出版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發展,越來越多在高校供職的本領域研究者具備了直接閱讀英語原著的能力。對這些學者而言,閱讀翻譯作品的需要在不斷下降,而他們作為翻譯者的可能性卻在增加。

但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中,廣大電教館、信息中心、教育裝備部門的從業人員和一千多萬中小學教師則無疑仍然對閱讀翻譯的著作有著現實的需求。

目前中國學術書籍翻譯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低端的、商業化的翻譯越來越多,不少好書剛問世就給一些非本領域的出版社買斷了版權並組織職業翻譯者(而非本領域的專業翻譯者)來翻譯,有些出版社往往會把學術書往暢銷書的路子上引;老實說,譯者、作者、出版社各方都希望書能更暢銷,不過應該在保證質量並尊重原作的結構和風格的前提下做到這一點,這種堅持在目前的情況下更加可貴。另一方面,純學術的翻譯越來越艱難,翻譯在成認定上一直地位不高,而且隨著國內出版社改革力度加大,純學術出版的空間還是有被壓縮的危險,國外出版社索要的版權費似乎也越來越高。

在前輩學人的指導下,在我們自身學術信念的支撐下,在出版社以及我們所在學術單

位的支持下,我們這麼一群願意坐冷板凳的譯者還是走到了一起。雖然譯者們大都還算是

青年學者,但比起十年前,我們成熟和自信了許多。隨著自身學養、國際視野和國際學術交流水平的提升,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都與原著者建立了穩定的聯繫,並就翻譯中的問題進行了多次溝通,其中一些原著者都受邀訪問過中國,或是在本國接待過我們到訪的部分譯者。

我們仍然需要更好的外譯中的作品,我們已經開始有了中譯外的需求。也許,一個中國教育界與國際教育界平等對話的時代就在不遠的將來。

對於第二輯譯叢的出版,我們團隊的裴新寧、趙健、鄭太年等以及我個人都要感謝高文教授的指導,感謝各位譯者的辛勤工作,感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焰社長和負責本譯叢編輯的教育心理分社彭呈軍社長

2012年初春成稿,2013年元旦修訂於滬南靜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