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 服從管理的權威 >

服從管理的權威

在現代社會中,位居權威地位的人很少像米爾格倫的實驗典範中那樣以體罰方式懲罰他人。更常見的情形是運用間接暴力,也就是將指令轉給手下執行,或者是以言語暴力削弱權力弱勢者的尊嚴及人格。權威者也會採取具有懲罰效果的行動,而這些行動的結果無法直接觀察到。例如,明知會影響其表現並因此降低得到工作機會而以敵意的言語批評某人,即構成社會性的間接暴力。

一群來自荷蘭的研究者設計了一系列極巧妙的實驗,目的是評估在上述情境中的各種服從權威形態,他們自1982年起至1985年為止,在荷蘭烏得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進行了25項個別研究,共有將近五百名參與者參與實驗。在他們的「管理服從實驗典範」中,實驗者告訴扮演管理人身份的參與者,他們必須對在隔壁房間的求職者(一位受過訓練的實驗同謀)做出15個「壓力評語」。具體的做法是受試者被指示對求職者實施測驗,如果求職者通過考試就可以得到工作,否則是繼續失業。

他們被指示要在實施測驗時擾亂求職者,給他壓力。而這15個等級不同的評語是對求職者測驗表現的批評,同時也有貶低人格的效果,「你真是夠笨的。」即是其中之—。當扮演管理人角色的實驗參與者用十分不友善的評語批評求職者時,他們「讓求職者蒙受極強烈的心理壓力,以至於無法有充分表現,因而無法取得工作」。此外研究者也告訴受試者,不管求職者提出什麼樣的抗議,都要繼續毫不留情地批評。反之,來自實驗參與者的任何反對意見都會被實驗者擋下來,最多四次,直到他們態度堅定地表示要中止實驗才能停止。最重要的是,受試者被告知在壓力下的工作能力並不是這份工作的基本要求,不過為了協助實驗者的研究進行,他們還是必須遵守規則,該研究的主題正是壓力如何影響測驗表現。相較於研究者的資料搜集,造成別人的痛苦並影響他們的工作機會並不是重點。而控制組中的受試者則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停止做出苛刻的評語。

當要求一組可與實驗組比較的荷蘭人預測他們是否會在這些情境下全部做出壓力評語時,有90%的人回答他們不會順從。但「局外人的觀點」又再一次與事實相違背,因為有整整叭%的受試者服從了專橫的實驗指示,直到最後的底線為止。即使以人事管理者為受試者,此一極端服從的比例仍舊沒有下滑,顯示他們不顧專業倫理的規範。就算在實驗進行前幾個禮拜就把相關訊息先行寄到受試者手上,好讓他們有時間可以好好想想自己角色所具有的潛在敵意,服從比例還是維持不變。

該如何在這個情境中激發出「拒絕服從」的行為呢?有幾個做法可以考慮,你可採取米爾格倫的研究,在受試者開始進行實驗前,先安排幾個參與實驗的同伴進行反抗。或是告訴受試者,如果受害人的求職者受到傷害並因此對學校提出控訴,他們就得負起法律責任。還有一個做法就是排除要求必須完成整個實驗的權威性壓力,正如這個研究中的控制組,最後根本沒有人完全服從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