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 從資料中,我們學到什麼? >

從資料中,我們學到什麼?

除了全天候直接觀察囚犯和獄卒之間的行為互動及特殊事件之外,我們還做了一些資料補充,包括錄像帶記錄(大約12小時)、隱藏式錄音記錄(大約30小時)、問卷、自陳式個體差異人格測驗以及許許多多訪談。在這些測驗中,有些已根據量化分析的需要加以編碼,有些則和結果評估相關。

許多詮釋上的難題在資料分析之後出現,我們的樣本數相對而言過少,而且由於經費及人員短缺,以及策略性的決定聚焦在能引發高度興致的日常事件(例如報數,進餐,訪客及假釋聽證會),因此我們只是選擇性地記錄,並非全面性記錄。除此之外,由於獄卒的輪班制度,在不同的值班時間以及班次輪替期間,獄卒與囚犯間出現動態性的交互作用,這使我們無法確定日常的趨勢。人們,群體以及時間效應之間互動複雜,這個明顯事實更進一步混淆了針對個人行為的量化資料分析。再者,傳統的實驗中,會有一個由可比較的自願者組成的控制組,他們不需要假扮成囚犯或是獄卒進行實驗,只需在實驗前後給予各種評估測驗,但我們的實驗並沒有設計控制組。沒有這麼做的原因是,我們將這實驗視為現象說明,正如米爾格倫(Milgram)最初的服從威權實驗,而不視為是欲建立因果關係的一項實驗。當初的構想是,如果我們能從開始的探索性調查研究中得到有趣的發現,就要在未來的研究中進行實驗組對控制組的比較實驗。也因此,我們只有一個簡單的獨變項,也就是獄卒與囚犯相對地位的主要影響。

儘管如此,還是有某些清楚模式逐漸浮現,因而更詳細闡釋了我截至目前所做的定性說明。針對這個具有心理學強制力的環境性質,以及受此環境要求測試的年輕人特質,這些發現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理解觀點。有關這些評估測驗的計算分數以及它們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可從發表在《國際犯罪學及獄政管理學期刊》及網站WWW.prisonexp.org的—篇科學文章中得到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