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 另一種理解:特質、情境、系統 >

另一種理解:特質、情境、系統

「特質論」之於「漸進論」,正對比於「特質的」之於「情境的」因素會如何影響行為。當面對一些不尋常的舉動、一些突發事件或一些反常無理的現象時,傳統取向是以某些導致行為的固有特質為瞭解來源,例如基因、個性、品格、自由意念等傾向,要是論及暴力行為,則研究其凶殘的人格特質,要是提及英雄壯舉,則搜尋個人利他奉獻的基因。

為什麼美國小石城城郊社區爆發高中生槍械掃射,造成幾十名學生和老師死傷?為什麼一對英國學生會在購物中心綁架三歲孩童,最後還冷血殺害?為什麼無數巴基斯坦和伊拉克青年男女會成為自殺攻擊炸彈客?為什麼許多歐洲國家的人民,明明曉得極有可能被納粹逮捕,危及自身和家人生命安全,仍然選擇保護猶太人?為什麼許多國家裡的「吹哨人」冒著個人損失的風險挺身而出,揭露當局者的不公正和不道德的行為?

對於以上問題,傳統的觀點(支持者大多擁有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文化背景)會試圖以病理學及英雄主義來解釋。現今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學、人格與衡鑒心理學皆傾向特質論,而我們大多的體制也基於法律、醫學、宗教的立場,認為疾病、罪責、犯法應指向病者和罪者,因此,面對以上這些問題,將以「誰」的問題為出發點來瞭解這些事件:「誰」該負起責任?「誰」是罪魁禍首?「誰」應受譴責,而「誰」又應得讚揚?

社會心理學家在試圖瞭解非常態的行為原因時,會盡量避免這類針對特質的論斷,社會心理學家以自提的問題開始,尋求是「什麼」造成結果,在「什麼」狀況下會造成特定的反應,「什麼」事件會引發行為,「什麼」情境下最接近當事者狀況。社會心理學家會問,何種程度的個體行動可以追溯外在因素,如情境變項和特定安排下的環境歷程。

「特質取向」和「情境取向」就如同「健康醫療模式」和「公共衛生模式」。醫療模式嘗試在受影響的個人身上找尋病灶的來源,相對地,公共衛生模式的研究者認為,疾病的觸角衍生自環境創造出的致病狀態,生病常常只是環境病原體導致的最後結果。舉例來說,一個出現學習障礙的孩童,醫療模式會給予許多藥物上和行為上的處方來克服這項缺陷。但是從情境取向來看,由許多案例中可以瞭解,根本問題可能不只如此,尤其是低經濟水平這個外在因素。問題可能出自誤食家中牆壁剝落的油漆而造成鉛中毒,因此,結論就會是因為貧窮而使病情惡化。

從情境取向這種觀點來解釋問題,並非僅是概念分析上的抽像變化,更提供了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極為不同的方式。這樣的分析方式有著重要的涵義,並且提供直覺敏銳的心理學家們走人大眾的生活,試圖理解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做事、那樣做事,理解該怎麼做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只是,在個人主義當道的社會中,很少不受特質論所影響的人,每每一發現問題,首要就是觀看動機、特徵、基因和個人病史。大多數人在理解他人行為時,都傾向高估特質的重要性,而低估情境因素。

在接下來的幾章,我將提供一系列真實的證據來對抗特質論,並且擴展焦點顯示人們如何沉浸於情境中,因情境釋放的力量而改變性格。人和情境常常處於相互影響的狀態,縱使認為自己擁有穩定一致的人格,也可能不是真的。獨自工作與在團體中的自己可能不同,在浪漫氛圍中和在學校環境中不同、和朋友一起與陪伴陌生群眾時不同,旅行中或藏身自家小窩中的自己,也都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