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活中的行為心理學 > 「戀童癖」是一種病態心理 >

「戀童癖」是一種病態心理

在日本動漫中,我們時常會見到「女王」、「御姐」、「蘿莉」、「正太」等字眼,而「女王」通常用於形容那些強勢、成熟、能幹、具有領導風範的女性。這些女性習慣於主導一切,給人以壓迫感。相對的,她們的伴侶若沒有極佳的心理素質與才幹,將很容易產生對「女王」的恐懼感,進而對成人間的情感、性生活等失去興趣,轉而對兒童產生一種戀慕之情,甚至是性需求。這樣的偏差心理經過長期的沉澱與發酵後,將會演變為一種心理問題——戀童癖。「戀童癖」是一種多以10~15歲孩童為愛慕對象,通過性交或者其他方式來獲得性滿足的性變態,有著這種性變態行為的患者多數為男性,特別是中年男性,當然也不排除極個別的女性。

「戀童癖」患者通常性格怯弱、能力不強,無法成熟應對生活與工作中的挫折與困難,當遭遇重大打擊時,只能逃避現實,渴望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在這樣的逃避心理主導下,患者將愈發恐懼現實世界中的人際交往、情感表達與工作接觸,對成熟的異性也就更加不感興趣。然而對可愛的孩童卻萌生了一種邪惡的渴望之情,將其作為滿足自己性慾與性快感的對象。除了由於逃避現實的打擊而產生的患者外,還有部分「戀童癖」患者是由於智力發育遲鈍或者其他腦部疾病,很少有接觸正常成年異性的機會,因而對兒童產生了性幻想。甚至還有些患者則是因為過度喜愛孩童而發展成為「戀童癖」。

曾經在2003年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並且囊括紐約影評人獎、舊金山影評人獎等多項最佳紀錄片獎項的美國電影《抓住弗裡德曼一家》,就是改編自一宗轟動全美的猥褻兒童的性犯罪案件。

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一個普通中產家庭的故事。這個家庭本來幸福美滿,由雙親和三個兒子組成。父親阿諾德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小兒子傑西是他的教學助理。但有一天,警方卻接到控告阿諾德和傑西猥褻兒童學員的報案。經過警方的搜索,發現阿諾德藏有大量與戀童相關的淫穢雜誌,父子二人雙雙被控,並且被判處徒刑。

2012年10月25日,英國警方稱,大約300人指證英國廣播公司(BBC)已故知名主持人吉米·薩維爾性侵犯,在同類案件中極其罕見。他被指控在自己車內以及英國廣播公司的化妝間哄騙、強迫年輕或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據悉,薩維爾2011年10月去世,終年84歲。他曾主持BBC兒童節目,以古怪風格著稱。

「戀童癖」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已經演化為一種社會倫理問題,得到普遍的關注。

其實,「戀童癖」本身是一種心理問題而非犯罪行為,雖然其本身不屬於性犯罪,但是倘若「戀童癖」患者的行為給孩童造成了生理或心理上的侵害,那法律就會根據受害人的年齡和性別予以懲處,以保障孩童的身心健康。

如今,有時會將「戀童癖」形容為「蘿莉控」或者「正太控」。「控」字在日語中指的是那些對某種事物有著狂熱喜好的人,通常帶有負面、貶低和病態的意味。我們知道,喜歡不是錯誤,但是凡事還是需要講求一種「度」的把握。喜歡,應該是使其具有最大的幸福感,而不是給其帶來某些傷害。喜歡孩童更是如此,要關愛、保護,使其健康、快樂成長,而不是佔有、控制和傷害。要知道,以愛為名的傷害比復仇式的傷害要大得多。

假如生命中有個「女王」為你安排好了一切,並且要求你按照她的路線、方針、政策來度過你的人生,對此你是否覺得萬分無奈、厭倦,甚至是恐懼?此時,你的人生出現了歧路,你開始將目光轉向孩童,因為成人世界是如此複雜,而與兒童的交往卻是如此輕鬆。

從根本上說,「戀童癖」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必須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幫助自己擺正心態。

其實,「戀童癖」與許多心理疾病一祥,有著不同的層次,輕微的症狀可能只是表現為極其喜愛孩童,見到可愛的小孩就情不自禁地激動與興奮;稍重的症狀可能會渴望碰觸孩童,通過一些身體接觸,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快感;更嚴重的就是通過傷害孩童,滿足其變態的慾望。因此,根據不同的層次,都有著相應的處理方式。第一個層次的患者,通常只要通過稍加控制自己的情感、言行,使其不至於向深度發展,就沒有太大的問題;症狀嚴重者,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當「戀童癖」患者碰觸到孩童或者孩童模型時,復性地給予其痛苦刺激,如電擊、注射藥物等,從而使患者產生條件反射,也就不再「戀童」了。而對由於社交障礙而引起「戀童」的患者則是建議通過心理輔導,使其內心強大起來,不再將注意力放在孩童身上,轉而回歸成年人的社交圈,過上正常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