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活中的行為心理學 > 行為的改變能夠扭轉內心態度 >

行為的改變能夠扭轉內心態度

人們通常以為,人要先有某種觀點,才會去採取某種行為,而心理學家們卻不以為然,他們發現並不是態度改變行為這麼簡單,甚至完全相反。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說:「因為我們哭,所以才愁;因為動手打架,所以生氣;因為發抖,所以怕——而並不是愁了才哭,生氣了才打架,怕了才發抖。」這個觀點告訴我們,行為與身體的變化可以改變我們的態度。

有人送了一條漂亮的短裙給一個窮人家的女孩。為了找到一件能與這條漂亮短裙相配的上衣,女孩的母親翻箱倒櫃,終於找出了自己年輕時穿過的一件雪白的襯衣。

女孩穿上新裙子,配上白襯衣,整個人簡直脫胎換骨,顯得既漂亮又成熟。女孩的父親看到女兒的這副模樣,既驚喜又羞愧。驚喜的是女兒已經長大了,且亭亭玉立;羞愧的是讓美麗的女兒生活在如此破舊的家中。於是,他開始收拾房間,打掃庭院。

鄰居們看到這位父親在打掃庭院,受其影響,也跟著打掃自己的房屋。於是,村莊裡,一家影響另一家,最後,每個家庭都進行了一番大掃除,整個村莊煥然一新。

其實,在生活中,這類的事例每天都在發生:

一個望子成龍的母親,給孩子買了二個漂亮的小書架,於是孩子每次去書店都要買幾本書,後來,孩子不僅愛買書、愛看書,還愛上了寫作,長大後成了一名作家。

一對正在鬧矛盾的夫妻,買了新居,搬進新房,兩人都感覺應該以嶄新的姿態面對生活,於是,夫妻倆和好如初。

一家工廠,因為車間環境太差,設備太陳舊,工人們總是消極怠工。有一天,工廠購進了最先進的流水線,為了配上這條流水線,車間加大了亮度,隨之,工人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生產效率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諸如此類的現象,被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稱為「狄德羅效應」,亦稱作「配套效應」。就是說,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會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平衡。因為這一心理的存在,一件小小的物品、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能激發起一個人自我轉化的內在動機,使其主動實現自我轉化,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

「狄德羅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於「態度—依從—行為」法則:態度會影響行為,行為在一些時候會決定態度。因此改變自己的一個切入點就是立刻去行動,一丁點的行為都會引發整個人生態度、性格和習慣的巨大扭轉。此後也有心理學家用實驗證明了這個觀點。例如,美國心理學家艾克曼的最新實驗表明,一個人如果總是想像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那麼這種情緒十之八九會真的到來。一個故意裝作憤怒的實驗者,由於「角色」的影響,他的脈搏會加快,體溫會上升。

正是因為「態度—依從—行為」法則的存在,詹姆士建議:「想要養成某種習慣,那就去付諸行動;想不要養成某種習慣,那就避而遠之;想要改變一個習慣,那就做點別的事情來取代它。」

多年來,政府力勸人們使用汽車安全帶(態度),但收效卻不大,後來制定了法律,不系安全帶視為違法,並讓交警加大了監察力度,人們雖然發發牢騷,但還是繫上了安全帶(被迫行動)(行為)。過了一段時間,交警不再監察,人們反而覺得這項規章制度很好,能確實保證人的生命安全(態度)。

就好像我們平時去商店閒逛,終端導購送給了我們一包免費的沐浴露試用包(行動),當我們試用之後覺得它不錯(行為),於是開始認真地看它的廣告(興趣/慾望),下次去商場的時候購買了這個牌子的沐浴露(態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做促銷活動時傾向於採取營銷計劃直接對消費者行為產生衝擊,堅信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會形成他們想要的態度。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一個具體的行動,長期堅持行為(無論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下來,逐漸產生興趣/慾望,是態度轉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態度和行為的關係上,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先有某種行動(無論主動或被動),長期的行為下來,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後,開始真正改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