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可以選擇你想要的生活 > chapter 2 學會寬容和感恩,讓生活充滿溫情 >

chapter 2 學會寬容和感恩,讓生活充滿溫情

在受到一點點的批評時,愚蠢的人會發起脾氣來,可是聰明的人卻急於從這些反對他們、責備他們和「在路上阻礙他們」的人那裡,學到更多的經驗。

原諒我們的仇人「70個7次」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遊覽黃石公園,並與其他觀光客一起坐在露天座位上。面對茂密的森林,我們期待看到森林殺手灰熊的出現。果然,那健壯的身影出現了,它走到森林旅館丟棄的垃圾中翻找食物。這時,騎在馬上的森林管理員告訴我們,灰熊在美國西部幾乎是所向無敵的,大概只有美洲野牛及阿拉斯加熊能與之匹敵。我卻發現,只有一隻小動物隨著灰熊走出森林,它只是一隻很臭的鼬鼠。灰熊不僅沒有一巴掌把它毀掉,而且還容忍它在旁邊分一杯羹,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經驗告訴它,不划算。

我也發現了這一點。我在農場長大,小時候曾在圍籬旁邊捉到過一隻臭鼬。到了紐約,也在街上碰到過幾隻兩條腿的「臭鼬」,經驗告訴我,有兩種情形都不值得碰。

如果我們對敵人心懷仇恨,那麼就意味著我們要付出比對方更大的力量來擊垮自己,使他得以有機會控制我們的睡眠、胃口、血壓、健康,甚至心情。如果我們的敵人知道他給我們這麼大的麻煩,他一定要高興死了!憎恨傷不了對方一根汗毛,卻把自己的日子弄成了煉獄。在紐約警察局的佈告欄上曾出現過這樣一段話:如果有個自私的人佔了你的便宜,把他從你的朋友名單上刪除,千萬不要去報復。一旦你心存報復,那麼你對自己的傷害將會比對任何人的都要大得多。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心臟病發作,醫生要求他躺在床上,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氣。醫生知道患有心臟衰竭症的人,一發怒、生氣就可能送命。幾年前,在華盛頓州的斯潑坎城,有一家餐館的老闆因為生氣致死。我面前現在就有一封寄自華盛頓州斯潑坎城警察局局長傑瑞的信。他在信中說:「幾年以前,68歲的威廉·崔堪伯在斯潑坎城開了一家小餐館。因為他的廚師堅持用茶碟喝咖啡,而將他活活氣死。當時,那個小餐館的老闆非常惱火,抓起一把左輪手槍去追那個廚師,結果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倒地死去——而他手裡還緊緊地抓著那支手槍。驗屍官報告說:他因為憤怒而導致心臟病發作致死。」

其實,當我們痛恨我們的仇人時,就等於給了他們取勝的力量。那種力量能夠影響我們的血壓、我們的食慾、我們的睡眠、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快樂。如果我們的仇人知道他們是如何讓我們擔心,讓我們煩惱,讓我們一心只想報復的話,他們一定會高興得手舞足蹈的。實際上,我們心中的恨意完全傷害不到他們,但是,這種恨意卻使我們的生活變成地獄。

我們要時刻記住:如果是自私的人想佔你的便宜,就不必理睬他,更不必報復他。當你想跟他扯平的時候,你對自己的傷害,遠比對那傢伙的傷害更多。其實,報復對我們傷害的地方很多。就如以上所說的那樣,報復會損害你的健康。《生活》雜誌說:「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特徵,就是容易憤怒。憤怒不止的話,長期性高血壓和心臟病就會隨之而來。」

當你說「要原諒70個7次」的時候,這正是在教導我們如何避免患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和其他許多疾病。當然,我想,你也和我一樣認識一些女性,她們的臉頰因為怨恨而佈滿了皺紋,因為悔恨而變了臉形,甚至表情僵硬。不管她們如何做美容,使容貌如何美麗,也不能讓她的心裡充滿溫柔、寬容和愛。

怨恨之心甚至會毀壞我們享受食物的美味。聖人說:「懷著愛心吃蔬菜,會比懷著怨恨吃牛肉要好得多。」

我們要試著去愛我們的仇人。即使我們不能愛我們的仇人,那我們至少也要愛我們自己。我們不能讓仇人控制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快樂和我們的外表。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不要因為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結果卻燒傷你自己。」

基督耶穌說我們應該原諒我們的仇人「70個7次」的時候,他也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做生意。有這樣一個例子,這是一封喬羅納給我寄來的信,他住在瑞典的艾普蘇那。喬羅納在維也納當了很多年的律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逃到了瑞典,身無分文,急需一份工作。因為他精通好幾個國家的語言,所以希望在一家進出口公司找一份秘書的工作。但絕大多數公司都回信告訴他,因為現在正在打仗,他們不需要這一類人,不過他們會將他的名字存在檔案中。然而,有一個人給喬羅納寫回信說:「你完全不瞭解我的生意。你既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人來為我寫信。即使我需要,也不會找你,因為你寫不好瑞典文,你的信裡全是錯字。」

當喬羅納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簡直快要氣瘋了。喬羅納看著那個瑞典人寫的信,心想:你寫的信就錯誤百出,竟然還寫信來說喬羅納不會瑞典文,是什麼意思?於是喬羅納也想寫一封信,使那個人大發一頓脾氣。可他想了想,接下來對自己說:「慢!我怎麼知道這個人說的不對呢?我學過瑞典文,可這並不是我的母語,也許我確實犯了許多我並不知道的錯誤。如果他說的是事實的話,那麼我要想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須再努力學習。這個人可能會幫我一個大忙,所以,我應該給他寫封信,對此表示感謝。」

於是,喬羅納撕毀了他剛剛寫好的那封罵人的信,又另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寫道:「你這樣不嫌麻煩地給我寫信,實在是太好了,尤其是你並不需要一個替你寫信的秘書。我弄錯了貴公司的業務,對此深感抱歉。我之所以給你寫信,是因為我向別人打聽到了你,而別人之所以把你介紹給我,因為他說你是這一行的領袖人物。我並不知道我的信中犯了些語法錯誤,對此深感慚愧,也很難過。現在我打算更努力地學習瑞典文,改正我的錯誤,謝謝你幫助我走上改進之路。」

幾天之後,喬羅納收到那個人的回信,他請喬羅納去他那裡。喬羅納去了,而且得到了一份工作,他非常高興。自此,喬羅納明白「溫和的回答能消除怒氣」。

我們可能不能像聖人那樣愛我們的仇人,但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快樂,我們要原諒他們,忘記他們。如果我們能這樣做,實在是明智之舉。

我常常站在加拿大傑斯帕國家公園裡,仰望以伊笛絲·卡薇爾的名字命名的山,這可能是西方最美麗的山。它是為了紀念一位在1915年10月12日被德軍行刑隊槍斃的護士。她犯了什麼罪呢?因為她在比利時的家中收容和看護了許多受傷的英、法士兵,還幫助他們逃往荷蘭。在那個10月的一天早晨,一位英國教士走進她所在的牢房裡,為她做臨終祈禱。當時,她說了兩句後來刻在她紀念碑上的不朽的話:「我知道僅有愛國還不夠,我一定不能敵視或怨恨任何人。」4年之後,她的遺體運送到英國,在西敏寺大教堂舉行了安葬儀式。我曾在倫敦待過一年,常常去國立肖像畫廊看伊笛絲·卡薇爾的雕像,同時朗讀她這兩句不朽的名言:「我知道僅有愛國還不夠,我一定不能敵視或怨恨任何人。」

有一次,我曾問伯納·巴魯屈(他先後擔任過威爾遜、哈定、柯立芝、胡佛、羅斯福和杜魯門6位總統的顧問)。我問他會不會因為敵人的攻擊而使自己難過?「沒有任何人能夠羞辱我或干擾我,」他回答說,「我不會讓他們得逞的。」我還問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兒子約翰,他父親是否一直懷恨別人。他回答說:「不,我父親從來不去為那些不喜歡的人而浪費他一分鐘。」

有句老話說得好:「不會生氣的人是笨蛋,而不生氣的人才是聰明人。」

德國偉大的哲學家、《悲觀論》的作者叔本華認為生命就是一種毫無價值而又充滿了痛苦的冒險,當他走過生命中每一刻的時候,全身似乎都散發著痛苦,可是在他絕望的深處,「如果可能的話,不應該對任何人產生怨恨」。

當然,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能使我們原諒和忘記那些誤解和小視自己的人,那就是讓我們去做一些絕對超出我們能力以外的事,這樣我們所遭受的侮辱和敵意就變得無關緊要了。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浪費精力去計較理想之外的事。

在1918年,密西西比州松樹林裡發生了一件極富戲劇性的事情,差點引發了一次火刑,黑人講師勞倫斯·瓊斯差點兒被燒死。我幾年前曾去看過由勞倫斯·瓊斯創建的一所學校,還給全體學生做了一次演講,現在那所學校可稱得上全國皆知,但下面這件事情卻發生在很早以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密西西比州中部流傳著一種謠言,說是德國人正在唆使黑人起來造反。而那個將被燒死的勞倫斯·瓊斯就是黑人,有人控告他帶領族人造反。但是,一大群在教堂外面的白人則聽見勞倫斯·瓊斯對人們大叫道:「生命,就是一場戰鬥!每個黑人都要穿上盔甲,以戰鬥來求得生存和成功。」

當時,一般人的感情很容易衝動。「戰鬥」「盔甲」足夠了。於是,這些年輕人趁夜衝出去,糾集了一大群暴徒,回到教堂,拿了一根繩子捆住這個傳教士,將他拖到一英里地以外,讓他站在一大堆乾柴上面,並點燃了柴堆,準備一邊用火燒他,一邊把他吊死。

正在這時,有一個人叫起來:「在燒死他之前,我們要讓這個喜歡多嘴的人說話。說話啊!說話啊!」

勞倫斯·瓊斯站在柴堆上,脖子上套著繩索,為他的生命和理想發表了一篇演說。勞倫斯·瓊斯1900年畢業於愛荷華大學,他那純真的性格和豐富的學識,以及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使得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非常喜歡他。

大學畢業之後,勞倫斯·瓊斯拒絕了一個旅館留給他的職位,還拒絕了一個有錢人資助他繼續深造音樂的計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有著非常崇高的理想。當他讀完布克爾·華盛頓的傳記時,他決心獻身於教育事業,去他的族人當中教育那些因為貧窮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所以,他回到了南方最貧困的地方,也就是密西西比州灰克鎮以南25英里的一個小地方。用他的手錶當了1.65美元之後,就在樹林中用樹樁做桌子,辦起了他的露天學校。

勞倫斯·瓊斯對那些憤怒的、正想要燒死他的人講述了他所做過的各種奮鬥。他講述了一些白人曾幫助他建立這所學校,幫助他繼續開展他的教育事業。

之後,有人問勞倫斯·瓊斯,他是否會恨那些拖他出去準備吊死和燒死他的人?他回答說,他正忙於實現他的理想,根本沒有時間去恨別人。他說:「我沒有時間和別人吵架,我沒有時間去後悔,也沒有任何人能強迫我將自己降低到恨他的地步。」

勞倫斯·瓊斯當時的態度非常誠懇,他絲毫不為自己乞求憐憫,令人感動。一些立場居於中間的人瞭解了他的理想,於是,這些暴徒開始軟下來。有一個曾參加過美國南北戰爭的老兵說:「我相信他是在說真話。我認識那些由他提拔上來的白人,他是在做好事。我們錯了,我們應該幫助他,而不是吊死他。」然後,那位老兵取下他的帽子,在人群中傳動,從那些準備燒死這位教育家的人群裡,募集到了55.4美元,並交給了一個曾說「我沒有時間和別人吵架,我沒有時間去後悔,也沒有任何人能強迫我將自己降低到恨他的地步」的人——勞倫斯·瓊斯。

愛匹克泰德在1900年前曾指出,我們會種因得果,無論如何,命運總會讓我們為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歸根結底,每一個人都會為他自己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能夠記住這點的人,就不會對任何人生氣,也不會和任何人爭吵,不會辱罵別人、斥責別人、侵犯別人、痛恨別人。

我們要牢記《聖經》中的一句話:「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的,要為他禱告。」我父親按照這些話去做了,也使他的內心得到了一般官員和君主所無法得到的平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去想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那樣只會深深地傷害自己。

要培養內心的平安與快樂,請記住:永遠不要對敵人心存報復,那樣對自己的傷害將會大過對任何人的。

施恩不圖報,在付出中享受快樂

古代聖賢說:「憤怒的人,心裡都會充滿怨恨。」最近,我在得克薩斯州遇到一個商人,這個商人正為某事而發怒。有人告訴我說,只要我認識他不到一刻鐘,他就會原原本本地將事情告訴我。果不其然,令他生氣的那件事是在11個月以前發生的,但現在他的火氣還是大得嚇人,簡直抑制不住不談那件事。那件事是這樣的:他給34位員工總共發了1萬元的年終獎金,卻沒有一個人感激他。他很傷心地埋怨說:「我實在很後悔,不應該給他們一分錢。」

這個人的內心充滿了怨恨。他60歲左右,也許還可以活十四五年,但是卻浪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去抱怨已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可惜了!

說實話,我很同情這位商人,其實,他不該總是陷入怨恨與自憐之中,他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人感激他?也許是員工認為年終獎金並不是什麼禮物,而是他們憑勞動賺來的;也許是他平時給員工支付的薪水太低,分給他們的工作卻太多;也許是他們認為他之所以給大家年終獎金,是因為這些收益的大部分得拿去交稅;也許是他平常對人太挑剔、太苛刻,所以沒有人敢或者願意感謝他。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那些員工也許都很卑劣,很自私,很不講禮貌。也許是這樣,也許是那樣,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我和你一樣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薩姆爾·強生博士曾說過:「感激別人的恩惠是良好教育的結果,這在一般人中很難找到。」

我在這裡想說的是,某個人希望別人感激他的恩德,這正犯了一般人共有的毛病。可以說,他完全不瞭解人性。試問,如果你救了某人性命,你是不是希望他感激你呢?可能會。裡博維茲在擔任法官之前,是一個有名的刑事律師,他曾救過78個人的生命,使他們不必坐上電椅被處死。你想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感激過裡博維茲呢?猜猜看,有多少?事實上,一個也沒有!耶穌曾在一個下午為10個麻風病患者治好了病,可是這些人中有幾個向他道謝了呢?只有一個。當耶穌轉身問他的門徒「那9個人在哪裡」的時候,他發現那9個人連「謝謝」都沒有說一聲就走了。

還有,如果你給一位親戚100萬美元,你是否希望他感激你呢?安德魯·卡內基就曾做過這樣的事。可是,如果安德魯·卡內基能夠從墳墓裡爬出來,死而復生的話,他一定會吃驚地發現他的那位親戚正在咒罵他。為什麼呢?因為卡內基捐給了公共慈善機構3.65億美元——這使得他那位親戚怪他「只給了他區區100萬美元」。

查爾斯曾告訴我,有一次他救了一位挪用銀行公款的出納員。那個人用公款投資股票,舒溫博用自己的錢救了那個人,使他不至於受罰。結果那位出納員感激他了嗎?當然,他確實感謝了一陣子,但他很快就轉過身來辱罵和批評這個曾使他免於牢獄之災的人——查爾斯。

這裡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對別人施了一點點小恩小惠之後,就想得到比耶穌更多的感謝呢?

其實,人終究是人,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在他的有生之日大概都不會有什麼改變,既然對人施恩就不要希望得到回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你信不信,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為什麼不接受這個事實?曾統治過古羅馬帝國的那個聰明的馬卡斯·奧理歐斯就認清了這個事實。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今天就要去見那些多嘴多舌的人——那些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絲毫不知感激的人。可是我對此既不吃驚,也不難過,因為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這種人的世界將是什麼樣的。」

這句話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總是埋怨別人不感激自己,那你該怪誰呢?是怪人性如此,還是怪我們不瞭解人性呢?其實,當我們施恩時,如果我們偶然得到了別人的感激,那是一種意外之喜;如果我們得不到這種感激,也不必為此而難過。

我認識一個住在紐約的女人,她常常因為孤獨而不停地抱怨,她的親戚沒有一個願意親近她。這實在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一個親戚願意親近她呢?原因很簡單,當別人去看望她時,她就會連續不停地說她對她的侄女有多好,在她們患麻疹、腮腺炎和百日咳的時候都是她照顧她們;多年來她給她們提供吃住,還幫其中一個上完了商業學校,另一個也一直在她家住,直到結婚。

這個女人沒有必要抱怨,她的侄女為了盡義務也來看過她。但是,後來她們都怕來看她,因為她們知道自己來了以後必須在那兒坐好幾個小時聽她旁敲側擊地罵人,還得聽她那毫無休止的埋怨和自憐的歎息。並且,當這個女人再也無法威逼利誘她的侄女來看她的時候,她就使出另一件「法寶」——心臟病發作。

當然,她並不是真的心臟病發作。是的,醫生都說她有一個「很神經的心臟」,才會發生這種病症。但醫生們也說,他們對她毫無辦法,因為她的問題完全是情感上的。這個女人真正需要的是愛和關切,可是她將此稱為「感恩圖報」。可以說,如果她強求它,並認為那是她所該得的,她將永遠得不到感恩和愛。

像她這樣的人,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她們都因為別人的忘恩負義、孤獨和被人忽視而患病。她們希望有人去愛她們,但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得到愛的辦法,就是不再去乞求,而是立即開始付出,並且不希望得到回報。

這話聽起來很荒謬,很不切實際,很理想化。但這是事實,是普通常識,同時也是讓你和我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當然,像以上事例中的情況隨處可見。幾千年來,為人父母者一直為兒女的不知感恩而感到悲傷難過。就連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也叫道:「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齒還要尖利。」

但是,你是否想過,你的孩子為什麼要感激呢?忘記恩德是人類的天性,就像野草一樣;而感恩卻如玫瑰,必須給它施肥澆水,給它教養、愛和呵護。如果你想得到孩子們的感激,那麼,我們就要教育他們應該那樣。

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的子女忘恩負義,那該怪誰呢?也許要怪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從來不教他們如何感激別人的話,我們又怎麼能希望他們感激我們呢?

我認識一個人,他住在芝加哥,常常抱怨他的兩個養子對他不知感恩。他的抱怨當然有道理。他在一家紙箱廠工作,娶了一個寡婦,她要他去借錢供她的兩個兒子上大學。他每週的薪水只有40美元,但要買吃的、付房租、買燃料、買衣服,還要償還債務。他這樣苦苦幹了4年,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

有沒有人對他表示感謝呢?沒有,他的太太和那兩個寶貝養子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兩個養子從來都不認為他們欠養父什麼人情,因此連一句謝謝也沒有說過。

兩個養子不知感激能怪誰呢?是怪這兩個孩子嗎?當然,可以怪兩個孩子,但是,這更要怪那個做母親的,她認為不應該給她的兒子增加「負疚感」。她不想她的兩個兒子「一開始就欠別人什麼」,所以她從來都不曾告訴他們「你們的養父真是個大好人,他幫你們讀完了大學」。她採取的態度只是「這是他應該做的」。

這位做母親的認為她這樣做有利於她的兩個兒子,但是,實際上這是讓他們剛走上人生道路的時候,就產生全世界都欠他們的觀念,這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要謹記:子女的行為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我姨媽薇奧拉就從來不會想到孩子們會對她「忘恩」。在我小的時候,薇奧拉姨媽把她母親接到家裡來照顧,同樣也照顧她的婆婆。現在我閉上眼睛還能回想起那兩位老太太坐在薇奧拉姨媽家壁爐前的情景。她們會不會給薇奧拉姨媽惹來什麼麻煩呢?可想而知,肯定會經常有。但是,你從她的態度上一點也看不出來,她很愛這兩位老太太,順從她們,盡可能讓她們過得非常舒適。當然,她從來都沒有想到這樣做有什麼特別的,或者說接兩位老太太來家裡住有什麼值得讚美的。對她來說,這是該做的事,是很自然的,並且也是她希望做的事。當時,她除了照看兩位老人外,薇奧拉姨媽還有6個孩子。

那麼,現在薇奧拉姨媽在哪裡呢?她已經守寡20多年了,而且6個孩子已經成年,並且擁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家庭。6個孩子全都爭著要跟她住在一起,讓她住他們家。她的孩子們非常敬佩她,都不想離開她,這是因為「感恩」嗎?不是,這是愛,是純粹的愛。在這些孩子的童年時代,就懂得了愛心的溫暖,現在情形相反了,他們也能付出愛心,這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記住,要教育出感恩圖報的孩子,就一定要自己先懂得感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詆毀別人的善意,也千萬別說:「看看表妹送的聖誕禮物,都是她自己做的,連一毛錢也捨不得花!」這種反應對我們可能是件小事,但是孩子們卻聽進去了。因此,我們最好這麼說:「表妹準備這份聖誕禮物,一定花費了不少時間!她真好!我們得寫信謝謝她。」這樣,我們的子女無意中也會養成讚賞和感激的習慣了。

所以,尋求快樂的唯一途徑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並在付出過程中享受施與的快樂!

時刻懷有感恩的心

《時代》雜誌某一期上有一篇報道,講的是一個士官在某地受了傷,他的喉部被碎彈片擊中,一共輸了7次血。他給醫生寫了一張字條問:「我能活下去嗎?」醫生回答說:「可以。」他又寫了一張字條問:「我還能說話嗎?」醫生又回答他說:「可以。」然後他又寫了一張字條問:「那我還擔心什麼?」那麼,你為什麼不馬上停下來問問自己:「那我還擔心什麼?」

這時,你很可能發現自己所擔心的事情,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情都是對的,10%是錯的。如果我們要得到快樂,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把精力放在那90%正確的事情上,而不要理會那10%的錯誤。如果我們想難過,想擔憂,想得病,那我們只需把精力集中在那10%的錯事上即可,不必去理會那90%的好事。

生活中,我們只需要計算我們所得到的恩惠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太多。英國很多新教堂中都刻有「多想,多感激」的字句,這兩句話同樣也應該銘刻在我們心中。

有一次,我問艾迪伯克,當他迷失在太平洋裡,和他的同伴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毫無獲救的希望時,他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他說:「我從那次經驗中所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就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新鮮水喝,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的話,就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

我和哈羅特認識已有好多年了,他以前是我的教務主任。有一天,他在堪薩斯城碰到我,開車把我送到了密蘇里州的貝爾城,即我的農莊。我在路上問他是如何獲得快樂的,他給我講了一個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故事。

他說:「以前我常為很多事情憂慮,但在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走在韋伯鎮的西道提街,有一件事情使我以後再也不必為自己感到憂慮。這件事情前後只有10秒鐘,但我在這10秒鐘裡所學到的關於如何生活的知識,比我過去10年裡所學的還要多。」

哈羅特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時候說:「我在韋伯城開過兩年雜貨店,我不僅賠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債台高築,花了7年的時間才還清這些債務。我的雜貨店剛在前一個星期關門,當時我正準備去工礦銀行借錢,以便去堪薩斯城找一份工作。那時,我已完全喪失了鬥志和信心,像一個一敗塗地的人那樣在路上走著。正在這時,迎面來了一個沒有腿的人,他坐在一個小木板平台上,下面裝著從溜冰鞋上拆下來的滑輪,他兩手各抓著一塊木頭撐著地滑行。我看到他的時候,他剛好過了街,正想把自己抬高幾英吋上到人行道來。就在他翹起那小木板車子時,我們兩人的目光相對。他衝我咧嘴一笑,很開心地說:『你早,先生!早上天氣真好,是不是?』我站在那裡看著他,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富有:我有兩條腿,還能走路。我對我的自憐感到羞恥。當時,我對自己說:如果他這個缺了雙腿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此時,我獲得了勇氣,找回了信心,覺得自己的胸膛已經挺直了。我本來只是打算去堪薩斯城試試能否找到一份工作的,但現在我能夠自信地說,我要去堪薩斯城找一份工作;原本,我只是打算向工礦銀行借100美元的,但我現在有勇氣借200美元。結果,我既借到了錢,又找到了工作。」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曾說過:「世界上最好的三位醫生是節食、安靜和快樂。」你和我每一天的每個小時都能得到「快樂醫生」的免費服務,只要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我們所擁有的那麼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富上。你願把你的雙腿賣多少錢?你願意以1億美元出賣你的雙眼嗎?還有你的聽覺、你的兩隻手、你的家庭……把你所有的資產加在一起,你就會發現你絕不會賣掉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把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這三個最富有的家族所擁有的黃金都加在一起也不賣。但是,我們能不能欣賞到這些呢?可惜的是,我們很難做到。正如叔本華所說的那樣:「我們很少想到我們已經擁有的,而總是想到我們所沒有的。」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它所造成的痛苦可能比歷史上所有的戰爭和疾病都要多。帕爾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為這一點幾乎使帕爾瑪「從一個正常人變成了一個脾氣古怪的老傢伙」,也差點毀了他的家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不妨看看。

帕爾瑪先生說:「我從軍隊退伍之後不久,就開始做生意。我日夜不停地忙著,一切都幹得很好。然後,問題出來了,我買不到零件和原料。我擔心自己可能會被迫放棄生意,於是很快由一個普通人變成了一個脾氣很壞的人,變得非常尖酸刻薄。這裡要解釋一下,當時我並不知道,現在才明白。那時,我幾乎失去了我那個充滿了快樂的家。有一天,一位在我這裡工作的年輕傷兵對我說:『約翰,你實在應該感到慚愧。瞧你這副樣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遇到了麻煩似的。就算你關門大吉,又會怎麼樣呢?等到事情恢復正常之後,你仍可以東山再起嘛。你有很多值得感激的事,何必總是抱怨呢。天啊,我真希望我是你!你看我,我只有一條胳膊,半邊臉都受了傷,然而,我並不抱怨。如果你再這樣沒完沒了地囉唆埋怨下去的話,你不僅會失去你的生意,還會失去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和你的健康。』」

「這位年輕傷兵的這些話使我猛然醒悟,使我發現自己走上了歧途。我當時就決定必須改變自己,重新振作,而且也做到了這一點。」

生活中應該有兩個目標:第一,要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然後在得到它之後要充分享受它。當然,只有最聰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

波姬兒·戴爾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她曾寫過一本書,該書主要談論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很有啟發性。

波姬兒·戴爾失明達50年之久,她在書中寫道:「我只有一隻眼睛,而眼睛上還滿是疤痕,只能透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來看外界。看書的時候必須將書本移到離我的臉很近的地方,而且不得不把我另一隻眼睛往左邊斜過去。」

雖然她身體上有所殘缺,但是她拒絕別人對她的憐憫,她更不願意別人認為她「與常人不同」。小時候,她想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跳房子的遊戲,可是她看不見畫在地上的線。於是,她在其他孩子都回家以後,一個人趴在地上,把眼睛貼在地上尋找察看。她看得非常仔細、認真,把那塊地方的每一處都牢記在心,所以不久之後,她就成為玩跳房子遊戲的高手。在家中看書時,她把印有大字的書靠近自己的臉,幾乎連眼睫毛都碰到書頁上。她的付出最終獲得了收益,她獲得了兩個學位:先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而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當然,由於身體上的殘缺,她也有恐懼感。她在書中寫道:「在我的腦海深處,常常懷著一種擔心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克服這種恐懼,我對生活採取了一種快樂而幾近戲謔的態度。」不過,在1943年,也就是她52歲的時候,奇跡發生了。她去著名的梅育醫院做了一次手術,使她的視力比以前清楚了40倍。

一個可愛的、全新的而又令人興奮的世界展現在她的眼前。現在,她發現,即使是在廚房的水槽裡洗碟子,也會讓她覺得很開心。她在自己的書中還寫道:「我開始玩洗碗槽中的肥皂泡沫,我把手伸進去,將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抓住,把它們迎著光舉起來,從每一個肥皂泡沫裡看到了一道小小的彩虹閃現出來的明亮色彩。」

看完這個故事後,你和我都應該感到慚愧。這麼多年來,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裡,但我們卻無所事事,並對此視而不見,吃得太飽,而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

從今天開始,請把一切悲觀消極的觀念徹底從腦海中清除,對上蒼賦予我們的一切,永懷感恩之心,珍惜美好的生活。我願以下面的話與親愛的朋友們共勉:

勤於思考並學會感恩,擺脫自怨自艾的困境,即使你遭遇過上千次的挫折,也要勇敢地數出1001個祝福。你的人生必將因此而步入海闊天空的全新境界!

沒有人願意踢一條死狗

你要是被人家踢了,或者是被人家惡意批評的話,請記住,他們之所以做這種事情,是因為這事能使那些人有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這通常也意味著你已經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別人注意。不公正的批評是一種偽裝過的恭維。請記住,從來沒有人會踢一條死狗。

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別人批評自己,但是絕對不可能不受到別人的批評。如果希望周圍的人都認為自己是非常完美的話,你可能就會時時地憂慮。不論哪一個人只要對你有一點怨言,你可能就會想法子去取悅於他。可是你所做的討好他的事情,只會讓另一個人很生氣。直到最後才發現,越是想討好別人,避免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就會使自己的敵人增加。雖然我們不能阻止別人對自己作任何不公正的批評,但是我們可以做比意見更為重要的事情,我們可以決定是否要讓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評的干擾。不要管別人如何說,只要自己心裡知道是對的就可以了。

生活中,只要你超群出眾,你就一定會受到批評,所以最好還是趁早習慣的好,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後把你的破傘收起來,讓批評你的雨水從你的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你的脖子裡。

有這樣一個故事:祖孫兩個騎著驢趕路,路邊的尼姑看到後指責說:阿彌陀佛,兩個人騎一頭驢,那麼重,太殘忍啦!於是孫子下來,祖父繼續騎著。不久過來一個老太太,痛斥祖父:那麼大個人不走路,讓小孫子走,自己騎驢舒服,怎麼當長輩的?祖孫聞言換了位置。剛走不久,迎面遇到一個大嫂,那大嫂更是口中嘖嘖有聲:嘖嘖,什麼世道啊,年輕人騎驢,讓老人走路!祖孫兩個左右為難,最後決定乾脆都不騎了,趕著驢走路。可是還沒走幾步便又被樹蔭下乘涼的茶客恥笑了一番:嘿,這兩個傻瓜,放著驢不騎,自己倒走得滿頭大汗!幹嗎要討好別人?做自己本分的就好,他人的意見可以適當地作一下參考,但自己不要被他人所左右。

還有這樣一件事情:後來成為英王愛德華八世的溫莎王子,他的屁股也被人狠狠地踢過。當時他在帝文夏郡的達特莫斯學院讀書,溫莎王子那時才14歲。有一天,學校一位海軍軍官發現他在哭,就問他有什麼事情。他起先不肯說,後來終於說出真話:「我被學校的學生踢了。」指揮官把所有的學生召集起來,向他們解釋王子並沒有告狀,可是他想知道為什麼這些人要這樣虐待溫莎王子。大家推諉拖延又支吾了半天之後,一些學生終於承認說:等他們將來成為皇家海軍的指揮官或艦長的時候,希望能告訴別人,他們曾經踢過國王的屁股。

1929年,美國發生了一件震動全國教育界的大事,美國各地的學者都趕到芝加哥去看熱鬧。幾年前,有一個名叫羅勃·郝金斯的年輕人,半工半讀地從耶魯大學畢業,他做過伐木工人、作家、家庭教師和賣成衣的售貨員。現在只經過了8年,他就被任命為美國排名第四的有錢大學——芝加哥大學的校長。他有多大?30歲!真叫人難以相信。老一輩的教育人士都質疑他的能力,人們對他的批評就像山崩石落一樣打在這位「天才」的頭上,說他「太年輕了,經驗不足」,還說他的教育觀念不成熟,甚至各大報紙也發文攻擊。

在羅勃·郝金斯就任的那天,有一個朋友對他的父親說:「今天早上我看見報上的社論攻擊你的兒子,真把我嚇壞了!」「不錯,」郝金斯的父親回答說,「話說得很凶。可是請記住,從來沒有人會踢一條死了的狗。」

不錯,這隻狗越是重要,踢它的人可能越能夠感到滿足。所以,你要是被人家踢了,或被別人惡意批評的話,請記住,他們之所以做這樣的事情,是因為這事能使那些人有一種自以為很重要的感覺,這通常也就表示著你已經有所成就了,而且值得別人去注意。

艾爾伯特·赫柏德說:「每個人每一天至少有5分鐘是一個很蠢的大笨蛋。所謂智慧就是一個人如何不超過這5分鐘的限制。」

在受到一點點的批評時,愚蠢的人會發起脾氣來,可是聰明的人卻急於從這些反對他們、責備他們和「在路上阻礙他們」的人那裡,學到更多的經驗。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這樣說:「難道你的一切只是從那些對你好、羨慕你、常站在你身邊的人那裡得來的嗎?從那些指責你、反對你,或站在路上擋著你的人那裡,你學來的豈不是更多嗎?」

不要等著我們的敵人來批評我們或我們的工作,我們要做自己最嚴格的批評者,在敵人找機會說什麼以前就找出我們的弱點加以改正,達爾文就是這樣做的。

獲得這樣的認識,他花了15年的時間。事情是這樣的:當達爾文完成他的不朽巨著《進化論》手稿時,他瞭解,出版這本對生物的創造有革命性見解的書,會動搖整個知識界和宗教界,所以做了他自己的批評者。他花了15年的時間來檢查他的資料,研究他的理論,批駁他的結論。這是為批評所做的準備。

在現實生活中,批評有善意的,也有為了打擊你而不擇手段的,所以要接受公正的,不理會那些不公正的。友善的批評對於人生是一種呵護,採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批評,決定著你如何改正自己存在著的缺點,而那些無理的指責,只是對你取得成績的忌恨罷了。對於無理的批評,你可以給它一個淡然的微笑。對待批評是一種智慧,站在公眾面前我們要有接受批評的勇氣,我們不妨把別人的批評或指責當成對你的嘉獎,不要像一個怨婦一樣,與人爭論不休。最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一點:不公正的批評通常是種偽裝過的恭維,從來沒有人會踢一條死狗。

不被批評所傷害

史密德裡·柏特勒說:「有人罵我是黃狗、毒蛇、臭鼬……我不會掉轉頭去看是什麼人在說這些話。」

你知道「老錐子眼」「老地獄惡魔」是誰的綽號嗎?它是史密德裡·柏特勒少將的。有一次我去訪問史密德裡·柏特勒少將,他就是統率過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所有人裡最多彩多姿、最有派頭的將軍。

他告訴我,他年輕的時候努力讓自己成為最受歡迎的人,想使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對他有好印象。在那段日子裡,別人對他哪怕一點點的小批評,他都會覺得非常難過。可是他承認,在海軍陸戰隊裡的30年使他變得堅強多了。他說:「我被人家責罵和羞辱過,罵我是黃狗,是毒蛇,是臭鼬。我被那些罵人專家罵過,會不會讓我覺得難過呢?哈!我現在要是聽到有人在我背後講什麼的話,我甚至於不會掉轉頭去看是什麼人在說這些話。」

也許有「老錐子眼」綽號的史密德裡·柏特勒對此太不在乎,可是有這樣一件事值得肯定:我們大多數人對這種不值一提的小事情都看得過於認真。我還記得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從紐約《太陽報》來的記者,參加了我辦的成人教育班的示範教學會,在會上對我的工作表現出了非常有攻擊性的態度。我當時真是很生氣,認為這是對我個人的一種侮辱。所以,我打電話給《太陽報》執行委員會主席委爾·賀吉斯,特別要求他刊登一篇文章,說明事實的真相,而不能這樣嘲弄我。我當時下定決心要讓犯罪的人受到適當的懲罰。但是,現在我卻對自己當時的作為深感慚愧。我現在才明白,買那份報紙的人大概有一半不會看那篇文章,而看到的人也只有一半會把它當作一件小事情來看,而真正注意到這篇文章的人,有一半在幾個星期之後則會忘記它。

此時我才真正明白,一般人根本就不會想到你和我,或者注意別人對我們的批評,人們只會想到他們自己。他們對自己小問題的關注程度,要遠遠超過那些能置你或我於死地的大事上千倍。

其實,即使別人說了你和我一些無聊的閒話,或欺騙我們,從後面捅我們一刀,或把你和我當作笑柄,或者某一個我們被最親密的朋友出賣了,也千萬不要使自己沉溺在自憐中,應該提醒自己,雖然我難以阻止別人對我作任何不公正的批評,但我卻可以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可以決定是否讓自己受那些不公正批評的干擾。

當然,我並不贊成對所有的批評不予理睬,這裡所說的是不要理會那些不公正的批評。

已故的馬休·布拉許還在華爾街40號美國國際公司擔任總裁的時候,我曾問過他是否很在意別人的批評。他回答說:「是的,早年我對這種事情非常敏感。當時我急於使公司的每個人都認為我是十全十美的。如果他們不這樣認為的話,就會使我感到憂慮。只要某個人對我稍有怨言,我就會想方設法取悅於他,可是我討好他,總會使另外一個人生氣。等我再想要滿足另一個人的時候,又會惹惱其他的人。最後,我發現越想討好別人,以避免別人對我的批評,我的敵人就越多。所以我最後對自己說:『只要你出類拔萃,你就一定會遭到批評,所以還是早點習慣為好。』這對我大有幫助。從此以後,我就決定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做我認為對的事,而把我那把破傘收起來,讓批評我的雨水從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進我的脖子裡。」

有一次,我問伊蓮娜·羅斯福,她是如何處理那些不公正的批評的。她告訴我,她小時候非常害羞,很害怕別人說她什麼。面對批評,她經常害怕得去向她的姑媽、也就是老羅斯福的姐姐求助。她說:「姑媽,我想做某件事,可是我擔心會受到批評。」

老羅斯福的姐姐正視著她說:「不要怕別人怎麼說,只要你自己心裡知道你是對的就行了。」伊蓮娜·羅斯福告訴我,當她在多年以後住進白宮時,這一忠告還一直是她的行事原則。她告訴我說,避免所有批評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你心裡認為是對的事,因為無論如何你也是會受到批評的。做也該死,不做也該死」。這就是她對我的忠告。

當然,狄姆士·泰勒比馬休·布拉許和伊蓮娜·羅斯福更進了一步。有一段時間,他每個星期天下午都要在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空中音樂會休息時間,做音樂方面的評論。有一個女人給他寫信,說他是「騙子、毒蛇、叛徒和白癡」。泰勒先生在他的《人與音樂》這本書中說:「我猜想她只喜歡聽音樂,不喜歡聽講話。」在第二個星期的廣播節目裡,泰勒先生向幾百萬聽眾宣讀了這封信。幾天以後,他又接到這個女人寫來的另一封信,以表達她絲毫沒有改變她的意見,她仍然認為他是一個騙子、毒蛇、叛徒和白癡。泰勒先生以他的沉著,他那毫不動搖的態度和幽默感來接受別人的批評,實在令人佩服。

查爾斯曾在普林斯頓大學發表演講時,說他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人生一課,是一個在鋼鐵廠工作的德國老人教給他的。那個德國老人因某事和其他一些工人發生了爭執,結果被人扔進了河裡。查爾斯先生說:「當他走到我的辦公室時,滿身都是泥水。我問他是如何對那些把他丟進河裡的人的?老人回答:『我只是一笑了之。』」

查爾斯先生說,後來他就把這位德國老人的話當作座右銘——「只一笑了之。」

當別人罵你的時候,你可以回罵他,可是對那些「只一笑了之」的人,你還能說什麼呢?當你成為不公正批評的受害者時,這個座右銘尤其有效。

林肯總統就做到了這一點,要不是學會了對那些罵他的話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經受不住內戰的壓力而崩潰了。他寫下的如何處理對他的批評的方法,已經成為一篇文學上的經典之作。林肯的這些話是怎樣說的呢?他說:「如果我只是試著要去讀——更不用說去回答所有對我的攻擊,這個店不如關了門,去做別的生意。

「我盡我所知的最好辦法去做——也盡我所能去做,而我打算一直這樣把事情做完。如果結果證明我是對的,那麼即使花10倍的力氣來說我是錯的,也沒有什麼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麥克阿瑟將軍把這段話抄下來,掛在他總部的寫字檯後面的牆上。丘吉爾也把這段話鑲進框子裡,掛在他書房的牆上。

總而言之,要想獲得平安快樂,就盡你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後收起你的破傘,免得批評你的雨水順著你的脖子後面流下去。

我們要將不公正的批評置之腦後。

學會自我批評,在檢討中成長

如果有人罵你是「一個笨蛋」,你會怎麼辦呢?是覺得受到了侮辱嗎?是生氣嗎?讓我們來看看林肯是如何做的:有一次,林肯的國防部長愛德華·史丹頓罵林肯是「一個笨蛋」。

史丹頓之所以這麼惱火,是因為林肯干涉了他的工作——為了取悅一個自私的政客,林肯簽發了一項調動軍隊的命令。史丹頓不僅拒絕遵照林肯的命令行事,而且大罵林肯簽發這種命令是愚蠢之舉。結果如何呢?林肯聽到史丹頓的話之後,平靜地說:「如果史丹頓說我是笨蛋,那我一定是笨蛋,因為他幾乎從來沒有錯過。我必須親自去看看。」

林肯果然去見了史丹頓,史丹頓讓他明白他簽發那項命令的錯誤所在,於是林肯收回成命。只要是公正的批評,是以知識為根據並帶有建設性的批評,林肯都會欣然接受。

在我的私人檔案櫃裡,有一個卷宗夾,上面寫著「我所做過的傻事」。我把自己做過的所有傻事都記了下來,存在這個夾子裡。有時我會用口述的方式讓我的秘書記錄下來,但有些問題有時候太富於個人性,或者太愚蠢,所以,我不好意思口述,就只好由我自己動手寫下來。

現在我仍記得我在15年前放在這個夾子裡的一些事情,如果我能夠一直對我自己保持絕對誠實的話,那麼我所做過的這種傻事恐怕會擠破我的檔案櫃了。我可以用1300年前所羅王所說的那句話來說明我面對的情況:「我曾經做過傻事,做過很多傻事。」

可以說,每當我拿出「我所做過的傻事」卷宗,重讀我對自己的批評時,它們都能幫我解決我所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即如何控制自我。

我以前常常把碰到的麻煩推到別人頭上,但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發現我所有的不幸與他人無任何關係,全都應該怪我自己。很多人在年紀大了之後都會發現這一點。拿破侖在被放逐的時候說:「除了我自己,再也沒有別人。除了我之外,沒有任何人應該為我的失敗承擔責任。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我不幸命運的根源。」

這裡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吧,它是關於H.P.霍華的故事。H.P.霍華是美國財金領域的領袖——美國商業銀行和信託投資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好幾個大公司的董事。他小的時候沒有受過多少正規教育,只在一個鄉村小店裡當店員,後來成為美國鋼鐵公司貸款部經理。他的職位愈來愈高,權力也愈來愈大。他在解釋自己的成功原因時說:「多年來,我一直在一個記事本上記下當天所有的約會,我的家人也從來不在禮拜天晚上給我安排什麼活動,因為他們都知道我每個星期天晚上都要花一些時間自我反省,重新回顧和檢討我這一星期所做的工作。晚飯之後,我就一個人關在房裡,打開我那個記事本,回想一周以來所有的會談、討論和會議。我會問自己:『哪些事情我做對了?怎樣才能改進我的做法?』『我那一次犯了什麼錯誤?』『我能從中學到些什麼?』有時我發現這種每週一次的檢討讓自己很不高興,甚至會為自己所犯的過錯而吃驚。當然,時間一年年過去,這些錯誤也就漸漸減少了。我覺得這是我曾經做過的事情中最有意義的。」

富蘭克林與霍華有所不同,他不會等到星期天的晚上,他會在每天晚上把當天的事情重新回顧一遍。他發現自己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睿智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自己能減少這類錯誤,否則自己就不可能獲得大成就。因此,他每星期都會挑出一項缺點來改正,然後把每一天的情況做成記錄。到下個星期,他會再挑出另一個壞毛病,準備好了之後,再接著進行另一場「戰鬥」。富蘭克林這種奮鬥持續了兩年多時間,這也難怪他會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受人敬愛,也最具有影響力的人!

羅切馮卡說:「我們敵人的意見,比我們自己的意見更接近實際。」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每當有人開始批評我們的時候,只要稍不注意,我馬上就會出自本能地為自己辯護。每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事後就會非常後悔。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人批評,而是希望聽到別人的讚美,也不管這種批評和讚美是不是公正的。我們不是邏輯性的生物,而是一種感情動物,我們的邏輯就像一隻獨木小舟,在深不可測的情感海洋中漂蕩。

我認識一個推銷過肥皂的人,他甚至常常請人來批評他。他剛開始為柯蓋公司推銷肥皂的時候,訂單非常少,這使他很擔心會失去這份工作。他知道他的肥皂和價格都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他想問題一定出在他自己這裡。因此,每次他沒有做成業務的時候,就在街上散步,希望弄清楚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有時他會回去找客戶說:「我這次回來,不是向你推銷肥皂,我希望能得到你的建議和你的批評。可不可以麻煩你告訴我,我在幾分鐘以前向你推銷肥皂的時候,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的?你的經驗比我豐富,也比我成功,請你給我批評,請你坦誠地、不加掩飾地告訴我。」

這種誠懇的態度使他贏得了很多朋友和許多寶貴的忠告。現在他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肥皂公司——CPP肥皂公司的董事長了,他的名字叫E.H.李特。

查爾斯·盧克曼是培素登公司的總裁,每年贊助100萬美元給鮑勃霍伯節目。他從來不看那些稱讚這個節目的信件,而是看那些批評的信件。他知道自己可以從這些信中學到許多東西。

福特公司也希望找出他們在管理和業務方面存在什麼缺點。於是公司對全體員工作了一次意見調查,請他們來批評公司。

只有非常了不起的人才能做到富蘭克林、H.P.霍華所做的事情。現在,既然沒有人看著你,你何不自己照照鏡子,問問自己到底是哪一種人?每個人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的程度,但是要想獲得更多的平安和快樂,我們就要做到:學會自我批評,在檢討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