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25章 如何處理心理遊戲? >

第25章 如何處理心理遊戲?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學到跳出心理遊戲的最重要一步,也已經瞭解心理遊戲是什麼,也知道要如何分析心理遊戲,還明白玩心理遊戲的潛在動機。

本章要介紹一些實用的方法,教你如何面對心理遊戲。

需要命名嗎?

自從伯恩寫出暢銷書《人間遊戲》後,大家對各式各樣名稱的心理遊戲都已經耳熟能詳(注一)。許多人追隨伯恩,造成多年來熱中於為各種心理遊戲命名,希望想出有特色的名稱。從這些名稱來看,大家已「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心理遊戲。

二十年後回頭來看,其實只有少數的發現增加了我們對心理遊戲的瞭解。有很多名稱所述的並不符合心理遊戲的定義,算不得心理遊戲,其中有很多名稱所代表的過程,並沒有轉換這個步驟,只能算是閒談或是扭曲的過程,許多列在《人間遊戲》一書裡的心理遊戲也是如此。

去掉不符合定義的名稱以後,剩下的心理遊戲可以歸類為幾種基本型態,每一種型態各有一個知名的心理遊戲做代表,其他心理遊戲的過程與這個代表其實是類似的,也就是說,內容細節不同,但是進行的過程都差不多。

現在大部分溝通分析師喜歡把心理遊戲的種類和數目予以簡化,我們也傾向這個方式,認為最好在探討心理遊戲時,把重點放在通用的型態上,以瞭解心理遊戲是如何進行的,這樣也可以幫助你在面對心理遊戲的時候,能把握通用的原則,而不會像伯恩那樣,針對心理遊戲內容的細微差別,皓首窮經地分類。

常見的心理遊戲

在這一節,我們會列出幾個最常用的心理遊戲的名稱,它們的分類主要是根據戲劇三角形中角色的轉換而定,也就是說,根據玩心理遊戲的人在轉換過程中的角色變換來分類。(注二)

迫害者轉換成受害者

最典型的就是「踢我吧」,這個心理遊戲已經在上兩章的例子裡看過了。

「官兵捉強盜」(Cops & Robbers)是同樣遊戲的另一種表現,出現在涉及法律的情形。這個心理遊戲開始時,主角以迫害者的姿態挑戰法律和公權力,最後結束在被逮到而成為受害者。

玩「挑毛病」(Blemish)這種遊戲的人老是喜歡挑別人的錯誤,批評他們的表現、工作、穿著等,他可能永無休止地以這種話題當做扭曲的表現,而沒有出現心理遊戲的角色轉換。最後那些被批評的人會排斥他或是他讓自己在背後批評時「無意中」被對方聽到,於是他的角色就從迫害者轉成受害者,把扭曲的表現轉成心理遊戲。

玩「如果不是為了你」(If It Weren\'t For You)這個遊戲的人會不斷向人抱怨,認為自己為對方做了多大的犧牲。比如媽媽對小孩說:「如果不是為了你,我就可以到國外旅行。」倘若這時環境起了變化,無法在這件事上再大做文章,比如媽媽繼承了一大筆財產,可以請人代為照顧小孩,或是小孩長大了,不再需要媽媽來照顧的話,你猜她會不會真的到國外旅行呢?當然不會,她會忽然覺得很怕離開自己的國家,這時她的角色轉換為受害者。

受害者轉換成迫害者

這個型態最典型的心理遊戲就是「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前兩章珍妮的例子已經說明這個遊戲。在這種心理遊戲或是類似的心理遊戲中,玩遊戲的人會從受害者的角色誘惑對方,等對方上鉤時,就會從迫害者的角色來反擊對方。

比如「你說的很對,可是……」(Yes.But……)這個遊戲,玩遊戲的人一開始會請求對方協助,卻覺得所有的建議都不可行,等對方技窮以後,就轉換角色把想幫助他的人一腳踢開,就像莫莉那位案主的表現一樣。這是社會工作者和其他助人工作者常常遇到的心理遊戲。

「打帶跑」(Rapo)可說是牽涉到性的「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的心理遊戲,玩遊戲的人以性的暗示勾引對方,等對方興致勃勃地想要發生關係時,卻被玩遊戲的人憤慨拒絕。玩「打帶跑」遊戲的人好像穿了一件運動衫,前面寫著:「來玩我吧。」背後卻寫著:「可是我指的不是你,哈哈!」第一度的「打帶跑」遊戲是舞會裡常見的安撫來源,結果只是要求發生性關係時,尷尬地被拒絕;第三度遊戲的玩家,會等到彼此真的發生身體上的性接觸時才轉換角色,大喊「強暴啊!」

還有好幾種遊戲同樣以受害者的角色開始,但如果玩家的態度沒有受到質疑的話,可能就沒有轉換的過程,而一直保持扭曲的過程。比如「笨蛋」(Stupid)和「可憐可憐我吧」(Poor Me)這兩個遊戲,都是以扭曲的過程開始,分別保持「我無法思考」和「我幫不了自己」這兩種態度,只要能因此得到安撫,他們就會很滿意地一直保持受害者的立場,可是一旦有人質疑,要求他們自己思考該怎麼做的話,他們就會轉換角色,生氣地譴責對方:「哼!我要是能靠自己的話,還會來找你幫忙嗎?」

「木頭腿」(Wooden Leg)與「可憐可憐我吧」很類似,玩這種遊戲的人會說:「像我這種有個爛母親的人/酗酒的人/在貧民窟長大的人(可以填上任何一種借口),你還希望我能怎麼樣呢?」

玩「幫幫我吧」(Do Me Something)這種遊戲的人會操縱別人為他想辦法或是為他做事,例如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學生,一句話也不說,緊張地咬鉛筆,等待老師告訴他答案,就是這種心理遊戲。這種期待別人幫忙的態度就是無助的受害者角色,之後他可能轉換角色,怪罪對方幫倒忙。比如這個學生可能到校長那兒告狀,認為自己成績不好都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有人為這種心理遊戲取了另一個名字「都是你害我的」(See What You Made Me Do)。

拯救者轉換成受害者

這種心理遊戲的原型是「我只是想要幫你忙」(I\'m Only Trying to Help You),這個名稱可以用在任何以拯救者角色「幫助人」而開始的心理遊戲,當對方不接受幫助,或表示越幫越忙時,拯救者的角色就轉換成受害者,收集「覺得自己很差勁」的點券。

莫莉玩的心理遊戲「你為什麼不……」也是這種型態,給予對方建議,卻不被接受。

拯救者轉換成迫害者

「看我已經多麼努力地試了」(See How Hard I\'ve Tried)這個心理遊戲一開始很像「我只是想要幫你忙」,以拯救者角色幫助別人,可是後來轉換成斥責對方的迫害者,而不是煩惱自責的受害者。例如一個令人窒息的母親,小孩從小就被呵護得很痛苦,現在正值叛逆的青少年階段,宣稱要離家自力更生,這個媽媽的角色當場轉換,大叫:「我一輩子為你操勞,你現在竟然這樣對我,希望你自食惡果,我再也不管你了。你聽到沒有?」

運用選擇的能力

第7章談過「選擇方案」,如果你做過練習的話,現在就能熟練地運用了。這個技巧再加上你對心理遊戲的瞭解,是面對心理遊戲時的利器。

你可以在遊戲公式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運用選擇的能力打斷心理遊戲。如果發現是自己引發了心理遊戲,可以選擇不要進入原有的負面自我狀態,而改以正面自我狀態因應;如果是別人誘導你進入心理遊戲,可以選擇不要以對方預期的表現來反應,而中斷心理遊戲。

我們建議最好只做正面自我狀態的選擇,這樣才不會隨著對方以戲劇三角形裡的關係起舞,而能一起從中跳出來。

你無法禁止別人玩心理遊戲,也無法不讓別人下餌來誘發心理遊戲。可是藉著你的選擇,可以讓自己置身於心理遊戲之外,即使已經陷進去,也可以跳出來,如果希望對方也能跳出來,那麼你這樣做也很可能誘導對方退出心理遊戲。

注意心理遊戲開始時的餌

葛丁夫婦特別強調要在心理遊戲一開始,就注意餌的出現(注三),可以立刻制止心理遊戲發展下去。

要能抓到一開始的餌中所含的曖昧訊息,需要「以火星人的立場來思考」,避免對社交層面的訊息做反應,就直接切斷心理遊戲的進行。

切斷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以成人自我的談話方式來切斷,例如莫莉面對要求幫助的案主,可以說:「聽起來你遇到困難,你希望我怎麼幫你?」直接把重點放在對方隱含的意圖上;如果案主還是一再嘗試誘她進入遊戲,可以堅持以成人自我的方式來對談,直到對方也以成人自我來回答,當然了,案主也可能放棄而離開,在這種情形下,案主仍然得到自己想要的心理遊戲的結局,但是莫莉可以避免不舒服的結果。

如果當時的情形合適的話,還可以用誇張的父母自我或兒童自我來切斷心理遊戲的餌,例如莫莉聽了案主的抱怨後,誇張地從椅子上滑下來,痛苦地說:「親愛的,你好慘啊!」以這種方式來切斷心理遊戲。鮑伯·葛丁的經驗是,如果遇到案主來接受心理治療時說:「我想要努力解決問題。」鮑伯常會故意苦著臉,懊惱地用乏味的語氣說:「努力,努力,再努力……」,這種反應在心理層面意味著:「我已經看穿你在玩什麼心理遊戲,我們還是換點有趣兒的事好了。」這樣一來可以切斷對方的餌。

注意漠視和驅力

包括餌在內,遊戲的每一個階段都隱含有漠視。所以注意是否有漠視的情形,有助於發現心理遊戲,進而選擇別的反應,拒絕對方的誘導。

一旦你接受餌所包含的漠視,就表示你成了獵物,遊戲於焉開始。所以要切斷心理遊戲,就要注意對方漠視了什麼。

在進入心理遊戲前一秒鐘,玩遊戲的人會在電光火石之間表現出帶有驅力的行為,如果你在第16章學會如何辨別驅力的話,就可以幫助你及時發現對方的餌,然後避免心理遊戲的發展。當對方出現驅力行為的時候,不要以自己的驅力行為來反應,反而以允許來代替,就可以避免掉進心理遊戲。

拒絕負面的結局

如果一開始,餌出現時並末察覺到心理遊戲,到了轉換的階段才發現的話,怎麼辦呢?這還不算晚,你仍然能拒絕以不舒服的感覺收場,甚至還能以好的感覺來取代。比如我參加一個知名學者的演講,討論時,我忽然有個靈感足以抨擊他的論點,並沒注意到自己是以迫害者的角色發言,然而演講者只是微微一笑,妙語如珠,一句話就打翻了我的批評,聽眾大笑。

在這點上,我受人生腳本的影響而進入「踢我吧」這個心理遊戲的轉換階段,發現自己「既沒有用,又老是被人排斥」。但這時,我可以轉從腳本裡跳出來,告訴自己:「太棒了,我發現自己又在玩老套的心理遊戲,我真聰明,竟能及時發現這一點。」我為自己的覺察力高興,留下的是好的感覺。

這裡要注意,我並不是因為玩心理遊戲而高興,而是因為覺得自己很聰明,能發現自己在玩心理遊戲而高興。

有趣的是,如果你持續用這個技巧,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少玩心理遊戲,而玩心理遊戲時的強度也會逐漸減弱。這也難怪,因為玩心理遊戲的角色和腳本是有關的,每當我拒絕以不舒服的感覺做心理遊戲的結果,反而讓自己有好的感覺時,就等於丟掉一張負面的點券,不接受心理遊戲所產生的負面的強化記憶,而以正面的強化記憶來取代,由此我也不會掉入腳本的信念,同時減少了扭曲表現的強度,而心理遊戲就是一種扭曲的表現。

直接得到正面的結果

詹姆士認為:「每一個心理遊戲不只有負面的結果,也同時有正面的結果。」他提出一個類似的技巧(注四),與他這個觀念有關,就是當發現自己常玩什麼心理遊戲以後,注意自己這麼做是為了滿足兒童自我裡哪一種真正的需要,然後找出更好的方法直接滿足它,不必再跟腳本玩心理遊戲。

比如說我玩「踢我吧」這個心理遊戲,其實是希望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那就可以用成人自我選擇別的方法來取代心理遊戲,滿足這個需要,也許每天早晨或下午,花十分鐘獨處,或是一個人散步。直接滿足了兒童自我的需要,玩心理遊戲的次數就會逐漸減少。即使玩,也不會像以前玩得那麼厲害了。

在轉換階段上親密相對

一旦你熟悉心理治療的各個階段,就會發現「轉換」這個步驟是最容易被發覺的,因為這時可以看出參與的人改變角色,同時也能感受到轉換時所帶來的混亂。

即使在轉換這個階段,也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跳出心理遊戲。在轉換和混亂的時候,玩心理遊戲的人如果還在腳本裡的話,會認為自己沒有別的選擇,必然會走到心理遊戲的結局。這時你可以運用成人自我的覺察力,另尋途徑,不必產生扭曲的感覺,反而向對方表露自己真正的感覺和需要,以親密取代心理遊戲的結局。

比如我和朋友玩「踢我吧」這個心理遊戲,當發現面臨轉換時,我告訴對方:「我忽然瞭解到自己所做的是要把你推開,直到你離我而去。其實我很害怕你真的離開我,我希望還能和你一如以往地親近。」

但是這樣坦誠相對,並不保證對方不會棄我而去,如果對方仍然留在自己的心理遊戲,我也不能使他走出來。但是我能「邀請」對方也以真正的感覺和需要做反應,如果他接受了,我們就能擁有舒服輕鬆的關係。當然了,我們也可能決定分手,但那是出於直接的選擇,而不是以心理遊戲當借口,如果我們做了這種決定,雙方都會因失落而面臨一段時間的傷心。親密不像心理遊戲的結果那麼可預測,親密的結果也不見得一定比心理遊戲的結果更舒服。

以其他安撫取代心理遊戲的安撫

玩心理遊戲,是兒童自我藉以獲取安撫的有效方法,如果你以成人自我減少心理遊戲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你的兒童自我會不自覺地感到驚慌,自問:「我安撫的來源怎麼少了呢?」對兒童自我來說,缺少安撫就意味著生存受到威脅。

所以你會不自覺地以小教授想辦法得到安撫,也許是以其他方法玩同樣的老遊戲;也許是玩不同的遊戲,卻有相同的角色轉換;也可能是你「忘了」去注意有沒有漠視。表面上看來,這些做法好像是自甘墮落,可是兒童自我的動機卻是為了維持安撫的來源,以得到生存的保障。

所以你不能只是單純地跳出心理遊戲就好了,也必須找到取代本來從心理遊戲得到安撫的方法。史坦·伍倫斯特別強調這種情形下一個很詭異的現象(注五),玩心理遊戲得到的安撫既豐富又強烈:相反的,從心理遊戲以外的情形,得到的安撫較輕微,甚至不一定足夠,但是新的安撫很直接而且不含漠視。問題是飢餓的兒童自我比較關心量的多寡,不太關心質量好不好。

除了花時間說服你的兒童自我,瞭解新的安撫來源質量好又持久以外,別無他法。在轉變的過程裡,可以安排其他的安撫來源以度過難關。參加支持性團體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就是這個道理。

長久下來,兒童自我會漸漸習慣這種新而較不強烈的安撫來源,不玩心理遊戲意味著失去某些本來很熟悉的興奮感來源,可是藉著成人自我的選擇,我們可以拒絕心理遊戲的誘惑。也藉著跳出心理遊戲,我們比較容易得到真誠接近的親密關係。

﹡回顧你在第23章「心理遊戲的計劃」練習裡所分析的例子。

那個心理遊戲是不是符合本章所提到的某個有特殊名稱的心理遊戲呢?核對看看你的心理遊戲中轉換的階段,符合戲劇三角形裡哪一種角色的轉換呢?

參考本章所提供處理心理遊戲的各種技巧,應用到你自己的例子裡,你將來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助自己跳出心理遊戲。

如果你想運用這些技巧,先決定好要以什麼方法取代因為跳出心理遊戲而失去的安撫,安排好新的安撫來源。

然後開始處理心理遊戲,選定一個方法,在未來一個禮拜持續進行,第二個禮拜再試另一個方法。如果參加團體的話,要向團體成員報告你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