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24章 為什麼會玩心理遊戲? >

第24章 為什麼會玩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一點也不好玩,為什麼我們還會去玩呢?

TA學者認為這個問題有好幾個答案(注一),大家都同意的一點是:玩心理遊戲的人,根據的是已不合時宜的過時方法。心理遊戲是我們小時候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用的方法,可是對成人來說,已經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可供選擇了。

心理遊戲,點券,腳本的結局

玩心理遊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實現自己的人生腳本。

伯恩認為,藉著心理遊戲,我們可以得到腳本所預期的結果。每一個心理遊戲的結局,都會體驗到扭曲的感覺。每發生一次這種情形,就會把這種感覺以點券的方式存起來。

從第21章所練習的那個故事可以瞭解,玩心理遊戲的人已經收集很多點券,兌換的時候會覺得小時候所決定的負面的腳本結局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每一個人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遊戲,以得到所需要的點券,使自己走向早已決定好的腳本結局。腳本的特性就是可以用濃縮的方式表現,在一生中重複出現許多次。

以珍妮的心理遊戲「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來看,每當她玩心理遊戲的時候,會收集生氣的點券,兌換的時候就棄對方而去,從一生的結果來看,她會離棄所有交往過的男人,孤獨終老。

玩心理遊戲會嚴重到什麼程度,和一個人腳本結局的嚴重程度有關,假如珍妮的腳本不只是平庸的腳本,而是悲劇性的腳本,就會把她的心理遊戲玩到第三級,她選擇的對象不只會以言語罵她,還會拳腳相向;當角色轉換,兌換點券的時候,她也會傷害對方的身體。腳本的結局可能是殺人或是造成別人重傷。

﹡回顧你自己心理遊戲的例子,你收集的點券是哪一種感覺?

你所收集的點券是怎麼造成負面的腳本結局?

強化腳本的信念

小孩以為自己的早期決定是唯一可以讓自己活下去的方法,難怪已經長大的成人,一旦進入腳本時,就想一次又一次地確認自己的腳本信念,認定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的看法都是正確的。每當一個人玩心理遊戲的時候,就會以其結果來強化既有的腳本信念。比如莫莉在小時候決定她一生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別人,卻永遠也幫不了忙。每當她玩「你為什麼不……?」的時候,就會得到小時已決定的結果。以扭曲系統的話來說,就是她又累積了一個強化的記憶,以加強對自己、對別人、對生活質量的腳本信念。

心理遊戲與心理地位

我們也會用心理遊戲來確認自己的心理地位(參考第12章)。以傑克的例子來看,他用「踢我吧」的心理遊戲強化了「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這個態度會使他逃避別人。而像珍妮這種玩「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心理遊戲的人,會以結束時迫害者的身份肯定「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並進而肯定自己不斷擺脫別人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地位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的話,就會以心理遊戲肯定自己的方式:凡事都沒有結果、無處容身。好比莫莉玩「你為什麼不……?」這個心理遊戲,結束時的情形一樣。

﹡在你自己的心理遊戲裡,有哪些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的腳本信念會得到強化呢?

這些信念屬於哪一種心理地位呢?

和你在第12章中,心理地位的象限圖所做的練習的結果是否符合?

心理遊戲,共生關係,參考架構

席芙認為心理遊戲是導因於未化解的共生關係,在共生關係裡的人會漠視自己和對方(注二),保持誇大的信念,以肯定共生關係的必要性。例如認為「我什麼也不會做」(出於兒童自我)或是「親愛的,我完全為你而活」(出於父母自我)。所以每一個心理遊戲,要不是用以維持不健康的共生關係,就是抗拒共生關係時的生氣反應。

我們可以畫共生關係圖來分析傑克和珍妮之間環環相扣的心理遊戲(圖24-1)。圖中a顯示的是兩人剛開始相處時的共生關係,傑克扮演父母自我的角色,而珍妮扮演兒童自我的角色。根據共生關係圖的標準畫法,可以把成人自我狀態也歸到傑克,可是玩心理遊戲的人在早期階段都不會覺察到彼此的關係是怎麼回事,所以也可以說成人自我並沒有參與他們的共生關係。

到轉換角色時,共生的位置也跟著轉換了,傑克改成扮演受傷的兒童自我,珍妮則是排斥對方的父母自我,圖中b部分就是他們結束關係時的共生情形。

傑克不自覺地重演兒時與媽媽的共生關係,當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從身體語言發現媽媽會排斥他,於是傑克決定:「只有被媽媽排斥時,才能得到她的注意,否則她根本就不注意我,所以我要做出讓她排斥我的事。」他很快就發現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這種結果,有時他會不停地啜泣或抱怨,有時則會大叫大鬧,媽媽終於忍不住,對他生氣地大吼,甚至打他。這種注意的方式會造成心理傷害,但總比完全得不到注意要好。

等傑克長大以後,仍然不自覺地用同樣的方式,尋找會從父母自我立場排斥他的女性,如果對方一直沒有排斥他,傑克就會以迫害者的立場促使這種結果盡快實現,就好像他在一歲多時促使媽媽對他生氣一樣。

珍妮也是重演兒時的共生關係,當她還小的時候,本來從爸爸那兒得到很多安撫,可是當珍妮逐漸長大,女性特徵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爸爸在兒童自我裡,因為自己對女兒產生的性反應感到不舒服,而減少了和女兒的身體接觸。

珍妮覺得被爸爸背叛而受傷,她以生氣的感覺掩蓋心裡的痛苦,並且決定:排斥對方和被對方排斥比起來,後者比較不舒服。所以,珍妮轉從父母自我的態度對抗爸爸的兒童自我。長大以後,她仍不自覺地表現出早期的決定,把爸爸的臉放在與她有關係的男人身上,在感覺到兒時那種憤怒的時候,就離棄對方。

﹡把莫莉和案主玩心理遊戲時的共生關係圖畫出來。

在你自己所舉的例子裡,心理遊戲剛開始時,你在共生關係圈裡屬於哪一種角色,轉換以後又是屬於哪一種角色呢?能不能找出自己兒時相關的共生關係?你是重演還是抗拒這種共生關係呢?

當人以心理遊戲來重演兒時的共生關係時,會產生和小時候同樣的漠視,以此維護既有的參考架構。

所以,玩心理遊戲是當事人為了肯定既有的感覺和信念(也就是他們的扭曲感覺和心理地位),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每當他這麼做的時候,就會再次加強自己的腳本。

心理遊戲與安撫

兒童自我需要安撫才活得下去,每個小孩都會害怕有一天安撫的來源會不夠,為了避免這種情形,他會發展出各種操縱的手法,以確保足夠的安撫。

心理遊戲是得到強烈安撫的有效方法,遊戲剛開始的時候,所得到的安撫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在轉換角色時,雙方都會得到強烈的負面安撫。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心理遊戲所交換的安撫一定都含有漠視的成分。

心理遊戲,安撫,扭曲的過程

范妮塔認為任何一個人在扭曲的過程裡,覺得安撫不夠的時候,就會轉而尋求心理遊戲的安撫(注三)。假如和你在一起時,我進入無助的角色,而你扮演的是幫助的角色,我會告訴你別人對我是如何如何的不好,你則表達高度的同情心,這時我們交換的是扭曲的安撫。

等你覺得累了,有跡象顯示你不太願意再繼續下去時,我的兒童自我會感到害怕,可能因此展開「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這個心理遊戲的轉換,說類似這樣的話:「什麼?我一直認為你是我可以信賴的人,沒想到我根本錯了。」我不自覺地希望你能以「踢我吧」的心理遊戲響應,好得到足夠的安撫。

當人與人進入心理遊戲以得到安撫時,對現實都會有所漠視,他們會忽視身為成人其實有很多選擇,可以藉此得到正面的安撫。

﹡在你的心理遊戲中,不同的階段裡,你會分別得到什麼安撫?你會給別人什麼安撫?

當你在扭曲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安撫不夠時,會不會進入心理遊戲呢?

「六種好處」

在《人間遊戲》一書裡,伯恩列出玩心理遊戲的「六種好處」(注四),現在我們很少引用他的說法,因為這「六種好處」的每一點,都可以用更簡單的觀念來表達。這裡以「踢我吧」的角色,簡單地介紹伯恩的說法。

1.心理層面的內在好處(in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藉著玩心理遊戲,我可以維持自己人生腳本的信念,每當我玩一次「踢我吧」,就會強化我的信念,確認自己需要藉著被排斥而得到注意。

2.心理層面的外在好處(ex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我因此避免了自己的參考架構受到質疑的處境,也逃避受到質疑時的焦慮,藉著玩「踢我吧」,我不用面對這樣的問題:「如果我直接向別人要求正面的安撫,會有什麼結果?」

3.社交層面的內在好處(internal social advantage):以伯恩的話來說,心理遊戲「提供與人親密的假象」,「踢我吧」這個心理遊戲可以玩很久,痛苦地和對方「心連心」在一起,自以為彼此很坦誠投契,事實上,這不是真正的親密,被表面假象掩蓋住的是隱晦不為人知的心理遊戲。

4.社交層面的外在好處(external social advantage):心理遊戲可以提供我們在社交圈與人閒聊的話題。比如我和一群也玩「踢我吧」心理遊戲的男人在酒吧裡閒聊的話題就是「女人是禍水」。

5.生物需要上的好處(biological advantage):指的是心理遊戲可以提供安撫,「踢我吧」的安撫以負面為主,當我還小的時候,就已決定既然正面的安撫很難得到,乾脆靠負面的安撫活下去好了。每當我玩一次這種心理遊戲,不但能滿足結構上的需要,也滿足了對安撫的需要。

6.存在需要上的好處(existential advantage):意思是指心理遊戲能夠肯定自己的心理地位,「踢我吧」是從「我不好,你好」的立場來玩遊戲,每當我因為玩遊戲而被踢的時候,就強化了我原有的心理地位。

﹡如果用珍妮所玩的「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來看的話,她得到的「六種好處」是什麼?

在你自己的心理遊戲裡,你得到的「六種好處」又是什麼?

正面結局

詹姆士認為心理遊戲和腳本都有真正的好處,他指出每一個遊戲都有其正面和負面的結局。(注五)

因為心理遊戲代表的是小孩子面對世界時的最好方法,所以成人玩心理遊戲,表示試圖滿足兒童自我的真正需要,問題只是出在這個想要滿足需要的方法,對成人而言已經過時又太勉強了。

詹姆士認為隨著心理遊戲公式裡的負面結局,接著會有正面的結局,以「踢我吧」這個例子來看的話,我想要滿足的是哪一種正面兒童自我的需要呢?每當我玩一次心理遊戲,得到不舒服的結局以後,會在兒童自我裡說:「喔!謝天謝地,我終於有自己的時間和心理空間了。」

其他玩同樣心理遊戲的人會得到不同的正面結局,每一個人的正面結局都不一樣,可是,就像詹姆士所說的,一定會有正面部分的結局,只是需要深入探討才能瞭解。

﹡莫莉和她的案主玩「你為什麼不……?」和「你說的很對,可是……」這兩種心理遊戲時,各自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正面結局呢?

你所玩的心理遊戲,結束時會得到什麼樣的正面結局呢?你可能馬上就知道答案,也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好好想一想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