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23章 心理遊戲與分析 >

第23章 心理遊戲與分析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和別人的互動結束在很不舒服的感覺,然後對自己說出類似的話:

「為什麼我老是遇到這一類的事?」

「為什麼又發生這種事?」

「我想他應該和別人不一樣,可是怎麼又……」

你是否因為事情演變成這麼痛苦而感到驚訝,但又發現類似的事情以前也發生過?

如果你有這種經驗,用TA的話來說,就是在玩心理遊戲。(注一)

就如同球類或棋類遊戲,心理遊戲也有其規則可循。伯恩是最早注意到心理遊戲是可以事先預測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來分析心理遊戲。本章會探討各種分析心理遊戲的方法。

兩個心理遊戲的例子

這裡先舉兩個例子,看看人們是如何玩心理遊戲的。

例一:傑克遇到珍妮,兩人陷入熱戀並決定同居,剛開始一切都很美好,但過了幾個月,好日子似乎過完了,傑克開始忽略珍妮的需要和感覺,不但醉酒晚歸,對她大吼大叫,還花她的錢,老是「忘記」還她。

雖然他這麼惡劣,珍妮還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態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這樣持續了三年,珍妮忽然在毫無預警的情形下離開,投向另一個男人的懷抱,傑克回家發現一張紙條寫著她再也不會回來。他整個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說:「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他發狂似地尋找珍妮,求她回到身邊,他越求她,她就越嚴峻地拒絕他,他陷入憂鬱、被拋棄、無價值的感覺裡,努力想找出是哪裡出了差錯,難道另一個男人擁有什麼他沒有的嗎?

奇怪的是,傑克以前曾有過兩次同樣的經歷,每一次他都對自己說:「再也不要這樣了。」可是又發生了,而每一次他都有驚訝、被拒絕的感覺。

傑克所玩的心理遊戲叫「踢我吧」(Kick Me)。

珍妮以前也有同樣的經歷,認識傑克之前,她曾有過好幾個男人,開始時他們都對她很好,可是沒多久就變得很惡劣,她都以「小女人」的態度來忍受,但最後就變心,並突然拋棄對方。每次這麼做的時候,她都覺得自己無可指責,還帶著一點得意,她對自己說:「沒錯,男人都是這樣。」之後,她再和另一個男人發展同樣的故事。

珍妮玩的心理遊戲叫「被我逮著了吧,你這個混蛋。」(Now I've Got You,Son of a Bitch,簡稱NIGYSOB)。

例二:莫莉是個社會工作者,正和沮喪的案主會談。

案主:「發生了很可怕的事,房東把我趕走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莫莉(緊蹙雙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幫你什麼忙嗎?」

案主(沒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為什麼不找報紙看看是否能租到別的房子呢?」

案主:「這就是問題所在,我沒有錢付房租。」

莫莉:「我可以安排你拿到一些救濟金。」

案主:「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別人的救濟。」

莫莉:「那我安排你暫時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為止。」

案主:「謝謝,可是我心情這麼糟,恐怕無法忍受和許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別的辦法,可是腦子一片空白。

案主歎了口氣,站起來說:「謝謝你盡力想幫助我。」然後怏怏不樂地走了。

莫莉自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她開始時覺得驚訝,隨後覺得無力而沮喪,自己實在不是個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時,走在街上的案主也對莫莉很生氣,他說:「她不是說要幫我忙嗎?結果什麼忙也幫不了。」

類似的情形,他們兩人過去都發生過很多次,莫莉常想幫助案主,並提出許多建議,可是案主卻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這位案主則不斷拒絕別人的幫助,並對試圖幫助他的人感到生氣。

他們兩人的心理遊戲常常成對出現,莫莉的心理遊戲叫「你為什麼不……?」(Why Don't You……?),而案主的心理遊戲叫「你說的很對,可是…」(Yes,But……)。(注二)

心理遊戲的典型特徵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典型的心理遊戲有以下五個特徵。

1.心理遊戲是一再重複的。每個人都會一玩再玩自己最熟悉的心理遊戲,人物和背景會變,但型態是一樣的。

2.成人自我覺察不到心理遊戲的存在。雖然人們一再重複同樣的心理遊戲,但自己卻不自知,要到心理遊戲結束時,才會自問:「為什麼這種事又發生在我身上?」即使這個時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設計了這樣的過程和結局。

3.心理遊戲結束時,主角會體驗到扭曲的感覺。

4.參與心理遊戲的人之間會有曖昧的交流。在表面的交流下,傳遞曖昧的訊息。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找到和自己玩心理遊戲相配的人。當案主尋求幫助,而莫莉提供幫助時,他們都以為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可是由結果來看,他們隱藏的動機卻是完全不同的,從所傳遞的「秘密訊息」可以看出他們真正的意圖——莫莉是提供幫助卻不被人接受,案主是要求別人幫助卻又不接受。

5.心理遊戲包括一段驚訝或混亂的過程。在這個時候,主角會覺得發生出乎意料的事,有時則是角色互換,如傑克發現珍妮離開,而珍妮則是突然決定離開。

﹡回想自己最近與人不舒服的互動經驗,寫下當時的過程,核對是否包括心理遊戲的五個特徵,很重要的是,結束時你的感覺是什麼?這種感覺是否常發生在你身上?

運動衫的兩面

不可思議的是,人們是如何尋找與他所玩心理遊戲相配合的對象呢?傑克老是找到為了別人而離開他的女人,莫莉則老是有要她幫助卻又不接受她建議的案主。

好像每個人都穿了一件印有自己想玩的心理遊戲名稱的運動衫,運動衫前面的字印的是表面上想讓別人看到的意思,背後卻印了心理層面的「秘密訊息」,後面的訊息才是決定我們與誰建立關係的關鍵。

我們可以想像珍妮的運動衫前面印的是「我很甜、很有耐性」,後面印的卻是「可是等我逮到你的小辮子,你就知道後果了。」

﹡你想傑克的運動衫前後,分別會印上什麼話呢?莫莉的呢?

回想你自己的例子,你猜印在你運動衫前面的是什麼話?後面的呢?

在你的例子裡,你猜和你互動的人的運動衫前後,會分別印上什麼訊息呢?

如果在團體裡,就分成二到三人一組,每個人運用直覺寫下其他小組成員的運動衫前面和後面會寫些什麼訊息,然後分享。

不用擔心彼此不夠熟悉,通常我們是用第一印象來解讀別人運動衫上的訊息。

還可以找其他熟悉的朋友來做這個練習,從不同的人對你的運動衫所做的不同解釋,說不定可以發現一些自己身上的有趣現象。

心理遊戲的強度

心理遊戲的玩法,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強度。(注三)

第一度心理遊戲:玩遊戲的人,願意把結果告訴自己社交圈裡的人。上面兩個例子都屬於這種程度。我們可以想像莫莉在休息時間和同事談起,她對自己專業能力的懷疑;她的案主則在酒吧和朋友痛罵社工人員的無能。而一般人也會認為這些事情沒什麼特別的。事實上,第一度心理遊戲佔了我們平常人際互動很大的部分。

第二度心理遊戲:玩心理遊戲的人不願意把這樣的事情和別人談論。如果莫莉的案主當面質疑她的能力,她可能會陷入更深的沮喪,較不願和朋友討論,甚至難過地辭職。

第三度心理遊戲:根據伯恩的說法,會結束在手術房、法院或殯儀館。如果傑克和珍妮玩得更凶,傑克可能對珍妮施虐,而珍妮可能把憤怒累積起來,最後拿起菜刀砍向傑克。

心理遊戲的公式

伯恩發現心理遊戲含有六個階段的過程(注四),稱之為心理遊戲的公式(Formula G):

餌+獵物=反應→轉換→混亂→結局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簡寫為C+G=R→S→X→P)

我們把莫莉和她案主的心理遊戲放進公式來看,他告訴莫莉自己被房東趕走時,就隱藏了一個餌,意思是「雖然你試著要幫助我,但我不會接受的,哈哈哈。」這時莫莉就成了獵物(伯恩用Gimmick這個字,是指一個人具備某種弱點,容易接受對方的餌),對莫莉來說,她的弱點可能是腦中有個父母訊息:「別人不幸的時候,你必須幫助他」。

反應階段包括一連串互動,可能持續幾秒鐘,也可能延續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年,在這個例子裡,莫莉提出了幾個建議,而案主一一列舉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是交換了一些信息,但內在卻包含了好幾次餌加獵物所產生的反應。

轉換則發生在莫莉技窮,案主說「謝謝你試著幫助我」的時候。

案主離去,莫莉覺得驚訝時,就是所謂混亂的階段。

兩人都以自己習慣的扭曲感覺做結局,莫莉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沮喪,案主則覺得憤怒。

﹡試著描述傑克和珍妮彼此環環相扣的心理遊戲中,公式的六個階段分別是哪一部分?把自己所想的心理遊戲例子,也以各個階段來區分,每一個階段隱藏的訊息是什麼?

戲劇三角形

卡普曼(Stephen Karpman)設計了一種簡單有力的圖形來分析心理遊戲,就是所謂的戲劇三角形(圖23-1)(注五),他認為只要是心理遊戲,主角必定屬於迫害者(Persecutor)、拯救者(Rescuer)、受害者(Victim)三種角色之一。

迫害者會貶抑別人,把別人看得較低下、不好。

拯救者也是把別人看得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從較高的位置提供別人幫助,他相信「我必須幫助別人,因為他們不夠好,無法幫助自己」。

受害者則自認比別人低下、不好,有時受害者會尋找迫害者來貶抑自己,或是尋找拯救者提供幫助,藉以肯定「我無法靠自己來處理」的信念。

戲劇三角形中的每一個角色都隱含漠視,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視別人,迫害者漠視別人的價值和尊嚴,甚至漠視別人健康生存的權利,拯救者漠視別人為自己思考、行動的能力。

受害者漠視的是自己,如果他尋找的是迫害者,就會認為自己不重要、沒有價值,如果他尋找的是拯救者,就會依賴別人,不去思考、行動、做決定。

﹡花一分鐘寫下你認為可以用來描述迫害者的字眼,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分別描述拯救者和受害者。

這三種角色都不是真正的自我(inauthentic),當一個人在這些角色裡的時候,是對過去做反應,而不是活在此時此刻中,用的是小時候習慣的方法,或是從父母學到的方法來處理事情。為了標明這三種角色的非真我性質,其第一個字母均用大寫,若是以小寫則表示是真實生活中的迫害的人、拯救的人、受害的人(譯註:中文部分,譯者把小寫部分翻譯成迫害的人、拯救的人、受害的人,以資區別)。

﹡你是否能想出一個真實生活中,迫害的人卻不是一個迫害者?舉個例子來說明真實生活中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有沒有可能一個受害的人卻不是一個受害者呢?

通常在心理遊戲中,一個人開始時是一種角色,後來會轉換成另一種角色。這種角色的轉換就相當於心理遊戲公式中轉換的階段。如傑克在玩「踢我吧」心理遊戲的過程中,開始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妮離開時,傑克則轉換成受害者的位置。

﹡珍妮、莫莉、莫莉的案主,在各自的心理遊戲中,是如何轉換的呢?在你自己的例子中,又是如何轉換的?

心理遊戲中的交流分析

還有一個分析心理遊戲的方法是用交流圖來分析,這個方法特別可以看出雙方互動中曖昧的交流。

伯恩分析心理遊戲的交流圖

圖23-2是伯恩以交流圖分析心理遊戲所用的圖解(注六),以傑克和珍妮剛開始交流的情形為例。

傑克(社交層面Ss):我希望能認識你。

珍妮(社交層面Rs):我也希望。

傑克(心理層面Sp):請你踢我吧。

珍妮(心理層面Rp):我會找到你的毛病的,你這個混蛋傢伙。

Sp和Rp代表曖昧的「秘密訊息」,都是當事人自己沒有覺察到的,要到轉換的那一刻才會顯明出來。

葛丁和厙弗的分析圖

鮑伯·葛丁和戴維·庫弗(David Kupfer)設計了另一種分析心理遊戲的交流圖(圖23-3)(注七),他們認為心理遊戲必須包括五種特徵。

1.首先是心理遊戲在社交層面的「開端」(Ss),葛丁和庫弗稱之為「表面上的直接刺激」,在傑克和珍妮的例子裡就是傑克說的「我希望能認識你」。

2.第二個要素就是伴隨Ss同時出現的心理層面的訊息(Sp),也就是心理遊戲的餌,稱之為「秘密訊息」,這個訊息還包括這個人腳本裡對自己的看法。傑克的秘密訊息就是「我理當被人拒絕,我會一直試探你,直到證明你確實拒絕我為止。請你踢我吧。」

3.結果如何決定於心理層面。當珍妮讓到傑克「踢我吧」的訊息時,她的反應就是先忍耐一段時間,然後把傑克一腳踢開。葛丁和庫弗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對秘密訊息的反應」。

4.結束時,雙方都會體驗到自己的扭曲感覺,以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做結局。

5.整個曖昧交流的過程都不是成人自我覺察得到的。

葛丁指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最常玩的心理遊戲已經很熟悉的時候,就會把別人的反應扭曲成自己認為的反應,以符合心理遊戲的結果。所以即使對方根本沒有和他玩心理遊戲,他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扭曲的結局。

假如珍妮不管傑克怎麼逼她,始終不願意排斥傑克的話,傑克可能會歪曲她的反應,解釋成「她只是假裝想要和我在一起罷了,我知道她早就想把我甩掉,而且她可能早就和別人暗渡陳倉了。」他以這種方式製造自己期待的漠視,因而得到不舒服的結局。

﹡分別以伯恩以及葛丁和庫弗的交流圖來分析莫莉和案主之間的心理遊戲,然後分析你自己的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的計劃

約翰·詹姆士(John James)設計了一套問題,提供另一種瞭解心理遊戲進展過程的方式,稱之為心理遊戲的計劃(Game Plan)。(注八)

下面這個練習所用的問題是經過修訂的心理遊戲的計劃,增加了兩個「神秘的問題」,這是由勞倫斯·柯霖森(Laurence Collinson)所修改的。

你可以用心理遊戲的計劃中的問題來分析自己已經瞭解的心理遊戲,也可以用來檢測自己,看還有沒有什麼生活裡的情形,含有自己還不知道的心理遊戲。

﹡拿出筆和紙,針對你所選的實例,把下列問題的答案寫下來。寫完以後如果能和別人分享的話更好。

所謂「神秘的問題」的內容印在本章最後兩行,除非你已經寫好其他問題的答案,否則先不要看這兩個問題在問什麼,最後再把這兩個神秘問題的答案也寫上去。

1.有什麼事情在我身上一再重複地發生?

2.這種事情是怎麼開始的?

3.再來發生了什麼事?

4.(神秘的問題)

5.然後又是怎麼演變的呢?

6.(神秘的問題)

7.最後是怎麼結束的?

8a.我有什麼感覺?

8b.我認為對方有什麼感覺?

解釋

這一連串的問題,問的就是戲劇三角形裡的轉換和遊戲公式裡的過程。

8a和8b這兩個問題問的都是你自己的扭曲感覺,你對8a的感覺可能比較熟悉,而對8b的感覺竟然也是你的扭曲感覺感到驚訝。你可以和某個很瞭解你的朋友核對看看是不是真的。

兩個神秘問題的答案則是心理遊戲中,交流圖所顯示的心理層面的訊息。柯霖森認為這兩個訊息都是你在小時候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核對看看你的情形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還有一個可能是,這兩個神秘問題的答案裡,有一個是你在小時候傳遞給父母的訊息。

把這些答案保留起來,下兩章還會用到。

心理遊戲的定義

溝通分析師之間關於心理遊戲的定義有一些歧見(注九),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伯恩在不同的階段下了不同的定義。

伯恩在他的最後一本書《語意與心理分析》裡,提到上述的遊戲公式,並解釋裡面的六個階段,然後加了一段話:「凡是符合這個公式的,就是心理遊戲;凡是不符合這個公式的,就不是心理遊戲。」

這是再清楚不過的定義了。可是在較早期的一本書《團體治療的原則》裡,他卻給心理遊戲下了不同的定義:「心理遊戲是一連串包含餌的曖昧交流,通常會導致隱秘卻又必然的結局。」

這兩個定義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晚期的說法認為轉換和混亂這兩個過程是基本的特徵,而早期的定義卻沒有強調這兩個部分。

其實伯恩並不是在很晚期才提出心理遊戲裡轉換的理論,這個觀念最早見於《愛中的性》(Sex in human loving)這本書。而《人間遊戲》較早期的版本對心理遊戲的定義和《團體治療的原則》一書相同,也沒有提到轉換和混亂這兩個過程。

後來有些作者引用伯恩早期著作的定義,把心理遊戲定義為任何含有曖昧交流的過程,最後雙方都以不好的感覺收場(也就是體驗到扭曲的感覺)。

我們傾向用伯恩較晚期的定義,認為要符合心理遊戲公式的六個階段,把角色的轉換和混亂的過程都包括進來。

為什麼呢?因為伯恩較早期的定義沒有包括轉換這個步驟,這種過程在現代TA裡,已被劃分到另一個現象:扭曲的過程。扭曲的過程和心理遊戲的過程可以清楚區分開來。范妮塔描述這兩者的差別:扭曲者和玩心理遊戲的人都會交換曖昧的交流,也都以帶有扭曲感覺的結局收場,可是扭曲的過程不包括轉換這個步驟,參與扭曲過程的雙方只要彼此願意,又有足夠精力的話,就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結束時可能就是單純地停止,或是改做其他的事。

除非一方牽動了角色的轉換,才會使扭曲的過程變成心理遊戲。下一章會談到為什麼會有這種轉換。

我們認為把扭曲的過程和心理遊戲區分開來是很有用的,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人為什麼會以彼此都覺得痛苦的方式來相處,並進一步看如何從這種痛苦的互動走出來。況且,將兩者做區分,對我們討論這兩個觀念也有實際的用處。

如果你向某個不懂心理遊戲公式的人解釋心理遊戲的定義,可以用凡恩·瓊斯的說法來解釋:

心理遊戲就是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包含了隱藏的動機,而且符合下述幾個條件:

1.不在成人自我的覺知之內。

2.在參與者的行為還沒轉換時,這個動機一直沒有表現出來。

3.結果造成大家都覺得混亂、莫名其妙,而且想責怪別人。

神秘的問題

神秘的問題4:我對別人的秘密訊息是什麼?

神秘的問題6:別人對我的秘密訊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