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16章 驅力和迷你腳本 >

第16章 驅力和迷你腳本

七○年代早期,泰比·凱樂發現一件很有趣的現象。根據伯恩的腳本可以在很短時間裡表現出來的觀念,凱樂以秒為時間單位,觀察別人說話的內容、音調、手勢、姿勢和臉部表情,結果發現當事人在進入其腳本的行為和感受前,會先表現出好幾組特別的行為。

他和同仁列出五種瞬間表現出來的行為組合,稱之為驅力(driver)。(注一)

經過進一步研究,顯示帶有驅力的行為是迷你腳本(miniscript)的一部分。所謂迷你腳本是指一連串與腳本有關的行為、感受和信念,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到幾分鐘之內)表現出來,通常都是以帶有驅力的行為開始的。迷你腳本可說是在很短時間內,把整個人生腳本的過程經歷了一次,每當我表現一次迷你腳本,就加強了自己整個腳本的過程;每當我從迷你腳本的型態跳出來一次,就幫自己解除一次腳本過程的影響。

這五個驅力和六種腳本過程的型態有很明確的相關性,可以藉由觀察一個人的驅力型態,來推測他有哪一種腳本過程,準確度很高。

所以藉由注意五種帶有驅力的行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充分瞭解那個人。本章會描述如何觀察驅力,驅力如何和人生腳本配合,並研究迷你腳本的運作過程。

如何發現帶有驅力的行為?

五種驅力分別是:

要完美

要討好別人

要努力試

要堅強

要快一點

每一種驅力都有特殊的話語、音調、手勢、姿勢和臉部表情。

你已經學會如何觀察這幾類線索,以便從行為判斷出自我狀態。要找出帶有驅力的行為時,用的是同樣方法,但取樣的時間更短,通常帶有驅力的行為在半秒到一秒之間就表現完畢。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觀察出來,就要多做練習,熟練以後,就會發現做這些觀察其實並不難。

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做解釋」,就像從行為判斷自我狀態時的態度一樣。比如你看著我,可能認為我「看起來很嚴肅」,你是根據我的臉、身體、聲音的什麼部分做出「嚴肅」的解釋?你有沒有看到我的肌肉緊繃呢?我的聲音是小聲、大聲、吼叫,還是很刺耳?我的眉毛揚起還是壓低?我看著什麼方向?你看到我做了什麼手勢嗎?要想熟練地發現驅力,必須保持這種觀察線索而不做解釋的態度。以下是關於每一種驅力的線索。

要完美

話語:說話時常帶著插入語,例如:

「今天我來這裡——就像以前說過的——要教你們認識驅力。」

「TA,我們可以這麼說,是一種關於人格的理論。」

有「要完美」驅力的人,說話常常包括這一類語辭,他們像是想把話語修飾得更好,可是其實並沒有因此增加任何數據。典型的語辭有:就像以前那樣、可能、也許、當然了、完完全全、你可以這麼說、就像我們以前看過的。

另一個線索是說話的人喜歡分幾點描述,例如:「今天的主題是,一,討論驅力,二,探討驅力和腳本的關係。」

音調:通常聽起來像是成人自我,控制得很好,不高也不低。

手勢:說話分成幾點內容時,以手指頭加以配合。手也可能貼著下顎像傳統認為「思考的人」的姿勢,指尖與指尖可能形成倒V字形相接,好像教堂的尖塔。

姿勢:看起來像成人自我,身體筆直,左右對稱,很平衡的樣子。

臉部表情:眼睛向上方外側看(有時會向下看),尤其是在說話停頓的時候,好像想看清楚寫在天花板或地板上的「完美答案」。同時,嘴巴會稍微繃緊,嘴角略向外側拉。

要討好別人

話語:說話的內容會像「之後」腳本所描述的,先高昂後低沉,例如:

「我真的覺得你教得很好,不過我不太記得你說了些什麼。」

「這個宴會實在太棒了,可是,天啊,明天早上起來時,我一定會後悔。」

他還常常使用詢問的語辭,例如:可以嗎?嗯?你還好嗎?像是什麼呢?

音調:聲音高、音調尖銳,句尾語氣會提高。

手勢:兩手伸開,掌面朝上,點頭。

姿勢:肩膀聳起向前,傾向他人。

臉部表情:看人的時候,臉會稍微朝下,所以需要提起眉毛來看對方,額頭會出現平行的皺紋。嘴型好像要微笑似的,和非驅力的真誠微笑相比,討好別人時的表情比較緊張,通常會露出上牙,有時也會露出下牙。

要努力試

話語:這種人會常用「試」這個字。

「我試著要告訴你……」

「對於我們都同意的事,我會試著去做。」

在這種驅力下,所謂「試」的意思是「我不會積極去做,而是試試看就好了」。其他典型的用字還有:很難、沒辦法、什麼?怎麼又這樣呢?我不太瞭解你的意思、要這樣做很費力,以及表示疑問的哼聲。

音調:有時會把喉嚨的肌肉繃緊,讓聲音像是捂著嘴或是勒住喉嚨所發出的。

手勢:常把一隻手放在眼旁或是耳後,好像努力想看清楚或聽清楚什麼東西,雙拳可能緊握。

姿勢:類似討好別人的姿勢,身體前傾,雙手可能放在膝蓋上,整體說來,是聳肩拱背的姿態。

臉部表情:最常見的是皺縮雙眉,使鼻子上方出現兩條垂直的紋路,雙眼瞇起來,有時整個臉部都會皺成一團。

要堅強

話語:這類人話中常帶有這樣的意思:我的感覺和行為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而是某某人所造成的。例如:

「你使我生氣。」

「這本書讓我覺得很煩。」

「這個想法突然冒出來……」

「他的態度逼我反擊回去。」

「城市裡的環境引起暴力。 「

當他談到自己的時候,卻常常用疏遠的字眼,如有個人、你、大家、它、那個等等,例如:

「那令人覺得很好。」(意思是「我覺得很好」)

「你必須保有自己的感受。」(其實是「我必須」)

「像這種狀況會給人很大的壓力。」

音調:平緩、單調、音量通常很小。

手勢:這種驅力的特徵是缺乏手勢。

姿勢:通常是「封閉」的姿勢,如雙臂在胸前交叉,蹺腳或是把一隻腳的踝部疊在另一隻腳的膝蓋上成4字形,整個身體僵硬不太移動。

臉部表情:缺乏表情,僵硬。

要快一點

話語:快一點、馬上、趕快、快走吧、沒時間了。

音調:字和字間斷開來,好像機關鎗的聲音,有時急著把話說完,以致於字和字好像糾纏起來似的。

手勢:用手指敲桌子或用腳板敲地面,抖腳,在椅子上坐立不安扭來扭去,不斷地看表。

姿勢:沒有特定的姿勢,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激動、煩躁。

臉部表情:老是東張西望。

不能只根據一個線索來判斷

要想正確地判斷驅力,必須好幾種線索配合著一起看,不可以咬定一種線索就下判斷。比如聽到我說:「我會試著去……」你就下結論說:「啊哈!你正在「要努力試」這個驅力裡。」可是實情並不是如此,如果你注意我其他的表現,會發現我嘴巴緊繃,眼睛看天花板,用指頭數第一點、第二點,從這些表現可以看出其實我在「要完美」這個驅力裡。也可能當我說「我會試著去……」的時候,其他行為的線索顯示我在成人自我裡,不屬於任何一種驅力。

基本驅力

每個人都會表現出這五種帶有驅力的行為,可是大多數人會有最常出現的一種,通常這也是那個人在與人相處時最先表現出來的驅力,稱為基本驅力。

有些人會有兩種主要的驅力,兩者出現的頻率都差不多。偶爾會發現有些人有三種或更多的主要驅力。

﹡練習發現驅力

可以利用電視裡對談的節目,從談話者身上觀察瞬間出現的線索,來發現驅力行為。

如果有錄像機,可以把節目錄下來,以慢速度播放,或是用暫停功能,來核對剛才所觀察到的瞬間行為。

看看節目中各種角色的人格,是否會表現不同的基本驅力,你最喜歡的喜劇人物和最不喜歡的政治人物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基本驅力呢?

你認為自己的基本驅力是什麼?把答案寫下來。

客觀地核對你的答案,可以請其他也懂驅力的人來觀察,或是把自己錄像起來,再播放比照原先所寫的答案對不對。

如果在團體裡,分成三人一組,一個人扮演案主,一個扮演咨商員,另一個當觀察者。案主選輕鬆的話題和咨商員談三分鐘,咨商員傾聽並做出適當的反應,同時負責控制時間,觀察者拿筆和紙記下案主和咨商員的行為,推斷有什麼驅力(剛開始還不太熟的時候,可以只記錄案主帶有驅力的行為,以免過於複雜)。三分鐘到時,觀察者說出自己觀察到什麼驅力,然後轉換角色,繼續做這個練習。

在日常生活與人的互動裡,注意帶有驅力的行為,練習在工作、購物、旅行或和朋友閒聊時,注意驅力的出現。除非對方也有興趣,否則不要告訴別人你在做練習。

腳本過程的型態和驅力之間的關聯

藉由觀察我的基本驅力,你可以瞭解我主要的腳本過程是什麼型態(注二)。兩者之間的關聯可以參考下面的對照表:

基本驅力 腳本的過程

要完美 除非

要討好別人 之後

要堅強 永不

要努力試 總是

要討好別人+要努力試幾乎(第一型)

要討好別人+要完美 幾乎(第二型)

要討好別人+要完美 沒有結果

兩型「幾乎」腳本的人,都有要討好別人的驅力,並分別加上要努力試和要完美;擁有「沒有結果」腳本的人也有要討好別人和要完美兩種驅力,這兩種驅力都比「幾乎」第二型的驅力還要強烈。

為什麼帶有驅力的行為,和腳本過程的型態有這麼強的關聯呢?原因在於帶有驅力的行為本身就是腳本過程的濃縮版,每當我進入帶有驅力的行為時,就會在半秒內進入相關的腳本過程裡。

就像泰比·凱樂所說的:五種帶有驅力的行為,都是不好的(指結構上不好)應該腳本所表現出來的作用。

例如,假設我在課堂上教TA,我說:「TA,最早是由艾瑞克·伯恩發展出來的,這是大約五○年代末期的事,是一個架構,或說是一種模式,藉以瞭解人格;這是最基本的定義。」當我用到一大堆插入語時,眼睛往上看著天花板,好像希望天花板上寫著TA的完美定義,還扳手指比較「架構」和「模式」這兩個用詞哪一個比較好,希望自己能面面俱到。

在這一刻,我表現出「要完美」的行為,我正遵守內在父母自我的聲音:「必須把每一件事都做對,你才是好的。」我由順從型兒童自我聽從這些話,相信除非自己能面面俱到,否則就說得不夠完整。

所以在那幾秒裡,我把自己主要的腳本過程「除非」給表現出來了,這麼做的時候,就等於強化了自己的腳本過程。

現在我們重來一遍,當我看著全班的人,直接注視他們,輕鬆地說:「TA是一種用以瞭解人格的模式,由艾瑞克·伯恩發展出來的,他在五○年代開始研究TA。」

這種方式,顯示我不受驅力影響,保持在成人自我裡,不去管我腦海裡以前父母告訴我要完美的聲音,而以自己重新灌輸的話來取代:「你已經夠好了。」

藉著對驅力行為的瞭解,我可以謹慎地避免使用插入語,而以一段一段獨立的話來表達意思。我用的字不像受到驅力影響時所用的那麼多,可是如果你是課堂上的學生,哪一個比較容易懂呢?

藉著從驅力型態走出來,我同時也從「除非」腳本走了出來,把自己的「除非」型態減弱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我會越來越容易走出來。

對另外四種驅力來說,這種驅力和腳本的關聯也是同樣的情形。每當我表現出討好別人的驅力時,就會表現出「之後」的腳本型態,腦海裡父母自我的聲音會重複應該腳本:「如果你討好別人,才算是好的。」這時我會抬高眉毛、露齒微笑,從順從型兒童自我希望自己能討好別人,可是又擔心自己早晚會為了討好別人而耗盡精力,那時我就成了不夠好的人,就好像達莫克茲頭上那把劍,隨時會掉到我頭上一樣。

要想走出「要討好別人」的驅力,我必須一直注意自己是不是有討好別人的驅力行為,特別是要放鬆眉毛,而不是提起來,前額保持平整,不要皺出橫紋,同時在腦海裡給自己新的訊息:「你可以討好自己。」我不再把自己的好不好建立在討好別人上面,也不再害怕如果我沒有努力討好別人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至於「要堅強」這個驅力,其應該腳本的訊息是:「如果你向別人隱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你才是好的,絕對不要讓別人看見你的軟弱。」我從順從型兒童自我遵守這些話,不把自己的意思向別人表明,面無表情,臉部僵硬不動,以平緩單調的聲音說話。

當我表現出「要堅強」的行為時,我不但表現出「永不」的過程,同時也會加強這個過程,我可能希望周圍的人能與我接觸、給我安撫,可是我面無表情的樣子,卻讓別人無法知道我的需要,就像丹達羅斯一樣,我沒有把自己的需要表現出來。

如果我不想再學丹達羅斯的話,就要放下面具,練習在說話、表情、手勢上,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重要的是能體會自由表達自己的樂趣。藉著打破「要堅強」的行為模式,我也能打破「永不」腳本的影響,給自己新的訊息:「放心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把自己的需要說出來。」

假如我的基本驅力是「要努力試」的話,在你問我問題的時候,我會弓身向前,雙眉緊鎖,在鼻子上方皺出兩條直線,瞇著眼睛,手放在耳後,好像聽不清楚你在說什麼似的,連聲說:「啊?什麼?我不太懂你的意思。」事實上我的聽力正常,這些操作表示我在「要努力試」的驅力裡。在這幾秒內,我聽從過去父母的話:「必須一試再試,努力去做,你才算好孩子。」為了遵守這個命令,在順從型兒童自我裡,我知道自己不能真的把這件事完成,否則就無法繼續試下去了。

當我試著去做,卻沒有做成時,就在「總是」腳本裡打轉,也許我並不喜歡這樣,我努力試了各種方法,就是沒有做到真正需要做的事。

我可以藉著一些方法,跳出「要努力試」的驅力和「總是」腳本——給自己新的訊息:「放膽去做,不用擔心」:每當發現自己又在鼻子上方皺出兩條直紋時,就放鬆下來讓皺紋消失;仔細聽別人對我說什麼,真聽不清楚的時候,我還是可以說:「沒聽清楚,請再說一遍好嗎?」

兩型「幾乎」腳本和「沒有結果」腳本與驅力的關聯還不是很清楚,但是結合這些驅力的座右銘,不難猜測會如何影響其腳本型態(你可能很想知道兩個驅力的座右銘結合起來會如何,何妨自己嘗試一下)。不管是哪一種情形,我都可以藉著去除帶有驅力的行為,從腳本型態裡走出來。

「要快一點」這個驅力並沒有直接和哪一個腳本過程的型態有關聯,從各方面來看,「要快一點」和其他驅力都顯得不太一樣,大多數情形下,一個人的基本驅力通常是其他驅力,而「快一點」則扮演強化基本驅力的角色。

﹡你的基本驅力和腳本過程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知道自己最常有的腳本過程是什麼型態,也知道自己的基本驅力是什麼,這兩者是否有剛才所說的關聯呢?

如果和我們所說的不一樣怎麼辦?剛才所列出的驅力和腳本過程的關聯性只是一個通則,並不一定適用在你身上。可是已經證明適用於成千上萬人身上,如果你的情形並不符合,最好還是回頭審查,你原先對自己的基本驅力和腳本過程的判斷正不正確。在我們的經驗裡,不符合上述關聯的時候,最常見的原因還是沒有找出自己正確的基本驅力。

根據「腳本過程的型態和驅力之間的關聯」中所舉的例子,你可以瞭解在應該腳本裡,驅力訊息對心理地位有很強烈的影響。父母自我的訊息說:「如果你夠完美、討好別人……等等,你才是好孩子。」於是當我在腳本裡由順從型兒童自我來聽這些父母訊息時,我的心理地位就是「只要我夠完美、討好別人……等等,我就是好的」。

這種驅力所反應的心理地位是「有條件的好」。

五種允許訊息

每一種驅力訊息有它的解除力量,叫做允許(allower)(注三),如果你很幸運的話,父母可能曾給你這些允許,如果沒有,可以自己給自己這些訊息。允許的內容在之前都已提過了,這裡做個摘要:

驅力 允許

要完美 你已經夠好了

要討好別人 討好你自己

要堅強 放開心情,把你的需要表達出來

要努力試 放手去做

要快一點 慢慢來

每當你有意識地從腳本行為裡走出來,用與驅力無關的行為取代時,就等於在行動上強化了允許。

也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前,重複告訴自己這些允許;也可以寫在紙上,放在經常會看到的地方。

注意:如果你開始向自己強調這些允許時,反而覺得很不愉快或不舒服,就先暫時不要這麼做。不舒服的感覺表示在應該腳本裡的驅力背後,可能還掩蓋了更嚴重的腳本決定,最好先找出並處理掉更嚴重的決定,才來做跳出驅力的練習。

驅力的起源

為什麼有五種,而且剛好是五種驅力行為呢?為什麼不管哪一種文化背景、不同年齡、不同教育程度,都有這五種驅力呢?為什麼每一種驅力又有其對應的特殊應該腳本的訊息呢?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凱樂認為驅力可能有一部分來自先天因素,不只和後天的照顧有關,也和先天自然的影響有關(注四)。海吉斯·凱派斯(Hedges Capers)則認為,可以把驅力看成嬰兒形成腳本時的求生策略(注五),這種說法可以解釋驅力為不經意識控制就表現出來的現象。還有些理論家認為,驅力是小孩在接受大小便訓練時從父母聽來的話。

這些說法都只是出於猜測,要合理解釋驅力行為的起源,是目前研究TA的最大挑戰之一。

迷你腳本

驅力反映出的心理地位是一種「有條件的好」,這是應該訊息的表現。不管是哪一種應該訊息,驅力很可能具有在腳本裡對抗其他更嚴重決定的作用,而這決定通常出於禁止訊息。

驅力的這種作用發展下去,有兩種可能:一是當我在驅力裡時,我相信自己只要夠完美、討好別人等等,我就是好的,只要能遵守應該腳本的命令,我就相信自己不需要聽從禁止訊息。二是有時候我沒有足夠的精力一直遵守驅力,也就無法保持夠完美、夠討好別人的情形,來滿足腦子裡父母的要求,這時根據我的腳本信念,就必須聽從禁止訊息,因而體驗到幼時面臨禁止訊息而做出早期決定時的不舒服。

每當我經歷一次這種過程,就等於經歷一次小規模的腳本,也就會再強化一次腳本。

凱樂把這種過程稱為迷你腳本,這個模式可以圖表示(見圖16-1),顯示人會在四種不同的位置之間轉換。(注六)

位置一:驅策者

迷你腳本的過程都是由這個位置開始,當我聽從應該腳本的訊息,就表現出對應的驅力行為,持續的時間可以短至半秒,最長不超過七秒鐘。

當我是個驅策者時,我不會體驗到什麼情緒,我的兒童自我相信只要遵守驅力,我就是好的。

接下來的發展有兩種可能。我可能夠努力地試、夠著急,來滿足快一點的命令,因而滿足內在父母的要求,也就以驅力行為結束整個過程,接下來我可能進入與腳本無關的行為,或是進入另一種驅力裡。

另一種可能是我無法鼓起足夠的精力來滿足驅力的命令,所以也無法滿足內在父母的條件,因而覺得自己不好,一旦失去條件式的保護,我就會相信自己必須接受原本極力抗拒的禁止訊息。

在迷你腳本的模式中,接下來會進入其他三個位置之一,我們的說法是「從驅策者走到下一個位置」。

位置二:禁止者

舉例來說,假如我在嬰兒時做了復合決定:「只要我夠完美,就可以有歸屬感。」現在我正參加一個宴會,和身邊的人談話,我一直在「要完美」這個驅力裡進進出出,後來精力不夠了,無法保持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也許是說了些不該說的話,或是被別人嘲笑。

這時我從驅策自己要完美的位置走到下一個位置,我心裡可能批評自己:「我沒辦法保持完美,所以我不好,任何人如果像我這樣做錯事、說錯話,就不可能融入團體裡了。」這時我重複了不要有歸屬感的早期決定,再度感受到小時候做出這個決定時,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的感覺。

以迷你腳本的用語來說,當我從驅策者進到位置二,聽到禁止訊息時,就稱為禁止者。它可能是十二種禁止訊息中的任何一個,就看我的腳本內容如何。禁止者這個名詞便代表位置二。

當我從驅策者轉到禁止者時,我的心理地位也改變了,從驅策者有條件的好,轉到「我不好,你好」。

當重演根據禁止訊息做出早期決定的那一幕時,我也重新經歷到那時不舒服的感覺——扭曲的感覺。扭曲的感覺是哪一種感覺呢?這要根據我自己的腳本有什麼內容而定。所有在位置二的扭曲感覺都會反應出「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圖16-1列出一些例子可供參考。

位置三:責備者

假如我在孩提時決定:責備別人比責備自己舒服多了,那我就會轉入迷你腳本裡的位置三:責備者。這時我的心理地位是「我好,你不好」,而體驗到責備別人這種角色的扭曲感覺。以上述在宴會裡的例子來看,當我聊天時說錯了話,可能很容易因此覺得別人不瞭解我而生氣。

凱樂首次描繪出迷你腳本時,把位置三稱為「怨恨的兒童自我」,可是從功能來看,「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也可能是出於負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並不一定都是從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凱樂後來用的名稱「責備者」比較合適。

位置四:絕望者

如果早年的經驗讓我認定「我不好,你也不好」的話,我在迷你腳本裡會轉入這種心理地位,於是就到了位置四:絕望者。我可能直接從位置二轉過來的,也可能是繞經位置三才轉過來的。

這裡的扭曲感覺,正符合我認為人生就是空虛無益的信念,我會覺得絕望、無助、不抱希望或是陷入死胡同。如果我在宴會中和別人聊天時轉入絕望者的位置,可能會消沉地告訴自己:「唉!那有什麼用呢?我老是和別人合不來,他們從來沒有瞭解過我。」

凱樂原來是用「迷你腳本的終極結果」來形容位置四,我們認為他後來改用的名稱「絕望者」比較好,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以位置四為結果。我可能走到禁止者或責備者就停下來了;也可能我幸運地有很好的父母;或是我接受治療解決了腳本的問題,以致於很少從驅力走進迷你腳本。

迷你腳本裡不同位置的轉換

我們不能從迷你腳本的理論,來預測一個人會如何進行不同位置的轉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我常有的方式是從「要完美」這個驅力進入責備者,而有生氣的感受。當我在腳本裡待得夠久時,就會轉回驅力約半秒鐘,然後轉移到與腳本無關的行為。

我太太最常有的方式則是從「討好別人」的驅力進入禁止者,而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有時候她還會從禁止者進入絕望者的位置,而覺得沒有希望、不被人喜愛,她有這種感覺一陣子以後,又會轉回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然後又經由「討好別人」的驅力轉出迷你腳本。

四種迷思

泰比·凱樂認為,驅力和扭曲感覺的背後有四個迷思(注七),兩個一組,每組中的一個來自父母自我,另一個來自兒童自我。

當我進入驅力時,會重演來自負面照顧型父母自我的話:「藉著替你思考,我能使你有好的感覺。」這是第一個迷思。

這時我的順從型兒童自我的回應是:「藉著替我思考,你能使我有好的感覺。」只要我相信第二個迷思,就能維持自己「有條件的好」。

也許我經由驅力進入扭曲的感覺,這時我會聽到負面控制型父母自我的聲音:「藉著我的話,我可以使你有不好的感覺。」這是第三個迷思。

我轉入負面順從型兒童自我,以第四個迷思回應,這時我相信:「藉著你的話,你能使我有不好的感覺。」

當我們和別人溝通時,如果進入驅力和扭曲感覺裡,就會重複這四個迷思。假設你和我爭辯,我向你大喊:「你現在讓我很生氣!」這是因為我相信第四個迷思:「別人能藉著他對我說的話,使我有不好的感覺。」

其實,事情不是這樣的,而是我要對自己的感受和行動負責。當然了,我確實對你所說的話感到生氣,但並不是你使我有生氣的感覺,我的感覺也可能是愉快、一片空白、害怕、興奮,或是任何一種感覺,你沒有辦法控制我的感覺。

從你的角度來看,你可能也相信是你使我生氣。也許你希望我生氣,但是你沒有辦法使我有這個感覺,只能強烈地誘導我生氣,而我是否接受你的誘導,則完全出乎自己的選擇。

﹡你的迷你腳本是什麼?

想想看你最近在什麼處境時,面對其中的壓力有很不好的感覺。

以想像的方式重演那些處境,直到你快要體驗到當時不好的感覺為止,你不需要重新經歷那些不好的感覺。針對每一種處境,回答下列問題:

你認為自己進入哪一種驅力?

在迷你腳本裡,你覺得自己先進入哪一個位置?那時你體驗到什麼樣不好的感覺?

在迷你腳本裡,你後來有沒有轉移到其他位置?若有,又是體驗到什麼樣不好的感覺?

在核對幾種不同的處境以後,確定自己有哪一種或數種在迷你腳本裡轉移的順序。

你想不想改變自己的反應呢?如果想的話,可以在任何一點來改變,但是需要先做一些練習。

首先要養成習慣,注意自己的驅力,線索一出現就能發現,然後能在當下抓住自己帶有驅力的行為,經由成人自我的決定,從驅力中跳出來,以符合允許的方式來反應。

如果你沒有抓到驅力出現的線索,就可能會經由驅力產生不好的感覺,這時可以單純地選擇改變自己感受的方式,以選定的某種好的感覺來取代不好的感覺。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這麼做。

每當你選擇以允許訊息取代驅力的時候,就減輕以後進入迷你腳本的機會。你選擇以好的感覺來取代扭曲的感覺時也有同樣的效果。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很難相信第三和第四個迷思都只是迷思呢?許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會有這種感覺,如果你也這樣的話,準備筆和紙做接下來的練習:先寫下任何一種你相信因為某人所說的話,使別人有不好感覺的情形。

如果你找到了這種情形的例子,就問自己另一個問題:聽到這些話的人能不能選擇以另外一種感覺來反應?如果可以,就表示說話的人並不能使對方產生某種特定的感覺。

這個練習所談的不包括攻擊身體的行為,如果某人用磚塊打我,很明顯的,他使我有很不好的感覺。可是請記得,言語並不是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