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14章 禁止訊息與早期決定 >

第14章 禁止訊息與早期決定

根據鮑伯和梅瑞·葛丁夫婦(Bob and Mary Goulding)治療病人的經驗,發現在人們形成負面的早期決定時,有十二個主題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把這十二個禁止訊息做了詳細的研究。(注一)

每一個禁止訊息會有一個對應的許可訊息。傳統上,做腳本分析的時候,會以「不准……」開頭的句子來描述禁止訊息,而許可訊息則以「沒關係,你可以……」的句子來敘述。

要注意「不准……」和「沒關係,你可以……」這兩個句子的意思並不是相反的,前者表示全面的禁止,發出不准做某件事的命令;後者卻不是命令,而是請接受訊息的人自己選擇要做還是不要做某事。

也請讀者瞭解禁止訊息和許可訊息所用的名稱只是語言的卷標,以便於我們分析腳本,其實這些訊息在傳遞給小孩時,是以非口語的方式表達的。

十二種禁止訊息

不准活

如果你曾經考慮過自殺,你的腳本裡很可能有「不准活」的禁止訊息:同樣的,如果你曾經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用或是不值得愛的話,你也很可能接受過「不准活」這個訊息。

說不定你能想起父母親曾對你說:「小心我宰了你!」或是「我希望從來就沒生過你!」這類的話,這些口語的訊息有助於確認這個禁止訊息的存在,但是真正造成影響的,還是在小時候藉著非口語的行為所傳遞的訊息。

為什麼父母會把「不准活」這種訊息傳遞給小孩呢?通常是因為父母在自己的兒童自我裡,由於小孩的出生而覺得被剝奪或是受到威脅所產生的。也許一個年輕人結婚當爸爸了,當他看到太太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注意力都耗在新生兒時,他可能不自覺地跳回童年的經驗,那時他才兩歲,家裡添了弟弟,於是原先對他的注意和照顧幾乎都轉移到弟弟身上,就一個兩歲的孩子而言,會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再也得不到足夠的注意了,他該怎麼把母親的愛奪回來呢?唯一的希望就是看能不能把小寶寶趕走,最好是寶寶死掉。雖然現在他已經長大成人,卻仍然可能把同樣的殺人衝動以非口語的方式傳達給自己的寶寶。

另一種情形是,已經有了好幾個小孩的母親,不想再生孩子,卻因為家族的壓力或是意外懷孕又生了一個小孩,她會在兒童自我裡吶喊:「不!不要再有小孩了,我的生活需要變化,我也有自己的需求要滿足。」她會把兒童自我的憤怒壓抑下來,否認到連自己都不知道,可是卻會以很隱微的方式向小孩傳達出拒絕他的意思,即便她盡可能滿足小孩物質上的需要,卻可能從來就不對小孩微笑,或很少和小孩說話。

如果父母對小孩有身體上或是精神上的虐待,那麼「不准活」這個訊息就是很明顯地傳遞出來了。

在分析腳本的時候,會發現很多人都有「不准活」這個禁止訊息,乍看之下好像很奇怪,父母怎麼會這麼常給小孩這種致命的訊息呢?原因是小孩太脆弱了,很容易把各種父母的行為或是外在的事件解讀成致命的威脅,而這些行為或事件在大人來看卻多半是無關緊要的。還有就是小孩常常分不清自己的行為和慾望有什麼差別,比如一個小孩因為嫉妒弟弟妹妹搶走父母的注意力而希望弟弟妹妹死掉,他可能因而認為:「我是個殺人者,我應該死。」由此給自己「不准活」的訊息。

同樣的情形,可能發生在母親很隱微地向孩子傳達「生產的時候我好痛苦」這樣的訊息(伯恩稱之為「撕裂母親的腳本」),小孩因此決定:「生產的時候,我害媽媽受傷,可能還差一點害死她,我是個很危險的人,只要我在場,就可能害別人受傷或死掉,所以我活該受傷或死掉。」

父母還可能說這類的話:「如果不是你的話,我就可以上大學」(或是我就可以出國旅行、就不需要嫁給你爸爸這種爛人等等),這些話也會傳遞出「不准活」的訊息。

既然「不准活」是這麼常見的禁止訊息,為什麼沒看到大多數人去自殺呢?幸運的是,人對於如何活下去是很有創意的,在早年接受「不准活」這個訊息的小孩,通常會做出復合決定,以避免致命的後果。復合決定的形式是這樣的:「我可以繼續活下去,只要我……」,後面可以接上各種做法,比如「只要我一直努力工作」或「只要我不和別人親近」等,本章後段會詳細討論復合決定。

不准做你自己

這種禁止訊息可以來自想要男孩,結果卻生了女孩的父母,反之亦然。非口語的訊息是「不准做你自己的性別」,這可以從為孩子取的名字看出來,比如說給女孩取名叫招弟、若男,或是給男孩取名叫來妹、若水。也可能是給女兒穿男性化的衣服,或是為兒子穿有花邊的衣服,還加個蝴蝶結裝飾。長大成人以後,帶著這種禁止訊息的人可能會繼續在穿著、儀態上像相反的性別。「不准做你自己」的意思也可能是「要像某某孩子」,而父母也可能對老么、男孩比較偏心。排斥自己小孩的父母常常會拿他和別的孩子比,比如:「你看,隔壁的小錢寧已經會騎腳踏車了,好聰明喔,他比你還小一歲耶。」這時父母會抱著自己期待的理想小孩的形象不放,只在真實的孩子符合理想形象的時候,才給小孩正面的回饋,否則就予以漠視。

父母也可能說這樣的話:「你就跟你那個不中用的叔叔一模一樣。」然後,這個孩子越像那個叔叔的時候,就越容易得到安撫。

不准像個小孩子

這也是出於父母的兒童自我覺得受到孩子的威脅,而發出的禁止訊息,但沒有嚴重到希望孩子不存在。父母的兒童自我說:「這裡只允許有一個小孩——就是我,可是只要你的舉止像個大人,不要像個小孩子,我就容忍你。」小孩較大以後,這種訊息也會經由口語傳達出來,例如說:「你已經長大了,不准……」或是「男孩子不准哭」之類的話。

如果父母自己從來就不被允許表現得像個孩子,看到幼稚的行為就覺得受到威脅的話,也會對小孩傳達「不准像個小孩子」的訊息。他們可能是在成長時遇到經濟蕭條的時期,或是成長在家規非常嚴格、把價值感都建立在行為的家庭。

有時長子或獨子也會給自己這種禁止訊息,當看到爸爸和媽媽爭吵時,獨子可能會認為:「這裡除了他們就只有我,所以他們吵架一定是因為我的緣故,我應該為此想點辦法,最好快點長大,好負起責任。」長子也可能認為自己要負起照顧弟弟和妹妹的責任。

如果你和小孩子相處時很不自然,很可能就有這種禁止訊息,同樣的,如果你在宴會或是類似的歡樂場合,覺得很不自在的話,也可能有這種禁止訊息。「不准覺得好玩」和「不准享樂」可說是類似「不准像個小孩子」的禁止訊息。當然了,並非一定要在兒童自我裡才能覺得好玩或是享受樂趣,而是說,如果你在小時候就認為只有小孩才喜歡玩、喜歡樂趣,而你一直都被當成嚴肅的小大人,那麼在你長大以後,有機會好好玩的時候,很容易被拉回以前的決定,而無法放開來盡情地玩。

在有些家庭裡,小孩太喜歡玩的話,會被貼上懶惰或是罪惡的標籤,因此會有魔術般的信念,認為如果覺得很快樂的時候,就會發生不幸的事,所以要避免不幸,就不能有很快樂的感覺。

不准長大

通常是最小的孩子會得到這種禁止訊息。父母在兒童自我裡可能希望最小的孩子不要離開家,他們把自己的全部價值都放在自己是不是個好爸爸、好媽媽上面,如果小孩長大離家的話,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再有價值了。另外一種情形是父母自己根本就還像小孩一樣不成熟,所以希望「我的小玩伴能留下來陪我」。

有時可以把「不准長大」解讀成「不准離開我」,比如中年女性沒有結婚,一直留在家裡照顧年邁的母親,就可能是接受了這種禁止訊息。

「不准長大」有另一種情形是「不准性感」,這通常發生在父親與女兒之間,在女兒大到開始出現女性的生理特徵時,爸爸在兒童自我裡害怕自己會對女兒的變化有生理反應,而開始與女兒拉遠距離,小女孩可能會解讀為不准長大、不准成為性感的女人。

不准成功

這個禁止訊息的來源,是出於父母在兒童自我裡嫉妒子女的成就。比方一個出身貧苦的父親,從十五歲就必須工作賺錢,從來沒有機會去念大學,現在由於他努力工作而有寬裕的經濟能力,付得起學費讓孩子念好學校,孩子將來也有機會念大學。

看到孩子的學業優異,父親感到為人父母的喜悅,可是卻不自覺地在兒童自我裡嫉妒子女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機會,如果孩子將來功成名就了會怎麼樣呢?是不是證明他比我好呢?所以雖然在表面上還是一直督促子女努力做好,卻會在行為上向子女傳遞出不准成功的訊息。

在腳本上決定遵守這種禁止訊息的學生,平常會很認真讀書,課堂表現也很優秀,可是一到考試就失常了,可能是覺得恐慌而無法考試,或是忘了把最重要的數據帶來,甚至可能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突然間什麼都看不到了)。

不准(不准做任何事)

這個總括「不准」的訊息意味著「不准做任何事,不管你做什麼事都會有危險,所以你什麼都不做是最安全的」。如果有人在長大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很猶豫,老覺得一事無成,卻又不付諸行動讓自己有所改變的話,很可能就是接受了這種腳本訊息。

這種禁止訊息的來源是父母在兒童自我裡,老是害怕如果小孩自由自在不受父母約束的話,可能會造成傷害,這種害怕的源由不是出於現實狀況,而是出於父母自己的腳本。有這種擔心的父母可能會說類似這樣的話:「錢寧,去看看你妹妹在幹嘛,告訴她不准再弄了。」

不准重要

有這種訊息的人被要求接受某種領導角色時,會非常緊張,或是需要面對公眾演講時,思路就枯竭了。在事業上,他如果當幕僚、部屬的話,可以表現得很優秀,卻會放棄陞遷的機會,或是自己搞砸了。類似的禁止訊息是「不准要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個訊息也是來自父母拒絕孩子的衝動,父母從兒童自我裡,以非口語的方式表達:「孩子,只要你瞭解你和你的需要都不重要,我就容忍你留在這裡。」

不准有歸屬感

印度政治家尼赫魯曾說:「當我和歐洲人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像印度人,可是當我和印度人在一起的時候,又覺得自己像歐洲人。」尼赫魯很可能從父母接受了不准有歸屬感的訊息。有這種禁止訊息的人常常覺得無法融入團體,所以很容易被別人視為獨來獨往或是不擅社交的人。

這個訊息也可能經由屬性的方式來傳遞,比如父母不斷告訴孩子他「和別的小孩不一樣」、「很害羞」或「能力不好」。父母也可能自己就拙於社交,小孩把父母當成榜樣而有這個訊息。也可能是不斷要小孩承擔別人的過錯,或是一直強調小孩很特別,而造成這種禁止訊息。

不准親近

這個禁止訊息的意思通常是指禁止身體的親近。在這種模式下,父母通常很少觸摸彼此,也很少觸摸孩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指「不要有情緒上的親近」,常見於家庭裡的人彼此都不談論自己的感受,這種情形還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如果父母老是和小孩保持距離,小孩可能就會給自己不准親近的訊息。一開始,小孩會一再嘗試接近父母,如果一直得不到反應,最後可能會認為被拒絕的感覺太痛苦了,不值得這樣尋求彼此的親近。

另一種類似的訊息是「不准信賴別人」,這個訊息可能來自父母突然離去或是死亡,由於無法瞭解父母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因而決定:「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會在我想要的時候在身旁陪我。」如果父母虐待小孩或是欺騙小孩、佔小孩的便宜,小孩也很容易接受這個訊息,他會決定:「為了保護我自己,我要離你遠遠的。」

長大以後如果還帶著這些決定,就會老是懷疑別人,即使別人很溫暖地接納他,他也會一直試探看看有沒有拒絕他的跡象,如果對方還是接納他,他可能會一直試探下去,直到破壞彼此的關係,然後說:「我早就知道了。」

不准健康(不准正常)

想像這樣的情形:父母都很忙,整天在外工作,他們很愛女兒,可是回家以後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好好陪女兒了。

有一天女兒生病了,媽媽請假在家照顧她,爸爸也表現出平常沒有的關懷,睡前還念故事給她聽。

在她精明的小教授裡,小女孩暗暗做了結論:「要想得到注意,我就得生病。」父母既不是故意的,也不明白怎麼回事,就給了孩子「不准健康」的禁止訊息。如果她長大以後還遵從這個訊息,就會在與別人的關係上出問題,或是在工作不順利的時候生病。

有時「不准健康」會以屬性的方式傳達,比如父母老是告訴親戚和鄰居「這個孩子身體一直不好。」

它的類似訊息「不准正常」,通常是向有精神病的父母或親人學來的,這種家庭的孩子可能會發現只有自己夠瘋狂的時候,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在某些特殊的家庭,會以不需說出來大家就知道的規則來傳遞精神錯亂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禁止訊息的影響力會更大。

不准思考

這個訊息的來源可能是出於父母持續地輕視孩子的思考,比如小吉米第一次會寫自己的名字時,得意地拿給爸爸看,爸爸卻哼著鼻子輕蔑地說:「哼,你以為你很聰明喔!」有時這個訊息是向父母學來的,比如,歇斯底里的母親會向女兒示範:「女人可以藉著不講理、鬧情緒,而從男人那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訊息還可能傳達了這種意思:「你可以注意任何事情,就是不要管眼前遇到的問題。」

成人如果仍然遵守這個訊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或老是為了遇到問題而覺得很不舒服,卻不好好思考該如何解決問題。

它有兩種類似的訊息:「不准思考某件事(某件事可能是指性、金錢等)」和「不准照你的想法,而要照我的想法」。

不准有感覺

如果父母的感覺都隱藏起來的話,小孩就會學到「不准有感覺」。有時候在一個家庭裡可能會限制所有的感覺都不能表達,但大部分情形下,只會限制某些特定的感覺,而允許其他感覺——「不准覺得生氣」、「不准覺得害怕」等等的表達。

有時候這個訊息會被解讀為「可以有某種感覺,但是不能表現出來」。有時候這個訊息會更強烈,連感覺都不能有。比如,小男孩常常反覆被提醒「男孩不准哭」,或是「要堅強一點」,這些話隱含的意思就是「不准覺得傷心」、「不准覺得害怕」。

在有些家庭裡,「不准有感覺」的意思是指「不准有身體的感覺」。這種禁止訊息來自嬰兒很小的時候,如果訊息很強烈的話,成人以後會造成某些很嚴重的問題,例如被禁止有飢餓感的小孩,長大後可能發展出厭食症,有些溝通分析師認為某些精神病的根源就是「不准有身體的感覺」這個禁止訊息。

有些父母會傳遞這樣的訊息:「不准照你的感覺,要照我的感覺。」比如母親對小孩說:「我餓了,你想吃什麼?」或是「我好冷,你把毛衣穿起來。」

超腳本:會遺傳的腳本

范妮塔(Fanita English)曾描述一種特別厲害的腳本訊息,她稱之為超腳本(episcript),是指父母傳遞禁止訊息的時候,還加了這樣的非口語訊息:「我希望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如此才能避免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注二)

例如,一個腳本裡帶有「不准活」這個禁止訊息的母親,可能把它傳給子女,在母親的小教授裡相信這是使自己逃脫禁止訊息影響的神奇方法,在心理層面,她會傳達給子女這樣的意思:如果你去死,我可能就不必死了。這時禁止訊息就像燙手山芋一樣,一代傳給一代。

有時候超腳本會形成家族所賦予的任務或詛咒,每一代都被認為會有同樣的結局。范妮塔舉一個年輕人的例子,他本來有吃迷幻藥的習慣,後來對心理學產生興趣,戒除藥癮後成為心理治療師,可是他卻會以隱微的方式給病人這種訊息:「發瘋吧,去住院吧。」

他的督導發現這種情形,要求年輕的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經由分析腳本,他才明白自己曾經從母親接受「發瘋吧,去住院吧(不准正常)」這個燙手山芋,過去他遵守這個訊息而吸食迷幻藥,成為心理治療師以後,他就試圖把同樣的燙手山芋丟給病人。當他繼續探究家族的歷史時,才發現「發瘋」這個超腳本至少已延續了兩代,沒有人真的去住院,每一代都相信自己能避免這種結局是因為把燙手山芋傳給了別人的緣故。

早期決定與禁止訊息的關係

前面已經強調過,父母的禁止訊息並不能使小孩寫出特定的腳本,而是小孩自己決定在接受禁止訊息時要如何反應。接受到同樣的禁止訊息時,有的小孩可能依樣畫葫蘆地接受了;有的可能加以修改,好減少其衝擊;有的可能完全拒絕接受這個禁止訊息。

舉例來說,假設小男孩從母親接受「不准活」的訊息,他可能完全接受,最後走上自殺之途,自殺可能是很明顯的自殺,也可能是以意外的形式表現的,比如醉酒還開快車。

另一種可能是小孩在早期決定時,把「不准活」所造成的衝擊轉移到殺死別人,他悲劇性腳本的結局就是殺人,而不是自殺。

有的小孩會以別的方式來轉移,例如認為:「如果我不正常的話,或許就不需要去死了。」這種腳本的悲劇性結局就是「發瘋」。

和上述這些悲情決定相反的,小孩也可能瞭解到:「這種訊息表示母親有問題,不是我有問題。」因而拒絕「不准活」的訊息。葛丁夫婦描述這種小孩時說「……他們就像小小精神科醫師或是牧師,研究家裡的問題,試圖治療它,藉著瞭解問題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避免受到致命訊息的影響。」這些小醫師、小牧師長大以後常常成為很好的精神科醫師或牧師。

小孩一直有這種選擇能力,可以用有創造性的正面結果來取代負面的結局,比如一個接受「不准做你自己性別」訊息的小男孩,長大以後成為擁有很多傳統上認為屬於女性的正面特質,例如敏感、溫暖、擅於表達感受等。

另一種避免禁止訊息造成衝擊的方法,就是做出復合決定。所謂復合決定,是小孩運用小教授的創意,把不同的腳本訊息結合起來,好使自己既能存活,又能盡可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在分析腳本時,常常可以見到這類復合訊息。分析復合訊息對瞭解腳本的運用非常重要,以下會看到幾類不同的復合訊息,並看到小孩如何用來對抗禁止訊息的傷害。臨床的實際經驗顯示「不准活」是最常被小孩拿來對抗的訊息,所以本書也大多以這個訊息為例。

以應該訊息來對抗禁止訊息

以圖14-1的腳本圖為例:傑克從母親接受了「不准活」的禁止訊息,就傑克的小教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生存之道,他該如何做呢?

有一個方法是接受應該訊息來對抗「不准活」的訊息,他可以用母親傳達的「要努力工作」來組成復合訊息「只要我努力工作,就可以活下來」。

這對長大後的傑克有什麼意義呢?他會成為不管做什麼事都逼自己要很努力的人,在工作上會成為工作狂,運動時會求好心切,人際關係上會努力成為好相處的人,做愛時會努力滿足對方。

假設傑克得了高血壓、胃潰瘍或是其他壓力造成的症狀,於是決定不再這麼努力工作,也許他開始休假,或是把一部分工作委託給別人,一時之間似乎什麼都變得很好了。奇怪的是,傑克發現自己很難適應新的生活型態,不自覺的,他把新的休閒時間也填滿了承諾,比如去當義工,要不了一兩個禮拜就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壓力比以前還大,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是傑克破壞了腳本原有的平衡狀態,理智上他認為放下一部分的工作壓力是正確的做法,可是潛意識中的小教授卻覺得這種改變會威脅到他的生存,因為根據腳本的信念「現在我不再努力工作了,就必須聽從媽媽要我去死的吩咐」,難怪他會另找別的方法使自己工作過度。

我們說傑克以應該訊息「要努力工作」,來對抗媽媽「不准活」的訊息,當他開始不那麼努力工作的時候,就對抗不了禁止訊息了。

這種腳本的設計有時會造成矛盾、不愉快的結局。比如傑克一直遵守小教授的策略,以努力工作來存活,可是多年的過度工作,可能使他死於心臟病,或是因胃潰瘍、高血壓而受到傷害。原先的計劃是要對抗悲劇的結局,結果卻還是以悲劇收場。

那麼傑克要如何改變,才能真的從腳本的設計解放出來呢?這要先瞭解復合訊息的影響。如果他只處理過度工作的問題,卻沒有處理潛藏其下「不准活」的訊息,很快就會走回頭路,繼續努力工作。從外在的行為來看,他好像在傷害自己,可是從內在的小教授來看,他卻是在挽救自己的生命,這是他唯一能逃避母親致命威脅的方法。

要想瞭解腳本的這個部分,傑克必須先處理「不准活」的問題,一旦他能不管母親的詛咒,允許自己活下去,才能進一步減少工作的負擔,這時他才能舒服、持續地解除壓力。

以禁止訊息對抗另一個禁止訊息

傑克從母親接受到的禁止訊息除了「不准活」,還有「不准親近」,傑克可以利用較輕微的禁止訊息來對抗較嚴重的禁止訊息,在嬰兒時他可能做了復合決定:「只要我不和任何人親近,就可以繼續活下去。」

長大以後,傑克根據腳本不自覺地活出早期所做的決定,他和別人不只保持身體上的距離,也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很難給別人安撫,也很難接受別人給的安撫,尤其是需要身體接觸的安撫。

傑克對自己與人相處的方式可能覺得並不舒服,他會覺得孤獨,缺乏安撫,因此希望和某個人有較親近的關係,可是過不了多久,他又盡力避免與人親近,也許是藉著拒絕別人,也可能是讓自己被別人拒絕,他總是有辦法抽身而退。

在意識裡,傑克對自己又是孤單一人感到很難過、不舒服,可是沒有意識到的小教授卻鬆了一口氣,如果他繼續與人親近,就違反來自母親的「不准親近」這個禁止訊息,接下來他就得面對致命的訊息:不准活。

同樣的道理,如果傑克想要脫離腳本的設計,享受與人親近的樂趣,就要先解決「不准活」的問題,重新做出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的決定。

以一個家長的訊息對抗另一個家長的訊息

爸爸給傑克的禁止訊息不像「不准活」這麼嚴重,而是較輕微的「不准思考」,這又提供傑克另一個被允許活下去的方法,他可能決定「只要我為了爸爸而顯得很愚笨,就不需要為了媽媽而死。」

長大以後,傑克有時會表現得好像無法思考,這時他顯得茫然、困惑,說:「我就是沒有辦法專心思考,心思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其實他是不自覺地尋求爸爸的保護,以免受到媽媽致命訊息的影響。

反腳本:對人生腳本的反抗

有的人可能會以相反的方式來接受腳本訊息,他們不遵守訊息的原意,卻反其道而行,這種情形通常是針對應該腳本而發生的,當一個人這麼做的時候,就說他是在反腳本(antiscript)裡。(注三)

一個人對任何腳本訊息的反應,在不同時間裡可能有時會遵守,有時卻進入反腳本裡。比如有個女孩在童年時一直遵守應該腳本「要安靜,照父母的話做」,到十四歲時,她忽然轉變了,變得無禮,愛吵架,很晚才回家,和父母眼中的壞朋友四處遊蕩。

乍看之下,她好像掙脫了應該腳本的束縛,事實上,她還是同樣受到腳本的影響,只是用相反的方式來「遵守」腳本,就好像放映幻燈片時,將片子放反了一樣。

反腳本可以說是叛逆的小孩在受夠了腳本和應該腳本的束縛時的做法,這時她看起來好像不在乎自己不遵守早期決定會造成的後果。

可是之後,通常是結婚以後,這個女孩又會跳出反腳本,轉回腳本和應該腳本,重新做一個安靜、傳統的女性,就像是先生的「小女人」一樣。

﹡畫出你的腳本圖

拿出一張大紙,根據圖13-1畫一個空白的腳本圖,在上面填上你從父母接受到的腳本訊息。

這種自我分析並不是要得到很嚴謹的結果,也不意味答案是固定不能改變的,而是要把腳本圖當成你過去生活數據的重要來源,它像地圖一樣告訴你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你的未來,在你得到更多數據以後,也可以予以修訂,以得到更完整的腳本圖。就像地圖在封閉原有的路,蓋了又新又寬的路以後,需要重畫一樣。

信賴你的直覺,很快地寫出來。

禁止訊息

看著前文所列的十二個禁止訊息,想想自己有沒有與哪一個禁止訊息有關的生活問題,或是覺得很不舒服的情形,把你認為對你重要的禁止訊息寫下來,根據來自父母中的哪一個人,填入腳本圖中,有些訊息可能會同時來自雙親。記不記得父母是以什麼方式向你示範禁止訊息的呢?是以命令或屬性的方式給你禁止訊息?如果不確定,就信賴你的直覺來寫。

填寫禁止訊息的時候,要用葛丁夫婦所列的標準名稱,如果你認為與標準名稱類似的訊息名稱更貼切的話,就把類似的名稱寫在其後,以括號括起來,例如:不准像個小孩子(不准玩樂)。

應該腳本

回想小時候,父母常向你說什麼應該去做、什麼不准去做?有哪些經常重複的口號或座右銘?父母分別會在什麼情形下表示喜歡你,什麼情形下會對你生氣?喜歡你或生你氣的時候,他們會對你說什麼?他們有沒有給你什麼建議,教你如何成功、光耀門楣?

根據這些印象填寫你的應該腳本,你會很容易想起某個命令是來自父親或母親,傾聽腦子裡的聲音,如果還不確定,就用猜的。有時應該腳本會來自其他親人、哥哥姊姊或是學校的老師。

程式

畫腳本圖時,習慣上,程式的部分只寫負面的部分(因為我們從父母那兒學到的正面程式太多了,寫不完的)。請記得負面程式來自父母受污染的成人自我,但是在腳本圖裡,只需要畫在成人自我的部分就可以了。

父母有沒有向你示範如何得到腳本的結局呢?通常父母之一會教你如何遵守另一位父母給你的禁止訊息和應該訊息,比如母親給你「不准有感覺」的訊息,而父親會敬你如何否認自己的感覺。

運用想像、童話故事和夢境的數據

現在回頭看第10章關於想像、童話故事和夢的練習,想到什麼就寫下什麼,不需要加以組織。

以腳本圖的正式用語,憑你的理智和直覺來核對這些內容和你寫在腳本圖裡的紀錄是否有關,看有沒有什麼需要更改或添加的。

傳統上,TA會以正式的腳本問卷來尋找上述練習所得到的內容,本書並沒有提供腳本問卷,因為正式的腳本問卷最好能以會談的方式來填寫,不適宜個人自我對腳本的探索。如果你想瞭解腳本問卷的內容,可以參考書末的數據。(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