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12章 心理地位 >

第12章 心理地位

伯恩認為小孩在早期形成腳本的過程中,已經對自己和周圍的人產生某些堅定的信念,這些信念會持續一輩子,可以簡單分類為:

1.我是好的,或

2.我是不好的;

3.你是好的,或

4.你是不好的。

把幾種可能組合起來,可以得到關於自己和他人的四種看法:

1.我好,你也好;

2.我不好,你好;

3.我好,你不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們把這四種看法稱為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s,注一),也有人稱之為基本態度、存在的態度或單純地稱做態度。這些看法代表一個人從什麼立場來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基本價值。這表示他並不是單純地對自己和別人的行為有其看法而已。

小孩一旦接受了某種態度,就會把整個人生腳本建立在其上,伯恩寫道:「每一個心理遊戲、人生劇本及人的命運,都是建立在這四種心理地位的其中之一。」

選擇「我好,你也好」的小孩通常會建立贏家的人生腳本,他看自己是可愛的、好的,也認為父母是可愛、值得信賴的,然後把這種觀點推廣到別人身上。

選擇「我不好,你好」的小孩,通常會得到平庸的或是輸家的一生,為了符合自己的人生態度,他的腳本會圍繞在做個受害者的主題上,老是顯得不如別人。

「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所產生的腳本,表面上看似贏家,但是這種人相信必須把別人壓下來,自己才能出頭,所以他有時可能得到成功,但卻需要不斷地掙扎,有時會因為周圍的人不願意老被壓制而排斥他,這時他就會從表面上的贏家轉為大輸家了。

「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地位最容易形成輸家的人生腳本,這種小孩相信人生是徒勞無益的,充滿了失望,他看自己是沒有價值、不可愛的,也不相信別人會幫助他,因為他們也是不好的,所以他的腳本都圍繞在拒絕別人和被別人拒絕的景象中。

心理地位的起源

關於心理地位是怎麼發生,在什麼年紀開始,不同的TA大師有不同的看法。

伯恩認為:「心理地位是立於早期童年(大約三到七歲間),用以肯定自己根據早期經驗所做的決定。」換句話說,伯恩相信先有早期決定,之後才有心理地位,以使外在世界符合自己的決定。

舉例來說,如果嬰兒以非語言的方式決定:「因為媽媽覺得我不可愛,以後我再也不要冒險去愛任何人。」之後他會接受「沒有人愛我」的想法以符合上述決定,這意味著「我不好」的態度。如果小女孩受到爸爸身體上的虐待,她可能會決定:「因為爸爸對我這麼壞,我再也不信任男人了。」然後把這個想法泛化為「所有男人都不可靠」,也就是「你(他們)不好」的態度。

史坦能的看法和伯恩不同,他認為心理地位是在更小的時候就被採納的,出生頭幾個月完全受照顧的時候就是心理地位的起源,「我好,你也好」反映了嬰兒和母親間舒服、互相依賴的關係,也就是兒童發展權威艾瑞克森所描述的「基本信賴感」(basic trust)的態度,亦即:「嬰兒處在一種狀態下,覺得自己與世界合而為一,而每一件事也都與自己合而為一。」

史坦能認為所有小孩都是從「我好,你也好」的態度開始的,只有小孩和媽媽間互相依賴的關係受到破壞時,才會轉到其他的心理地位,也許是小孩發現媽媽不再像剛出生時那樣全然地保護他、照顧他;有些小孩可能是因為在出生的過程中感受到危險,而覺得媽媽或別人不好,這時小孩會從艾瑞克森所說的「基本信賴感」轉成「基本的不信賴感」,再從這個基礎來建立腳本。

所以史坦能雖然同意伯恩所認為的心理地位符合腳本的決定,但是史坦能卻認為是先有心理地位,之後才做出決定。

我們可以把心理地位定義為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念,並與他本人的決定和行為相符合。

成人的心理地位

每一個人長大以後,都已經根據四種心理地位的其中之一,寫好自己的腳本,但我們並不會每時每刻都停留在那個心理地位裡,而是隨時在不同的心理地位中轉換。

法蘭克林·恩斯特(Franklin Ernst)發展出一種象限圖(注二),用來分析這種轉換(圖12-1)。

他為了強調所謂好不好是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好或不好,所以用「我認為我好」(I\'m OK-with-me)來取代「我好」(I\'m OK)。其餘類推。

象限圖的縱軸,往上代表「你好」,往下代表「你不好」。橫軸往右代表「我好」,往左代表「我不好」,每一個象限分別代表一種心理地位。

通常我們以「+」來代表「好」,以「-」來代表「不好」,以「U」代表「你」,以「I」代表「我」,所以四種心理地位可以分別簡寫為I+U+、I-U+、I+U-和I-U-。

在圖12-1的象限圖中,可以看見每一種態度都有一個名稱,這個名稱並不是恩斯特取的,但大家都已習慣用這些名稱來代表。

恩斯特指出,每一種童年的態度都會在成人生活中,以特別的社交互動反映出來,他把這種互動稱為「運作方式」(operation),這些運作方式各有共名稱,都註明在象限圖中。如果我們不自覺地進入某種運作中,就會從兒童自我裡創造出符合此心理地位的腳本,但是我們還是有機會選擇進入成人自我,有意識地運用任何一種運作,藉此引導出我們想要的社交結果。

我好,你也好:繼續進行(get-on-with)

我一到辦公室,老闆就抱著一堆數據進來說:「我把需要你處理的部分都做了記號,你能不能看一下再向我回報?」我說:「好。」

同意老闆的要求時,我也核對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感覺是否良好。我覺得他對我的要求相當公平合理,這時我處在「我好,你也好」的態度裡,在我和老闆的互動裡,彼此都能繼續進行要做的事。

每一次我從這種心理地位與人互動時,就會增強我的信念——認為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

我不好,你好:逃避(get-away-from)

當我把資料打開來看時,從眼角餘光看到有個人向我靠近,是我的同事。他的眉頭緊鎖,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可以猜出他過來的目的,一定是想向我抱怨工作的問題,問意見,然後根本不予採納。當他走到我書桌旁正要開口時,我有兩種選擇:落入腳本,或是從成人自我來反應。

腳本的運作是,假如我進入腳本採用「我不好,你好」的態度,就會對自己說:「我實在不想聽這個傢伙的抱怨,真是無法忍受,可是他這個人向來不管我的反應,非說不可,我乾脆離開吧!」這時我的胃緊縮,開始冒汗,不管這個同事到底說些什麼,就推說:「對不起,我現在得上洗手間。」然後走出門外,出去以後我才覺得放鬆,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我以腳本的方式逃避這個同事,這麼做時,我會加強兒童自我中認為我不好,而別人好的信念。

成人自我的運作是,如果我選擇留在成人自我中,告訴自己:「現在我並不想聽他說什麼,他遇到了問題,可是搞定他並不是我的責任,一旦他開始訴苦,就很難停下來,我想自己最好離開一會兒。」當他剛開口抱怨了半句時,我說:「嗨,你好,聽起來你有麻煩了,可是我現在要去圖書室查一些數據,沒有時間聽你說,希望你能想到解決的方法。」於是我拿著數據起身離去。經過成人自我的覺察,我選擇以逃避的方式來因應。

我好,你不好:擺脫(get-rid-of)

十分鐘後,我回到辦公室喝咖啡,正全神貫注看數據時,門再度打開,這次是我的助理,他垂頭喪氣地說:「我有個壞消息,你上次交給我送去印刷的數據,我忙得忘記了,現在已經超過付印的期限,該怎麼辦好呢?」

腳本的運作是,我可能從「我好,你不好」的態度反應,脹紅了臉,對助理大吼:「該怎麼辦?你現在馬上給我把這件事搞定,趕快行動,沒做好這件事就不要來跟我廢話,懂了嗎?」這時我心跳加劇,氣得全身發抖,助理出去以後,我自言自語:「真是不能相信任何人,什麼都得自己來。」當我「擺脫」助理的時候,正符合腳本中我好而別人不好的信念。

成人自我的運作是,我回答助理:「你必須把這件事做好,現在我有別的急事要處理,請你想辦法盡快把這件事處理完,四點鐘回來向我報告結果。」我繼續看報告,表示已經和他談完了,這時我以顧好自己、彼此都沒什麼不好感覺的方式「擺脫」了助理。

我不好,你也不好:沒有結果(get-nowhere-with)

電話鈴響,我太太從家裡打來:「好可怕啊,有一根水管破掉,整個地毯都濕掉了。」

腳本的運作是,我可能進入「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態度裡,對自己說:「我受夠了,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太太一點用也沒有,真是沒希望了。」歎口氣對太太說:「妳聽好,我已經受夠了,我忙了一天還要聽妳說這些嗎?」不等她回答,我就把電話掛掉。我覺得全身虛脫、沮喪,心裡上也強化了自己和別人都不好的觀點。

成人自我的運作是,我決定留在成人自我裡,回答說:「妳聽好,事情已經發生了,妳先處理,等我回家以後再看該怎麼辦。」我選擇先不處理這件事。

自我成長與象限圖

雖然我們會在四種心理地位中不停地轉換,但是當我們在腳本裡時,會有一種最常用到的心理地位,這是我們在兒時所決定的基本態度。

「我好,你也好」是健康的態度,這時我能繼續生活並解決問題,我可以達到自己期待的贏家結果,這是唯一植基於事實的態度。如果我童年的態度是「我不好,你好」,那我的腳本就很容易從沮喪的角度出發,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我也會不自覺地常常選擇不舒服的感受,並重複以行為來肯定自己這種態度是正確的。如果我有精神疾病的話,多半會被診斷為精神官能症或是憂鬱症,如果我寫下悲劇性腳本的話,結局多半是傷害自己或是自殺。

「我好,你不好」的態度,在早年時會表示出我的腳本主要是以高人一等的防衛態度來生活,周圍的人會認為我老是壓制別人,不注意別人的感覺,攻擊性強。雖然這種態度常被稱為偏執,但也包括了精神科診斷中的人格問題,如果走到第三度輸家的腳本,結局可能是傷害別人或是殺人。

如果我嬰兒時的基本態度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的話,腳本會以空虛無望的立場來進行,這時我會相信世界不好、別人都不好、自己也不好。如果我寫下平庸的腳本,多半會一事無成:如果我寫下的是悲劇性腳本,結局常常是發瘋,被診斷為精神病患。

就像腳本一樣,心理地位也是可以改變的,但必須先洞察自己的腳本,接受治療,或是經歷一些強烈的外在經驗。

改變在象限圖中常常會見到特定的過程,如果原來是處在「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態度中,通常會先轉移到「我好,你不好」的態度,接著轉移到「我不好,你好」,最後才漸漸轉移到「我好,你也好」的態度,這是改變的終極目標。

有一點看起來很奇怪的是,要從「我好,你不好」轉移到「我好,你也好」,常常會先經歷「我不好,你好」。心理治療的經驗顯示,「我好,你不好」其實多半是「我不好,你好」的防衛機轉,嬰兒採取「我好,其他人通通不好」的態度,為的是抗拒面對父母時,自覺無力、低人一等的痛苦感覺,成人以後要想有所改變,必須先面對嬰兒時期的痛苦,才能有所進展。

﹡你我好不好的象限圖練習

畫出象限圖的縱軸和橫軸,分別標明各個象限的名稱。

估計自己每天平均花在各個象限裡的時間多寡,然後畫出封閉的圖形來,比如,你認為自己大部分時間處於「我不好,你好」,接著是「我好,你也好」,第三是「我好,你不好」,最後是「我不好,你也不好」,就畫出如圖12-2的圓形,恩斯特稱之為象限分佈圖(Corralogram)。(注三)

你在什麼情況下容易進入某一個象限呢?那時你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有什麼感覺?

在各個象限中,你處於哪一種自我狀態(以功能模式來看)?你希望別人以什麼自我狀態來響應你?

在不同象限中,你分別會給別人什麼樣的安撫?會從別人得到什麼樣的安撫呢?

看著你為自己畫好的象限分佈圖,你希望自己能做什麼改變?

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所改變,想一想你要選擇四種成人自我運作中的哪一種,以取代腳本的反應。至少選好一種情況,在未來一周裡嘗試以成人自我的運作來反應。如果你在團體裡,向大家回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