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11章 人生腳本如何在 生活中表現出來 >

第11章 人生腳本如何在 生活中表現出來

我們在嬰兒時期寫下一生的故事後,長大成人還會常常把這些劇情在生活中表現出來。

本章要描述的是腳本會如何影響生活,使我們成為贏家、輸家或是平庸的人。還要討論人會如何表現出腳本所決定的行為,又要如何從中跳出來?並解釋為什麼瞭解腳本就可以瞭解人的生活型態。

人生腳本也包括了內容和過程兩部分,如前所述,內容指的是有什麼,而過程指的是如何進行。

你人生腳本的內容和任何其他人都不一樣,就像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人生腳本的過程可以分成幾種不同的型態,第15章會加以探討。

人生腳本的類別

贏家的腳本

伯恩把贏家定義為「清楚自己的目標,而且能完成目標的人」。羅伯·葛丁(Robert Goulding)還加上「並且其結果會使世界更美好」。「贏」意味著能舒服、快樂、平穩地知道自己的目標。如果我在兒時決定要當個了不起的領導者,最後我成為一個成功、能發揮所長的將軍或是民眾稱道的政治家,那麼我就是個贏家:如果我決定成為一個百萬富翁,長大以後我也快樂滿足地成為百萬富翁,那麼我也是個贏家;如果我決定成為一個兩袖清風的隱士,長大後我高興地隱居在山洞裡,那麼我也是個贏家。所謂「贏」和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有關。

輸家的人生腳本

相反地,輸家的意思是「無法完成自己目標的人」,重點不在於有什麼成就,而是過程中舒不舒服。如果我決定當一個了不起的領導者,後來從軍,卻被軍隊開除,我就是個輸家;如果我的政治生涯因為醜聞而結束,我也是個輸家:如果我決定成為百萬富翁,結果卻成了一文不名的隱士,那我一樣是個輸家。

如果我決定成為百萬富翁,即使成功了,卻因為胃潰瘍、生意的壓力太大,老是覺得很痛苦,那我仍然是個輸家;如果我想當隱士,雖然隱居到山裡,卻一直抱怨沒錢、住得不舒服、沒有同伴,那我還是個輸家。

伯恩定義「贏家」和「輸家」,是從是否「完成清楚的目標」的角度來談,為的就是強調「贏家」不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擁有很多錢及很好的物質享受,而「輸家」也不等於貧窮、缺乏物質享受。

問題在於很多人小時候所決定要達到的目標,無可避免地會造成痛苦的感覺、自我限制,甚至是身體的傷害。例如小寶寶在還不會說話時可能已經決定「不管我做什麼都會失敗」,如果要達到他的目標,不管他做什麼,結果都會失敗。另一個小孩可能很早就決定「要想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我必須死」,他如果要達到目標,結局必然是個悲劇。即使他不同意伯恩的定義,每個人也都會認為這種結局屬於輸家。

輸家的人生腳本可以根據結局的嚴重程度概略地分為三種: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

第一度輸家的人生腳本,是指失敗還算輕微,還可以在個人的社交圈中和別人討論,比如工作上經常和人發生爭執,有輕微的憂鬱症狀需要看門診,或是學校的考試被當掉。

第二度輸家的人生腳本,是指不舒服的結果嚴重到不能當做社交場合的話題來和別人討論,例如一再地被老闆開除,嚴重的憂鬱症狀需要住院,或是因為行為不良被學校開除。

第三度輸家的人生腳本,是指造成死亡、嚴重的傷害或疾病,或是嚴重的法律糾紛。例如盜用公款而入獄,因為精神疾病而終身住院,或是考試失敗而自殺。

我們常用「悲劇性」來描述第三度輸家腳本和其結局,這個字源於古希臘文hamartia,意思是指古希臘悲劇人物的根本缺點(因而造成悲劇)。這個字反應出輸家的人生腳本就像古希臘的悲劇一樣,因為早期的負面決定,而無可避免地以悲劇收場。

非贏家的人生腳本

所謂非贏家的人生腳本就是上述兩者的中庸,他日復一日過著差不多的日子,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不冒任何危險。這種人生腳本通常稱為平庸的人生腳本。

在工作上,所謂非贏家不會自己當老闆,也不會被開除,而會在工作崗位上做下去,最後拿到刻著紀念文字的大理石鐘,然後安靜地退休。他也許會坐在搖椅上回想:「如果我有機會的話,應該也可以自己當老闆,不過,我已經做得不錯了。」

贏家、輸家、非贏家

伯恩認為可以問一個人:「如果他失敗的話會怎麼做?」來區分他是贏家還是輸家。贏家知道該怎麼做,卻不會去談論,而輸家不知道該怎麼做,卻會談很多如果自己成功就會如何如何的話,例如「等我賺到第一個一百萬元……」「當機會來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別無選擇,而這就是他輸的原因。

贏家永遠會有不同的選擇,這是他贏的原因,如果一件事失敗了,他會去做別的事,直到成功。

非贏家有時會贏,有時會輸,但不會大起大落,因為他不冒任何風險,生活很安全,這就是他平庸的原因。

分門別類的陷阱

把人生腳本分類成上述三種只是大略的分法,某種結局對你來說可能很平庸,對我來說卻可能是嬴家。而在我的社交圈裡不能接受的結果,對你可能不是問題。

事實上,大多數人所決定的人生腳本是輸、贏、平庸三者的混合。在我童年做的決定裡,可能在腦力方面是贏家,在體力上是平庸,而在人際關係上是第一度的輸家。而你的決定可能完全是另一套。

最重要的是要瞭解「任何人生腳本都是可以改變的」。藉著瞭解自己的人生腳本,我可以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做了輸家的決定,然後改成贏家的決定。贏家、輸家、平庸的分類法可以幫助我瞭解過去,像地圖一樣指引我如何改變現在的狀況,絕對不是預言未來一定會如何。

﹡回顧上一章你做的練習,看看自己的人生腳本。

你能說出自己的人生腳本是以贏家、輸家或是平庸為主嗎?

能不能看出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項目是被設定成贏家、輸家或平庸?

到目前為止有沒有屬於輸家或平庸的項目,而你想改變成贏家的呢?

如果有,針對這幾個項目寫下你認為應該如何才算贏家,你認為贏家會有什麼結果?

針對每一個項目,各寫下至少五種你可以據此而成為贏家的行為,然後一天做一樣。如果你是以團體方式進行討論的話,把你成功的結果回報大家。

人生腳本與生活

就成人而言,有時會重演嬰兒時所決定的計劃,這時,我們會把此時此地的現實,當成兒時做決定時所認為的世界,這麼做時,我們就是「進入腳本裡」,或者說我們「表現出腳本的行為或感覺」。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呢?為什麼不在長大成人以後,把兒時的決定丟到一旁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還期望能解決兒時未解決的基本問題:如何得到無條件的愛和注意。所以,雖然已經長大成人,我們的反應卻還常常像小時候一樣。和許多其他心理學派一樣,TA認為這是我們生活問題的主要來源。

當我們進入腳本的時候,通常並不知道自己正重演兒時的反應,但可以藉著瞭解自己的腳本,挖掘早期決定,而察覺自己的反應。

當然無法準確地預測某個人會在什麼時候進入自己的腳本裡,不過,有兩個現象可以提供參考:

1.當覺得此時此地的處境造成壓力時。

2.當此時此地的處境和童年時有壓力的處境類似時。

這兩個現象會互相強化。

壓力與人生腳本

史坦·伍倫斯提出壓力量表的觀念(注二),他認為一個人在壓力越大的時候,越容易進入腳本。如果把壓力的等級由輕到重分成一到十級,我可能在壓力大到第六級的狀況會進入腳本,你可能要到第八級才會進入腳本。

比如我不同意直屬主管的看法,這是第三級的壓力,我不會因此進入腳本裡,而能以成人自我的方式來談兩人的差別,我說之以理,也做了一些妥協,或是容納不同的意見,不再爭執。這些做法都不會造成問題。

假如我的主管把老闆找來,而和老闆爭執是我第六級的壓力,於是我掉入腳本裡。面對老闆,我身體的反應、感覺和想法都像兒時面對父親生氣時的反應,好像看到一個巨人走過來,口中咆哮著我聽不懂的話。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把老闆當成爸爸,而我的反應就像個被嚇壞的三歲小孩一樣。

以壓力量表來說明壓力和腳本的關係,是很好的方法,但這不表示壓力會使我們進入腳本,進入腳本是自己的決定(雖然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種決定)。

我可能著瞭解自己的腳本,而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不輕易掉入腳本裡。如果我接受心理治療,可能不只不會表現原來的腳本行為,還能改善解決問題的能力。

橡皮筋

我和老闆爭辯時進入了腳本,原因不只在於我所處的狀況有壓力,還因為此時此地的景象和我童年某個痛苦的景象類似。

以TA的用語來說,現在的處境「彈回」童年的處境了。

這個意象所要表達的意思是,有時候我們的反應就好像用橡皮筋彈回早期童年的景象。想像有一個巨型橡皮筋被時間拉開而繃緊,它鉤著現在能喚起童年痛苦的特別處境,然後「噹!」的一聲,橡皮筋射出,我們就回到了過去。

通常我們大多意識不到童年景象的記憶,也不會注意到兩者的相似之處。對我而言,橡皮筋把老闆彈到我生氣的父親,可是當我面對盛怒的老闆而感到畏縮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在他背後原來是父親。

由於爸爸和媽媽在我們小時候顯得太重要了,所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常都是他們。其他重要的人還有兄弟姊妹,以及其他具備父母形象的人,如祖父母、叔伯姑舅等。每當我們參與進入一群人的時候,很容易把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形象冠到不同的人身上,和每一個與我們關係密切的人談話時,有時也會把過去某個人的特性加在他身上。這些都是在意識之外,自己察覺不到的。

這就是弗洛伊德學派所說的「移情」現象,在TA裡喜歡用比較通俗的說法——「把某張臉放到另一個人身上」,當我進入腳本和老闆談話時,我就把爸爸的臉放到老闆身上了。

橡皮筋並不是每次都把我們拉到過去的人身上,有時也可能是拉到過去的某個聲音、味道、特殊的環境,或是任何能夠引發潛意識裡童年記憶的東西,使我們重新感受到當時的壓力。

TA治療的目標之一就是切斷橡皮筋,藉著瞭解腳本及治療會談,來化解原先的心理創傷,使自己得以自由,不再被拉回過去的景象,好能自如地運用所有資源來處理此時此地的狀況。

﹡想一個最近發生的狀況,當時你覺得有壓力,結果也很不愉快或是不成功。

特別回想當時體驗到的不舒服的感受,但是不需要在做練習的時候重新體驗一遍。

接著回想最近一年,因為類似的情形,同樣以不愉快收場的情形,並注意當時有什麼不舒服的感受。

回想五年前以同樣不舒服的感受收場的類似處境。

然後回想青少年的時候,同樣不愉快、不舒服的處境。

現在回想童年時有同樣不舒服感受的相似景象,那時你幾歲?

盡可能再回想更小時候的類似景象,那時你幾歲?還有誰在那兒?發生了什麼事呢?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要尋找橡皮筋的彼端,最近的處境和幼年的經驗有什麼相似點呢?如果最近的處境牽涉到另一個人的話,誰的臉被放到他身上呢?

一旦你瞭解自己在重演過去的哪一個景象,就能開始切斷橡皮筋了。運用成人自我的覺察力來提醒自己此時此地正面對的那個人,是和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時候對你有影響力的人完全不同的。當你一體驗到同樣不舒服的感覺時,馬上注意現在的處境和過去的處境其實完全不一樣。你現在已經是個有能力、可以做選擇的大人,和小時候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腳本與身體

幼年做出早期決定的時候,不只影響心理,也同樣影響我們的身體。可能是在嬰兒希望能伸手碰到母親的時候,常常發現媽媽離開做別的事,為了撫平被拒絕的痛苦,他就壓抑身體的願望,為了不再伸出手來,就把手和肩膀緊繃起來。

多年以後,雖已身為成人,卻還保有身體的緊張,但不自覺,他可能會覺得肩膀或頸部會疼痛,藉著深度按摩或心理治療,也許能發現身體的緊張並放鬆下來,一旦放鬆,就很容易把從童年以來所壓抑的感覺,如洪水般釋放出來。

伯恩所提的腳本訊號(script signals),就是指一個人身體所呈現的線索,可以看出他已經進入自己的腳本裡。也許是一聲長歎,或是改變姿勢,或是繃緊某部分的身體。伯恩特別強調要注意負責緊閉身體各個開口的括約肌。

還有些溝通分析師特別擅長於身體腳本(bodyscript)這個領域。(注三)

為什麼需要瞭解人生腳本?

為什麼人生腳本的觀念在TA理論裡這麼重要呢?

因為這個觀念讓我們瞭解為什麼人的行為會以某種方式表現,尤其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表現方式只會造成痛苦或是自我挫敗的結果。

舉例來說,在心理遊戲中,我們發現人們會不斷以造成痛苦的方式來相處,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為什麼我們一再重複這些造成痛苦的方式呢?

腳本理論提出了答案:這麼做是為了強化、助長我們的腳本,這是從嬰兒時期就做出的一生決定。就嬰兒來說,當時的決定看起來是求生存、滿足需要的最佳方式,長大成人以後,我們仍然在兒童自我裡保有這個信念。雖然自己無法在意識中覺察出來,卻會努力使世界看起來符合自己的早期決定。

當進入腳本時,我們會試圖以兒時的方式來處理成人的問題,結果當然產生與兒時同樣的結果,當我們得到這種不舒服的結果時,就能在兒童自我裡告訴自己:「你看,我就知道世界和我所決定的一模一樣。」

每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確認」自己腳本的信念時,就向腳本的結局走近一步。比如說,我在嬰兒時決定「自己有問題,所以別人會拒絕我,我最後一定會孤獨難過地死去。」成人以後,我可能藉著讓自己一次又一次被別人拒絕來完成這個一生的計劃,每一次被拒絕,我就得到一次新的確認,證明最後會孤獨死去。我並不自知,原來自己有個魔術般的信念,以為結局真的如此,爸爸和媽媽才會改變,並且愛我。

腳本被當成魔術解法

對於孩童時期未得解決的基本問題——如何得到無條件的愛和接納,腳本提供的是魔術般的解決之道。由於小孩常根據童話故事或自己的幻想,而認為如果自己的一生能像童話故事一樣的話,就同樣能有「從此以後快樂的生活」,於是長大成人以後,很難從這種對魔術的期待跳出來。

問題出在童話故事其實是在欺騙小孩,故事常常教導,如果你想要有好結果,就要先成為一個受害者。

例如,如果你想嫁給王子,有幾個選擇:努力工作,受苦,坐在煤灰裡流淚,等待仙女到來,去參加舞會;或是吃一個毒蘋果,讓手指刺到有毒的紡綞,然後等待願意親吻死女人的王子到來;或是被鎖在高塔裡,頭髮長得很長,等待願意找一個被長期監禁的女人的王子到來;你也可以吻醜陋的青蛙或是找一個會變成王子的野獸。

如果你想娶公主,也有類似的選擇,你可以親吻死掉的女人,或是尋找被監禁的女人,或是一個會從你身邊逃開的女人,再不然就是變得像野獸一樣凶殘、像青蛙一樣醜陋。如果你希望最後能夠成功,就要先變得很醜或是被人嘲弄。

童話故事的正面作用是在小孩自覺無能的時候,提供他們有能力的感覺,並覺得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問題在於解決之道都是魔術這種奇幻的方式,這在現實裡是沒有用的,不過,至少能使小孩在覺得沒有希望的處境下得以存活。

長大成人以後,在兒童自我裡仍然秉持這種魔術的信念,而且一直希望它有用,如果沒有用,就可能是受的苦還不夠多,所以才無法得到最後的拯救。要想從腳本裡跳出來,首先要放棄對完美世界的期待,開始運用成人自我來解決問題,並在這個雖然不完美、但仍然美麗有趣的世界裡,找出滿足需要的方法。

避免可怕的災難    

人這麼容易傾向腳本的信念還有另一個原因,假如面臨必須以不符合腳本的方式來做事、思考、感覺時,對身處兒童自我裡的人而言,不只意味要放棄魔術的解決之道,還表示他所期待的魔術結局會被向來最害怕發生的事情所取代。

我在兒時做出腳本的決定時,對我而言,這是唯一的選擇,否則就會面臨可怕、無可言喻的災難。我也不清楚會是什麼樣的災難,只知道很怕它發生,所以我會不計任何代價來避免,我所知道唯一可以避免的方式,就是對於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所做的決定。每當我確認一次這些決定,就好像得到進一步的保證,災難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在成人生活中表現出腳本時,仍然是受到兒時的動機影響,造就是為什麼人在做出會損及自己的行為時,還覺得「舒服些」的原因。雖然不自知,但卻實現出這樣的信念:我所做的,雖然造成現在的痛苦,但如果我改變的話,結果可能是更可怕的未知災難。

這些觀念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為什麼瞭解腳本對一個人改變的過程非常重要。要從腳本跳出來,必須先瞭解幼時未得滿足的需要是什麼,然後運用成人的方式,找出現在可行的方法來滿足它,而不再依賴腳本裡魔術式的解決之道,使自己確信能夠打斷腳本模式,而不用擔心要面對小時候所害怕的災難。

人生腳本與一生的過程

伯恩說:「腳本是一個人在童年早期的計劃,而且在一生中真實發生的事。」

你一生的過程決定於下列四種相互影響的要素:

﹡遺傳

﹡外在事件

﹡腳本

﹡自主的決定

我遺傳到的基因決定了身體的結構,也可能決定了一些心智的特徵(先天與後天影響的爭議還沒有定論),假如我小時候決定自己命定要當個有名的運動員,可是遺傳只給了我中等強壯的體型,那麼我最好另找方法來實現自我。

如果我的早期決定是要健康地活到很老,卻很不幸地遇到一場大火、地震或空難而死,這種結果並不是我自己設定的目標,而是偶然的外在事件打斷了我的決定。

有時外在的影響會減少負面的腳本型態,例如一個遇到戰爭的國家,全民團結起來抗敵,這時人們的心理問題會比承平時期要來得少(作者並不是推崇戰爭,還有很多比戰爭更好的方法可以治療心理問題)。

不管我有沒有接受正式的心理治療,生活裡有許多決定可以藉著成人的資源來實現,這種決定是與腳本無關的決定。稱為自主的決定。當我做出自主的決定時,我是以成人的方式來處理此時此地所發生的現實狀況。

你怎麼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出於腳本還是自主的呢?只要你繼續讀下去,好好做所有的練習,就會知道該怎麼判斷了。如果你不確定,就先假設自己在腳本裡,尤其是在不斷重複那結果對你不好的處境時。先假定自己不自覺地設定了這種處境,然後試試各種不同的方法,看怎樣可以把這種處境轉壞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