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10章 人生腳本的本質和起源 >

第10章 人生腳本的本質和起源

你已經寫下自己一生的故事。

你從一出生就開始寫,在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寫好劇情的大綱。

七歲時,已經完成了故事內容的主要細節。從七歲到十二歲,你把內容潤飾好並加添一些情節,青少年期你會重審自己的故事,更新它,使其符合真實生活的特性。

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樣,你的故事有開頭,有中間的劇情,還有一個結尾,其中包括了各種角色,有男女英雄,有反派人物,有配角,還有跑龍套的角色。劇情包括了主題和次要的情節。可能是喜劇,也可能是悲劇;或是引人入勝,煩悶無趣;可能振奮人心,也可能不太體面。

現在,你已經長大成人,故事是怎麼開始的都已不記得了,到目前為止,你可能還不知道整篇故事都是自己寫下來的,可是多年來你卻很自然地把這個故事活出來,這個故事就是你的人生腳本。

﹡假設你以前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寫成故事,請拿起筆和紙寫出下列幾個問題的答案。憑直覺很快地寫,不要多想,接受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答案。

這個故事的標題是什麼?

它屬於哪一類故事?快樂或悲傷?勝利還是悲傷以終?有趣或無聊?用你自己的話,把所有想到的都寫下來。

用幾句話來描述最後一幕:你故事的結局是什麼?

把這些答案保留好,在你讀了下文,更瞭解人生腳本的本質以後,再拿出來參考。

平常談TA的時候,我們把人生腳本簡稱為腳本。

本質與定義

人生腳本的理論最早是由伯恩和一群同事(最有名的就是史坦能)在六○年代中期發展出來的,之後有許多人在原有的觀念上繼續建構,而成為TA理論中很重要的一環。到現在,自我狀態模式和人生腳本這兩個部分被認為是TA的核心觀念。(注一)

在《團體治療的原則》(Principles of group treatment)一書中,伯恩把人生腳本定義為:「潛意識對一生的計劃。」之後,在《語意與心理分析》(What do you say after you say hello)一書中,他做了更完整的定義:「人生腳本是童年時針對一生的計劃,被父母親所強化,從生活的經驗得到證明,經過選擇而達到高潮。」

要想徹底瞭解人生腳本的意義,就要仔細探討它的定義。

人生腳本是一生的計畫

「成人的生活型態會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這個觀念,不只是TA,許多心理學派都認為很重要。與別人不同的是,TA理論認為小孩就已為自己的一生訂下了特別的計劃,而不只是有一個對世界整體的看法而已。這一生的計劃被安排得像一齣戲,有明顯的開場、劇情和結尾。

人生腳本會走向預定的結局

人生腳本理論還有一個與其他學派涇渭分明的看法,就是人一生的計劃會經過選擇而達到高潮。當小孩寫下自己生活的劇情時,也包含了結尾那一幕,所有其他的場景,從一開場,為的就是這最後一幕。

以專業用語來說,我們把這最後一幕稱為腳本的結局。這個理論認為人在生活中,會不自覺地把腳本活出來,並且表現出會把自己帶向結局的行為。

人生腳本是一種決定

伯恩說人生腳本是童年期針對一生的計劃,也就是說,是小孩自己決定了一生的計劃,而不是單純受到外力(如父母、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以TA的專業用語表達的話;就是「人生腳本是一種決定」。

不同的小孩在相同的環境長大時,他們會各自決定不同的一生計劃。伯恩舉一對兄弟為例,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你們的命運就是一輩子住在瘋人院裡。」其中一人真的發瘋長期住在精神病院,另一個卻成為精神科醫師。

在腳本理論裡,「決定」有其特別的意義,不同於字典的定義。小孩對腳本的決定並不是出於深思熟慮,如同我們所想的大人做決定的情形。最早期的決定是從感覺出來的,在小孩還聽不懂語言的時候就有了,他們對現實的瞭解也是經由與大人完全不同的方式而得的。

人生腳本會被父母強化

雖然父母不能左右小孩的決定,但他們有很大的影響。從小孩剛出生,父母就傳遞許多訊息給他,他會根據這些訊息形成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的看法。這些腳本訊息的傳遞包括了口語和非口語的方式,小孩以此為架構,做出腳本裡的重要決定。在第13和14章會談到各種腳本訊息,以及這些訊息如何影響小孩的決定。

就成年人而言,幼年的記憶可能只存在幻想和夢境裡,除非花時間來挖掘並瞭解自己的人生腳本,否則無法察覺早期所做的決定,但它們會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中表現出來。

說到人生腳本會經由生活的經驗得到證明時,最好把證明這兩個字用引號括起來,因為我們所做的,是以自己的參考架構來解釋發生的事實,使事實看起來可以證明我們所決定的腳本。這麼做的原因是在我們的兒童自我裡,會把不符合人生腳本的觀點視為一種威脅,這種威脅會影響我們,使我們的需要不得滿足,甚至危及生存。後面的章節會談到漠視、再定義和參考架構,這些都會扭曲事實,進而形成生活裡的問題。

起源

為什麼我們會在嬰兒時期就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做出這麼徹底的決定呢?這些決定有什麼作用?答案在於形成人生腳本時的兩個關鍵特徵:

1.人生腳本的決定,代表當生活在看起來充滿敵意、甚至會危及性命的世界時,嬰兒想求生存的最好策略。

2.人生腳本的決定是出於嬰兒的情緒和他對現實的經驗。

關於這部分的討論,我們主要取材自史坦·伍倫恩(Stan Woollams)的研究。(注二)

對充滿敵意的世界的反應

嬰兒太小了,身體也很脆弱,對他來說,世界上好像到處都是巨人似的,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聲音都可能代表他的生命遇到危險。他不具備語言和邏輯思考的能力,只知道如果媽媽和爸爸走掉的話,他就會死掉,如果他們對他很生氣的話,就表示他們可能會摧毀他。嬰兒也沒有成人對時間的認識,如果他覺得餓了或是冷了,而媽媽不在場,可能就是她永遠不過來了,這種情形的結果就是死路一條,甚至可能比死還糟——永遠孤獨地活著。

長到兩三歲時,可能有了弟弟或妹妹,這個比較大的幼兒已經瞭解不會因為媽媽沒來就會死,可是媽媽的注意力卻轉移到剛出生的嬰兒身上。是不是她不愛我了呢?小嬰兒是不是會奪走我的一切呢?這個年齡所感受到的威脅是失去母親的愛。

在形成人生腳本的這幾年中,小孩一直是在卑下的地位,父母對他來說,擁有完全的控制力。對嬰兒來說,這個力量是攸關生死的,對大一點的小孩來說,這個力量則關乎他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滿足。

所以他的反應是要決定用什麼策略可以存活下來,並盡可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早期對現實的經驗和情緒

小孩的思考不像成人的思考方式,情緒的經驗也不同。人生腳本的決定是根據小孩獨特的思考和感覺方式。

嬰兒的情緒經驗包括暴怒、痛苦、恐懼、狂喜,他根據這些強烈的感覺做出早期的決定,難怪所做的決定都這麼極端。比如,他住院接受手術,這種經驗對成人來說都會很不舒服,對嬰兒來說簡直是恐怖的災難。他不只覺得害怕,還為了媽媽沒有陪他感到非常傷心,懷疑她可能永遠消失了,並為了她沒有阻止這些事感到非常生氣。這時他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些人想殺我,而媽媽允許這種事發生,所以表示她也想殺我,我最好在他們得逞之前先殺了他們。

以嬰兒的邏輯,他會把特定的事推廣成普遍的原則,比如媽媽對嬰兒需要的反應不一致,也許在他哭的時候,有時會過來照顧他,有時卻忽略他,嬰兒不會只下個「媽媽不可信賴」的結論,而會認為「所有人都不能信賴」,或是「所有女人都不能信賴」。一個四、五歲的女孩發現爸爸不再像她兩、三歲時那樣注意她時,她不只會決定「我對爸爸很生氣」,而是「我對所有男人很生氣」。

為了彌補無能的感覺,小孩可能會想像自己是全能的或是會變魔術。當他發現爸爸和媽媽處不好的時候,特別是獨生子,可能會決定「這是我的錯」。如果爸爸媽媽打架,他也可能認為自己有責任保護某一方。

如果小孩覺得被父親或母親排斥,他會歸咎到自己身上,而決定「我有問題」。

小孩不懂得區分願望和行為的差別,如果他覺得「我想殺了這個奪走所有注意的小寶寶」,對他來說,就等於「我已經殺了這個小寶寶」。他可能會下個結論:我是個又壞又可怕的兇手。長大以後,他可能會模模糊糊地為自己從沒犯過的罪行背負罪惡感。

應用TA有個核心的技巧,就是要發展對嬰兒這種邏輯的感受力,我們稱之為「感受到的語言」,特別是如果你想運用TA來治療別人的話,就需要培養對兒童形成人生腳本所用的語言的感受力。

要增強對這種語言的瞭解,可以閱讀艾瑞克森(Erikson)、皮亞傑(Piaget)和其他研究兒童發展的學者著作(注三)。如果你想感受到這種語言對自己的意義,就去注意你的夢。幼時對充滿敵意的世界所留存下來的記憶,在長大以後最容易感受到的方法就是在做夢的時候。

﹡練習:瞭解自己的人生腳本

夢、幻想、童話、兒童故事都能提供線索告訴我們自己的人生腳本是什麼,這裡有幾個練習幫助我們瞭解。

當你做這些練習的時候,讓自己的想像力自由奔馳,不用擔心為什麼會想到那些東西,也不用去想那些東西有什麼意義。不要預先設想自己該說什麼,只要單純地接受對那些想像的第一印象和感受就好了。之後,才去解讀其中的涵義。

如果你能在團體裡或是有同伴一起練習的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不論是以團體或是個人的方式進行,可以用錄音機把過程錄下來,只要打開錄音機就不要再注意它,結束後,重複聽幾次,用直覺來體會箇中的涵義,你會很驚奇地發現對自己和自己的人生腳本竟有這麼大的收穫。

做下列這些練習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一些強烈的情緒,這些情緒是人生腳本的記憶浮到表面時所引發的童年感受。這時你可以決定要停下來或是繼續做下去。如果你選擇停下來的話,就先不做練習,把注意力轉移到房裡醒目的東西上,告訴自己(或是你的同伴)那個東西是什麼,有什麼顏色,有什麼用處。也可以想一些生活中的例行公事,比如明天想要吃什麼,工作上還有什麼需要處理的事。同時可以站起來或坐正,把頭和身體繞著中心線轉並保持平衡。這些做法都可以用來轉移注意力。

英雄或英雌

你最喜歡的角色是什麼?可能是童話故事裡的某個人,也許是記憶中某出戲、某本書或某部電影裡的英雄或英雌,也可能是某個真實人物。

選擇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角色。

然後對著錄音機或是同伴、團體,扮演你所想到的角色,向他們談論你自己,想說多久就說多久,記得要用第一人稱「我如何如何……」

例如,假設我的英雄故事是超人,找可以開始說:「我是超人,我的工作就是幫助人解決問題,會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做各種神奇的事,然後再度消失。大部分時間,沒有人知道我就是超人,因為我把自己的真面目隱藏起來……」

不管你選的角色是誰,現在開始進行,扮成他,開始談論自己。

故事或寓言

講故事和寓言其實類似前一個練習。選任何一個你喜歡的故事(最好是你第一個想到的故事),也許是童話故事,也許是神話寓言,或是任何一種你喜歡的故事都可以。

你可以這麼開始:「從前從前,有一個美麗的女孩,被邪惡的繼母變法術睡著了,睡了很久很久。她躺在一個城堡裡的房間,城堡被荊棘包圍著,國王和王子到處找她,卻沒有一個人有辦法穿過這些荊棘……」

然後你可以扮演故事裡的任何角色或東西,以第一人稱來談自己,好從故事裡得到更多啟示。像上面的故事,你可以扮演那個美麗的女孩、繼母、房間、城堡、某個王子、荊棘。

比如你扮荊棘說:「我是荊棘,我很頑強、粗糙、有很多刺。所有刺都指向外面,所以沒有人可以靠近我,我的任務就是保護那個睡在裡面的美麗女孩……」

選一個夢,最好是最近剛做過,或是經常重複的夢,不管選哪個夢都可以做這個練習。

就像剛才說故事的方式。你扮成夢境中任何一個人或是東西,然後談自己。

回想從夢中醒來時當下的感受,是愉快還是不愉快的感覺?

你喜不喜歡這個夢的結局?如果不喜歡,可以繼續做這個練習並重寫夢的結局,以這個重寫的結局來敘述原來的夢,記得要用現在式。

試看看自己是否對新的結局感到完全滿意?如果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再重寫一次,想重寫幾次都沒關係。

房間裡的物品

環顧四周,選一個你看到的物品,最好選第一個想到的物品,然後當那個物品來談自己。

例如:「我是門,我很硬,方形的,木頭做的,有時我會擋到別人的路,可是遇到這種情形,他們只是一把將我推到旁邊……」

若想更進一步做這個練習,可以請同伴與你所扮演的物品對話,同伴只需把你當成、火爐或是任何你選的物品來談話,不要做任何解釋。例如:

「我是門,當我擋到別人的路時,他們就一把將我推開。」

「門,別人把你推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

「我覺得生氣,可是我只是一扇門,不會說話,只好讓他們這麼對我。」

「嗯,那你有沒有什麼想要改變的,好讓自己覺得好過些?」

把一生當成一齣戲

要做這個練習,你需要別人當「引導者」,在放鬆以後對你說引導語。如果找不到人當引導者,可以把引導語先錄下來,等放鬆以後再播放出來。一個引導者可以帶整個團體來做這個練習。

引導者不需要把下面所寫的引導語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念出來,只要把引導語的大意和順序記下來就好,然後用自己的話來講。每一段話之間要空出足夠的時間,好讓接受引導的人可以盡情地想像。

全身放鬆坐在椅子或地板上,把眼睛閉起來比較好,引導者開始念:

「想像你在戲院裡,正等一齣戲開演,這齣戲就是你一生的故事。」

「你看到的是哪一類的戲?是喜劇,還是悲劇?背景是高尚的家庭還是一般勞工家庭?有趣或是無聊呢?劇情高潮迭起還是枯燥無味?或是有什麼其他特別的部分?」

「戲院裡坐滿了人,半滿,還是空蕩蕩的?觀眾看得入迷還是覺得無聊?他們覺得快樂還是傷心?他們準備鼓掌還是想要離席?或是有別的反應?」

「這齣戲的名字是什麼?這是你自己一生的故事。」

「現在燈光漸暗,簾幕拉起來了,你一生的故事要開始上演了。」

「你看見第一幕,是一生的第一幕,你還很小很小,周圍有些什麼?你看到還有誰在那裡?能不能看清楚他們的臉,或是臉的一部分?如果你看到人的臉,注意臉上的表情。你聽到什麼?注意自己的感受,也許你身體有某種感覺,也許你有某種情緒。有沒有聞到或嘗到什麼味道?給自己一些時間來體會這第一幕。」(休息)

「現在換到第二幕,你是個小孩,大約三到六歲,你在哪裡?周圍能看到什麼東西?有沒有其他人在場?有哪些人?他們有沒有對你說話?你有沒有對他們說話?還有沒有聽到別的聲音?在這一幕裡你做何感想?身體有沒有什麼感覺?有沒有感到什麼情緒?有沒有聞到或嘗到什麼味道?現在花一些時間來注意你在第二幕裡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嘗到什麼、聞到什麼,這時你大約三到六歲。」(休息)

接下來引導者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一幕又一幕,包括:青少年時期,約十到十六歲:現在的景象,也就是目前的年紀:十年以後的景象;最後一幕——死亡的景象,做這一幕的引導語時,記得要加上:「在最後一幕裡你幾歲?」

最後引導者請你回到現在的情境(你希望想像多久才回來都沒有關係),向團體或同伴分享你願意分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