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5章 如何確認自我狀態 >

第5章 如何確認自我狀態

伯恩列出四種判斷自我狀態的方法,分別是:

從行為的表現來判斷

從社交的互動來判斷

從過去的經驗來判斷

從現象的體驗來判斷

伯恩強調最好能用一個以上的方法來判斷才能確認。就完整的判斷來說,必須要照上述的順序,把四種方法都用到,其中又以行為的表現最為重要,其他三種可以用來核對,看是否正確。(注一)

從行為的表現來判斷

從行為的表現來看,是根據所觀察到的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

自我狀態,你可以看到或聽到的行為,包括:

﹡話語

﹡音調

﹡手勢

﹡姿態

﹡臉部表情

要判斷一個人的自我狀態,必須同時觀察各種行為,看這些不同的線索是否一致。

例如你看到我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身體保持平衡,雙腳穩穩踏在地板上,從身體的姿勢,你可能初步判斷我的行為屬於成人自我狀態。

你端詳我的臉,發現我的視線向前,臉部肌肉放鬆,說話的聲音平穩。臉部表情和音調的線索與身體姿勢一致,都符合成人自我的表現。

不能單憑哪一個線索就斷定人是處在什麼自我狀態。當我坐在這裡討論自我狀態模式的理論時,如果你把我所說的話寫下來,然後念出來,會覺得像是出於成人自我,可是抬頭一看,卻發現我把一隻腳丫疊在另一隻腳丫上,頭偏向一邊,左手手指在敲椅子的扶手,從我的手勢和姿態,你會推斷我比較像是在順從型兒童自我裡。

有沒有標準答案?    

一般介紹TA的書照慣例都會提供一個表格,據此對照某種行為代表某種自我狀態,比如「舉起一根手指搖擺」的動作代表控制型父母自我,「發牢騷」代表順從型兒童自我,大叫「哇!好耶!」代表自由型兒童自我等等。

可是這種有標準答案的想法牽涉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並不符合自我狀態模式的基本觀念。

舉例來說,「標準答案對照表」根據的是:當我在順從型兒童自我裡,會表現得像個配合父母要求的小孩;同樣的,當我在照顧型父母自我裡,會表現得像個正在照顧孩子的父母。

可是自我狀態模式的定義卻不是這樣。若以這個模式的用語,應該怎麼說才正確呢?

說我「在我的兒童自我」時,意思是我當時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就像我自己小時候一樣,而不是指像一般小孩的樣子。說我「在照顧型父母自我」時,指的是我當時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如同我父親或母親過去所做的一樣,而不是指一般父母親的樣子。

所以要從行為做出可靠的判斷,來斷定我是不是在順從型兒童自我,你必須知道我小時候遵從父母時的樣子;要斷定我是不是在照顧型父母自我,也必須知道小時候父母照顧我的樣子。

我在順從型或自由型兒童自我的行為和你的並不一樣,因為我們是不同的小孩。而我們有不同的父母,所以我們兩人在控制型或照顧型父母自我時的行為也不會完全一樣。

難道說「標準答案對照表」一點用也沒有嗎?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不管是聽父母的話,或是自由的表現,小孩一般會表現出某些共通類似的行為;同樣的,大多數父母在控制或照顧孩子時,也有某些共同的表現。所以對照表中所列出的行為標準,還是有助於我們判斷自我狀態是處在哪一種功能,但我們要瞭解這個對照表只是初步的輔助工具。

要確定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還需要進一步瞭解這個人,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我們就可以列出那個人在不同的自我狀態時,會表現出什麼獨特的行為了。

本書不擬提供這種對照表,我們希望你能畫出自己的對照表。

﹡拿一張紙,畫出如下的表格:

根據不同的觀察項目,請你寫下自己在不同自我狀態下,會有什麼行為。

以控制型父母自我為例,把自己拷貝自爸爸媽媽控制或命令別人時的方式寫下來,可以回想自己表現出控制型父母自我的情境,比如在工作場合你對下屬發號施令的樣子,又比如你對孩子說話的樣子。

以下有幾個示範的例子,可能可以填入這一欄裡:

話語:不可以!住手!認真做啊!我示範給你看,很好,你做的不好,你應該,你必須。

音調:深沉,宏亮,嚴厲。

手勢:右手在空中揮舞、擺動,兩手指尖相對、雙掌形成尖塔狀,雙手枕在頭後面。

姿態:坐在椅子上身體向後斜躺,頭向後仰,兩眼視線越過自己的鼻尖看人。

臉部表情:嘴角兩側稍微向下拉,提高眉毛。

你可能會發現上面描述的幾個線索,有些和你的情形相符合,但更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的情形寫下來,製作一張屬於你的表格,現在就開始吧!

只列出別人看得見、聽得到的,不要做任何解釋。比如在臉部表情這個項目,只要寫下別人能從你臉上看見的動作,不要記下類似「謙虛的、霸道的、傲慢的」等帶有判斷意味的字眼。當你看著我,聽我說話時,也許你覺得我很霸道,但是霸道並不是你能觀察到的動作,而是你心裡所下的判斷。現在要練習的是去注意你觀察到的行為,如果你習慣馬上對自己的觀察做出解釋,要明白你自己所做的解釋和真正所觀察到的行為是兩碼子事。

寫完控制型父母的各個觀察項目後,接下來以同樣的方式來寫其他幾種自我狀態。

照顧型父母:列出你有哪些行為是從自己父母照顧別人的樣子拷貝來的,如果你已身為人父或人母,可以觀察自己照顧孩子時的行為。

順從型兒童:寫下你重演小時候遵守規矩、聽話時的行為,可以觀察自己和別人相處時順從的樣子,以及在公司和老闆談話的態度等等。

自由型兒童:回想最近有什麼情形像小時候的行為一樣,既不屬於服從別人的規定,也不是在反抗別人。也許是坐雲霄飛車向下俯衝的時候,把臉埋在手裡大聲尖叫;也許是要接受預防注射,看到護士拿起針來,嚇得全身發抖的樣子。

回想父母自我和兒童自我的不同功能時,還可區分是屬於正面還是負面的部分。你有沒有什麼行為是從負面的控制型父母發出,令別人感到壓力很大的呢?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有沒有什麼時候對孩子關心到令他覺得窒息呢?如果有的話,當你表現出負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時,孩子從你身上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呢?和老闆說話時,會不會邊說些好聽的話,心裡卻希望躲得遠遠的?若然,你猜把自己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的行為錄影下來的話,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呢?

在成人自我這一欄,寫下在此時此地身為成人的你,會表現出什麼行為。也許是和同事交換意見的情境,也許是在超級市場看著購物單買東西的情境,也許是你看這本書想瞭解什麼是自我狀態的情境。成人自我狀態,不只和此時此地的想法有關,也和感受有關,只要表達的感受對當時的處境是適當的,就是成人自我表達出來的情緒。

自由型兒童自我這一欄寫下的行為,是你表現得像個自發的小孩的行為,不包括像個自發的大人的行為。

當你觀察我的行為時,有時也需要問我一些問題,才能判斷我的行為是屬於哪一種自我狀態。比如你看到我低頭坐著,身體前傾,臉埋在雙手中,嘴角下垂,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眼中含著淚水。

所有的證據都指出我很傷心,可是,我在哪一種自我狀態呢?我是不是剛聽到親人死亡的惡耗呢?如果是這樣,那傷心是此時此地很適切的反應,我應該在成人自我裡。也許我回想起小時候某個失落的經驗,那時沒有流露出感情,直到現在才把傷心表達出來。在這種情形下,我就是從自由型兒童自我來表達感受。也可能我是重演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藉著傷心的樣子來操縱周圍的人。

所以想要從我的行為表現來評估的話,有時還可以問我和別人相處的情形,也可以問我過去的事情、我父母的情形,藉此可能會挖掘出我重新經歷到什麼樣的童年。

﹡接下來我們要看伯恩介紹的另外三種鑒別方法,以這三個方法和剛才你為自己寫出的對照表核對一下,看有沒有什麼要更改或添加的。

從社交的互動來判斷

根據社交互動來判斷的觀念,是認為別人和我相處的時候,雙方的自我狀態會有互補的情形,所以可以從別人和我相處時的自我狀態,來核對我是在什麼自我狀態。

舉例來說,如果我從父母自我向你說話,你很可能會從兒童自我來反應;如果我從成人自我來與你溝通,你多半也會從成人自我回應;如果我由順從型兒童自我出發,你可能就會從父母自我做反應。

由此推斷,如果我發現別人對我的反應多半出自兒童自我的話,我很可能常常以父母自我和他們相處。假如我負責督導,下屬如果老是對我逢迎諂媚或是陽奉陰違的話(這兩種反應都是出自順從型兒童自我),那我很可能是以控制型父母自我對待他們。如果我想改變這種情形,可以列出我在工作場合有哪些控制型父母的行為,然後試驗以成人自我的行為來取代。從社交互動的角度來看,下屬的反應改變多少,就可以看出我改變了多少。

﹡回想最近有誰以兒童自我狀態來對待你,你是根據哪些行為的跡象來判斷的呢?

你有沒有先以控制型或照顧型父母對待他,才使他有那樣的反應呢?若然,找出自己有哪些行為會讓別人認為你在父母自我裡(可以參考剛才你為自己寫的對照表)。

你可以藉著改變自己的哪些行為,而影響別人也從別的自我狀態來與你相處呢?

分別回想最近有誰以成人或父母自我狀態來對待你,以同樣的方式練習,看他們的反應會不會改變。

從過去的經驗來判斷

從這個角度來判斷時,我們需要知道那個人小時候的情形,可以詢問他的父母或具有父母形象的人,這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核對原先對這個人所判斷的自我狀態是否正確,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他自我狀態的結構,所以從過去的經驗可以同時瞭解自我狀態的過程和內容。

比如說,我在團體裡看到你,駝背,身體前傾,皺著眉頭,一隻手遮著眼睛說:「我覺得很亂,沒有辦法思考。」從你的行為,我判斷你是在順從型兒童自我裡。

要從你的過去來判斷的話,我會問你:「小時候有人要求你自己去思考的時候,你做何感受?」或是:「我看你現在像是六歲的樣子,你有沒有聯想到什麼和童年相關的事?」你也許會回想一下,說:「對,爸爸老是要我看書,可是又在我念錯字的時候嘲笑我,所以我老是假裝很笨的樣子,讓他覺得難堪。」

而在別的時候,你斜靠著椅背,頭向後仰,目光從鼻尖看旁邊的人,告訴他:「你剛才說錯了,事情應該是這樣的……」隔壁那個人也許會表現出縮著身子、聳起雙肩、揚起眉毛這些順從型兒童自我的行為。從行為和社交兩個角度來看,你都像是在控制型父母自我裡。於是我問你:「請你保持現在這個姿勢,你父母中,有沒有誰在告訴你事情應該是怎麼樣時,有像你現在這樣的姿勢?」你也許會大笑地回答:「對,我老爸就是這樣。」

你的回答等於是從過去的角度印證了我對你現在行為表現的判斷,在我認為你表現出順從型兒童自我的行為時,從你內在的體驗,我確認這是重演你小時候面臨父母壓力時的反應。當你的行為顯示可能是在父母自我狀態時,你的回答也證明你確實是在拷貝父母的行為。

﹡現在看看你為自己寫的對照表中所列出來的行為,以過去的經驗核對各個自我狀態的觀察項目。

當你核對控制型和照顧型父母自我的項目時,看看能不能想起父母或是具有父母形象的人中,誰有同樣的表現?你所拷貝的行為中,所伴隨的想法和感受是否也和他們一樣?

核對順從型和自由型兒童自我的項目時,回想自己在童年有同樣表現的時候,那時你幾歲?想些什麼?有什麼感受?

核對成人自我的項目時,確定你的表現既不是重演童年時的行為,也不是模仿父母的行為。

你也許會發現有些項目放錯了自我狀態,比如說,有些行為你本來列在成人自我裡,現在卻發現其實屬於順從型兒童自我。

從現象的體驗來判斷

有時我不只是想起過去的事情,而是鮮活地重新經歷到過去的事情,伯恩寫道:「……要根據現象的體驗來判斷只有在……一個人重新經歷整個自我狀態而又全然投入的時候。」

假設你在接受治療時,回憶起爸爸老是要你看書卻又嘲笑你念錯的情形,請你回到童年的景象。比如說,想像爸爸就在你前面,把你在六歲時想說卻不敢說的話說出來,一開始你可能只敢低聲抱怨,沒多久你大發脾氣,開始大叫:「這不公平!」你對椅墊拳打腳踢,好像打在爸爸身上一樣,根據這時的表現,可以確定你真的在兒童自我狀態裡,這就是所謂「現象的體驗」。

伯恩對「現象」這個詞的用法和一般字典的定義不一樣,他也不曾解釋為什麼要這麼用,讀者只要瞭解這個詞在這裡的意義就是上面所描述的狀況就好了。

實用的判斷方式

在理想的情形下,能用四種方法來判斷是最好的,可是在實際運用的時候,通常沒有辦法這麼做,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只要盡可能做出最恰當的判斷就好了。

不管是在組織機構裡,運用到教育上,或是溝通的訓練,甚至只是日常生活裡和別人相處,都可以運用TA。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據行為的表現來判斷,社交互動的判斷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確認。即使是在治療的時候,行為的表現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要想熟練地運用TA,就必須不斷練習從行為的表現來判斷,你可以參考自己所做的對照表,等越來越熟悉自我狀態改變的情形後,還可以進一步修改對照表。

如果你有錄音或錄影設備的話,可以為自己錄音、錄影,分析自己在不同時間的自我狀態,當你所說的話語、音調和其他身體語言有改變的時候,好好想一想自己內心的體驗是不是也有改變。

然後在你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也養成從行為來判斷的習慣,可以利用開會、上課,還有和配偶、老闆、下屬談話的時候,不斷注意別人和自己的自我狀態是否有改變。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很不習慣,要堅持到能很自然地練習為止。

除非你很確定別人有興趣,否則不必把你對自己的分析和其他人討論。

一有機會,就從過去的經驗和現象的體驗來核對行為的表現,看是否一致。如果想和別人核對的話,因為牽涉到隱私的問題,一定要事先取得對方的同意。如果能經常練習,你判斷的準確性會越來越高。

表現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

到目前為止,為了簡化起見,我們一直假設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只能表現一種自我狀態。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單純。有些人可能會在行為上表現得非常符合某種自我狀態,可是內心的體驗卻完全是另一種自我狀態。

比如說,上班的時候我和同事討論一個企畫案,剛開始我全神貫注,你如果仔細看我的表現,會很確定我在成人自我裡,我自己內心的體驗也是如此——對此時此地發生的事做適當的反應,包括交換和評估意見。

可是久了以後,我開始覺得很煩,心裡想著:「真希望能離開這裡,外面天氣這麼好,我寧可出去走一走,呼吸新鮮空氣。可是我不能走開……」這時我內心體驗到的是兒童自我,正重演小學時坐在教室裡,覺得老師上的課很煩,希望能出去玩的心情。

雖然我已經覺得很煩,還是繼續做手上的工作,你從行為來觀察我的話,看見的仍然是我和別人交換意見,我表面上仍然是成人自我的表現,但卻和內心的體驗不一致了。

為了解釋這種情形,伯恩提出表現的自我(executive Self)和真實的自我(real Self)兩者的差別。(注二)

當一個自我狀態指示了人的行為時,則表示這個自我狀態是具有表現能力的。

一個人內在體驗到的自我狀態,則是他的真實自我。

通常具有表現能力的自我和內在體驗的真實自我是一致的,在上述的例子裡,我剛開始討論的時候,我的表現是成人自我,內在體驗到的真實自我也是成人自我。

之後我開始覺得煩的時候,內在體驗到的真實自我轉成兒童自我,但是我外在的表現仍然符合成人自我的行為,也就是說,我仍然把表現的能力留在成人自我裡。

如果同事繼續討論下去,我可能會開始打呵欠,沒辦法專心聽他在說些什麼,他停下來想聽我回答,我可能會脹紅臉說:「抱歉,我剛才在想別的事。」這時,我表現的能力也轉到兒童自我了,就像內心體驗的真實自我一樣。

﹡假想至少三個例子,來描述表現的能力在某個自我狀態而真實自我卻在另一個自我狀態的情形。

回想過去一周,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經驗?

不一致性

表現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兩者的不同,很明顯地,會造成判斷自我狀態時的困擾。由於行為來自表現的自我,我們會期待由行為的表現就能瞭解別人的自我狀態,只要真實的自我和表現的自我兩者是一致的,就能從行為準確地看出一個人內在的經驗。

可是對於真實的自我已轉成不同的自我狀態,而表現的自我仍然保持原狀時,怎麼能憑行為就做出判斷呢?

事實是,有時候我們無法發現這種情形,特別是在一個人沒有表現出什麼行為的時候。比如說,你看到我坐著聽人演講,我坐得很正,沒什麼動,也不說話,一開始你可能判斷我在成人自我,其實我內心可能在兒童自我裡做白日夢,你不問我的話,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些。

更常見的情形是,由於表現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可能在不同的狀態裡,這時行為和內心的經驗呈現分裂的狀態,通常可以觀察到如下的行為變化:這個人的行為清楚地表示他在某個自我狀態裡,可是同時他也會不經意地顯露出一些與這個自我狀態不吻合的跡象,這些跡象表示他內心的真實自我其實在另一個自我狀態裡。

以專業用語來說,就是他的行為有不一致的情形。

當我剛開始和同事討論的時候,我的行為和表現出的自我狀態是一致的,就是成人自我。可是如果你仔細觀察,注意聽我說話,在我開始覺得很煩、真實自我轉換成兒童自我的時候,你會發現我的行為有一些不明顯的改變。我說的話從原來清楚的抑揚頓挫,變成單調的聲音;我的眼光本來在同事的臉和公文之間跳動,現在卻顯得呆滯無神,好像凝視桌子似的。這些不一致的現象可以幫助你判斷我的真實自我已經從成人自我轉成兒童自我了。

辨別這種不一致性,是學會運用TA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在第7章談到人與人的交流時,我們會再談到這個重點。

伯恩的能量理論

伯恩發展出一套理論,來解釋表現的自我與真實的自我在不同自我狀態間轉換的情形。理論的細節不在本書討論的範圍,這裡只介紹梗概,讀者若想瞭解更多,可以查看參考資料裡所介紹文獻。

伯恩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談到對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或稱為cathexis)的假設性看法,他認為能量會以三種形式存在:被限制的能量、不被限制的能量及自由的能量。還有一個名詞「活躍的能量」,則包括了不被限制的能量和自由的能量。

伯思以樹上的猴子做比喻,來說明這三種能量的不同:當猴子坐在很高的樹枝時,它擁有潛在的能量——如果它一躍而下,能量就被釋放了,這種潛在的能量就是所謂被限制的能量。

如果猴子真的跳離樹枝,潛在的能量就轉成動態的能量,這就是不被限制的能量。

猴子是活的生物,不只能從樹枝上跳下來,還能準確地跳到地面上,這份能自主運用的能量就是自由的能量。

每一個自我狀態都被假想成有一個界限,自由的能量可以自由地穿越不同自我狀態間的界限。而每一個自我狀態裡又各自含有一些不能穿越界限的能量,當這些能量不被使用的時候,就稱為被限制的能量,當這些能量被運用到的時候,就轉為不被限制的能量。

以我和同事談公事為例,剛開始時我運用的是在成人自我裡的能量(不被限制的能量),同時因為我把注意力都放到手中的工作,也把自由的能量全部轉移到成人自我裡。

在談話的過程裡,我也可能運用一些父母自我裡的能量,比如說,我在腦海裡重演父母自我的批判,質疑自己是否夠努力工作。不過事實上,我並沒有這樣,我父母自我裡的能量仍然保持被限制的狀態。

伯恩認為,不受限制的能量和自由的能量兩者的總合(也就是活躍的能量),在哪一個自我狀態裡最多,就會把那個自我狀態表現在行為上。而真實自我則是在某個時間裡,擁有最多自由能量的自我狀態。

在我剛開始討論公事時,我的表現和體驗的真實自我都是成人自我,這時可以說我最高的活躍能量和最高的自由能量都在成人自我裡。

當我開始覺得煩的時候,一部分自由能量轉移到兒童自我了,當兒童自我裡的自由能量累積到比成人自我還高時,我的真實自我就成為兒童自我,可是成人自我裡的活躍能量仍然比較高,所以表現出來的仍然是成人自我。

如果我繼續和同事討論下去,兒童自我裡受到限制的能量開始轉成不受限制的能量,等到兒童自我的活躍能量超過成人自我時,就會表現出兒童自我了。

由此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活躍能量可以同時存在三種自我狀態中,比如我持續表現出成人自我和同事討論專業問題,同時我在父母自我裡也有一些不受限制的能量,在心裡批評自己對專業工作還不夠瞭解,同時在兒童自我裡也有不受限制的能量,為了自己不符合父母自我的要求而覺得丟臉。

如果你初看這一章的理論覺得不太懂的話,沒有關係。如果你很喜歡這些理論,可以從參考資料裡找更多書和論文來看,以幫助進一步的瞭解:如果你不喜歡看理論的話,可以跳過不看,這不會影響你對本書其他部分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