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3章 從自我狀態的功能來分析 >

第3章 從自我狀態的功能來分析

在本章和下一章,我們會分別從結構和功能兩個角度,深入瞭解何謂自我狀態模式。

從結構來看這個模式,可以讓我們瞭解在每一個自我狀態中有什麼內容;從功能來看這個模式,則可以讓我們明白自己是如何運用自我狀態。

以正式的說法就是:自我狀態的結構模式探討的是自我狀態的內容,而功能模式則探討其過程。

結構=有什麼=內容

功能=如何運用=過程

對初學TA的人來說,功能模式可能比較容易瞭解(如圖3-1),所以本章先談這個部分(注一)。

兒童自我:順從型和自由型

想像自己在兒童自我狀態,所行、所想和所感受的,都像童年時一樣。

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我都順從父母或其他具有父母形象的人,我學到即使不喜歡鄰居,也要對他們有禮貌,這樣我才會好過些;抹鼻涕時,即使用袖子比較方便,我還是學著用手帕;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知道爸爸不喜歡我太吵,所以他在場的時候,我會比較安靜;而媽媽喜歡看我笑,不喜歡我哭和生氣的樣子,所以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即使我傷心得很想哭,或是生氣得想對她大叫,通常還是以笑容來面對她。

現在我長大了,仍然常常重複這些小時候所決定的行為,以符合父母的期望,當我這麼做的時候,我就是在兒童自我狀態中的順從型兒童自我(或譯適應型兒童自我,Adapted Child)裡。

小時候,我有時也會反抗父母加在我身上的這些規矩和期望。當爸爸轉過身去,我會對隔壁的小女生扮鬼臉;四下無人的時候,我也偶爾用袖子抹鼻涕,只因為懶得用手帕;甚至有時我對於老是要在媽媽面前擺出笑臉感到很煩,就整天鬧脾氣給她看。

當我這麼做時,就像是把父母的規矩丟到一邊,不但沒有順從他們的期望,反而盡可能違背。

長大以後,我也可能以這種方式反抗,但自己卻沒有注意到這些行為是一種反抗。老闆分派給我麻煩的工作時,我一直「沒有時間」來完成它,事實上,我不可能沒有時間,我和每個人同樣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在告訴老闆無法完成工作的時候,我可能隱約地覺得很爽,想著「看你能把我怎麼辦」,就像四歲時我怎麼也不肯吃完飯,媽媽再怎麼逼我也沒有用。

當我對加在自己身上的規矩,以這種方式反抗的時候,雖然表現方式完全不同,但我仍然在順從型兒童自我狀態裡。

有些早期的作者把這種反抗的表現看成另一種兒童自我狀態,稱為叛逆型兒童自我(Rebellious Child),現在還可能在有些書中看到這種分類。本書則依照較通用的看法,把反抗視為順從型兒童自我裡的行為,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現罷了。

有時,小時候的行為和父母的壓力完全無關,這時我既沒有順從父母的期望,也沒有反抗他們,只是單純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比如我養的小老鼠死去的時候,我傷心而落淚;當妹妹推我一把,我生氣地把她推回去;因為有趣,我花好幾個小時看故事書、拼圖,並不是要討父母歡心,而是自己喜歡這麼做。

長大以後,有時我的行為也像這種完全不受別人影響的狀態,這時就是在自由型兒童自我(Free Child)裡,也有人用自然型兒童自我(Natural Child)來稱呼。

從功能來看,兒童自我狀態可以分成順從型兒童自我和自由型兒童自我兩部分,所以在圖3-1中,我們把兒童自我狀態劃分為兩個部分。

正面和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

就一個成人來說,我們都有許多時間處在順從型兒童自我狀態裡。要在這個世界討生活並被接受,就得遵守成千上萬的規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未經思考就會遵守這些規矩,比如過馬路以前,會像爸爸和老師在自己第一次上學時再三吩咐的一樣,左右看看有沒有車子;參加晚宴麻煩別人遞某樣菜給我時,會自動說「請」,因為我從小就學會如果不這麼說的話,別人會認為我很沒禮貌而不肯遞給我。

從順從型兒童自我出發的行為就像這樣,藉著遵守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我們可以在彼此都覺得舒服的情形下,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還能省下很多精力。想想看,如果你每天吃飯都要想一遍餐桌禮儀才能與別人應對的話,該有多累啊!

這些從順從型兒童自我所發出,對我們有益的行為方式,就稱為正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有些作者稱之為好的順從型兒童自我。

相反的,如果我們所重複的行為不再適用於成人狀況,就稱之為負面的(或說不好的)順從型兒童自我。小時候我可能學到要引起父母注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鬧脾氣,現在我長大了,可能有時還希望藉著鬧脾氣得到自己想要的,卻忽略了就一個成人而言,只要單純地直接提出要求就好了。

也可能小時候因為自我誇耀而被媽媽斥責,或是在課堂上背書時被同學嘲笑,於是我對自己做出一個決定: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是很不安全的。長大以後,被要求在眾人面前講話時,我會困窘得臉紅、舌頭打結,心裡想著「我講得不好」,但是就此時此地的狀況來說,現實並沒有什麼危險,而我也有能力好好地講。

每一個人在某些時候都會表現出這種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的行為方式。讀到後面,你會瞭解我們為什麼會這樣。TA幫助人改變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以新的、有效的、適合成人的選擇,來取代這些舊的、不合適的方式。

正面和負面的自由型兒童自我

從自由型兒童自我所發出的行為,也可以區分為正面(好的)和負面(不好的)兩種。如果說我在自由型兒童自我裡,意思就是我的行為是從幼時與父母的規定限制無關的情況所發出的行為,有時這些行為很有用,可以提升個人生活品質,就被歸類為正面的。比如說,小時候我決定要配合父母,絕不表現出生氣的樣子,成人以後,自己不知不覺仍遵循這個方式,可是壓抑生氣的結果,可能是陷入憂鬱或是全身緊繃,經過治療以後,我決定在生氣的時候把情緒表現出來,藉著用力打椅墊,我把多年埋藏起來的自由型兒童的能量釋放出來,之後我覺得舒服多了,身體也放鬆了。

許多人在長大以後,也是這樣把許多兒童自我中的感受(如傷心、害怕、對身體接觸的渴望)埋藏起來,當我們在安全的環境裡把這些情緒表現出來時,就是一種正面的自由型兒童自我的行為。

有時自由型兒童自我的行為是負面的,如果我在正式的晚宴中大聲打嗝,雖然滿足了兒童自我的需要,但破壞社交禮儀的結果必然造成自己也不愉快,還不如忍住。還有更極端、會造成嚴重後果的例子,比如在擁擠的路上高速騎摩托車,這種負面的自由型兒童的行為,可能危及自己和別人的生命。

﹡回想過去二十四小時的生活。記錄自己有哪些情形是處在正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裡,那時有些什麼行為呢?能不能想起幼年時相對應的情形?以同樣的方式記下身處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正面的自由型兒童自我、負面的自由型兒童自我的情形。

花一分鐘很快記下你認為可以用來描述處在正面順從型兒童自我的人的字眼(如果你參加團體,可以用腦力激盪的方式來進行)。以同樣的方式寫下描述負面的順從型兒童自我、正面的自由型兒童自我、負面的自由型兒童自我的字眼。

父母自我:控制型和照顧型

當我還是個小孩,父母有時會告訴我該做什麼,控制我,要我聽話,或是批評我,如「上床睡覺!」「不要在馬路上跑來跑去!」「把鼻涕擦乾淨!」「你好聰明。你這個笨蛋。你好棒。你這個調皮鬼。你好乖;你不乖……」當我拷貝父母的這類行為時,我就是處於控制型父母自我(Controlling Parent)裡(也有人稱之為批評型父母自我)。

有時候父母照顧我、關心我,例如,媽媽溫柔地抱著我,爸爸在睡前念床邊故事給我聽,當我跌倒受傷的時候,他們會安慰我,把傷口包起來。當我表現出父母照顧我時的行為,我便處於照顧型父母自我(Nurturing Parent)裡。

圖3-1可以看到父母自我狀態被分為兩部分不同的功能,就像兒童自我狀態一樣。

正面和負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與照顧型父母自我

有些TA作者把這兩種功能也區分出正面和負面的部分(有人用「好的」和「不好的」來區分)。當我們的父母自我對別人發出的指示是真的想保護別人,或是希望別人能得到益處時,就是正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比如醫生命令病人「不要抽煙!這對你的健康不好。」這道命令就像是他父母在小時候命令他:「馬路上車子多,不要跑出去!太危險了。」

負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是指其行為隱含對別人的輕視。比如老闆對秘書大吼:「你又犯了同樣的錯誤!」他也許是在重複六歲時缺乏耐性的老師對他說同樣話時的語調和姿勢。

正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會從真誠尊重的立場來幫助別人,而負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所提供的幫助則有高高在上、漠視別人的意思。比如同事可能需要幫助的時候,說:「這件工作需不需要協助?如果有需要就告訴我。」這是從正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發出的行為。如果說:「我來幫你忙。」然後把工作從對方手上接下來完成它,就是從負面的照顧型父母所發出的行為。所謂「令人窒息的母親」(smother-mother)就是負面的照顧型父母的典型例子。

﹡回想自己今天對別人表現出控制型父母自我的情形,哪些是出自正面的控制型父母?哪些是出自負面的控制型父母?記不記得自己是拷貝誰的行為呢?以同樣的方式回想有哪些正面和負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的情形。

花一分鐘寫下所有你能想到,用來形容一個人處在正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時的字眼(如果在團體裡,就腦力激盪一分鐘)。以同樣的方式寫下形容負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正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負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的字眼。

成人自我

成人自我(Adult)並沒有做進一步的區分,我們把一個人針對此時此地的所有狀況,利用所有的資源而做的反應,都稱為成人自我的行為。

現在,把以上所描述的各種功能集合起來,就是圖3-1所顯示的圖形。

如果我想知道你正在使用哪一個自我狀態的功能,必須根據你的行為來判斷,所以這些功能上的分類也可以稱為「對行為的描述」。

自我圖

自我狀態中的不同功能對我們的人格有什麼重要?傑克‧杜謝(Jack Dusay)設計了自我圖來呈現其重要性。(注二)

畫自我圖的做法如下:首先畫出一條橫柱,把它分成五等份,分別寫上自我狀態的五個主要功能,以其前綴為縮寫,如控制型父母自我(Controlling Parent)可以簡寫為CP,其餘類推為NP、A、FC、AC,照順序寫上,如圖3-2。

然後在每一個自我狀態上面畫垂直柱,其高度表示所佔時間的多寡。首先畫出自己判斷占最多者,再畫出最少者,以直覺來判斷兩者所佔的時間差多少,由此畫出兩者的相對高度差距。

比如,我認為自己在成人自我狀態的時間最多,在照顧型父母的時間最少,就畫出圖3-3。

然後將另外三個自我狀態,照所花時間多寡的順序來排列高低。我的自我圖就像圖3-4。

每個垂直柱的實際高度並不重要,主要是看彼此相對的高度差距。

杜謝並沒有提出把垂直柱根據正面和負面的多寡來畫,但你也可以這麼畫。把負面的比例以陰影表示,空白的部分則表示正面的比例。比如,我認為自己在順從型兒童自我時,大多是遵守社會規範,在自由型兒童自我時的行為,也大多產生舒服有用的結果:雖然我很少處在照顧型父母自我裡,但當我在其中時,也絕少以負面的方式讓人覺得窒息;我經常表現控制型父母自我,但大多是正面地指導別人。我的自我圖看起來就會像圖3-5。

﹡畫出你自己的自我圖,如果是在團體中,可以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憑直覺很快地做。有些人覺得一個自我圖可以適用於不同的情形,有些人則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自我圖,比如在工作場合和在家裡的自我圖可能就不一樣,你有沒有這種情形呢?試著向某個熟悉你的人解釋自我圖的意義和畫法,請他畫出你的自我圖,比較他畫的和你自己畫的,說不定可從中學得一些東西。

恆定假說

杜謝假設有一個恆定的原則:「如果某一個自我狀態的強度增加,其他自我狀態就會呈現代償性地減少,就好像無論心理能量如何流動,其總量不會改變一樣。」

杜謝認為要改變自我圖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提高想要增加的項目,這樣做的時候,能量自然會從希望減少的項目流出去。

比如我想增加自己的照顧型父母,減少控制型父母,我就開始練習表現更多的照顧型父母的行為,如每天為某個人按摩背部,或是在工作上以開放式的指導代替命令。我不用刻意減少控制型父母的行為,根據恆定假說,當我把更多能量放到照顧型父母自我時,控制型父母的行為自然就會減少。

﹡你想不想改變自己的自我圖呢?先決定你想提高哪一項,至少列出五種有助於增加該自我狀態的行為,在未來一周實行。然後重畫你的自我圖,最好能請不知道你要改變哪一項的人來畫(先不要告訴他你想要改變什麼項目),再兩相對照來看,你的情形是否符合恆定假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