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2章 自我狀態模式 >

第2章 自我狀態模式

回溯自己過去二十四小時的生活:

有沒有哪一刻,你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就像小時候的反應一樣呢?

有沒有哪一刻,你的所做、所想、所感就像你父母的反應一樣呢?

還有哪些時候,你的舉止、念頭和感受是單純針對當時所發生之事的直接反應,與過去無關呢?

﹡每項至少寫下一個例子,並記下當時的感覺、想法和行為。

你剛才完成了自我狀態模式的第一個練習。想一想剛才所做的練習,你檢查了人類的三種表現方式,每一種都包含了一套行為、想法和感覺。

如果我的行為、想法、感覺就像小時候,我就是在兒童自我狀態之中。當我所做、所想、所感受的是模仿自父母,就是在父母自我狀態之中。當行為、思考、感受的方式是針對此時此地所發生事件的反應,並能利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和資源來處理時,我就是在成人自我狀態裡。在運用TA的理論時,我們會簡單地說「在兒童裡」、「在父母裡」、「在成人裡」。

把這三個自我狀態放在一起,就是TA理論的核心:三部分自我狀態組成的人格模式。傳統上,把它畫成三個相連的圓圈(如圖2-1),各以其第一個字母的大寫為名,故也稱之為PAC模式。這是表層結構圖,以後我們還會討論第二層次結構圖。以自我狀態來分析人格的方法稱為「結構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注一)

在不同的自我狀態間轉換

簡小姐在壅塞的馬路上開車,她注意著周圍汽車的速度,也很小心地看著交通號志,她正根據此時此地發生的狀況來開車,所以說是在成人自我狀態裡。

忽然一個人從外線道切過來想超車,兩輛車子太近了,幾乎擦撞,簡小姐嚇了一跳,瞥了後照鏡一眼,見後車還有一段距離,趕緊輕踩煞車。對眼前的危險來說,她的害怕是適當的反應,幫助她在電光火石之間避開可能發生的車禍,她仍然保持在成人自我狀態裡。

待那輛車子逐漸駛遠,簡小姐頗不以為然地撇著嘴搖頭,轉頭對同伴說:「這種駕駛根本就該吊銷駕照。」這時她轉到父母自我狀態中了。當她小的時候,坐在爸爸旁看他開車,父親對其他駕駛不以為然時,就是這樣子撇著嘴搖頭說話的。

不久她到達公司,看看表發現已經錯過和老闆約好談一件要事的時間,她的心往下沉,感到一陣恐慌。此時她又轉到兒童自我狀態裡。小時候上學遲到最怕的就是老師嚴厲的處罰,這份恐慌的感覺是來自兒時經驗,而不是根據現在成人的處境。除了這些想法和感覺,還會伴隨相應的行為,就像當年那個遲到的小女孩一樣,包括心跳加速、張大眼睛、用手搗著嘴,靠近點看,還會發現她在冒汗。

此時她並沒有注意到自己是針對舊時的經驗起反應,但如果問她:「現在的情形有沒有喚起什麼兒時的回憶?」她可能會想起小時在教室裡受到處罰的景象,也可能這種痛苦的記憶被壓抑得太深,而無法馬上想起來,如果她願意去探索這些被壓抑下來的痛苦經驗,可能要花更久的時間,甚至要藉由心理治療才能想起來。

她馬上對自己說:「等一等,我在怕什麼?老闆是個講理的人,她會接受我因塞車而遲到,我也可以改用休息時間來和她談。」她又回到成人自我狀態,整個人放鬆了,手也放下,不再搗著嘴,臉上恢復了笑容。

﹡回到第一個練習中你所舉的例子,審視你所寫的過去一天中的兒童、父母和成人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

回想每當你在兒童自我狀態中的情形,注意你有什麼樣的情緒,可以自己試著以角色扮演來感覺,然後記下當時的想法。通常可以藉著自問:「我在腦子裡對自己說了什麼?」來得到兒童自我的想法,探查關於自己、別人和整個世界這三方面,是怎麼對自己說的;再注意自己在兒童自我狀態中,會有什麼行為表現,可以對著鏡子將角色扮演一番。核對一下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是不是就有這樣的感覺、想法和行為?你甚至可能會想起自己是在重演過去某個特別的事件,大約是幾歲呢?

父母自我狀態

以同樣的方式寫下在父母自我狀態中相關的感覺、想法和行為,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揣摩。要想知道父母自我的想法,可以自問:「在我腦中有沒有聽到父親或母親對我說什麼?」當然也可能是叔伯阿姨、祖父母或老師等具有父母形象的人所說的話。核對一下在父母自我狀態裡的行為、感覺、想法是否模仿自他們,好像拷貝進來的一樣。你可能很容易就發現在各個情境中自己模仿認同的對象。

成人自我狀態

最後,記錄成人自我狀態時相關的行為、想法和感覺。要和兒童與父母自我狀態加以區分,可以自問「這樣的行為、想法、感覺,對處理現在發生的事是否適當,是否能解決問題?」如果答案是「是」,這個反應就是出自成人自我狀態。

有時可能會發現在成人自我狀態時,可以列出行為和想法,卻沒有感覺,確實,常常我們可以不帶什麼感覺而很有效地處理此時此地的事情。但是,在成人自我狀態時,也可以體驗到情緒的。

要如何區分成人和兒童的感受呢?成人的感受對處理現在發生的狀況是適當的。就如簡小姐在兩輛車太接近時會覺得害怕,而趕快煞車以避免車禍。

就一個健康、平衡的人格來說,三種自我狀態都是必須的,我們需要成人自我狀態來處理此時此地的問題,並幫助我們過有效率的生活。要融入社會,需要父母自我狀態提供規範來遵守。兒童自我狀態則包含自發性、創造力和直覺力,這都是不可或缺的。

自我狀態的定義

伯恩對自我狀態的定義是:一種前後一致的感受和經驗模式,直接相關於前後一致的行為模式。(注二)

伯恩用字很講究,我們現在要花點時間來探討他的定義。

首先,他說自我狀態包含了前後一致的感受和經驗,比如簡小姐發現自己要遲到了,她經驗到兒時害怕被處罰的記憶,同時覺得恐慌,如果這時直接問她,就會知道她重新體驗兒時記憶的同時,也感受到那時的情緒,所有這些兒時的經驗和感受都屬於簡小姐的兒童自我狀態。

接著伯恩說到每一種自我狀態的行為也是前後一致的。如果我們觀察簡小姐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她在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時,各有不同的行為。在成人自我中會有一種,在父母自我中會有另一種,而在兒童自我中又有不同的一種,在某個自我狀態下的行為是前後一致的,而三組行為之間彼此也有明顯的差異。

比如她張大眼睛、冒汗、心跳加速時,就會用手遮住嘴,這一組行為代表她在兒童自我裡。如果我們觀察更久的話,還會看到她在兒童自我狀態裡的其他行為,比如她可能會把頭歪到一邊、搖晃雙腳、說話時的音調拉高並顫抖。

我還可以分別列出她在成人自我和父母自我時的行為。

現在我們看伯恩的定義中所說的「直接相關」是什麼意思。

他的意思是,當我有某個自我狀態中的感受和經驗時,也會表現出同一個自我狀態中的行為。比如簡小姐經驗到童年遲到的記憶並覺得恐慌時,也會表現出兒童自我中的行為,這些行為和感受、經驗是直接相關的,同時顯示她正處於兒童自我之中。

自我狀態模式的重點在於我們可以把行為、經驗和感受合理地串連起來。如果你看到我表現出兒童自我中的行為,可以合理地推論我正體驗到兒時的經歷和感受。如果你看到我的行為改變,出現成人自我的動作,也可以推想我的經驗和感受轉到針對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事。如果我表現出拷貝父母的行為舉止時,你也可以預期我內心的感受和經驗是從父母那兒拷貝來的。

﹡現在回到前面的辣習,看看你對自己在過去二十四小時中兒童、成人、父母三種自我的描述。

核對兒童自我中的感受和想法,是否經常一起發生在你身上。

核對兒童自我中的行為,是否也經常成組地發生在你身上。

核對兒童自我中的行為和感受、想法是否經常相關。

對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也以上述三個步驟來核對。

比較你在三種自我狀態下各自的行為、想法和感受,核對這三組彼此間是否有明顯的差異。

最後一步,核對各種自我狀態中的感覺、想法、行為,是否常一致地在自己身上出現。我們有什麼證據說這個模式可以普遍應用在一般人身上呢?

要收集足夠的證據,我們必須不帶成見地觀察別人,並以正確的方法分析,避免把偶然發生的現象當成常態。在我們選好適當的觀察和分析的方法以後,要以此來探究兩個問題:

1.人們是否持續呈現三種不同類的行為,符合我們所定義的三種自我狀態?

2.人們在各種行為下的經驗和感受,是否符合我們所說的模式?

到目前為止,有許多觀察報告肯定地支持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為「是」,本書不擬詳細描述這些研究報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書末所附的參考資料。(注三)

自我狀態和弗洛伊德的理論

自我狀態模式把人格區分成三部分的方式。讓我們聯想到另一個很有名的模式,就是弗洛伊德所認為的——人有三個精神器官:超我、自我、本我。

這兩個模式確實有點類似,乍看之下,父母自我就像是批判的超我,負責監督、指揮、糾正和威逼;而成人自我則類似瞭解現實狀況的自我;兒童自我則好像本我一樣,充滿不受約束的本能和驅力。

這兩個模式間的相似性並不奇怪,伯恩也曾接受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訓練。有些批評者進一步認為伯恩的三種自我狀態只是弗洛伊德三種精神器官的通俗說法,那就大錯特錯了。在伯恩的早期著作中,已經清楚說明這兩個模式的差別。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三種自我狀態是從外顯的行為觀察來的。相反的,超我、自我、本我只是學理上的看法,你不光靠看到我做什麼或聽到我說什麼,就判斷我在「我的超我之中」。但是你可以藉著觀察而知道我是否在「我的父母自我」之中。

其次,自我狀態是指人格的一部分,而弗洛伊德的三種精神器官則是泛稱。當我們說某個人在他的父母自我中時,並不是說他處於一般的父母狀態,而是他重演自己父母的行為、感受和想法。當我們說某人在他的兒童自我裡,也不是說他表現出幼稚的態度,而是他表現出自己兒時的行為,並伴隨當時的感受和經驗。

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兒童自我這三種狀態,都各自包括了超我、自我、本我的影響。伯恩指出當某人處於其父母自我時,會表現出其父母的整個行為模式,包括壓抑、說理及衝動。成人自我和兒童自我也都各有壓抑、說理和衝動的部分。

伯恩從弗洛伊德的模式所發展出的理論,是採納了保羅‧費登(Paul Federn)的看法,他認為自我狀態是自我在不同時間所表現出的特定狀態。伯恩根據可觀察的行為進一步把自我狀態分為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兒童自我。

弗洛伊德的模式和自我狀態模式根本是兩回事,彼此也沒有矛盾,它們只是描述人格的不同方法罷了。(注四)

自我狀態是一種名稱

你無法把自我狀態放在眼前,也無法掂一掂它有多重,或是摸到它,它不是人體或大腦中某個部位的器官。

因為自我狀態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它只是我們用來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的名稱,這個現象包括整套相關的感覺、想法和行為。同樣的,所謂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兒童自我,都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用來區分三套不同的感受—想法—行為的名稱。

很多人在談TA時,對自我狀態的說法常常像是我們擁有的什麼實體,你可能聽過這些說法:「我的兒童自我想要找點樂子。」、「你有很強的成人自我。」

用這種方式會造成誤解,很容易因此以為自我狀態和人是分開的東西。其實絕非如此,並不是「我的兒童自我想要找點樂子」,而是我想要找點樂子,而我可能處於我的兒童自我狀態之中;也不是「我有很強的成人自我」,而是我處理事情的能力很強,而這些能力通常和成人自我狀態有關,比如評估現實狀況和所用方法的可行性。

在本書中,我們完全避免這種把自我狀態當成某種實體的說話習慣,建議讀者也這麼做。

過於簡化的模式

自從伯恩的《人間遊戲》(Games people play)一書在六○年代暢銷以來,TA被認為是一門通俗心理學。許多作家和講者把TA當成熱門的事業,為了使TA成為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商品,他們把某些伯恩的觀念簡化了,只強調那些顯而易懂、立即見效的表象,而忽略深入的觀念和需要仔細研究的觀察。

在這段期間出現了對自我狀態過度簡化的描述模式,這種通俗的模式還在流傳,造成使用TA的人和其他學派專業人士的誤解。

我們在此先看看這個過度簡化的模式是怎麼說的,我們絕不是向你推薦它,本書中也絕對不會用到它的觀點。在這裡提到它,只是因為你可能會在其他討論TA的書或文章裡看到它,甚至可能會發現某些在六○年代學過TA的人也有這個觀念,我們希望你能有所分辨。

過度簡化的模式是怎麼說的呢?它說:「當我思考的時候,我就在成人自我裡;當我有所感受的時候,我就在兒童自我裡;當我下判斷、評價的時候,我就在父母自我裡。」

它把自我狀態模式簡化成這樣,難怪其他學派的專業人員聽到TA的理論基礎竟然是這麼回事時,會疑惑地問:「TA就這麼膚淺嗎?」

讀了本章所解釋的自我狀態模式到底在說什麼以後,你可能會覺得過度簡化的模式和其原版的意義好像很相似。沒錯,它們確實有點像,因為過度簡化的模式擷取了一部分自我狀態的特徵,但忽略了這個模式的其他基本特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過度簡化的模式包含了哪些正確的部分,它和原版的模式有什麼相似之處?

當我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會針對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事做反應,我會運用所有身為成人所擁有的資源,通常這隱含了解決問題的意思,這時會經驗到我正在思考,別人觀察我的行為也可能會認為我正在思考。

如果我進入兒童自我狀態,會表現出我小時候的行為、感覺和想法。越小的小孩越是以感覺來面對外在世界,所以當我在兒童自我時,我常常體驗到自己有所感覺,這時別人觀察我也常常認為我看起來正在表達感覺。

當我在父母自我狀態裡,我會拷貝父母或是具有父母形象的人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就像那個人在我兒時所表現的樣子。對小孩來說,父母經常在設立規矩,說明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或是批評當時的社會狀況,所以就一個處在父母自我狀態的人來說,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表現其父母做價值判斷時說「必須、應該」的樣子。

很明顯的,過度簡化的模式只提供了最簡單的線索來區分自我狀態。事實上,當我在成人自我時,常常是正在思考;在兒童自我時,常常是在表達感受;在父母自我時,常常在做價值判斷。

但是這些自我狀態常見的現象不足以取代對自我狀態完整的敘述,過度簡化的模式完全忽略了下述事實:不管在哪一個自我狀態中,都可以同時思考、感覺、做價值判斷。

過度簡化的模式還犯了一個更嚴重的錯誤:完全不提自我狀態和時間的關係。伯恩一再強調,父母自我和兒童自我都受到過去成長過程的影響,在兒童自我中,我表現出的是過去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在父母自我中,我拷貝以前父母的行為、想法和感受。只有在成人自我時,我才是運用現有的資源,針對現有的狀況反應。

關於過度簡化的模式,我們只簡單談到這裡,這個話題只適合茶餘飯後的消遣,無助於讀者對TA的瞭解。以下本書所說的自我狀態模式都是根據伯恩原來的說法定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