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白話說TA >

白話說TA

這本書的目的是介紹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以下簡稱TA)當前的理論與運用,適用於自學或是參加訓練課程的學生。由於是用非學術、口語化的介紹方式,並使用大量的範例來描繪理論的要點,即使是第一次接觸TA的讀者也會覺得易讀好懂。

如果你上過正式的TA基礎課程,將會發現這本書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重點(譯註:目前在台北、台中和高雄均有正式的課程)。

到今天,TA已經遍佈全世界了,我們也預期這本書的讀者包括各個國家的人,所以用語和舉例也盡量配合這種情形,希望不同背景的人讀來都能覺得熟悉(譯註:台灣在一九九八年成立了中華溝通分析協會)。

TA課程的特色之一,就是經常針對內容做練習,每教完一個段落緊接著都會有相對應的練習,我們發現這是加強對理論的瞭解,以及學習如何應用的最有效方法。

本書也採用這個方式,在每一個段落之後都有練習,要想從本書得到最大的收穫,就要盡可能去做每一個練習。每一段練習之前,會以一個﹡來標明,所用的字體也不一樣。

﹡當你看到﹡和楷體字的時候,就是練習的部分,請盡可能去做,做完了才看下一段。

建議你用活頁筆記本把你在每一個練習中所做的結果記錄下來,最好也把讀本書時的想法寫下來,這是學習TA最有效的方法:用在自己身上。

當你讀完全書也做完練習的時候,你會對自己增加很多的瞭解,可能也會藉這些知識改變生活,若真如此,恭喜你了。

但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完全取代心理治療,如果你有一些實質的個人困擾,我們還是建議你去找專業的治療師。溝通分析師很鼓勵案主學習TA的觀念,如果你決定接受TA治療,這本書也可以幫助你學習。

如果你想用TA幫助或治療別人,這本書可說是最好的入門書,但是這些入門的知識還不足以使你成為專家,要想成為專業的溝通分析師,還必須完成TA學會所規定的上課時數,有實習的經驗,加上專業的督導,並通過學會的考試。有心人可以看附錄四對訓練內容的詳細介紹。

我們的資料廣泛地取材自目前TA的主流觀念。就一本入門書來說,並不適合去談一些還有爭議的理論,但是今日有很多重要的核心觀念,和當初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草創TA時已大不相同,我們寫這本書的熱忱之一,也包括了想把這些新觀念介紹給大家。在六○年代發展出TA的伯恩是個革新者,後繼的溝通分析師能不斷地革新,相信伯恩也會引以為榮。

在TA剛發展出來的時候,有些人的想法和著作造成了一些誤導,使人以為TA的理論基礎很平凡、普通。其實由於伯恩希望TA能被大眾接受,所以他選擇用簡單的字眼來描述觀念,用詞雖然簡單,背後的觀念卻相當複雜、細膩。

由於在六○年代TA被強調是一種「通俗心理學」,有些作者就利用其單純的外表寫了一些過於簡化的書籍,至今TA還沒能完全從那幾年的傷害走出來,雖然二十幾年來有很多溝通分析師寫了不少好書詳細介紹,仍無法洗刷TA的膚淺形象。我們寫這本書也希望能矯正這種錯誤的印象,希望既能細膩深刻地闡明TA的理論,又能用簡單明白的話來交待清楚,一如當初伯恩努力的方向:以通俗的語言來傳達複雜的觀念。

所有TA理論的基礎,可說是自我狀態的描述。當初伯恩就一再強調,自我狀態有其時間因素,父母和兒童自我都是反應過去的經驗,而成人自我則是以所有的資源對此時此地做反應,這三種自我狀態都各有其思想、感受和行為。這和某些簡化的說法:「成人自我狀態負責思考,兒童自我狀態負責感受,父母自我狀態則負責必須、應該做什麼」是很不同的。在本書中,對自我狀態模式的解釋,會回歸伯恩原來的說法,其他理論的闡述也會秉持這個 原則。

書中任一案例的描述所牽涉到的人名都是虛構的,如果和某個同名的真人有類似的地方,則純屬巧合。

我們的專業指導者是艾莉卡‧史登(Erika Stern)博士,她是荷蘭Utrecht大學咨商研究部的教授,沒有人比她更適合這個工作了,她不只就TA指導我們,也就其他心理治療學派的觀點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她本身是個成功的專業主編,加上精通多國語言,在語言的使用上給了我們很多提醒,好讓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讀者也能輕鬆讀這本書。她對本書的貢獻實在太大了。

我們的指導者還有安德魯‧密道頓(Andrew Middleton)博士和克莉絲汀‧密道頓(Christine Middleton),他們以初學TA的立場給我們很多意見,使我們避免一些自以為別人應該知道而未說明的重點,還指出原稿中太過累贅和重複的解釋。他們兩人對最後的定稿有很大的影響。

理查德‧厄斯金(Richard Erskine)博士和瑪莉蓮‧查克曼(Marilyn Zalcman)社工師,針對扭曲感覺的系統給了我們很多寶貴的意見。

傑尼‧漢(Jenni Hine)則提供我們當前TA組織的資料。

愛蜜莉‧杭特‧盧波(Emily Hunter Ruppert)促成我們兩人合作寫下此書。

我們也非常感謝下列眾多作者願意讓我們引用他們在TA季刊和學報上所登的文章,包括:約翰‧杜謝(John Dusay)的「自我圖」;法蘭克林‧恩斯特(Franklin Ernst)的「關於你我好不好的象限圖」;理查德‧厄斯金和瑪莉蓮‧查克曼的「扭曲系統」;泰比‧凱樂(Taibi Kahler)的「迷你腳本」;史帝芬‧卡普曼(Stephen Karpman)的「戲劇三角形」;吉姆‧麥肯納(Jim McKenna)的「安撫圖」;肯恩‧麥勒(Ken Mellor)和艾瑞克‧西格蒙(Eric Sigmund)的「漠視的矩陣圖」。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TA的標準、基本教科書,也希望讀者能共襄盛舉,把你的批評和回饋告訴我們。

有沒有什麼地方,你認為我們應該再說清楚的?你是否覺得這本書有什麼未盡之處?你是否看到書中有錯誤、過時的觀念,或是前後不一致的地方?歡迎你把這些意見告訴我們。

我們也很希望你能說說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哪些部分。

請透過位於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的生活空間(Lifespace)出版社或教堂山(Chapel Hill)的公司和我們連絡。

艾恩‧史都華(Ian Stewart)

凡恩‧瓊斯(Vann Jo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