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魅力何來:人際吸引的秘密 > 3 如何促進親密關係 >

3 如何促進親密關係

什麼因素會影響人們親密關係的起伏?讓我們來討論以下幾個因素:依戀類型、公平和自我表露。

依戀

愛情不僅僅是一種選擇的體驗,它其實更是一種生物性的驅使。我們,從根本上說就是社會性動物,注定要和他人聯繫在一起。正如本書開頭提到的,我們的歸屬需要具有適應性意義。合作可以促進我們種族的生存。在單打獨鬥中,我們的祖先並不是最厲害的捕食者;但是作為狩獵和採集者,以及抵禦其他捕食者方面,他們通過集體行動獲得了足夠的力量。由於群居者能夠生存並繁衍生息,所以今天的我們攜帶了那些預先注定我們與他人聯繫的基因。

嬰兒期對成人的依賴增強了人類之間的聯繫。人在剛出生不久就會表現出許多社會性反應——愛、恐懼、憤怒。但是最首要的是愛。作為嬰兒,我們幾乎是最先產生了對熟悉的面孔和聲音的偏好。在父母注意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嘟嘟囔囔並且報以微笑。到八個月時,我們就可以跟在父親或母親後面爬,而且一旦和父母分離就會哭鬧,等到重新見到父母時,就會緊緊粘住不放。社會依戀作為一個強大的生存推動力,使得嬰兒和父母保持著親密的關係。

依戀,特別是對看護者的依戀,具有強大的生存推動力。1993年8月,在一場監護權官司之後,法庭判決兩歲半的傑西卡應回到她親生父母的身邊。圖為她在離開「她所知道的惟一的家(即養父母家)」時因恐懼而大哭的表情。

如果剝奪兒童熟悉的依戀對象,或者在極端受忽視的情境下,兒童可能會變得退縮、畏懼,沉默寡言。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對無家可歸的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之後,向世界衛生組織反映:「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構成了一個人生活的核心……人們都是通過這些親密依戀來獲得力量和享受生活的。」

研究者比較了親子之間、朋友之間、配偶或情侶之間等不同的親密關係之中的依戀和愛的特性,發現在所有的愛的依戀中都有一些共有的元素:雙方的理解,提供和接受支持,重視並享受和相愛的人在一起。然而,激情之愛似乎還有一些額外的特性:身體上的親暱,排他性的期待,以及對愛人的強烈迷戀。

激情之愛並不專屬於情侶。菲利普·謝弗等人指出,週歲的嬰兒會對父母表現出強烈的依戀,這和青年人熱戀時所表現出來的依戀非常類似,他們會期望得到愛撫,分離時會感到沮喪,重聚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情感反應,並會由於對方的注意和支持而表現出強烈的喜悅情緒。由於嬰兒和他們的看護者之間產生依戀的風格不同,謝弗和哈贊就試圖探討嬰兒的依戀類型是否會延續到成人期的關係中去。

依戀類型

大約七成的嬰兒以及接近這個比例的成年人,都會表現出安全型依戀。當嬰兒被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通常是一個實驗用的遊戲室)時,如果母親在場,他們就會很舒適地玩耍,快樂地探索這個陌生的環境。母親一旦離開,他們就會變得緊張起來;當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跑向母親,抱住她一會兒,然後才放開母親繼續剛才的探索和玩耍。很多研究者相信,這種信任的依戀能夠形成一種親密的運作模式——為個體繪製一幅成年期所形成的親密關係的藍圖。安全型依戀的成人很容易和別人接近,並且不會由於對別人太過依賴或被拋棄而感到苦惱。這樣的戀人也會在安全的,以及忠誠的相互關係中享受性愛。而且他們的關係趨於令人滿意和持久的狀態。

大約兩成的嬰兒和成人表現出迴避型依戀。迴避型的嬰兒在和母親分離或重逢時,雖然會出現內部的生理喚醒,卻極少表現出悲傷。這種類型的成人往往會迴避親密的關係,他們往往對這種關係表現出較少的興趣,更傾向於擺脫這些關係。他們更可能涉足沒有愛情、只有性的一夜情。巴塞洛繆等人指出,迴避型個體可能既害怕他人(「當我與別人太接近時我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又排斥他人(「獨立和自足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大約一成的嬰兒和成人會表現出焦慮和矛盾的行為,稱為不安全型依戀。在陌生環境中,這類兒童會充滿焦慮地粘在母親身邊。母親離開時,他們會哭泣;母親回來後,他們卻會對母親表現出冷漠或敵意。成年的焦慮—矛盾型個體對他人也不夠信任,因此會產生較強的佔有慾和忌妒心。他們和同一個人的關係可能會反覆地出現破裂的情況。在討論出現衝突時,他們會變得情緒激動而且易怒。當不安全型的女性懷孕並覺察到來自丈夫的怨怒或得不到丈夫的支持時,那麼,她們會比安全型女性更容易在孩子出生的頭六個月陷入抑鬱。

一些研究者將這些不同的依戀類型歸因於父母的反應方式。哈贊概括出了如下觀點:「早期的依戀經驗形成了內部工作模式或關於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獨特思考方法的基礎。」安斯沃思和埃裡克森觀察發現,敏感的、反應型的母親——會讓孩子對於世界的可靠性形成一種基本的信任感——她們一般都會培養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而那些童年曾經受到過悉心養育的人往往會和他們日後的愛情伴侶發展出溫馨而具有支持性的感情。其他研究者相信,依戀類型還可能會反映出個體不同的天生的氣質類型。不管怎樣,早期的依戀類型看來的確為後來人際關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公平

如果感情關係中的雙方毫不考慮對方,而都只追求個人需求的滿足,那麼友誼就會結束。因此,我們的社會教育我們彼此之間要交換饋贈,這被哈特菲爾德等人稱為吸引的公平原則:你和你的伴侶從感情中所得到的應該和你們雙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如果兩個人的所得相同,那麼他們的貢獻也應該是相同的;否則其中的一方會覺得不公平。如果兩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所得和付出成正比,那麼他們都會覺得公平。

陌生人之間,以及日常的熟人之間通過交換利益來保持公平:你借給我課堂筆記,將來我會把我的借給你;我邀請你參加我的聚會,你又邀請我參加你的。而在那些持續時間較長的人際關係中,比如室友或者愛人之間,則並不會追求完全相同的交換——「筆記對筆記,聚會對聚會」——而是更隨意地通過一些不同利益的交換來達成公平(「你過來把筆記拿給我,為什麼不留下來吃晚飯呢?」)。最終也就不再追究誰欠誰的了。

愛是自我利益中最微妙的東西。

——約翰遜·霍爾布魯克

長期的公平

認為友誼和愛情植根於公平交換回報之上很愚蠢嗎?難道我們有時候在滿足愛人需要的時卻沒有考慮任何回報嗎?確實,那些處於公平的長期關係中的人並不在乎短期的公正。克拉克和米爾斯認為,人們甚至會努力避免算計交換的利益。當我們幫助一個好朋友的時候,我們並不在意馬上獲得回報。如果有人請我們吃了飯,我們會過一陣子才向這個人發出回請,以免讓他認為,對他的回請只是對「社交債務」的償還而已。什麼是真正的友誼呢?就是人們在幾乎不可能得到回報的時候也會去幫助朋友。當人們看到自己的夥伴犧牲了自我利益,他們彼此的信任就會有所增長。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已成為了你的好朋友呢?就是在你根本料想不到他會和你分享的情況下,他卻做出了這樣的分享行為。幸福的夫妻是不會斤斤計較自己付出幾許,收穫幾許的。

克拉克和米爾斯在馬裡蘭大學的學生中進行了實驗,他們發現,不斤斤計較是友誼的標誌。在正式場合中,投桃報李會促進雙方的關係,但在友誼中卻不是這樣。克拉克和米爾斯猜測,在婚姻中,如果夫妻指出自己期望對方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的話,這樣的做法只會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只有當對方自願做出某種正向的行為時,我們才會把它歸因為愛情。

此外,這種長期公平原則還可以解釋為什麼婚姻雙方的「資源」往往是相當的。他們在外表吸引力、社會地位等方面往往是匹配的。如果他們在某一方面不匹配,比如外表吸引力,那麼他們在另外的方面也會出現不匹配,比如社會地位。但總體上他們之間的資源是平衡的。沒有人會這樣說,甚至很少有人會這樣想:「我的美麗外表可以換取你的巨額收入。」但是,公平原則確實是存在的,在那些持久的感情中更是如此。

對公平的知覺與滿意度

處於公平關係中的人們往往滿意度更高。那些認為其關係不平等的人往往會覺得不舒服:佔了便宜的一方會覺得內疚,而被佔便宜的一方會感到憤怒。(考慮一下自我服務偏見——大部分的丈夫會覺得他們自己做的家務比妻子認為的要多——那些「佔了便宜」的人對於不公平較為不敏感。)

謝弗和基思調查了幾百對各個年齡段的夫婦,他們發現,那些覺得自己婚姻不公平的人大多是因為某一方在烹調、家務、照顧孩子等工作中貢獻過少。知覺到的不公平會導致這樣的結局:覺得不公平的一方會更加沮喪和苦惱。在哺乳期,很多妻子都會覺得自己付出的多,而丈夫付出的少,於是這一階段的整體婚姻滿意度會降低。而在蜜月和「空巢」期,夫婦往往更容易覺得公平和滿意。如果雙方的付出和獲益都是自願的,並且他們一起做決定,那麼他們的愛情更容易持久而美滿。

知覺到的不公平——覺得和自己的配偶比起來,自己在婚姻中貢獻的多而收穫的少——可以預測婚姻緊張以及對婚姻生活的不滿意。

圖8 知覺到的不公平會導致婚姻緊張,而又進一步加強了不公平感

格羅特和克拉克根據他們對結婚伴侶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得出結論認為,知覺到的不公平引發了婚姻緊張。但據他們報告,不公平與緊張的關係是雙向的:婚姻緊張又會加劇知覺到的不公平(圖8)。關係不佳時,我們尤其會覺得不公平,自己付出得多收穫得少。

自我表露

深厚的伴侶關係是親密無間的。這種關係使人們能真實地展現自己,並且可以從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我們會從美滿婚姻和親密友誼中獲得這種美好體驗——這時候,信任取代了焦慮,使我們更容易展現自己,而不需要擔心失去他人的友情或愛情。後來,這種特點就被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西德尼·朱拉德歸結為自我表露。隨著相互關係的深入和發展,自我表露的伴侶會越來越多地向對方展現自我;他們彼此的瞭解越發深入,直到一個適當的水平為止。

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都會喜歡這樣的親密關係。如果一個平時很內向的人說我們的某些東西讓他覺得「願意敞開心扉」,並分享他的秘密,那麼大部分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感到十分高興。被他人挑選為自我表露的對象,是很令人高興的事情。我們不僅喜歡那些敞開胸懷的人,而且也會向自己喜歡的人敞開我們的胸懷,而且在自我表露之後,我們會更加喜歡這些人。如果缺乏發展這種親密關係的機會,我們就會有孤獨的痛苦感受。

很多實驗試圖探索自我表露的原因和效果。人們什麼時候最願意談論這樣的私密信息呢——比如「你喜歡自己的哪些方面,不喜歡自己的哪些方面?」或者「你最羞愧的事情是什麼?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這樣的表露對雙方有什麼效果呢?

我們在沮喪的時候會更多地自我表露——比如生氣和焦慮的時候。對於那些我們期望與之有更多交往的人,我們會更多地自我表露。而且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比其他類型的人自我表露更多。最值得信賴的結論是,人們之間存在表露互惠效應:一個人的自我表露會引發對方的自我表露。我們會對那些向我們敞開胸懷的人表露更多。但是親密關係的發展並不是隨之即來的。(如果親密關係立即產生,那這個人就會顯得不謹慎和不可靠。)合適的親密關係的發展過程就像跳舞一樣:我表露一點,你表露一點——但不是太多。然後你再表露一些,而我也會做出進一步的回應。

對於那些戀愛中的人們,親密關係的不斷加深會使他們興奮。鮑邁斯特等人認為:「親密關係的增強會創造很強的激情感覺。」當親密關係穩定時,激情就相對較少。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喪偶再婚的人會在婚姻開始時有相對較高的性交頻率,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嚴重衝突得到和解後,親密關係可以激發更高的激情。亨德裡克等人說:「激情和友誼是感情滿意度的兩個主要預測指標。」這兩者可以相互影響:友誼的增進可以提高激情水平。

有些人——主要是女性——特別善於使人「敞開心扉」。她們可以輕易地引發他人進行親密的自我表露,即使是那些通常很少表露自己的人。這樣的人似乎都是好的傾聽者。在交談中,他們會一直保持高度注意的面部表情而且總是顯得很樂意傾聽。對方說話時,他們也會時不時地插一些支持性的話語,以此表達自己對交談的興趣。心理學家羅傑斯把這些人稱為「促進成長」的聽眾——他們是真正表露自己情感的人,接受他人情感的人,以及共情、敏感並且善於思考的人。

卡爾·羅傑斯(1902~1987),美國心理學家,是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6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這樣的自我表露有什麼效果呢?朱拉德認為,這樣的方式——扔掉我們的面具,真實地表現自己——是培植愛情的方式。他認為對他人敞開自我,同時將他人的自我表露當做是對自己的信任,可以使人們之間的交往更加愉快。例如,擁有一位親密朋友,我們可以與他討論我們對自我形象的恐懼,那麼我們這方面的壓力就得以減緩了。一段真正的友誼還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其他關係上出現的問題。羅馬的戲劇作家塞內卡這樣說道:「當我和好友在一起時,就像跟我自己在一起一樣,我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推到極致,婚姻也正是這種友誼,它以彼此的忠誠為特徵。

什麼是朋友?我來告訴你吧。那就是一個能讓你做你自己的人。

——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弗蘭克·克萊恩

自我表露也是伴侶之愛所帶來的快樂之一。那些經常敞開自己心扉的夫婦或情侶,他們會報告更高的滿意度並且更容易保持長久的感情。那些認為自己「總是把自己最隱私的感情以及想法和自己的伴侶分享」的夫妻,往往對婚姻的滿意度最高。蓋洛普進行的一項美國婚姻調查結果顯示,共同祈禱的夫婦中有75%(不共同祈禱的夫婦中只有57%)的人報告說他們的婚姻非常幸福。在信徒中,發自內心的共同祈禱是謙卑的、私密的、觸及靈魂的表露,那些共同祈禱的夫婦也更經常地討論他們的婚姻,更尊敬自己的配偶,並把自己的配偶評價為善解人意的愛人。

研究者還發現,女性通常比男性更願意表露自己的恐懼和弱點。正像凱特·米利特所說的,「女性表達自己,男性壓制自己。」然而,現在的男性,特別是那些持男女平等觀點的男性,似乎也越來越傾向於表達自己內在的感受,並樂於享受伴隨雙方信任和自我表露而來的滿足感。阿倫等人指出,這正是愛情的精髓——兩個自我相互聯繫,相互傾訴,從而相互認同;兩個自我保持其個性,但又共享很多活動,為彼此的相同之處而感到愉悅並且相互支持(圖9)。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反映友誼親密感提高的經驗,來培養親密關係呢?阿倫夫婦和他們的同事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他們把互不相識的人分為兩兩一組,讓他們共處45分鐘。在最初的15分鐘裡,讓他們交流一些低親密性的話題和想法,比如「你最近一次自己唱歌是什麼時候」。接下來的15分鐘,討論比較親密的話題,比如「你最寶貴的記憶是什麼」。最後的15分鐘,要引發更多的自我表露,比如「完成這個句子:『我希望有一個人能和我一起分享……』」以及「你最後一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麼時候?自己哭泣呢?」。

圖9 愛情:自我的交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比於花45分鐘討論一般問題(「你的高中是什麼樣子」,「你最喜歡哪個節日」)的人,那些在近一小時的時間裡經歷了自我表露逐漸升級的人,明顯感覺自己與交談夥伴更親密——事實上,研究者報告:「有30%的學生認為,這些交談夥伴比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還要親密」。這些關係顯然並不包含真正友誼中的那種忠誠和承諾,但是,這項實驗卻提供了一個驚人的結果:自我表露可以如此輕易地幫助個體建立對他人的親密感——在互聯網上正是如此(見「聚焦:互聯網究竟創造了親密關係還是人際隔絕?」)。

親密關係的性別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對待親密關係的方式上會有什麼不同嗎?南希·霍多羅夫等人提出,從總體上來說,女性比男性更重視親密關係。

與男孩相比,女孩之間的談話更加親密,而且遊戲也更少攻擊性,埃莉諾·麥科比經過數十年對性別的研究作出了這樣的總結。而由於他們各自和同性別的人交往,所以男女之間的差異就會逐漸顯現出來。

聚焦互聯網創造了親密關係還是人際隔絕

如果你是這本書的讀者,那幾乎可以肯定你是世界上大約6億(2003年數據)互聯網用戶中的一員。在北美,大約花費了70年,才使家庭電話普及率由1%上升到75%。而互聯網,大約只花費了7年的時間,普及率就達到了75%。你和其他的大眾(很快就會達到10億)可以輕鬆享受電子郵件、網絡衝浪、閱讀新聞、聊天等等服務。

你對這些現象怎麼想:以計算機為媒介的溝通,能夠替代發展人際關係的真實的溝通嗎?它是擴展我們社交圈的絕佳方式嗎?互聯網使得我們能夠更容易尋找到新朋友,還是佔用了我們面對面的交往時間?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討論。

正方觀點:就像印刷品和電話一樣,互聯網擴展了溝通,而溝通使人際關係得以發展。印刷品使面對面講故事的時間減少了,電話使面對面聊天的時間減少了,但它們都使我們可以更加方便地與他人接觸,而不受時間和距離的限制。社會關係需要建立社會網絡,而互聯網正好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它使我們可以高效地與家人、朋友、志趣相投的人聯繫——包括那些用別的方式不可能發現並結為朋友的人,如多發性硬化症病人,還是聖尼古拉斯的收藏者,或者是哈里·波特迷。

反方觀點:誠然網絡可以用於溝通,但這種手段傳遞的信息相當貧乏。它無法反映目光交流、非言語線索、身體接觸等微妙的變化。除了一些簡單的表情符號——比如:-)表示微笑——電子信息缺乏手勢、面部表情、語調等信息。難怪它們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缺乏富有表現力的電子錶情,使得情緒容易被人誤讀。

比如,語調的細微差別可以表示一個陳述是嚴肅的、開玩笑的,還是神聖的。賈斯汀·克魯格等人表明,儘管人們覺得自己開玩笑的意圖在E-mail中或是口頭表達中是同樣清晰的,但實際上,在E-mail中卻不是如此。由於匿名的原因,誤會有時甚至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此外,互聯網還像電視一樣,佔用了人們用在真實關係中的交流時間。虛擬愛情還沒有發展到與現實約會同等的地位,而網絡性愛也是人為製造的親密假象。個體化的網絡娛樂取代了橋牌之類的遊戲。這種虛擬化與隔絕是令人遺憾的,因為我們進化的歷史決定了我們天生需要真實的相互關係,充滿了假笑與微笑。難怪斯坦福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在4000名被調查者中,有25%的人報告說,他們的在線時間減少了他們與家人和朋友面對面交流和打電話的時間。

正方觀點: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覺得互聯網使他們孤立了。另外的一個全國調查發現:「一般的互聯網用戶——特別是那些女性用戶——都相信他們利用E-mail增強了他們的人際關係,並增加了與親朋好友的交流機會」。互聯網的使用可能會取代人際間的親密交流,但它也同時取代了花費在看電視上的時間。而且,如果網上購物不利於你住所附近的書店的話,那麼,它也為你的人際交往騰出了時間。電信通訊也是同樣的,它使很多人可以在家工作,並且為他們的家庭生活贏得更多時間。

為什麼說通過互聯網形成的關係不真實呢?在互聯網上,你的相貌和所處的場所都無所謂,年齡、種族也不再有影響,你的友誼決定於更重要的東西——你們共同的興趣和價值觀。在工作中,以計算機為媒介的討論更少受到地位的影響,從而使人更為坦誠,且參與機會均等。並且,以計算機為媒介的溝通還往往比面對面的溝通更能引發人們自發的自我表露。

到2003年為止,每個月都有4500萬人報告,他們在使用互聯網的約會網站。在2003年的上半年,僅就美國人而言,在這類互聯網約會網站上的花費就達到了2億1400萬美元之多,這個數字幾乎是2001年總和的3倍。

大部分互聯網上的調情都會無疾而終,一位多倫多婦女談道:「所有我知道的嘗試過網上約會的人……都承認,她們對於和一個網友花費了幾個鐘頭閒聊之後見面,卻發現他是個溜鬚拍馬之徒這樣的事情感到十分厭惡」。但是麥克納和巴奇等人的報告中卻提到:通過互聯網形成的友誼和浪漫關係更容易保持至少兩年時間。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還發現,人們在互聯網上表露得更多,表現得更加誠實而不那麼做作。如果拿互聯網上相處20分鐘的人與面對面相處20分鐘的人相比,人們更喜歡那個網上的人。甚至在兩種條件下碰到的是同一個人時,情況也仍然如此。在現實生活中的調查也顯示,人們認為網上的友誼與現實中的友誼一樣真實、重要和親密。

反方觀點:互聯網可以使人們展現真實的自我,但同時也可以使人們假裝成任何他們想要的樣子,有時候甚至還為了達到性欺詐的目的而不擇手段。而且,網絡色情和其他形式的色情作品一樣,會扭曲人們對性的實際情況的認知,降低他們真實伴侶的吸引力,使男性更多地從性的角度看待女性,將性脅迫當作小事,為人們在性情境中的行為方式提供心理圖式,提高喚醒水平,從而減低抑制並導致對無愛性行為的模仿。

最後,羅伯特·帕特南提出,以計算機為媒介的溝通帶來的社會收益受到兩個現實方面的限制:「信息鴻溝」加劇了既得利益者與未得利益者之間的社會和教育不公現象。「網絡割據化」使得寶馬2002款的業主們都湧入了互聯網,這種「割據化」也使得白種人至上主義者得以相互聯絡而彼此促進。「信息鴻溝」問題可以通過降低互聯網費用和增加公共使用場所來解決,而「網絡割據化」問題是任何媒體都具有的。

隨著對於互聯網對社會影響的討論不斷持續,帕特南說:「最重要的問題並不是互聯網對我們造成了怎樣的影響,而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互聯網?……我們如何利用這種技術手段增強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如何改進技術以增加社會性的存在,增強社會性的反饋,以及社會性的線索?我們如何利用這種快速而經濟的溝通手段去彌補現實溝通手段的不足?」

在女性各種聲音中,包含有真正的關懷。

——美國女權主義者、心理學家 卡羅爾·吉利根

對成年人而言,生活在個人主義文化中的女性經常用更富有關係性的詞彙來形容自己,樂於接受更多別人的幫助,體驗更多與關係有關的情感,並努力使她們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更加協調。男性在談話時常常關注任務以及與大群體的關係,而女性則更多關注個人關係。打電話時,女性和朋友的聊天時間更長。在電腦面前,女性花費更多的時間發送電子郵件以表情達意。在群體中,女性之間會相互分享她們各自的生活,為他人提供更多的支持。當面臨壓力時,男性傾向於以搏鬥回應,通常以反抗來應對威脅。謝利·泰勒指出,幾乎在所有的研究中,遭遇壓力的女人更多的是需要他人的照顧和幫助。她們向家人和朋友尋求幫助。在大學一年級學生中,10個男生中有5個認為「幫助有困難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女生每10個裡面就有7個人具有同樣的想法。

女孩的遊戲通常規模較小且比較親密。而男孩的遊戲卻更富有競爭性和攻擊性。

費利西亞·普拉圖及其同事報告說,總體上,男性總是會被那些增強性別之間不平等的工作所吸引(公訴律師,廣告策劃者等);女性則被那些減少性別之間不平等的工作所吸引(公訴人,慈善工作的宣傳者)。對64萬人的工作偏好的研究發現,男性更傾向於看重報酬、提升機會、挑戰和權力,而女性則更看重合理的時間安排、私人關係、幫助他人的機會。確實,北美大多數需要關注他人的職業,比如社工、教師、護士等,女性從業者都比男性要多。此外,女性似乎更加仁慈,在所有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人中,48%的女性做了慈善捐款,而男性的比例只有35%。女子學院很少得到男校友的支持。

與多數女性的想法相反,和男人發展一段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當然,這個男人必須是一隻拉布拉多獵犬(一種會把獵物取回來的獵犬)一樣的人。

——美國普利策獎獲得者 戴夫·巴裡

作為母親、女兒、姐妹、祖母身份的女性可以很好地維繫家庭。女性會花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和老人。與男性相比,女性會花3倍的時間購買禮物和賀卡,用2~4倍的時間處理私人信件,給朋友和家庭打的長途電話要多10%~20%。當要求參與者提供可以描繪自己的照片時,女性提供的照片更多地包含了父母和其他人。尤其對於女性來說,相互支持的感覺對於女性的婚姻滿意度是極為關鍵的。

當然,在不同的情境下,微笑也會有所不同。但在400多項研究中,女性較高的聯繫能力表現在更高頻次的微笑上。比如,瑪麗安娜·拉弗朗斯分析了9000張學校畢業冊中的照片,哈伯斯塔特和塞塔考察了1100張雜誌和報紙的照片,觀察了超市、公園、街道上的1300個人,均發現女性的微笑次數更多。

接受調查時,女性更傾向於將自己描述為能夠「共情」,能夠感受他人的感覺——為他人的喜悅而高興,為他人的悲傷而哭泣。儘管在實驗室條件下,共情的性別差異沒有那麼顯著,但的確存在。在觀看幻燈或者聽完故事以後,女孩會有更多共情的反應。在實驗室的模擬情境或實際生活中令人沮喪的情境下,女性比男性更可能為他人遭受相似的經歷而表現出共情的反應。女性更容易哭泣,也更多地報告為他人的悲傷而難過。12%的美國男性和43%的美國女性報告說因為伊拉克戰爭而哭泣。而自閉症,一種缺乏共情能力的障礙,也多發於男性。

共情就是與他人感同身受,就像7歲的拉馬爾·皮尤在做的一樣。

所有這些都有助於解釋與男性的友誼相比,為什麼男性和女性都報告說和女性的友誼更加親密、愉悅並容易維持。當需要別人共情和理解時,男性和女性都傾向於向女性傾訴自己的快樂或者傷痛。

對男性和女性共情差異的一種解釋是女性具有更強的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朱迪思·霍爾對125項考察男女對非言語線索敏感程度的研究分析發現,總體而言,女性更善於發覺他人的情緒線索。例如,呈現一個2秒鐘的無聲影片,內容是一個悲傷女性的面孔,女性被試在猜測她究竟是在批評某人還是在考慮離婚的問題上表現出更高的準確性。女性對非言語線索的敏感性有助於解釋她們在積極、消極情境下更強的情緒反應。女性也能根據某些情境更準確地預測複雜而細微的情緒(比如與你一起工作的一個朋友,因為工作獲得了嘉獎,你心情如何?你的朋友心情如何?)。

為了考察人們「共情的準確性」,威廉·伊克斯及其同事們對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進行錄像(包括陌生人之間,朋友或夫妻之間,病人與醫生之間)。而後他們要求每個談話者觀看錄像,在任何一個產生想法或感受的時刻停止播放,並記錄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而後再次播放錄像,要求觀看者(有時候是談話的另一方)猜測在這些時候,另一個人在想什麼或感受如何。

結果發現,理解朋友的感受比理解陌生人的感受,其共情的準確性更高。但確實有些人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有些人是較好的共情者。而女性共情的準確性,總體來說,比男性的準確性要高。此外,也發現女性在記憶面部特徵和其他外表特徵方面更為準確。

霍爾報告說,女性非言語地表達情緒能力同樣非常出色。根據科茨和羅伯特·費爾德曼的報告,這個特點在積極情緒下更為明顯。他們要求被試談論令自己感到快樂、悲傷和生氣的情境。而後給觀察者呈現5秒鐘有關這些陳述的無聲影片。結果發現在快樂情境中,觀察者對女性情緒的推測更加準確。相反,男人在傳達憤怒時似乎更加出色。〔你是否認為:西方女性應該更自立,以適應西方社會的個體主義文化?還是說她們應該借助女性注重關係的傾向來改變西方社會的權力導向(以較多的兒童被忽視、孤獨感和抑鬱為代表),使其成為充滿關懷的社會。〕

不管是對女性還是對所有人類,像溫柔、敏感和溫情這類的特性都對親密關係的維繫有重要作用。在悉尼,約翰·安蒂爾對已婚伴侶的研究發現,如果丈夫或者妻子其中一方擁有上述這些傳統上屬於女性的特點的話——雙方都有則更好——他們的婚姻滿意度會更高。如果配偶很有教養並且會給對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他們會體驗到較高的婚姻滿意度。

小結

從嬰兒到老年,依戀都是人類生活的中心。安全的依戀會使婚姻持久,生活美滿。

伴侶之愛的一個好處就是彼此有機會進行親密的自我表露,這是一種雙方隨著對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應從而逐步達到的一種狀態。如果雙方覺得相互關係是平等的,他們的付出與回報是成比例的,伴侶之愛就能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