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魅力何來:人際吸引的秘密 > 1 什麼造就了友誼和吸引 >

1 什麼造就了友誼和吸引

什麼因素孕育著喜歡和愛情呢?讓我們來討論那些有助於最初的人際吸引的因素: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歡的感覺。

我說不出我的腳踝怎樣彎曲和我最微小的願望來自何處,也說不出我付出友情的根由,以及我收回友情的緣故。

——《自我之歌》,沃爾特·惠特曼

美國著名詩人、散文家

什麼因素使一個人喜歡或愛另一個人呢?有關人性的問題中,沒有比這個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了。肥皂劇、流行音樂、小說以及我們的日常交談中,愛情之花的綻放與凋零是永恆的話題。在我還不知道社會心理學這一領域之前,我就已經記得戴爾·卡耐基關於「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的秘訣了。

以喜歡和愛情為主題的文章太多了,幾乎所有可能的解釋——包括對其對立面的解釋——都已經被闡述過。對多數人來說——也包括你——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喜歡和愛情呢?不見面使彼此的心更加炙熱,還是「眼不見,心不念」呢?因為喜歡而吸引,還是因為吸引而喜歡?漂亮的外表重要嗎?什麼因素促進了你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下面,我們先討論那些有助於友誼建立的因素,然後再討論如何維持和加深關係,從而滿足我們的歸屬需要。

戴爾·卡內基(1888~ 1955),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國內又譯為《人性的弱點》),70餘年來始終被視為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

接近性

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接近性是一個強有力的預測源。儘管接近也可能誘發敵意,大多數攻擊和謀殺都發生在住得很近的人們中間,但接近性更容易產生喜歡。對於那些沉浸於神秘的浪漫愛情幻想的人來說,接近也許是乏味的;但是社會學家已經證實,大多數人的婚姻對象是那些和他們居住在同一社區,或在同一個公司或單位工作,或曾在同一個班裡上過課的人。環顧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結婚的話,他或她也很可能是居住、工作或學習在你步行可及範圍之內的人。

相互交往

當我不能接近我愛的人時,我便去愛那個離我近的人。

——電影《綠野仙蹤》插曲《彩虹之上》

事實上,地理距離並不是關鍵,功能性距離——人們的生活軌跡相交的頻率——才是關鍵。我們常常與那些共享居住區的入口、停車場和娛樂場所的人成為朋友。隨機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大學生,當然不可避免地頻繁交往,所以他們更可能成為好朋友而不是敵人。這樣的交往能使人們尋求彼此的相似性,感受對方的喜愛並把自己和他們知覺為一個社會的單元。

我所在的大學裡,男生和女生曾經住在校園的兩頭,可以理解,他們經常抱怨缺乏異性朋友。現在,他們住在同一宿舍區的不同地方,並共享過道、休閒室和洗衣設備,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友誼較之此前多得多了。所以,如果你剛到一個城市而且想交朋友,就嘗試一下去租靠近郵筒的房子,坐靠近咖啡壺的桌子,在靠近主要建築的停車點停車,這些都是幫你建立友誼的基石。

這種接觸的偶然性有助於解釋下面這個令人驚奇的發現。試想一下,如果你有一個孿生同胞,他(她)已經與某人訂婚,你(有那麼多的地方與他或她相似)難道不會覺得自己也會愛上那個人嗎?答案卻是否定的。萊肯和奧克·特利根報告說,只有一半的孿生同胞說他們確實喜歡自己同胞的選擇,但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說「我可能會愛上我孿生同胞的未婚妻(或未婚夫)」。萊肯和特利根猜測,浪漫的愛情常常更像雛鴨的印刻,只要是經常與我們在一起,我們會愛上幾乎是任何一個與自己有著大致相同的人格特徵並且會回報我們感情的人。

近距離使人感到親近。人們經常與熟悉的同事親近,有時還會相愛。

為什麼接近會誘發喜歡呢?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易得性;很顯然,我們很少有機會認識一個不同學校的人或住在另一城市的人。但是事實遠不限於此,大多數人更喜歡他們的舍友,更喜歡隔壁的人,而不是隔了一個房間的人。而隔著幾個門或是住在樓下,還沒有遠到令人感到不便的地步。此外,那些距離接近的人,就像容易成為朋友一樣,也容易成為敵人。那麼,為什麼接近性更容易培育感情而不是滋生仇恨呢?

對相互交往的預期

前面我們已經注意到,接近性能使人們發現共性並交換回報。更重要的是,僅僅是對相互交往的期待就可以引發喜歡。達利和伯奇德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向明尼蘇達大學的女生提供一些關於另兩位女生的模糊信息,並告訴她們待會兒須與其中的一位進行親密的交談。然後問她們對那兩名女生的喜歡程度。結果發現,她們更偏好須與之見面的那位女生。對與一個人約會的預期也能促進喜歡。甚至那些大選中落敗方的支持者,也會發現自己對於獲勝方——現在是他們的對立方——的看法也有所改善。

這種現象具有適應性的意義。預期的喜歡——期望某人是令人喜愛的和容易相處的——能增加與之建立互惠關係的機會。我們更喜歡那些經常見面的人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與他人的關係,並不是所有的都是我們能選擇的,但我們卻必須與他們——室友、兄弟姐妹、祖父母、老師、同學、同事等進行持續的交往。喜歡他們必定有助於和他們建立更好的關係,反過來,這樣的關係也造就了更快樂、更有成就的生活。

曝光效應

接近性引發的喜歡不僅是因為接近性能產生相互交往和預期的喜歡,而且還有另一個原因:200多個實驗結果顯示,熟悉不會導致輕視。這和一個古老的諺語正好相反。事實上,熟悉誘發了喜歡。對於各種新異刺激——無意義音節、漢字、音樂片段、面孔——的曝光都能提高人們對它們的評價。虛構的土耳其文字,諸如nansoma、saricik和afworbu,比真正的文字iktitaf、biwojni和kadirga意味著更好還是更不好的事物呢?密歇根大學的學生接受了羅伯特·扎伊翁茨的測試,結果顯示,他們更加偏好那些出現頻率高的單詞,看到無意義詞語或中國表義文字的次數越多,他們便認為這些字詞表示的意思也越積極(圖2)。這使我萌發了做一個課堂驗證的想法,先是週期性地在屏幕上用動畫呈現某些無意義詞語,在學期末,學生們對這些「詞語」的評價比那些他們從沒見過的無意義詞語的評價要更積極。

請考慮一下,你最喜歡字母表裡哪些字母?不同國家、不同語言和不同年齡的人都偏好他們名字中的字母,以及那些在母語裡頻繁出現的字母。法國學生把大寫字母W評價為最不喜歡的字母,而W正是法語裡最不常見的。日本學生不但偏好他們姓名中的字母,而且還偏好與自己生日對應的數字。當然,這種「姓名效應」也不單純是「曝光效應」的反映——有關內容詳見「聚焦:喜歡與自己相關的事物」。

圖2 曝光效應

在多次呈現刺激之後,學生們對刺激的評價(此處呈現了樣本中的一個)更為積極。

聚焦 喜歡與自己相關的事物

人類總是喜歡對自己感覺良好,而且一般來說,我們都是這個樣子。我們不但有一種自我服務的傾向,而且還表現出佩勒姆等人所說的那種固有的自我中心主義:我們喜歡與自己相關的事物,不但包括我們姓名中的字母,還包括潛意識中與自己有關的人、地方和其他東西。

佩勒姆及其同事報告,這種偏愛會對我們生活中的重大抉擇,包括我們的住址、職業等產生微妙的影響。費城(Philadelphia)中名叫傑克(Jack)的人只是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le,一個比費城小的城市)城中的2.2倍,但叫菲利普(Philip)的人卻是它的10.4倍。同樣,弗吉尼亞(Virginia)海灘有更多的人名叫弗吉尼亞(Virginia)。

這一現象,是否有可能只是反映了為孩子起名時會受其居住地的影響?是否喬治亞州(Georgia)的居民就更喜歡為他們的孩子取名為喬治(George)或者喬治亞(Georgia)呢?可能是這樣的,但這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各州都相對有更多人的姓氏與州名是相似的。例如在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姓以Cali開頭(如Califano)的人佔了更大的比例;同樣,在加拿大一些主要的城市中,姓與城市名有交迭的人也比想像的多;多倫多(Toronto)就有更多人的姓是以Tor開頭的。此外,很多叫「喬治亞」的女性傾向於搬家到喬治亞州,而叫弗吉尼亞的人則傾向於搬家到弗吉尼亞州。這種遷移特點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住在聖路易(St. Louis)的人中,姓路易斯(Louis)的人比全國平均數高49%,以及姓希爾、帕克、比奇、萊克或羅克的人大都喜歡居住在城市名包含了他們姓的地方,如帕克城等。佩勒姆等人推測,「市名與自己的姓名相像的城市對人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還有不可思議的,這並非憑空編造,人們好像還偏愛與他們的姓名有關的職業。在美國,傑裡、丹尼斯(Dennis)和沃爾特這些名字的普遍程度是相同的(這些名字中的每一個均占總人口的0.42%),然而,在美國的牙醫(dentist)中,叫丹尼斯的人卻幾乎是叫傑裡或沃爾特的兩倍。叫丹尼斯的牙醫也是叫貝弗利或塔米(與其普遍程度相同)的2.5倍。叫喬治(George)或傑弗裡(Geoffrey)的人在地學家(Geoscientist,包括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地球化學家)中佔了更大的比例。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姓以B開頭的人大都支持布什(Bush),而姓以G開頭的人大都支持戈爾(Gore)。

閱讀了基於固有的自我中心的偏愛的文獻後,我不得不停筆仔細考慮一下:難道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去Fort Mayers旅行的原因嗎?為什麼我寫了這麼多關於心境(moods)、媒體(media)以及婚姻(marriage)方面的文章?為什麼我要與默多克(Murdoch)教授合作?

曝光效應違背了我們通常對厭倦的預測——重複聽到的音樂和反覆吃的食物會引起厭倦——興趣減低。除非這種重複是沒完沒了的(有一句朝鮮諺語:「即使是最好的音樂,聽多了也會厭倦」),否則通常它的確會使喜歡增加。當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在1889年完工時,曾被嘲笑是奇形怪狀的東西。今天,它卻變成了巴黎備受喜愛的標誌物。

這種改變使人們對那些對新事物的最初反應感到好奇。到巴黎盧浮宮的遊客是真的欣賞名畫《蒙娜麗莎》呢,還是他們僅僅是樂於發現一個熟悉的面孔?也許二者都有:瞭解她是為了喜歡她。哈蒙-瓊斯和艾倫利用實驗證實了這一現象。他們給實驗參與者呈現一個女性的面龐,發現隨著觀看次數的增多,參與者的面部(微笑的)肌肉變得更活躍了。曝光效應誘發了愉快的情感。

埃菲爾鐵塔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是一座於1889年建成的鏤空結構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它是法國專為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所建,作為那個時代的標誌,它也成為了工業革命的象徵。

扎伊翁茨和他的同事報告說,甚至當人們未能意識到他們所接觸者為何的時候,熟悉也能引起喜歡。事實上,當人們無意識地接受刺激時,曝光效應往往會更強烈。在一項實驗中,女學生使用耳機一隻耳朵聽一段散文,然後要求她們大聲重複聽到的詞彙,並和書面文字對照來檢查錯誤。同時,給她們的另一隻耳朵播放簡短、新穎的樂曲。這個程序要求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言語材料上,而忽略樂曲。隨後,把聽過的這些樂曲分散在其他類似的但是之前並沒有播放過的樂曲中呈現給她們。結果發現,這些女學生聽到後,雖然不能將先前聽過的樂曲辨認出來,但對它們卻是最為喜歡的。

請注意,這個實驗發現,關於刺激的有意識的判斷,並未對人們的所見所聞提供什麼線索,而人們的直接感受對此則頗有助益。人們大概能夠馬上記起喜歡或厭惡的事或人,但卻意識不到喜歡或厭惡他們的原因。扎伊翁茨認為,情緒相比於思維是更即時的東西。扎伊翁茨的驚人設想——情緒半獨立於思維(「情感可以先於認知」)——在最近的腦研究中得到了支持。情緒和認知可由不同的腦區引發。破壞猴子的杏仁核(一個與情緒有關的腦結構)以後,它的情緒功能受到了損害,但認知反應卻保持完好。

扎伊翁茨指出,曝光效應具有「巨大的適應意義」。它是一種可以預定我們的吸引和依戀傾向的「硬件」現象。它有助於我們的祖先把熟悉的或安全的事物,與不熟悉的或不安全的事物區分開來。曝光效應還使我們在評價他人時戴上有色眼鏡:我們喜歡熟悉的人。當然,曝光效應也有缺點,對陌生人的警惕——這能解釋當人們面對那些不同於自己的人時,為什麼會產生一種原始的、自動的偏見。害怕或帶偏見的感受並不總是刻板印象的表現;有時候,刻板印象是為了對直覺的情感進行辯護而出現的。

我們也更喜歡以常見的方式展現的自我。在一個有趣的實驗中,米塔等人給威斯康星-密爾沃基大學的女生拍了照片,隨後給她們呈現一張真實的照片和將其做了鏡像變換(左右反轉)後的照片。研究者詢問她們更喜歡哪個形象,結果發現,她們更喜歡那張鏡像版的——這是她們習慣的形象(難怪我們的照片看上去從沒有覺得完全稱心的)。但當給這些女生呈現她們最要好的朋友的照片(同樣是兩種形式)時,她們報告說更喜歡那張真實的照片——即她們習慣的形象。

曝光效應。如果加拿大前總理保羅·馬丁也像我們多數人一樣的話,他會更喜歡他所熟悉的鏡子中的形象(左圖),而不是他實際的形象(右圖)。鏡子中的形象是他每天早晨刷牙時都會見到的形象。

廣告商和政治家們充分利用了這種效應。即使人們對某一商品或候選人沒有什麼強烈的感情,僅僅通過簡單的重複,也可以增加商品的銷量或得票率。如果一個商品在廣告中沒完沒了地出現,那麼,購物者常常會對該商品做出不假思索的、自動化的偏愛反應。如果候選人不為人們所熟悉,那麼,一般而言,那些在媒體上曝光最多的候選人更容易獲勝。懂得曝光效應的政治戰略家,通常使用簡短的廣告來代替理由充分的長篇大論,在廣告中突出強調候選人的名字和錄音片段等信息。

1990年,華盛頓州最高法院德高望重的法官基思·卡洛在競選中輸給了一個無名的對手查爾斯·約翰遜,吃的就是這個虧。約翰遜是一個沒有名氣的律師,負責處理一些情節輕微的刑事案件和離婚案件,他參加競選的口號是「法官需要被挑戰」。兩個人都沒有開展競選活動,媒體也沒有對這次競選進行報道。在投票的那天,兩個候選人的名字相繼出現在選民面前,沒有做任何區分。結果,約翰遜以53%比37%的優勢勝出。這個結果令法律界很吃驚,事後,卡洛解釋說:「名叫約翰遜的人比叫卡洛的人要多得多」。的確,該州規模最大的報紙統計發現,在當地的電話登記簿中,就有27個叫查理·約翰遜的人。還有一個叫查爾斯·約翰遜的地方法官。此外,在鄰近的一個城市,有一個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也名叫查爾斯·約翰遜,他主持的節目在全州的有線電視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在兩個陌生的人之間被迫做出選擇的時候,大多數選民偏向於選擇讓人感覺更舒服、更熟悉的名字——查爾斯·約翰遜。

外表吸引力

我們應該更注重心靈,而不是外表。

——《伊索寓言》

個人魅力勝過任何介紹信。

——亞里士多德

在約會中,你看重的是對方的哪些特質呢?誠實、美貌、個性、幽默,還是談吐?智慧的人們並不在意諸如美貌之類的外在特徵;他們知道「美麗扎根於內心深處」,而且「你不可以通過封面來判斷一本書的好壞」。至少,他們懂得應該如何去感受「美」,正如西塞羅的忠告:「抵制外表」。

要說外貌不重要,其實,那只不過是我們拒絕承認現實對我們的影響的又一個例證而已。因為現在有許多研究都顯示:外貌的確是很重要的。外貌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了一致性和普遍性的特點,這的確令人感到不安。然而事實上,美貌的確是一種財富。

吸引力和約會

不管大家喜歡與否,的確存在這樣的事實,那就是:一位年輕女士的外表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她約會的次數,而一位男性的外表對他約會次數的預測力則要略小一些。而且,相比於男性,更多的女性表示,她們寧願選擇一個相貌平平但很熱忱的配偶,而不是一個外表好看卻很冷淡的人。這是否表明女性,正如很多人所猜測的那樣,能更好地遵從西塞羅的忠告呢?還是說它僅僅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約會邀請更常是由男士發出的?如果讓女性在不同的男性中選擇出她們所喜愛的類型,那麼,外貌對於她們來說,是不是跟對於男士一樣重要呢?哲學家羅素不這樣認為:「整體上來說,女人傾向於因性格而愛上男人,男人則傾向於因外表而愛上女人。」

為了考察男人是否真的更在意外表,研究者分別給男、女學生提供了有關某一異性的一些信息,包括一張照片。或者,研究者簡單地介紹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相互認識,並詢問他們是否有興趣跟對方約會。這些實驗的結果表明,男人的確更在意異性的外表吸引力(圖3)。也許正因為如此,女性才如此在乎自己的外表,進行外科整形的人當中90%都是女性。當然,女性同樣也會注意男性的外表。

圖3 女性和男性報告的最在意的品質

哈特菲爾德等人進行了一項大型研究,他們在明尼蘇達大學「迎新周」裡舉辦了一個計算機舞會,752名一年級的學生參加了這個舞會。研究者給每個學生都進行了人格和能力測試,然後對他們進行隨機匹配。在舞會那天晚上,一對對學生跳舞聊天,為時兩個半小時。在短暫的間歇中,研究者讓他們評價自己的舞伴。人格和能力測驗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預測人們的吸引力呢?人們是更喜歡那些具有較高自尊或較低焦慮感的人,還是喜歡那些在性格內向或外向方面與自己不同的人?研究者考察了各種可能性。如果說他們能夠非常肯定哪個因素起重要作用的話,那就是個人的外表吸引力(研究者在實驗前對參與者的外表吸引力進行了評定)。某位女性外表的吸引力越大,男性就越喜歡她,並且願意跟她繼續約會。同樣,男性的外表吸引力也有這樣的效果。美貌能使人愉悅。

吸引力和約會。對於網上約會者來說,外貌是他們所能夠提供且極力尋求的重要部分。

匹配現象

並非人人都能與一位魅力非凡的人廝守終身。人們是怎樣結成連理的呢?伯納德·默斯坦等人的研究表明,人們一般與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結成伴侶。研究表明,夫妻、約會對象,甚至志趣相投者之間的吸引力都表現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人們選擇朋友,尤其在選擇終身伴侶的時候,通常傾向於選擇那些不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方面都能與自己匹配的人。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明智的婚姻,那就跟與你相匹配的人結婚吧。

——奧維德,古羅馬詩人

很多實驗都證實了這種匹配現象的存在。在知道對方可以自由地同意或拒絕的情況下,在選擇與誰接近時,人們通常會接近那些在吸引力方面與自己大致匹配(或者對方的吸引力高出自己不多)的人。正如格雷戈裡·懷特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的有關約會的研究結果表明:外表上的匹配將有利於良好關係的發展和維持。九個月後,那些外表吸引力最為相似的人們,更有可能墜入情網。

那麼,哪些人群在吸引力上最匹配呢——是已婚的伴侶,還是約會的對象呢?跟其他研究者一樣,懷特發現:已婚的伴侶之間更匹配。

也許你會想,有很多夫妻的吸引力並不匹配,但他們卻很幸福。在這種情況下,吸引力較差的一方常常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質,可以對自己的外表進行補償。每一方都把自己的品質拿到社會市場中,對各自品質的價值進行了合理的匹配。徵婚廣告充分展示了這種品質交換。男性通常強調自己的財富或地位,並且希望尋求年輕和有吸引力的女性;女性則相反,例如一則廣告這樣寫道:「一位有吸引力、聰明的女子,26歲,身材苗條,欲覓熱情而有穩定工作的職業男士。」那些在廣告中強調自己的收入和學歷的男性,以及強調自己的年輕和美貌的女性,通常能得到更多的反饋。這種品質匹配的現象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年輕貌美的姑娘通常會嫁給一個社會地位較高的年長男人。

價值匹配。擁有較高地位的保羅·麥卡特尼(60歲)與他的漂亮新娘希瑟·米爾斯(34歲)。

愛情只不過是一種讓雙方感到滿意的交換,雙方在權衡了各自的價值後,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大多數東西。

——埃裡克·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說創始人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這種外表吸引力效應是否完全來源於性的吸引力?顯然不是!休斯頓和布爾讓化妝師為一個實驗助手整容,使得實驗助手的臉上看起來有一道明顯的疤痕,或青腫,或有胎記。在格拉斯哥客運地鐵線上,當這位助手以醜陋的面貌出現時,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不願意坐在她旁邊。研究者還發現,就像成人喜歡有吸引力的成人一樣,小孩之間的喜愛也受到外表吸引力的影響。通過考察嬰兒注視他人的時間,研究者發現,即便是嬰兒也偏愛有吸引力的面孔。三個月大的嬰兒還沒有看過《護灘使者》或者《單身漢》之類的影片,他們不會受到這些經驗的影響。

成人在對兒童的態度中也顯示出了相同的偏好。克裡福德等人在密蘇里州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給五年級的老師提供了有關某個男孩或女孩的信息,並且附有照片。這些信息的內容相同,但是照片卻分為有吸引力和無吸引力兩種。在相同的信息之下,老師們傾向於認為那些有吸引力的孩子在學習上更聰明、更成功。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你正在負責監管操場,必須訓練一個很不守紀律的孩子。你是否會像卡倫·戴恩研究中的女性那樣,對那些沒有吸引力的孩子表現出更少的熱情和關注?令人遺憾的現實是所謂的「巴特·辛普森效應」——大多數人都認為,長相一般的孩子,他們的才幹和社交技能都不如那些漂亮的同齡人。

而且,我們也以為漂亮的人擁有社會所需的某些其他特質。雖然漂亮並不一定讓人聯想到正直或關心他人,然而,在其他各方面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我們仍會猜測漂亮的人會更快樂、性感熱情,更開朗、聰明和成功。在倡導集體主義的韓國,人們很看重正直的和關心他人的品質,並且,人們往往把這些品質與個人的吸引力相聯繫。

戴安娜王妃(1961~1997),全名戴安娜·弗蘭茜斯,她是英國王儲、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的第一任妻子。1996年8月28日與查爾斯解除婚約,戴安娜獲準保留「王妃」的頭銜。1997年8月31日因車禍死於法國巴黎。戴安娜王妃以她的年輕、美貌、愛心、平民化深深地打動了英國人。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存在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這種刻板印象。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是美麗的——也是善良的。女巫和繼母是醜陋的——同時也是邪惡的。「如果你想得到某個非本家庭成員的愛,那麼,長得漂亮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一個八歲的女孩猜測。當問一個幼兒園裡的女孩,美麗意味著什麼時,她回答說:「就像小公主那樣,人人都喜歡你」。讓我們想想戴安娜王妃,就更能理解這種現象了。

既然外表吸引力如此重要,那麼,永久地改變一個人的外表,就將會改變人們對待他的方式。但是,改變一個人的外貌是否合乎道德?整形外科醫生和正牙醫生每年都要給上百萬的人做手術。牙齒變得整齊,鼻子變得挺拔,頭髮再生、染色,拉緊面部皮膚,去除多餘脂肪,以及隆胸、使胸部堅挺或者減小等等,是否在經歷過這樣的改變之後,一個原本對自己不滿意的人就會變得快樂呢?比起20世紀70年代來,儘管婦女在化妝品和整容方面的投資大大增加,但是,對自己的外貌深感不滿的人也越來越多。

為了檢驗整容的效果,邁克爾·卡利克對哈佛的學生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學生們看八位女士整形手術前後所拍攝的側面照片,然後對她們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學生們不僅認為女士們手術後的外表更有吸引力,而且也認為她們更善良、更敏銳、更性感熱情、更有責任感、更討人喜歡等等。伯奇德則指出,雖然整容可以提升自我形象,但也會帶來一時的麻煩:

大多數人——至少那些沒有整過容的人——會繼續相信,在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方面,外表的吸引力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但是,對於那些整過容的人來說,則很難否認或低估外表的吸引力在他們生活中產生的影響——事實上,即使這種變化是往好的方向,它也會令人不安。

我們說吸引力很重要,是在假設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來談論的。並不是說,任何時候外表的吸引力都比其他任何特質更重要。一些人通過外表來評價他人,另一些人則不是這樣。而且,吸引力可能對第一印象的影響最大。當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隨著社會的變動性增大,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短暫,第一印象就顯得愈加重要了。

雖然很多面試考官可能並不以為然,但是,吸引力和外表的修飾的確影響著面試時的第一印象。這個現象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吸引力的人,通常能獲得聲望較高的工作,能賺更多的錢。羅瑟爾等人在加拿大全國範圍內進行取樣,讓面試考官對樣本的吸引力進行了五點量表的等級評定(1表示相貌平平,5表示非常有吸引力)。結果發現,在吸引力上的得分每增加一個單位,每年平均能多賺1988美金。弗裡茲等人進行了類似的研究,他們根據照片,對737個MBA畢業生的外表吸引力進行了五點評價,結果表明,吸引力得分每增加一個單位,男士可多掙2600美元,女士則可多掙2150美元。

漂亮的人是否真的具有讓人滿意的特質呢?還是如同列夫·托爾斯泰所說,這是「一個奇怪的錯覺……認為美的就是好的」?然而,有時候這種刻板印象的確得到了事實的證明。研究表明,有吸引力的孩子和青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不那麼拘謹、更加外向,而且社交技能更好。戈德曼和劉易斯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讓佐治亞大學的60名男生每人跟3位女生分別在電話裡聊5分鐘。之後,男生和女生都對和自己聊天的人進行評價,他們都沒有見過對方。結果,被評為最具外表吸引力的人,是那些最有社交技能和最討人喜歡的人。外表有吸引力的個體,也往往更受歡迎,更外向,更具典型的性別特徵(如果是男性,則更有傳統的男人氣概;如果是女性,則更有傳統的女性氣質)。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是俄國著名文學家、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有吸引力的人和無吸引力的人,他們之間的微小差異很可能來源於自我實現的預言。有吸引力的人通常更受重視,更討人喜歡,並且,大多都因此而變得更自信(例如,男士對沒見過面,但被他們認為是很有吸引力的女士,做出了熱情的回應)。這樣看來,影響你社交技能的關鍵,並不在於你看起來怎樣,而在於別人怎樣看待你,以及你對自己的感覺怎麼樣——你是否接納自己,喜歡自己,自我感覺良好。

雖然長得漂亮有這麼多的好處,但是,人際吸引的研究者哈特菲爾德等人認為,漂亮同樣也會帶來很多麻煩。特別有吸引力的人可能會遭受令人不快的性騷擾、同性的嫉妒和排斥。他們可能並不確定別人對他們的反應,到底是基於自己的能力、內在品質,還是僅僅基於外表,而美貌總是會隨時光而逝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他們可以依賴自己的外表,往往就不太願意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了。伯奇德說,如果相貌平平且出奇矮小的電學天才查爾斯·斯坦因梅茨,也遭遇過像丹澤爾·華盛頓經歷的社交誘惑的話,我們現在是不是仍然只能用蠟燭來照明呢?

查爾斯·斯坦因梅茨(1865~1923),德裔美國電工學家,發明家。他的身高只有1.4米。

丹澤爾·華盛頓,當代偉大的實力派黑人演員,也是目前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演員。

誰具有吸引力

我曾經把吸引力描述成一種像身高那樣的客觀特徵,某些人擁有的多些,而某些人擁有的少些。但嚴格說來,吸引力指的是,無論何時何地,人們所發現的任何具有吸引性的特徵。當然,這是有所變化的。世界小姐的選美標準就不可能適用於世界上的所有人。在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時代,人們會給鼻子穿孔、拉長脖子、染髮、文身、瘋狂地吃東西以使自己變得性感,或節食使自己變得苗條,用皮外衣包裹自己使胸部看起來小些,或使用硅膠和填充乳罩使胸部看起來大些,等等。

儘管有這麼多的變化,但是朗格盧瓦等人認為,對於「誰有吸引力和誰沒有吸引力這個問題,在同一文化內部或不同文化之間,仍然存在強有力的共識。」當男性評價女性的時候,他們關於吸引力的一致程度非常高,但是當男性評價男性的時候,這種一致性就降低了。

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真正的吸引力其實就是完美的平均。得克薩斯大學的朗格盧瓦等人以及利特爾等人所領導的研究小組,與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者合作,他們對大量的面孔進行了數字化處理,並用計算機對它們進行了平均。結果毋庸置疑,與幾乎所有的真實面孔相比,人們認為合成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

由計算機平均出來的面孔也趨向於完美的對稱——這是具有吸引力,而且也是非常成功的人所具有的另一個特徵。由羅茲等人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如果你能把你的任意半邊臉與它的鏡像結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美對稱的新面孔——那麼你的外貌特徵就會有些許的改善。如果把多個這樣對稱的面孔再加以平均,你就會得到一個更加漂亮的面孔。因此,在某些方面,完美的平均是很有吸引力的。哈伯斯塔特和羅茲報告說,甚至對於狗、鳥和手錶而言也是如此。例如,人們評價被平均後的狗時,也同樣會認為它是有吸引力的。

完美的平均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我們也會覺得具有吸引力的人比非典型的、沒有吸引力的人看起來更熟悉,這是莫寧所觀察到的結果。但是,更有吸引力的人卻是對有吸引力的特徵進行適度誇大了的面孔。因此,對於由計算機生成的面孔,她們中最漂亮的人往往都傾向於高度的女性化,擁有比平均面孔稍小的下巴,更豐滿的嘴唇和更大的眼睛(圖4)。

圖4 你覺得這兩個面孔中哪個更有吸引力?生理心理學家維克托·約翰遜將16個白人女性的面孔進行平均,創造了左邊的面孔。然後他對女性面孔不同於男性面孔的那些地方稍微進行了誇大處理,得到右邊這個高度女性化的面孔。結果,大多數人都認為右邊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

進化與吸引力持進化觀的心理學家用繁殖策略來解釋這些性別差別。他們認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美麗其實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健康、年輕和富於生殖能力。逐漸,喜歡看起來富有生殖能力的女性的男性繁衍的後代,超過了樂意與青春期前和絕經後的女性結婚的男性繁衍的後代。同樣,研究者認為,進化使女性也傾向於喜歡那些能顯現提供資源和保護能力的男性特徵。戴維·巴斯相信,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他所研究的37種文化中的男性——從澳大利亞到贊比亞——都的確更喜歡那些能顯現生殖能力的女性特徵。而且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外表有吸引力的女性傾向於嫁給地位高的男性,以及為什麼男性都決心相互競爭以獲得名譽和財富來顯示自己的地位。諾曼·李等人報告說:在挑選伴侶時,男性希望女性要有適度的外表吸引力,而女性則希望男性擁有地位和財富,但兩性都喜歡有愛心的人和聰明的人。

進化心理學家還考察了男性和女性對暗示著生殖優勢的其他線索的反應:從古石器時代的小雕像,到今天雜誌上的裸體照片插頁,以及選美獲勝者的特徵來看,無論何地,男性都認為那些腰部比臀部窄30%的女性最有吸引力——這是一種與最高的性生育力相關的體形特徵。那些削弱女性生殖能力的因素——營養不良、懷孕和絕經都會改變她們的體形特徵。

進化心理學家對繁殖策略的研究比這個要精深得多。

當判斷男性是否為可能的結婚對像時,女性也偏向於上述的腰臀比例,因為它暗示了健康和活力,而且在排卵期,女性會更加喜歡那些具有高度男性化特徵的男性。這就具有了進化的意義,正如戴蒙德所說:一個肌肉發達的人要比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更有可能獲得食物,更有可能建造房子以及更有可能擊退敵人。但是,今天的女性卻更喜歡高收入的男性。

我喜歡權力,因為它能吸引女性。

——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美國著名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美國前國務卿。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曾為中美建交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因此,在所有的文化中,美容業都是一個巨大而且不斷增長的行業。亞洲人、英國人、德國人和美國人,要求做美容手術的人都在飛速增長。例如,在美國,美容手術如抽脂術、隆胸術和肉毒素注射在1997~2002年間增長了228%。比弗利地區現在的美容醫師也已經是兒科醫師的兩倍多了。很多有缺損或脫色牙齒的時髦而富有的人都會去重新換牙。越來越多的那些有著很多皺紋和鬆弛肌肉的人也是如此。

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是被原始的吸引力所驅動的。就像吃飯和呼吸一樣,吸引力和婚配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它不可能歸結為文化的偶然現象。

吸塵器把50年代的婦女已經吸走了,新世紀的婦女也被吸走了。現在吸塵器已經轉向我們了!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莫琳·多德對吸脂術的評價

社會比較雖然我們的婚姻心理有其生物學的一面,但是吸引力並不只是取決於生物特性。什麼對你是有吸引力的?這還取決於你自己的比較標準。

全面整容(圖為起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當事人葆拉·瓊斯)。如果你不完全符合你的文化中所要求的美的標準,你可以接受自己,接受不完美乃至一切,或者你會努力阻止你的肌肉產生皺紋,抽走脂肪或重新塑造你的鼻子以求改觀。問題是:適度的自我改善與虛榮的自我放縱之間的界限到底在哪裡呢?我們應該在何種程度上接受我們自己而不是改變(不能接受的)自我呢?你贊同通過減肥來保持苗條的身材嗎?那麼,對於粉刺的治療呢?用鋼絲套給不整齊的牙齒整容?去除雙下巴呢?給鼻子整形呢?隆胸呢?或者做全面的整容呢?

肯裡克和古鐵雷斯讓他們的男性助手進入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男生宿舍,向學生解釋說:「我們的一個朋友這個星期要來,我們想給他介紹個女朋友,但是我們又不能確定,這個女生到底適不適合與他約會,所以我們想徵求你的意見……想請你在一個7點量表上進行評價,評價一下這個女生的吸引力。」然後,研究者向男生呈現了一張普通的年輕女性的照片,結果發現,那些剛剛看過了一部描述三位漂亮女性的電視劇《查理的天使》的男生,比那些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的男生對這個女生的評價要低。

實驗室研究也證實了這種「對比效應」。對於那些剛剛看過雜誌中裸體照片插頁的男性而言,普通女性,甚至他們妻子的吸引力都會減小。觀看誘發強烈性慾的色情電影同樣也會降低對自己伴侶的滿意度。性喚起可能暫時地使異性看起來更具有吸引力。但是,觀看完美得可以打10分的或非現實的性描寫所產生的持續影響,會使伴侶吸引力降低——更有可能被評為6分而不是8分。

對比效應同樣也在我們的自我知覺過程中起作用。看到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同性之後,人們會覺得自己缺乏吸引力,而觀看一個相貌平平的同性之後,我們不太會產生這種感覺。這種現象對於女性尤為明顯。但是,男性進行自我評價的願望也會因為接觸了一個更有權力、更成功的男性而變得不強烈。古鐵雷斯等人認為,應該感謝現代傳媒的存在,它使我們在一小時內可能看到「很多更有吸引力、更成功的人,而我們的祖先則要花費一年甚至是一生的時間才能看到那麼多有吸引力的人。」這種超乎尋常的比較標準也捉弄著我們,使我們低估伴侶和我們自己,使我們花費大量的金錢來化妝、減肥和進行整容手術。

愛情不過是一種骯髒的詭計,它欺騙我們去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英國著名小說家 毛姆

審美標準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具有青春特徵、顯示健康、富於生育能力的人,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我們所愛的人的吸引力讓我們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結束我們對吸引力的討論吧。首先,一個17歲女孩的面部吸引力對她在30歲和50歲時的吸引力的預測力令人吃驚地低。有時,一個相貌平平的青少年,尤其是一個擁有熱情、迷人個性的人,成年後會變成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

其次,我們不僅會認為有吸引力的人是討人喜歡的,而且會認為討人喜歡的人是有吸引力的。也許你會想起,當你越來越喜歡一個人時,他對你的吸引力也會不斷上升。而他們外表上的不完美之處也就不那麼明顯了。格羅斯和克羅夫頓讓學生先閱讀關於某人討人喜歡或不討人喜歡的人格描述,然後再看這個人的照片。結果發現,那些被描述為熱情、樂於助人和善解人意的人看起來會更有吸引力。而那些與我們自己有著相似點的人也似乎更吸引人。

熱情而討人喜歡的人看起來更具吸引力。

因為你美麗,我才愛你,還是因為我愛你,你才美麗呢?

——音樂劇《新仙履奇緣》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18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國獨立戰爭的偉大領袖。

此外,還有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現象:當一個女孩愛一個男孩時,她就會覺得他的外表越來越有吸引力。而且,人們愛得越熱烈,他們就越不覺得任何其他異性吸引人了。「草坪的另一邊可能更綠」,米勒和辛普森說,「但快樂的園丁卻很少能注意到。」用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說就是,當吉爾墜入情網時,她會覺得傑克比他的任何朋友都英俊。

相似性與互補性

從以上的討論來看,人們可能會認為列夫·托爾斯泰完全正確:「愛依賴於……頻繁的接觸,依賴於彼此的髮式,依賴於服飾的顏色和款式。」但是,當人們逐漸瞭解對方以後,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到熟人是否可以變成朋友。

物以類聚嗎

亨利·詹姆斯這樣描述小說家喬治·愛略特(瑪麗·安·埃文斯的筆名):「她非常難看——簡直難看極了。低低的額頭,無神的雙眼,大而下垂的鼻子,滿口齙牙的大嘴,下巴和下頜骨非常奇怪……但是現在,這醜陋之中卻潛藏著巨大的魅力,在短短幾分鐘內,它們悄悄地潛入並迷倒了我們的靈魂,以至於你也會像我一樣愛上她。」

對於這一點,我們可能深信不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訂婚的情侶以及夫妻,會比那些隨機配對的人更可能擁有相同的態度、信仰和價值觀。此外,丈夫和妻子間的相似性越大,他們就越幸福而且越不容易離婚。這種相關關係是有趣的,但是它們之間孰因孰果卻還是個謎。到底是相似性導致了喜歡,還是喜歡導致了相似呢?

如果兩個人不一致,他們能走到一起嗎?

——(聖經)阿摩司書3:3

相似產生喜歡為了弄清楚相似性與喜歡之間的因果關係,我們做了一個實驗。想像一下:在一次校園聚會裡,勞拉和萊斯、拉裡一起進行關於政治、宗教和個人好惡的討論。她和萊斯發現,他們幾乎對所有事情的觀點都是一致的,而她和拉裡只在少數觀點上一致。之後,她回憶說:「萊斯真的很聰明……而且很可愛……希望我們能再見面。」在實驗裡,唐·伯恩和他的同事抓住了勞拉體驗的實質。他們一次又一次發現,當某人的態度與你自己的越相似時,你就會越喜歡他。相似性產生喜愛,這不僅對於大學生,而且對於兒童和老人,對於不同職業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也都適用。

對於那些對自己感到滿意的人則更是如此。如果你喜歡自己,就會更有可能與一個同樣喜歡你的人結為伴侶。

物以類聚?還是互補相吸?

朋友就是這樣的一些人,他們與我們關於善惡的觀點一致,他們與我們關於敵友的觀點也一致……我們喜歡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以及那些與我們有著共同追求的人。

——亞里士多德

這種「相似性導致喜歡」的效應已經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得到驗證。

● 在密歇根大學,紐科姆研究了兩組轉學的男生,每組17人,他們彼此不認識。但在共同度過了13周的寄宿公寓生活後,那些一開始就表現出高度相似性的男生更容易成為親密的朋友。研究發現,其中一組朋友包括5個文科生,他們的政治觀點都很自由,他們都很聰明;另一組朋友由3個保守而老練的人組成,他們都是工學院的學生。

● 格裡菲特等人模擬了人與人的認識過程,他們讓13名互不相識的男性(這些參與者都是有報酬的志願者)待在一個臨時的處所裡,以此來瞭解他們相互認識的過程。通過瞭解每個人對不同問題的看法,研究者就能在高於概率的精確性水平上預測他們各自最喜歡的人和最不喜歡的人。

● 在香港的兩所大學裡,李和彭邁克發現,若同居一室的學生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個人特質,那麼舍友間的友誼在6個月內便可形成;而當他們將舍友看成與自己相似時尤其如此。正如經常發生的那樣,現實情況很重要,而對現實的知覺更重要。

● 人們不僅喜歡那些和他們想法一樣的人,而且還喜歡那些和他們行為一致的人。微妙的模仿會產生喜愛之情。你是否注意到過這樣的現象:當某人對某事的觀點與你一樣,並附和你的想法時,你就會感到些許友善和喜愛之情呢?瑞奇·范·巴倫及其同事認為這是常見的現象,在荷蘭的飯店裡,那些僅僅通過重複客人點菜方式來模仿客人的服務員,通常能得到更多的小費。此外,那些最初就喜歡某人的人,更可能喜歡模仿對方——例如,當對方做出擺腿或摸臉的動作時,他也會不知不覺地這樣做。傑西卡·萊金和塔尼婭·沙特朗指出,模仿能增進和諧,對和諧的渴望也能增進模仿。

● 彼得·巴斯頓和斯蒂芬·埃姆倫對近1000名與大學生年齡相仿的人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人們渴望相似伴侶的願望遠遠強於渴望漂亮伴侶的願望。外表漂亮的人也尋求外表漂亮的伴侶。有錢的人也想找到有錢的伴侶。家庭觀念強的人當然也渴望有一個以家庭為定向的伴侶。

匹配現象。漂亮的人(如詹妮弗·阿妮斯頓和她的丈夫布拉德·皮特)都重視他人的外表並尋求互相般配的伴侶。

所以,相似性產生了滿足感。物以類聚,的確如此。當你發現某個獨特的人與你擁有相同的想法、價值觀和願望時,當你發現心心相印的伴侶與你喜歡一樣的音樂、一樣的活動甚至一樣的食物時,你就會更確信這一點。

最有吸引力的人是那些最像我們的人。

不相似導致不喜歡我們有一種偏好——錯誤的一致性偏好——傾向於認為別人與我們擁有同樣的態度。當我們發現某人與我們的態度不一致時,我們就會不喜歡這個人。同一政黨的人之所以在一起,與其說他們喜歡那些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其他成員,還不如說他們討厭那些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總之,不同的態度對喜歡的抑製作用甚於相似態度對喜歡的促進作用。人們在自己的團體中,都期望成員具有相似性,人們發現自己很難喜歡一個與自己持有不同意見的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戀人和舍友會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在對各種事情的情緒反應和態度上變得越來越相似。「態度一致性」有助於人們促進和維持親密的關係,也能夠導致同伴高估他們態度的相似性。在共同生活了40年之後,我妻子和我在思考問題方面已經非常一致,儘管其程度沒有我們設想的那麼高。雖然我們知道彼此在對待親密朋友和伴侶方面也偶爾有所不同,但是,「錯誤的一致性」傾向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志趣相投的感覺。

人們把其他種族的人看做與自己相似還是不相似,也會影響人們的種族態度。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一群人將另一群人看成是「別人」——看成是說話、生活和思維方式都不同於己的異類——發生種族壓迫的可能性就會很大。事實上,除了像戀人那樣的親密關係以外,思想上的相似性所產生的吸引力比膚色的相似性更為重要。大多數白人表示,他們更喜歡、更願意與一個想法與自己一致的黑人,而不是和想法不同的白人共事。白人越是認為黑人支持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種族態度就會越積極。同樣,蒙特利爾的居民越認為某一個加拿大的人種與他們是相似的,他們就會更願意與該群體的成員建立聯繫。

詹姆斯·瓊斯指出,「文化種族主義」之所以持續存在,是因為文化差異本來就是現實生活的事實。現實生活中既存在現實取向、自然表露、注重精神和由情感驅動的黑人文化,也存在未來取向、注重物質和由成就驅動的白人文化。瓊斯認為,與其想方設法要消除這些差異,還不如好好感激這些差異「對多元文化社會的文化結構所作的貢獻。」在某些情境中,善於表達是優點,但在另一些情境中,未來取向才是優點。每一種文化都有許多要向其他文化學習的地方。在一些國家,如加拿大、英國、美國,移民和不同的出生率造成了發展的多樣性,如何教育人們去尊重和欣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是最大的挑戰。由於文化多樣性程度的提高,而我們對於差異又有天生的警惕性,尊重和欣賞差異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的社會挑戰。

對立引發吸引嗎

我們不是也會被這樣的人吸引嗎——他們在某些方面與我們不同,但又與我們的某些人格特質互補?研究者考察了這個問題,他們不但比較了朋友和配偶們的態度和信念,而且還比較了他們的年齡、宗教信仰、種族、吸煙行為、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身高、智力以及外貌。在所有這些方面乃至更多的方面上,相似性仍然是主導因素。聰明者聚在一起。同樣,富裕的、同樣教派的、高大的、美麗的也各自聚在一起。

但我們仍然要問:我們真的就不會被那些需要和人格品質正好與我們互補的人吸引嗎?一個虐待狂和一個受虐狂在一起能否找到真愛呢?甚至《讀者文摘》都告訴過我們:「對立相吸……愛社交的人與不愛社交的人配對,求新獵奇的人與不願變化的人配對,揮金如土的人和節儉的人配對,冒險的人與謹小慎微的人配對。」社會學家羅伯特·溫奇解釋說,一個外向的、具有支配性的人的需要正好和靦腆的且喜歡服從的人能天然成對。這個邏輯看起來是很有說服力的,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把夫妻之間的差異看做一種互補:「我的丈夫和我是天生的一對。我是水瓶座的——堅決果斷的人。他是天秤座的——優柔寡斷的人。但他總是樂意遵從我所作的安排。」

這種觀點聽起來具有說服力,但令人驚奇的是,它未能得到研究者的證實。例如:大多數人會被富於表現力且外向的人所吸引。但當一個人正處於沮喪的情緒中時,情況還會是這樣嗎?沮喪的人會去尋找那些快樂的人來使自己快樂起來嗎?事實正好相反,那些心情好的人最樂意跟愉悅的人為伴。當你感到憂鬱的時候,一個生龍活虎的人可能會使你感覺更糟糕。這種對比效果會使一個相貌平平的人在與漂亮的人相處時感到自己的長相更為一般,也使傷心的人在與開心的人相處時備覺淒涼。

某些方面的互補性的確可以促進關係的改進(即使是兩個同卵雙生子之間的關係)。然而,人們似乎更傾向於喜歡並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結為夫妻。也許某一天,我們會發現一些方法(除了異性相戀之外)能使差異產生喜歡。支配性和被支配性也可能會是其中的一種。我們通常不會認為,那些表現出與我們自己相同的不好特徵的人是有吸引力的。研究者戴維·巴斯對互補性提出了質疑:「除了性別因素以外,因彼此擁有對立的特徵而結婚或同居的趨勢……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有效的證實。」

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喜歡通常是相互的。接近性和吸引力影響我們最初為誰所吸引,而相似性會影響長期的吸引。如果我們有一種強烈的歸屬需要,和被喜歡、被接納的需要,我們還會不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嗎?最好的友誼不正是發生在相互欽慕的社會交往中嗎?的確,一個人喜歡他人的程度,可以反過來預測對方喜歡他的程度。

一般來說,男性會對對自己感興趣的女性感興趣,而不是對擁有修長美腿的女人感興趣。

——美國女演員 瑪琳·黛德麗

瑪琳·黛德麗(1901~1992),德裔美國演員兼歌手,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9名。

但是,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就可以使對方反過來也欣賞自己嗎?一份人們講述自己如何墜入情網的報告給予了肯定的回答。發現一個有魅力的人真的喜歡你,似乎能喚起一種浪漫的情感。實驗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告知某些人他們被別人喜歡或仰慕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情感。

來看一下伯奇德及其同事研究的發現吧:參與者更喜歡那個在八個項目上都對他們做積極評價的學生,而不太喜歡那個在七個項目上對他們做積極評價、一個項目上做消極評價的學生。我們對最微弱的批評暗示都是十分敏感的。作家拉裡·金曾多次強調了否定的作用:「多年來,我發現了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積極的評價無法總讓作者產生好的感覺,而消極的評價則總會讓他產生壞的感覺。」無論我們評價自己,還是評論別人,消極信息都佔了更大的權重,這是因為,較之於積極信息,消極信息更不尋常,也更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人們在大選投票時,更容易被總統候選人的弱點而不是優點所左右,這是那些為競選對像做消極設計的人從未放棄利用的一種策略。羅伊·鮑邁斯特及其同事指出,生活中一條普遍的規律,是缺點比優點更有影響力(見「聚焦:缺點比優點更有影響力」)。

很久以前我們就認識到,我們喜歡那些我們認為是喜歡我們的人。從古代哲學家希卡托(「如果你希望被別人愛,那你就去愛別人吧」)到愛默生(「擁有朋友的惟一方法就是成為別人的朋友」),再到戴爾·卡內基(「慷慨地去讚美別人吧」),都預見了我們的發現。他們所不能預見的是這一規律起作用的精確條件。

拉裡·金,美國著名主持人,他主持的「拉裡·金現場」是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歸因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被奉承有時的確會使你感覺良好。但也並非總是如此。如果讚美明顯地違背了我們所知道的事實——如果有人說:「你的頭髮看起來真是太美了!」可事實是我已經好幾天沒有洗它了——或許我再也不會尊重這個奉承者,並會懷疑這種讚美是否出於一種不可告人的動機。因此,我們常常認為批評比表揚更真誠。

聚焦缺點比優點更有影響力

前面我們已經指出,不同的態度更容易使我們討厭他人。別人的批評比表揚更能抓住我們的注意力,更能影響我們的情緒。鮑邁斯特及其同事稱這只是冰山一角:「在日常生活中,壞事總是比好事更有影響力,而且影響更持久。」試看:

破壞性行為對親密關係的傷害程度要比建設性行為對親密關係的促進作用更大。(冷酷的言辭比甜言蜜語能持續更長的時間。)

壞心情比好心情更能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記憶。(即使我們天性樂觀,也更容易想起過去那些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事情。)

表達消極情緒的詞語比表達積極情緒的詞語更多,而且要求人們想出表達情緒的詞語時,他們更容易想出消極的詞語。(傷心、生氣、害怕是最常見的三個。)

一件壞事(創傷)比一件好事能夠產生更為持久的效應。(一個強姦事件所產生的傷害是讓人感到最快樂的浪漫經歷所無法彌補的。死亡比出生更能引起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壞事比好事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考。(丟了錢給人帶來的不安,遠勝於得到同樣多的錢所帶來的快樂。)

非常惡劣的家庭環境超出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的程度,要遠遠大於良好家庭環境。(差勁的父母可能會使他們天資聰慧的孩子變得不再那麼聰明;而明智的父母要使不聰明的孩子變得聰明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一個不好的名聲比起一個好名聲更容易獲得,而且更難以擺脫。(僅僅一次說謊就可以毀掉一個人「誠實」的美譽)。

糟糕的健康狀態對幸福感的影響要遠大於好的健康狀態所增加的快樂。(疼痛產生的痛苦遠遠大於舒服產生的快樂。)

壞事帶來的好處是可以使我們做好準備去面對危險,保護我們遠離死亡和殘障。對於生存來說,壞事變壞要比好事變好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更大。為什麼心理學在誕生後的第一個世紀中,關注的消極事件要多於積極事件?壞事的這種重要性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自1887年以來,《心理學摘要》中共有11195篇文章提到「生氣」,73223篇提到「焦慮」,90169篇提到「抑鬱」。這些主題的每18篇文章中,只有1篇涉及「喜悅」(1205),生活滿意(4585),或幸福(4100)等積極情緒。同樣,「害怕」(23153篇)已經遠遠超過了「勇氣」(904篇)。然而,鮑邁斯特及其同事認為,消極事件的力量「或許正是積極心理學運動發起的最重要的原因。」為了克服個別消極事件的不良影響,「人類的生活需要更多積極的事情而不是消極的事情。」

如果有60000人都告訴我,他們喜歡我的某次演出,而正好有一個人經過時卻說很糟糕,那麼後者才是我會注意到的評價。

——美國搖滾男歌手 戴夫·馬修斯

實驗室實驗揭示了一些前面章節中提到的內容:我們的反應依賴於我們的歸因。我們是不是把讚美歸因為一種討好——自我服務的一種策略呢?這人是不是想讓我們為他買什麼東西?或是謀求性順從?還是希望給予回報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奉承者和他們的讚美都會失去魅力。但是,如果沒有明顯的別有用心的動機,我們就會接受奉承者和他們的奉承。

我們如何解釋自己的行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塞利格曼等人給正在戀愛的大學生報酬,讓他們回答「為什麼你要和你的女/男朋友出去約會?」之類的問題。研究者要求一部分大學生對7種內在原因進行排序,例如「我和______約會,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很開心」,和「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興趣和關注點」。另一部分大學生則被要求對可能的外在原因進行排序:「因為自從我和他/她交朋友後,其他朋友們都比以前更看得起我了」和「因為他/她認識很多重要人物」。然後,要求他們填寫一份「愛情量表」,發現那些注意力被引到外在原因方面的人,比那些關注了內在原因的人,對他們的戀人表示出較少的愛戀,認為結婚的可能性也較小。(由於倫理道德問題的敏感性,實驗之後,研究者詢問了所有人,確定該實驗對他們的戀愛關係沒有長期影響。)

自尊和吸引

哈特菲爾德想弄清楚在我們四面楚歌時,別人的支持是否顯得尤為珍貴,正如齋戒之後的進食是最好的獎賞一樣。為了驗證這一想法,她先給斯坦福大學的女生進行了人格分析,劃分出令人非常愉悅的人,讓人感到不快的人。通過這種辦法,研究者肯定了一部分人,而否定了另一部分人。然後,要求她們評價幾個人,其中包括一個很有魅力的男性,他正好在實驗之前曾與每個女生有過熱情的聊天,並邀請每個女生去約會(無一人拒絕)。你猜哪些女生最喜歡這位男士呢?答案恰恰是那些自尊心剛剛遭受了暫時打擊並極為渴望獲得社會承認的人。(實驗之後,哈特菲爾德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解釋這個實驗,並且和每位女生進行了交談。她報告說,後來沒有一個人因自尊受到短暫的打擊而煩惱或影響正常約會。)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人們有時在一次自尊遭受很大創傷的拒絕之後,會表現出反彈行為——陷入充滿激情的戀愛當中。然而,不幸的是,低自尊的個體傾向於低估同伴對他們的欣賞程度,並且也不積極給予同伴回報性評價,因而對與同伴關係的滿意程度也較低。若你對自己信心不足,你也可能會對你們的關係持悲觀態度。對自己感覺良好,你才會對約會夥伴或配偶的看法更有信心。

獲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不被承認之後再得到承認是一種有力的獎賞的話,那麼,我們是否更喜歡那個起初不喜歡我們,後來又喜歡我們的人?還是更喜歡那個從一開始就喜歡我們(因而也給了我們更多承認)的人呢?迪克正在和室友的表妹簡參加一個小型討論會。在第一周的課程之後,迪克通過他的「信息通道」瞭解到,簡認為他很淺薄。隨著時間的推移,迪克瞭解到簡對他的看法在逐漸變好;慢慢地,簡把他看成一個聰明的、有頭腦的且很有魅力的人了。如果簡一開始就認為他不錯,是否更能得到迪克的喜歡呢?如果迪克簡單地根據他所得到的承認評價數量來判斷的話,那麼後者應該得到迪克更多的喜歡。但是,如果簡拒絕之後的承認更有力的話,前者就會得到迪克更多的喜歡。

為了確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哪一個正確,阿倫森和林德設計了一項精巧的實驗,該實驗抓住了迪克經歷的本質。他們讓80名明尼蘇達大學的女生「無意中」聽到了另一位女生對她們的一系列評價。有些女生聽到的是持續的對自己的積極評價,有的女生聽到的是持續的對自己的消極評價。還有的女生聽到的評價是從消極到積極(如簡對迪克的評價),或從積極到消極。結果發現,當個體獲得了目標人物的尊重,尤其當這種尊重的獲得是逐漸發生的,並且還推翻了目標人物先前的批評之詞時,個體就會更加喜歡這個目標人物。簡先說了一些不太友善的話,可能正因為如此,她隨後對迪克的讚美之辭才更加可信。或者是,由於先前對美言的吝惜,才使得對方聽到讚賞後特別滿足。

愛完全征服了恨,所以愛恨總相隨。也正如此,有恨伴隨的愛才比無恨的愛更偉大。

——荷蘭哲學家 本尼迪尼特·斯賓諾莎

本尼迪尼特·斯賓諾莎(1632~1677),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理性主義者,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

阿倫森認為,頻繁的讚揚可能會失去價值。當一個丈夫第500次說,「呀,親愛的,你看起來真美啊」,這話給妻子的觸動遠不如他說,「哦,親愛的,你穿那件衣服不是很好看」。要讓所愛的人滿意很難,但傷害所愛的人卻很容易。這說明,與壓抑不快情緒和戴爾·卡內基所說的「過度讚揚」相比,保持坦率而真誠的關係——即互相尊重、彼此接納、保持忠誠——更可以持續地讓對方感到滿意。阿倫森這樣解釋道:

當關係向更加親密的方向發展時,真誠變得更為重要——我們不再一味努力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而是開始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對方,哪怕有些方面令人生厭……如果兩人真心喜歡對方,如果他們能在對方面前坦然表露自己的積極和消極情緒,而不總是「友善」地對待對方,那麼他們將持久地擁有更滿意、更富有激情的關係。(P.323)

在大多數社會交往中,我們會對自己的消極情緒進行自我檢查。因此,斯旺及其同事提出,某些人根本沒有獲得矯正性的反饋。他們生活在充滿愉悅的幻境中,他們的行為方式使他們逐漸疏遠了潛在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那些能把壞消息也告訴我們的人。

傷害你的不僅有你的敵人,還有你的朋友;敵人誹謗你,朋友則告訴你這個消息。

——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1835~1910),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

有些真愛我們的人雖然也很誠實,但他們也傾向於透過玫瑰色的眼鏡(過分樂觀地)來看待我們。桑德拉·默裡等人對戀愛的情侶和已婚的夫婦進行的研究表明,那些相互理想化的伴侶過得最開心(或隨相處時間的增加而更加快樂),他們看待自我伴侶的態度甚至比伴侶看待自己的態度更加積極。戀愛中的人總是傾向於認為自己的伴侶不僅外表具有魅力,而且在社交上也頗具魅力。那些對婚姻最滿意的夫婦,在遇到問題時並不會馬上批評和指責對方,也不會馬上追究到底是誰的錯。真誠對營造兩人之間的良好關係很重要,但假定對方是天性善良的也同樣重要。

安迪·魯尼(1919~2011),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老牌新聞節目「60分鐘」資深主持人,以其尖酸辛辣、風趣幽默、富有爭議的經典電視短評而廣為人知。

一個人只有在愛人眼裡才是完美無缺的(情人眼裡出西施)。

——美國著名新聞節目「60分鐘」資深主持

安迪·魯尼

關係中的回報

當問及為什麼會跟某人交朋友,或為什麼會被他們的伴侶所吸引時,大多數人的答案都可以脫口而出。「我喜歡卡羅爾,因為她熱情、聰明而博學。」這樣的解釋所忽略的——也是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吸引牽涉到被吸引的一方和吸引別人的一方。因此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更為準確的答案應該是,「我喜歡卡羅,是因為跟她在一起感覺如何如何」。我們是被那些令我們感到滿意和開心的人所吸引。吸引體現在被吸引一方的眼中(和腦中)。

可以將這種觀點總結為一個簡單的吸引的回報理論: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報大於付出的成本,那我們就喜歡並願意繼續維持這種關係。尤其當我們在這種關係中的收益大於其他可能的關係時更是如此。當一方滿足了另一方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之後,就會產生相互吸引。拉羅什福科在《箴言集》一書中指出:「在友誼中,雙方的長處和優勢得以互換,這可能有益於雙方的自尊。」

拉羅什福科(1613~1680),法國思想家,著名的格言體道德作家。

我們不僅樂於跟那些能帶來報償的人交往,而且根據回報理論所說的第二種原則,我們還喜歡與那些能讓我們心情愉悅的人交往。根據心理學家伯恩等人的理論,人們通過條件反射形成了對那些與回報性事件有關的事和人的積極感受。在一周的緊張工作之後,當我們圍坐在篝火前,享受著可口的食物、醇香的美酒和美妙的音樂時,就可能覺得身邊的一切都那麼溫馨。而如果我們正經受著頭痛的折磨,那麼我們就可能對遇到的人沒什麼好感。

鮑威爾·勒維克對這種「聯繫-喜歡」原則進行了檢驗。在一項實驗中,要求來自華沙大學的學生從兩張女士的照片(圖5中的照片A或B)中選出一個看上去比較友善的,結果這兩張照片被選擇的比率是50︰50。而另外的學生在選擇照片之前,先與一位熱情、友善、長相像A的實驗者進行了交往,結果他們選擇A、B照片的比率為6︰1。隨後的實驗中,學生在選擇照片之前也會跟同一位實驗者進行交往,但這時實驗者對待其中一半的人的態度非常不友善。結果他們在選擇A、B照片時,幾乎都沒有選擇那個和實驗者很像的女士的照片。(回想一下,你可能在某些時候也曾以積極或消極的態度對待過讓你聯想到另外某個人的那個人。)

圖5 「聯繫-喜歡」在與友好的實驗者交往後,人們更傾向於選擇那個像實驗者的女士(A),而不選不像實驗者的女士(B)。在與不友好的實驗者交往後,人們不會選擇像實驗者的女士。

還有其他一些研究也證實了「聯繫-喜歡」和「聯繫-不喜歡」的現象。有研究發現,讓大學生對陌生人進行評價時,在舒適房間中的大學生的評價要高於在燥熱難耐的房間中的大學生的評價。在另外一項研究中,讓參與者對他人的照片進行評價,參與者所處的環境不同,要麼是在裝飾雅致而豪華的房間裡,要麼是在破舊、骯髒的房間裡。結果再次證明,舒適的環境能激發參與者對被評價者的好感。哈特菲爾德和沃爾斯特通過這些研究,發現了一條與人相處時很實用的小貼士:「浪漫的晚餐、在劇院觀看演出、在家共度夜晚、度假,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希望維繫與伴侶的關係,那麼你和你的伴侶都要繼續把你們的關係跟美好的事物聯繫起來。」

我們對他人的喜歡和不喜歡受到與之相連的事件的影響。

這個簡單的吸引回報理論——即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會被那些熱情、可靠、敏感的人所吸引。這一理論還有助於解釋吸引力的一些影響因素:

● 接近性能夠帶來報償。從與近鄰和同事的關係中獲得友誼的好處,所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較少。

● 我們喜歡有吸引力的人,因為我們覺得他們會具備其他一些我們所期望的品質,與他們結交能使我們獲益。

● 如果他人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相似,我們會覺得得到了回報,因為我們假定他們也喜歡我們。而且,與我們持有共同觀點,會使得我們更加確信這些觀點是正確的。我們尤其喜歡那些被我們成功說服、從而開始認同我們觀點的人。

我們喜歡被人喜歡和被人所愛。因此,喜歡常常都是相互的。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小結

我們考察了影響喜歡和友誼的四個強有力的因素。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的最好預測因素是他們相互之間的接近性。接近性有利於雙方不斷表露自己,從而進行相互交往,這也促使雙方去發掘兩人的相似之處,感受彼此的喜愛。

決定吸引力的第二個因素是外表吸引力。對約會陌生人進行的實驗室研究和現場研究都表明,大學生更傾向於選擇外表有吸引力的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實際上願意選擇那些大體上與自己的吸引力相當(或者,對方魅力不足但具有其他補償性品質)的人結婚。對有吸引力的人的積極歸因形成了關於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美即是好」的假設。

雙方在態度、信仰和價值觀上的相似性,會極大地增進一方對另一方的喜歡。相似導致喜歡;對立則很少能產生吸引。我們也很可能和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建立友誼關係。

一個簡單的原理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這些因素能夠影響人們彼此之間的吸引力:我們喜歡那些能給我們帶來回報,或者那些與回報事件相聯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