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他人即地獄?人際衝突的源起與化解 > 1 偏見的本質和作用 >

1 偏見的本質和作用

「偏見」與「刻板印象」、「歧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有何區別?刻板印象必然錯誤或懷有惡意嗎?偏見在今天以怎樣的形式呈現?

偏見的界定

偏見、刻板印象、歧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這些術語往往相互重疊。讓我們來澄清這些概念。上述的各種情況,正好都涉及了對某些群體的負面評價。這正是偏見[1]的本質:對一個群體及其個體成員的負面的預先判斷。(有些偏見定義也包含了積極的預先判斷,但在應用「偏見」一詞時幾乎都指負面傾向——或如奧爾波特在其經典著作《偏見的本質》(The Nature of Prejudice)中所界定的那樣,「基於錯誤和頑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惡感」。[1954,p.91])偏見讓我們基於對某人所屬群體的認識而不喜歡這個人。

偏見是一種態度。態度是感情、行為傾向和信念的某種獨特結合物。這一結合物是態度的ABC理論:情感(感情)[affect(feelings)],行為傾向(behavior tendency),認知(信念)[cognition(beliefs)]。一個存有偏見的人,可能不喜歡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並相信那些人無知並且危險。與許多態度一樣,偏見非常複雜,而且可能包含某種傲慢的情感成分,這種情感起到了使對方總是處於不利的作用。

負面評價是偏見的標誌,它可能源於情緒性的聯想和行為辯解的需要,或者源自被稱為刻板印象[2]的負性信念。刻板印象是一種概括。為了簡化世界,我們概括出:英國人保守;美國人開朗;教授則心不在焉。下面列舉了近期研究中所揭示出的廣泛存在的刻板印象:

在20世紀80年代,與那些以「小姐」(Miss)或「夫人」(Mrs.)自稱的女子相比,採用「女士」(Ms.)作為頭銜的女子顯得更為自信,志向更為遠大。現在「女士」一詞的使用更加普遍,因此刻板印象也變化了。那些保留自己姓氏的已婚女子被認為更加自信,志向更為遠大。

公眾輿論調查顯示,歐洲人對其他歐洲國家的人具有明確的觀念。他們認為德國人相對勤勞,法國人喜歡安逸享樂,英國人淡漠並且不易激動,意大利人多情,荷蘭人可靠。

歐洲人還認為歐洲南部的人比歐洲北部的人更易動感情,效率比較低。甚至很多國家都存在「南方人更善於表達」這樣的刻板印象。詹姆斯·潘尼貝克及其同事報告說,20個北半球國家(不包括南部的6個國家)的人們都認為同一國家的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善於表達。

熟悉的刻板印象:「所謂天堂,是一個有著美國式房屋、中國食物、英國警察、德國汽車和法國藝術的地方。所謂地獄,是一個有著日本式房屋、英國食物、德國藝術和法國汽車的地方。

——黎岳亭報告的一段軼事

這樣的概括或多或少是真實的(而且並不總是負面的)。北半球靠南部的國家暴力事件發生率的確更高。有報告說,這些國家中生活在南方的人的確比北方人更善於表達。就不同性別、種族和階層背景學生的成績差異,老師們的刻板印象往往能真實地反映現實。正如賈西姆等人指出的那樣,「刻板印象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可能準確,也可能不準確。」準確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我們所期望的。我們稱其為「差異敏感性」或「多元世界中的文化覺知」。形成英國人比墨西哥人更關心準時的刻板印象,就是理解為使摩擦最小化,在每一種文化下該期望什麼以及該如何行動。

當刻板印象是過度概括或明顯不對的時候就會出問題。假如說美國享受福利的人大多數是非裔美國人,這一概括就有些過分,因為事實並非如此。大學生對特定的大學生聯誼會成員持有不同的刻板印象(例如,更喜歡外語課而不是經濟學,或更喜歡壘球而非網球),它們包含了一定的事實,但卻被過分誇大了。被刻板化的群體中,個體間的差異要比想像得更大。

偏見是一種負面態度;歧視[3]是一種負面行為。歧視行為的根源往往在於偏見態度。但是,態度和行為常常是鬆散地聯結在一起的。偏見性的態度並不一定滋生出敵意行為,同樣,並非所有的壓迫都源於偏見。種族歧視[4]和性別歧視[5]是制度上的歧視舉動,即使在沒有偏見意圖的時候也如此。在一家全部為白人的公司裡,假如面試招聘確實排除了潛在的非白人僱員,那麼,即使僱主並無歧視之意,但這種舉動也可以稱為種族歧視。

種族偏見

普天之下,每個種族都是居於少數的。例如,非西班牙裔的白人僅佔全世界人口的1/5,不到半個世紀之後,該比例將會變成1/8。由於過去兩個世紀裡的遷徙和移民,世界各民族現在互相融合,有時彼此敵對,有時又友好相處。

對一位分子生物學家而言,膚色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體特徵,它受種族之間微小的基因差異所控制。而且,自然界並不按純粹界定的類別來區分種族。是我們人類而非自然界,將泰格·伍茲標定為「非裔美國人」(他的祖先是25%的非洲人),或「亞裔美國人」(他也是25%的泰國人和25%的中國人),或者甚至是土著美國人或荷蘭人(各有1/8的血統)。

「我是一個高黑印亞人。」泰格·伍茲,1997(描述他的高加索、黑人、印度人以及亞洲人血統。)

多數人看到其他人身上的偏見。在1997年蓋洛普的一項調查中,美國白人估計他們的同伴中有44%的人偏見很深(在10點量表上得分為5,甚至更高)。有多少人給自己也打高分呢?只有14%。

種族偏見正在消失嗎

一方面是感受到無所不在的頑固偏見,另一方面是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偏見,到底哪種認識正確?種族偏見正在成為歷史嗎?

種族態度可以非常迅速地發生改變。1942年,大部分美國人贊同「應該在公共汽車和電車上為黑人設置隔離區」。事到如今,這樣的問題會顯得稀奇古怪,因為如此明目張膽的偏見差不多已經銷聲匿跡了。1942年,不到1/3的白人(南部只有1/50)支持學校合併;到1980年,支持學校合併的佔到90%。自1942年以來的歲月是多麼的短暫,即使自實施奴隸制的日子開始算,經歷的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瞬間,因此,這種變化確實是天翻地覆的。加拿大也是如此,近幾十年來人們對於種族多樣性及各種移民群體的接受程度都有所提高。

自19世紀40年代以來,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雖然在40年代,許多人都懷有反黑人的偏見。美國最高法院在1954年做出了歷史性的決定,宣佈隔離學校違背憲法。法院當時發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當非洲裔美國兒童有機會在黑人玩偶和白人玩偶之間做出選擇時,多數人選擇的是白人玩偶。在20世紀50~70年代所進行的研究中,黑人兒童喜歡黑人玩偶的可能性一直在增加。同時,成年黑人開始認為在諸如智力、懶惰和可靠等特質方面,黑人與白人非常相似。

埃米塔·埃齊奧尼指出,不同種族的人們具有很多相同的態度和志向。每10名黑人和白人當中,有9人以上表示他們願意投黑人總統競選者的票。兩個群體中,10人有8人以上都贊同「高中畢業的學生必須瞭解將美國人民聯繫在一起的共同歷史和思想」。兩個群體中大約有類似比例的人追求「公正對待所有人,毫無偏見或歧視」。兩組人當中都有約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道德和倫理標準在下降。埃齊奧尼指出,正是這些共同的想法,才使得美國和西方大多數民主國家避免了種族部落制的傷害,導致科索沃和盧旺達分裂的正是種族部落制。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就此得出結論,種族偏見已經在美國和加拿大這樣的國家裡消失了呢?2002年一年當中,在有記錄的仇視犯罪案件裡,7314名犯罪者顯然仍持有偏見。如圖1所示,極少數白人還存有偏見,不願意投黑人總統候選人的票。這有助於解釋為何有半數美國黑人認為在近30天裡遭遇過歧視——10次有3次是在購物時遇到,2次是在外出就餐或工作時遇到。

在種族之間親密接觸的問題上,仍然能夠檢測出偏見。同「與黑人一塊乘坐公交車可能會令我感到不適」這個問題相比,「與黑人在公共場合跳舞我可能會感到不適」能在白人身上檢測出更多的種族體驗。許多人歡迎不同的人做自己的同事或同學,但他們仍然在自己的種族之內與人交往、約會以及結婚。這有助於解釋在一項針對390所學院和大學的大學生所做的調查中,為什麼會有53%的非裔美國大學生感到被排除在社會活動之外。這種多數—少數的關係不僅僅停留於種族問題上。在NBA的籃球隊中,少數派球員(在這裡是白人)有著被隔離於隊伍社交圈之外的類似感受。

圖1 1958~2003年美國白人種族態度的變遷

最親密的社交領域中出現最大的偏見,這種現象似乎十分普遍。在印度,接受世襲等級制度的人,通常會允許某個來自底層階級的人到他們家裡來,但卻不會考慮與這種人結婚。在美國一項全國性調查中,75%的人表示他們願意「在同性戀者開的商店購物」,但只有39%的人願意「找同性戀醫生看病」。

儘管在社會親密接觸中偏見消失得最慢,但種族之間的婚姻在多數國家中都有所增多——例如,美國跨種族夫婦的數量在1980年和2000年間翻了2倍多。

偏見的微妙形式

在佩戴上假定的謊言探測器後,當白人大學生表明他們的種族態度,並且男士們表明他們對女性權利的同情時,他們承認持有偏見。其他實驗評估的則是人們對於白人和黑人的行為。白人對於任何需要幫助的人都是同樣樂於提供幫助的,除非需要幫助的人太不相干(比如說,有一位打錯電話的人,明顯帶有黑人口音,要求轉達一個消息)。同樣,當要求人們採用電擊來「教授」某個任務時,白人給黑人的電擊並不比給白人的多——除非他們被激怒了,或對方無法報復,或者不知道是誰幹的。

因此,偏見態度或歧視行為一旦能隱身於某些其他動機之後,便可能浮現出來。在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及荷蘭,微妙的偏見(誇大種族差異、對少數民族移民不那麼尊重和有好感,以臆測的非種族理由拒絕他們)正在替代公開的偏見。一些研究者把這種微妙的偏見稱為「現代種族歧視」或「文化種族歧視」。現代偏見通常以微妙的形式表現在我們對那些熟悉、相似以及感覺舒適的事物的偏好上。

在筆答問卷中,珍妮特·斯溫和她的合作者發現與微妙(「現代」)的種族歧視並存的還有微妙(「現代」)的性別歧視。兩種形式的歧視都表現為否認歧視、反對努力增進平等(例如,「黑人在爭取平等權益方面要求太多了」)。

我們還能覺察到行為層面的偏見。由伊恩·艾爾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做的正是這類研究。小組成員走訪了芝加哥地區90多家汽車銷售商,採用統一的策略討價還價,就銷售商的一款成本價約為11000美元的新車,詢問最便宜的售價。給白人男性的最終售價平均為11362美元;給白人女性的平均售價為11504美元;給黑人男性的平均售價為11783美元;給黑人女性的平均售價為12237美元。為了檢驗勞動力市場可能存在的歧視現象,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針對1300份不同的招聘廣告發送了5000份簡歷,隨機分配的白人姓名(如Emily、Greg)的應聘者,每發送10份簡歷收到一個回復,而那些取了黑人姓名(如Lakisha、Jamal)的應聘者,每送出去15份簡歷才收到一個回復。

現代偏見甚至表現為種族敏感性,它導致人們對被隔離的少數種族人士反應過度——包括對他們的成功讚揚過度,對他們的過失批評過度。它同時也表現為某種憐憫姿態。例如,肯特·哈伯將一篇寫得很糟糕的文章給斯坦福大學的白人大學生,請他們進行評價。相對於被引導認為作者是白人的情形而言,當大學生認為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黑人時,評定的分數相對較高,他們很少發表嚴厲的批評。這些評定者,或許是為了避免表現出偏見,他們採用不那麼嚴厲的標準,對黑人作者更寬容。哈伯指出,這種「讚揚過度和批評不足」,可能會阻礙少數種族學生取得好成就。

多維達、卡韋凱姆和蓋特納讓白人大學生與白人或黑人同伴交流互動。他們發現,大學生在種族量表上的反應,能夠預測他們在互動時言語當中的種族偏見。但是,他們對黑人的自動情緒反應能預測他們的非言語行為。

自動偏見

這類現代偏見再次說明了我們的「雙重態度」系統。針對同一對象,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外顯(意識)和內隱(自動)態度。因此,對於那些我們目前表示尊重和欣賞的人,我們可能還保留源自孩提時代習慣性的、自動的恐懼或者厭惡。儘管外顯態度可以隨教育而發生巨大的變化,內隱態度則揮之不去,除非我們通過練習而形成新的習慣。

許多(人)曾向我坦白……儘管在他們心裡從未感覺對黑人有偏見,但當他們與一個黑人握手時仍會感到彆扭。這些感覺從他們孩提時代在他們家庭當中學會起,一直沿襲了下來。

——社會心理學家 托馬斯·佩蒂格魯

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科羅拉多大學、華盛頓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研究者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確認了自動刻板化和偏見的現象。這些研究通過快速閃現詞語或面孔來「啟動」(自動激活)有關某類種族、性別或年齡群體的刻板印象。參與者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他們被激活的偏見可能隨後會引起他們行為的偏差。例如,針對令人厭惡的主試要求,人們如果受到與非裔美國人有關的圖像啟動,他們對主試煩人的要求可能會產生更加具有敵意的反應。在安東尼·格林沃爾德和他的同事所做的巧妙實驗中,當結合黑人面孔而非白人面孔的時候,10名白人中有9人要用更長的時間來認定愉快的單詞(例如「和平」和「天堂」)是「好的」。你會注意到,參與者一般幾乎沒有明確表示出偏見,只有無意識、非故意的反應。不僅如此,休根伯格和博登豪森報告說,這種內隱偏見表現得越強烈的人,越容易從黑人面孔中感知出憤怒(見圖2)。

科雷爾及其同事、格林沃爾德及其同事在他們各自的實驗中,邀請人們快速按按鈕,「射擊」或者「不射擊」那些在屏幕上突然出現的人,這些人或者手握槍械,或者手持諸如閃光燈或瓶子之類的無害物品。參與者(其中一個研究中既有黑人也有白人)更容易誤擊黑人目標。在一個相關的系列研究當中,佩恩、賈德及其同事都發現,當用黑人而非白人面孔啟動時,人們想到的是槍:他們更快辨認出槍或更多地將扳手之類的工具誤認為是槍。這些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阿馬都·戴羅(紐約市的一名黑人移民)被警察開槍射擊了41次,就因為他將錢包從後面口袋中拿出來。

自動偏見:當喬舒亞·科雷爾和他的同事邀請人們對手持槍或無害物體的人迅速做出反應時,發現種族會影響人們的知覺和反應。

圖2 面孔偏見

憤怒到哪裡就不見了?休根伯格和博登豪森向大學生展示一系列從憤怒到快樂的面孔變體。與白人面孔相比,那些(在內隱種族態度測驗中)根據得分被認定為最有偏見的人,他們在模稜兩可的黑人面孔系列中更容易看到憤怒。

格林沃爾德和舒指出,即使是那些研究偏見的社會科學家似乎也容易有偏見。他們選定了一些非猶太人姓名和猶太人姓名,分析這些人的社會科學文章引文中的偏見。他們分析了近30000條引文,其中包括17000條關於偏見研究的引文,發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結果:與猶太裔作者相比,非猶太裔作者引用非猶太裔姓名的概率要高出40%。(格林沃爾德和舒不能確定是否猶太裔作者過度引用他們的猶太裔同行的文章,還是非猶太裔作者過度引用非猶太裔同行的文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性別偏見

對女性的偏見有多普遍?這裡我們關注性別刻板印象——人們有關女性和男性言行舉止的信念。規範帶有約定性質,而刻板印象則是描述性的。

性別刻板印象

從有關刻板印象的研究中,有兩個結論是毫無疑義的:存在很強的性別刻板印象,並且正如常常發生的那樣,刻板化群體的成員也接受這種刻板印象。男性和女性會一致認為你可以根據書的性感封面來判斷一本書。在一項調查中,傑克曼和森特發現性別刻板印象要比種族刻板印象更強。例如,認為兩性同樣「易動感情」的男性只有22%。剩餘的78%的男性中,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易動感情的人數遠遠多於認為男性更易動感情的人數,其比例是15︰1。那麼女性如何看這個問題呢?她們的答案是一樣的,差異不超過1個百分點。

男子所有的追求同樣也是女子的追求,在所有人之中,女子只是較弱小的男子。

——柏拉圖,《理想國》

再來看看波特、蓋斯和沃爾斯德的一項研究。他們向學生展示一些照片,上面是「一組研究生,他們作為一個研究項目團隊而一起工作」(圖3)。隨後他們讓學生做一個「第一印象」測試,要求他們猜測其中誰對小組的貢獻最大。除了位於桌子首席的那位女士之外,圖3中的每位男士被選為領導者的次數比3位女士的總和還多!這種視男性為領導的刻板印象不僅真實地存在於女性和男性當中,同時也存在於女權主義者和非女權主義者當中。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由女性來實施領導行為,那麼她們相對就不被人們看好。斬釘截鐵的風格,在女性身上就不如在男性身上顯得那麼適宜(這使得女性更難成為領導者或者取得成功)。性別刻板印象有多普遍?非常普遍。

圖3 在這些人當中,你猜測哪一位對小組的貢獻最大?大學生看到這張圖片的時候,他們通常猜測為兩位男士當中的一位,儘管那些看到由同一性別構成的小組圖片的人多數會猜測坐在桌子首席的人。

要記住,刻板印象是有關一群人的概括,它們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或者過度概括而偏離了事實的核心。(它們也可能帶有自我實現的性質。)普通男性和普通女性之間在社會聯繫、共情、社會權力、攻擊性和性愛主動性(然而並不包括智力)等方面確實存在某些差異。那麼據此我們能否得出性別刻板印象準確的結論呢?刻板印象有時會誇大差異,但據珍妮特·斯溫的觀察,並非總是如此。她發現賓州州立大學的學生有關男性和女性在不安分性、非言語敏感性、攻擊性等方面的刻板印象有其合理性,比較接近於真實的性別差異。而且,這些刻板印象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綜合考察了27個國家的數據之後,約翰·威廉斯和他的同事發現每個地方的人都認為女性更易相處,而男性則更開朗。性別刻板印象的持續性和普遍性,使得一些進化心理學家相信性別刻板印象反映了天生、穩定的本質特性。

刻板印象(信念)並不是偏見(態度)。刻板印象可能為偏見提供支持。不過,拋開偏見而言,人們可能會贊同男性和女性「雖有差異但彼此平等」。讓我們就此來看看研究者如何探討性別偏見。

性別態度

根據人們對調查研究者的陳述,針對女性的態度與人們的種族態度一樣,變化得非常快。1937年的時候,對於一名獲得政黨提名作為總統候選人的合格女性,1/3的美國人聲稱他們願意投票支持;到2003年,聲稱願意投票的人有87%。1967年,56%的美國大學一年級學生贊同「已婚女性的活動最好限定在家庭中」;到2002年,贊同該觀點的人只有22%。

女性的優秀主要是因為她們(被認為)如此友好。(男性)被認為在主體特點(才幹、支配性)上優於女性,這些主體特點被視為是男性在有償工作,尤其是在男性主宰的職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艾麗斯·伊格利

伊格利和她的同事、哈多克和贊納也報告說,人們可能會以發自肺腑的負面情緒來對待某些群體,但他們不會這樣來對待女性。大部分人更喜歡女性而非男性。他們感覺女性更善解人意、和藹、樂於助人。因此,一種好的刻板印象導致了一種好的態度,伊格利為這種好的刻板印象起名為「女性優秀效應」。

性別偏見微妙的表達

不過,性別態度往往是好惡相伴的,這是格利克、菲斯克和他們的同事報道的結論,他們調查了19個國家的15000人。他們常常將一種仁慈的性別偏見(女性的道德敏感性更高)和敵意的性別偏見(一旦男性作出承諾,那麼她就會牢牢束縛他)混合在一起。

對於那些受性別偏見困擾的人來說,好消息也不少。一項曾被廣為宣傳的有關女性偏見的研究發現,來自1968年戈德堡所做的一項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戈德堡給康涅狄格學院的女學生一些短小的文章,要求她們評定每篇文章的價值。有時一篇文章署名為男性作者(例如,John T.McKay),有時則署名為女性作者(例如,Joan T.McKay)。總體上看,當文章署名為女性時,所獲得的評分比署名為男性時要低。壓迫的歷史印跡——自我貶低——清晰地浮現出來:女性對女性存在偏見。

由於急於展示存在性別偏見的微妙現實,我採用了戈德堡的材料,利用我的學生作為被試,重複了他的實驗。學生們(女性和男性)並未表現出諸如貶低女性工作的傾向。因此,斯溫、博格達、馬魯亞瑪和我查閱了文獻,與調查者聯繫,盡可能地瞭解有關評價男女工作的性別偏見研究。出乎我們的意料,針對男性工作與針對女性工作的偶然偏見一樣多。但是,在涉及將近20000人的104項研究中,最普遍的結論是「沒有差別」。在大多數的比較中,某項工作是由男性還是女性來承擔,不影響對該項工作的評價。艾麗斯·伊格利總結了其他有關評價男性和女性作為領導、教授及其他身份的工作的研究,她說:「實驗並沒有證實存在貶低女性工作的任何總體趨勢。」

性別偏見在西方國家是否正在迅速消失?女權運動是否已經即將完成其使命?與種族偏見一樣,公開的、堂而皇之的性別偏見已然消亡了,但微妙的偏見依然存在。例如,採用假測謊儀便可揭露偏見。那些相信實驗者可以通過一個敏銳的測謊儀來瞭解自己的真實態度的人,對女性權利的同情就表現得少一些。

在西方國家以外,性別歧視的情況更嚴重:

世界上未上學的兒童當中有2/3是女孩。

沙特阿拉伯禁止婦女駕駛車輛。

就全世界而言,人們傾向於生男孩。1941年,美國有38%的懷孕父母說他們如果只養一個孩子的話,他們喜歡要男孩;24%的人喜歡要女孩;23%的人說他們無所謂。到2003年,答案幾乎沒有變化,依然是38%的人喜歡要男孩。隨著人們廣泛採用超聲技術來檢測胎兒的性別,以及越來越多的墮胎可行性,這些偏好正在影響男孩和女孩的比例。2000年中國人口統計表明,新生兒當中每出生100名女嬰,就會出生119名男嬰。2001年印度人口統計報告指出,旁遮普省每出生100名新生女嬰就會出生126名男嬰。最終結果就是數以千萬計的「失蹤女性」。

總的來說,對有色人種和女性的公然偏見已遠不如40年前那樣普遍。對於同性戀者的偏見也同樣如此。然而,採用對微妙偏見敏感的技術手段依然能檢測到廣泛存在的偏見。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性別歧視簡直是致命的。因此,我們必須仔細而深入地考察偏見的社會、情感和認知根源。

小結

刻板印象是有關其他群體的信念,它可能準確,也可能不準確,或者過度概括,但是它是基於事實核心的。偏見是一種預斷性的負面態度。歧視是不合理的負面行為。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指個體的偏見態度,或者歧視行為,或者壓制性的制度實踐(即使並非有意帶有偏見)。

刻板化的信念、偏見性的態度和歧視性的行為長期以來一直在危害著人類的生存。根據過去40年美國人對調查者的陳述來判斷,他們對黑人和女性的偏見已經驟然減少。然而,微妙的調查問題、評估人們態度和行為的間接方法,依然能揭示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和相當程度的經過偽裝的種族和性別偏見。偏見雖然不再那麼明顯,但它依然潛藏著。

[1]偏見(prejudice):對一個群體及其成員的負面的預先判斷。

[2]刻板印象(stereotype):關於某一類人的個人特徵的觀念。刻板印象有時過於概括化,甚至是錯誤的,並且抵制新的信息。比如,人們一般認為男性是陽剛的、獨立的,而女性是溫柔的、脆弱的。

[3]歧視(discrimination):對一個群體或其成員不合理的負面行為。

[4]種族歧視(racism):一個人對某個種族個體的偏見性態度和歧視性行為,或貶低某個種族個體的制度實踐(甚至不是由偏見所驅動的)。

[5]性別歧視(sexism):一個人對某個性別個體的偏見性態度和歧視性行為,或貶低某個性別個體的制度實踐(甚至不是由偏見所驅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