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社會動物: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 > 迷戀、愛與幸福 >

迷戀、愛與幸福

學校裡並不教授融合、尋求迷戀、交朋友等能力,但有了這些才意味著幸福的生活,而不幸的生活則是由於缺乏這些。

埃米爾·迪爾凱姆(Emile Durkheim)舉例證明,社會聯繫匱乏的人更容易自殺。在《愛與生存》(Love and Survival)一書中,迪恩·奧尼什對人的壽命進行了調查,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獨居者過早死亡的概率是社會參與度高的人的3~5倍。

另一方面,迷戀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提升感。1941年,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參加了美國陸軍。很快,與戰友一起行軍的動作便開始改變他的自我意識:

「語言不足以確切表達這種訓練中長時間步調一致的運動所引發的情感。這讓我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幸福:一種奇怪的自我提升的感覺,向外膨脹的感覺,超脫生活的感覺——全都是因為參與了集體活動。」

數百萬的士兵在戰爭中因為他們所感受到的與同伴之間的情感聯繫而捨生忘死,甚至獻出了他們的生命。這種感覺往往讓家庭在無論面臨何樣的艱難險阻都能保持完整無缺。社會生活也是被這種感覺的低一級版本緊密地聯繫起來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任」。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對迷戀最強烈的渴望就是我們跟某個特別的人合二為一的強烈願望——愛。

這種動力,這種對融合的渴望——是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建模、調整、建模、調整——引領著我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