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社會動物: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 > 智慧生物以思維構建世界 >

智慧生物以思維構建世界

幾百萬年前的地球,還是動物們徜徉天下的時代。正如邁克爾·托馬塞洛(Michael Tomasello)所提出的,諸如猿之類智商較高的動物其實很擅長針對常見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但它們卻不擅長將自己所發現的方法傳授給後代。除人類之外的動物似乎不會產生教學的衝動。你可以教一隻黑猩猩學習手語,但黑猩猩卻不會將手語教給它的同伴或它的孩子們,從而讓它們可以使用手語進行交流。

而人類則不同。人類生活真正開始的時間比別的動物要晚得多。人類擁有一套需要傳授的複雜技藝系統,所以在出生後的幾年中單憑自己的能力是無法生存的。傑出的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指出,人是一種「未進化完全的動物,這是區分人類和非人類的最清晰明瞭的特徵」。格爾茨認為:「人類和非人類之間最大的區別,與其說是人類具有更強大的學習能力(雖然人類的學習能力確實很強),不如說是人類需要學到更多的、更特殊的事情才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人類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人們有能力發展出先進的文化。文化是一種集習慣、行為、信仰、觀點和應變能力於一體,能夠規範並指導人們生活的事物。文化能夠傳達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解決方案,包括如何避開有毒植物、如何組建成功的家庭結構等。羅傑·斯克拉頓(Roger Scruton)的研究表明,文化也可以「培養」人的情緒。文學、節日、符號和藝術作品中暗含著許多往往會被人們忽視的信息,這些信息教人們如何去感受,如何去回應,如何分辨其含義。

每個人的思想都無法完全獨立處理自己所遇到的無數轉瞬即逝的刺激信息。我們之所以可以在這個世界上自如地生活,是因為我們都被限定在文化的框架當中。我們能夠對種族文化、制度文化、區域文化進行吸收,讓它們代替我們進行大部分的思考。

人類的傑出之處並不在於天才們所創造的個人化的輝煌業績,而是一群人創造出的指引後人思想的精神框架。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製造出一架現代化的飛機,但是繼承了前人智慧的現代化企業卻可以設計出飛機並將之製造出來。

「在我們建造的『設計者環境』中,人類的理性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大腦自身運算能力的限制範圍。」哲學家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寫道。克拉克接著指出,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人類有能力將推論加以細化——將知識的主體包含在社會體系之中。

克拉克認為,人類的大腦「和其他動物以及自主機器人身上各種零散的、有特殊用途的、以行動為主導的器官或部件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我們人類在一個關鍵方面做得很好,這就是我們擅長構建物質和社會世界,以使我們在雜亂無章的資源包圍中做出複雜且協調一致的舉動。我們用智慧構建我們的環境,這樣就能使我們在隨後的過程中不必太傷腦筋就可以順利取得成功。我們的大腦使世界變得更加智能,這樣我們就可以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人類大腦加上外部世界的規範最終構成了一種智能的、理性的推理引擎,我們稱之為『思維』。這樣一來,我們人類就成了智慧生物,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我們思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