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社會動物: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 > 所謂的「天才」都是後天努力造就的 >

所謂的「天才」都是後天努力造就的

有些人似乎仍舊生活在浪漫主義的年代,他們傾向於相信天才是某種神聖火花的產物。在他們看來,古往今來出現過的那些聖人——但丁、莫扎特、愛因斯坦——才華稟賦遠遠超過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程度,以至於能夠直接跟超越人類的真理建立聯繫,世人需要對他們表以虔誠和敬畏。

不過,我們當然是生活在科學的年代。人們已經對早年名家們的成就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將研究結果收錄編撰在冊,著成了諸如《劍橋專才訓練手冊》之類的書籍。目前普遍的看法認為,天才並非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即便是莫扎特早期的才華也不是某種超自然的天賦。儘管莫扎特的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音樂家,但跟今天最優秀的兒童音樂家相比,青少年時代的莫扎特並不能算非常優秀。

莫扎特所擁有的,是自古以來很多早早表現出驚人天賦的表演者們身上都曾體現出來的東西——與生俱來的大量練習,長時期集中注意力,以及在成人後提升技藝的決心。莫扎特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大量的練習,很早就積累到了一萬多個小時的練習量,之後又在這一基礎上繼續進步。

最新的研究表明,「天才」們獲得成功的方式在某種意義上是平凡的、大眾的,甚至是有點清教徒禁慾式的。「天才」與取得傑出成就的普通人之間,區別並不在於某種神聖的火花,而在於究竟能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提高水平。佛羅里達大學的安德斯·埃裡克森(K.Anders Ericsson)通過研究證明,有意識的練習是取得成就的關鍵。頂級表演者在嚴格磨煉自己演奏功夫方面花費了更多(乃至多得多)的時間。埃裡克森指出,頂級表演者將自己的演奏水平提升至優秀級別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時間,是一般表演者將自己的演奏水平提升至合格級別所付出時間的5倍左右。

卡內基–梅隆大學學者約翰·海耶斯(John Hayes)對500多首傑出的古典音樂作品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只有3首是作曲家在職業生涯前10年內發表的,而剩下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作曲家們十多年堅實穩定的創作基礎之上創作出來的,只有在堅持了如此長時間的創作之後,他們才可能為世人貢獻傳世佳作。這一規律也同樣適用於愛因斯坦、畢加索、艾略特、弗洛伊德和瑪莎·格雷厄姆。

而這並不僅僅是花費多少時間的問題,在這些時間內進行了怎樣的練習也同樣重要。平庸的表演者可能會以最令自己舒服的方式練習,而偉大的成功者們則會採取最為嚴謹且強調自我批評的方式。他們常常將曲子分為一個個細碎的部分,就每一個細節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推敲。在草山音樂夏令營,學生們會花3個小時來反覆練習一頁樂章的內容,並將以正常節奏1/5的速度演奏。如果周圍的人們還能分辨出音樂的調子,就說明他們的速度還不夠慢。在斯巴達克網球俱樂部,學生們會進行無球集訓,對球技的點點滴滴進行一一推敲。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己引導自己養成了這樣的寫作習慣:每天閱讀《觀察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這是他那個時代文筆最好的雜誌;在另一張紙上記下關於文章中每一個句子的筆記,然後將這些筆記打亂順序放在一旁,幾個星期後再把它們找出來,試圖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筆記內容,並利用它們復原雜誌的原文。富蘭克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會了把握文章架構。當他發覺他所使用的詞彙比《觀察家》雜誌的作者們遜色之後,就將重心轉移到了遣詞造句方面。他將每篇文章一句句地譯成詩歌,幾個星期後再嘗試把詩歌還原為文章。

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在他的著作《一萬小時天才理論》(The Talent Code)中指出:「每項技能都是記憶的體現。」要締造內在的思維架構,需要大量的刻苦努力。大腦研究在這方面所揭示的結果,剛好跟傳統的成就道德標準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