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社會動物: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 > 重新認識性格與行為的關係 >

重新認識性格與行為的關係

人類的決策過程分為3個基本步驟。首先,我們會感知到某種情況;其次,我們用理性來判斷這種或那種行為是否符合我們的長遠利益;再次,我們用意志力來執行我們的決定。幾百年來,學者們提出過許多與性格有關的理論,隨之也出現了許多種培養青少年性格的方式。在19世紀,大多數的性格培養理論都著眼於決策過程中的第三步——意志力。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學家們對「適當行為」的認識幾乎照搬了水利學的概念:內心的衝動就像狂野的洪流,而作風正派的人們總是用自己堅定的意志力去抵禦它、壓抑它、控制它。

到了20世紀,大多數的性格培養理論都著眼於決策過程中的第二步——用理性來權衡利益。20世紀的道德學家們強調利用各種技巧提高覺悟,提醒人們不良行為所導致的長期風險。他們提醒人們,不安全的性行為會導致疾病、意外懷孕以及其他不良的後果,吸煙可導致癌症,通姦會導致家庭破裂,說謊會使人對你失去信任。他們的想法是,當你指出人們的愚蠢行為後,人們就會有足夠的動力停止這樣的行為。

理性的判斷力和意志力在道德決策和自我控制方面的確非常重要,然而這兩類性格培養理論的實際效果都非常一般。你可以告誡人們不要吃炸薯條,可以給他們看介紹肥胖症風險的小冊子。你可以對人們進行說教,促使他們實現自我控制,從而不去吃炸薯條。當人們處於飽腹狀態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發誓絕不再吃炸薯條。然而,當人們進入飢餓狀態的時候,原本下定的決心就會動搖,導致他們拿炸薯條來充飢。大多數人減肥失敗的原因在於理性和意志力作為意識層面的力量不夠強大,不足以抑制潛意識層面的衝動。

這一現象不僅對吃炸薯條成立,對影響力更加重大的事情也同樣成立。傳教士們雖然苦口婆心地批判通姦的罪惡,但是對於那些通姦的人們似乎並沒有什麼影響,甚至某些傳教士自己也是通姦者。成千上萬的書籍痛斥著貪婪的罪惡,但每隔幾年貪婪都會發展成自我毀滅性的社會潮流。人們幾乎普遍認同物質上的消費不會帶來愉悅和滿足的道理,但還是有千百萬的人甘做信用卡的奴隸。大家都明知殺人是不對的,但種族滅絕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恐怖分子們會說服自己,濫殺無辜是一種正義的行為。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努力向毒癮者提供有關毒品危害的信息,向青少年們宣傳無保護的性行為的風險,告誡學生們輟學的不良後果。然而研究結果清楚表明,信息本身並不能有效地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例如,2001年一份針對300餘項性教育課程的調查表明,這些課程對受教育者的性行為或避孕手段沒有造成任何明顯的影響。課堂教學和旨在提升學生在性方面意識的研討會對潛意識層面的衝動幾乎沒有任何直接效果,說教布道也沒有什麼成效。

證據表明,理性的判斷力和意志力就像肌肉,但不是那種特別發達的肌肉。某些時候,在恰當的情境下,它們能夠抵禦住誘惑,控制住衝動。但在許多情況下,它們的力量實在太薄弱了,完全不足以實現自律,人們只是在自欺欺人。

19世紀和20世紀的性格培養理論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局限性,是因為它們都建立在同樣的基礎假設之上:決策過程中的第一步——感知——是一種相對簡單的過程,人們需要採取的行動主要在於計算自己該做什麼,用意志力支配自己去做這些事情。

然而今天的心理科學已經證明,這樣的假設是錯誤的。事實上,第一步是決策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感知並不僅僅是「客觀」感受某種情況的簡單過程,而是一種需要思維和技巧的過程。感知和評估並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且基本同步的。近30年來的研究表明,有些人在感知方面比別人更有技巧。那些品性良好的人要麼是靠自己,要麼是在別人的教導下學會了用正確的方式看待各種情況。當他們以正確的方式看待某種情況時,就會引發潛意識中的一整套判斷與反應網絡,讓自己傾向於以某種特定的方式行事。這會讓他們的理性和意志力更容易發揮作用,引導他們做出恰當的行為。

例如,有些學生走進教室的時候,對老師並沒有發自內心的尊重。當他們生氣或沮喪的時候,就會詛咒老師、無視老師、羞辱老師,甚至會對老師拳腳相加。另一些學生則對老師有著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自然而然地懂得,自己應該服從老師——包括在老師面前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事情。他們可能也會生氣或惱怒,但他們不會在課堂上任由這些感情表現出來,他們絕不會在課堂上大喊大叫、罵罵咧咧,或是毆打老師。如果有人在他們面前這麼幹,他們會表現得非常震驚。

而這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為什麼後一類學生只要看到老師,就會自然做出某些特定的反應呢?或許答案深陷在「悲慘前景」之中,或者說在潛意識的暗河之中,永遠無法為我們所知曉。不過我們可以說,這些學生在之前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過某些經歷。或許他們先是對父母尊重,然後再逐漸擴展為對權威人物的普遍尊重。或許他們從別人對待老師的方式中學會了某種行為模式。或許他們關於課堂上的行為養成了某些習慣和準則,所以把不符合這些習慣與準則的行為當做不可接受的。在無數這類影響的作用下,他們形成了某種特定的感知模式和世界觀。他們學會了用這樣的方式看待老師之後,就絕對不會想到往老師臉上揮上一拳——除非是在漫無邊際的幻想中,而他們也知道這樣的幻想永遠不會成為現實。

同樣,正直的人學會了用某種特定的方式看待別人的財物,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容易產生偷盜的傾向;他們學會了用某種特定的方式看待槍支,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容易濫用槍支;他們學會了用某種特定的方式看待女孩,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容易虐待她們;他們學會了用某種特定的方式看待真相,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容易撒謊。

這種「學習如何觀察」的模型強調,性格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性格是千千萬萬種彼此相互作用的因素日積月累形成的結果。這一模型強調社會環境對性格的影響。單靠自己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你身處一個全是胖子的環境中,那麼你也很難保持苗條)。它也強調細小的重複性行為的影響,這些行為可以重組大腦的基本運行機制。細節習慣和適當的禮儀能夠改進人們看待世界的某些積極方式。良好的行為能夠加強大腦中的某些網絡。亞里士多德在這方面的見解非常正確:「美德是最先通過把它們付諸行動而獲得的。」匿名戒酒協會的口號「假裝這樣做,直到你真的能做到」用更加實際的方式解釋了這一觀念。弗吉尼亞大學學者蒂莫西·威爾遜的表述則更為科學化:「社會心理學界普遍公認的原理之一,就是行為的改變往往先於態度和感情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