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社會動物: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 > 童年期的依戀關係影響人的一生 >

童年期的依戀關係影響人的一生

社會學家一直在努力瞭解人類的成長機制。1944年,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在一組少年犯中作了一項名為「44個少年犯」的研究。他注意到這些男孩中有很大一部分小時候曾被遺棄,需要忍受憤怒、羞辱和沒有存在價值的感覺。「母親離開是因為我不夠好。」他們會這樣解釋。

鮑爾比注意到,這些男孩壓抑自己的感情,用別的策略來應對被拋棄的感受。他的理論是孩子最需要安全與探索:他們需要感受到他人的關心與愛,但他們也需要走進外面的世界並學會照顧自己。鮑爾比認為這兩種需要有時是矛盾的,但也彼此聯繫。一個人在家庭中感覺越安全,就越有可能勇敢地冒險去探索新事物。正像鮑爾比自己所闡述的:「從搖籃到墳墓,如果我們的人生是由一系列或長或短的冒險所組成的,並且每一次都是從我們所依戀的人提供的牢靠基礎出發,那麼我們就會無比快樂。」

鮑爾比的工作讓人們開始改變對童年和人性的思考方式。在他開始研究之前,心理學家們一直傾向於研究個體行為而非人際關係。鮑爾比則強調,孩子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間的關係,對孩子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方式起到了強有力的塑造作用。

在鮑爾比的時代之前,甚至之後的一些年裡,許多人只關注人們有意識的選擇。他們假設人們先是觀察簡單的世界,然後作出複雜而困難的決定。鮑爾比則關注我們大腦中的潛意識模型,是它首先組織了我們的感覺。

例如,假設某個嬰兒出生時就具備易怒的天性,但他足夠幸運,有一位能讀懂他情緒的母親。當他需要擁抱時她就擁抱他,當他想被放下時她就放下他,當他需要刺激時她就給予刺激,當他需要安靜時她就停止刺激。嬰兒瞭解到自己存在於自己跟別人的對話之中,開始將世界看成是一系列連貫的對話。他發現,如果他發出信號,這些信號很有可能被接收到。當他遇到麻煩時,他會學著求救。他會形成一整套關於世界如何運轉的設想,而在他跟外面的其他人接觸時,就會依靠這些設想(無論它們被證實還是會被推翻)行動。

出生於和諧人際關係網之中的孩子,知道該如何加入陌生人的談話、如何解讀社交信號。他們把世界看成一個開放的地方。出生於險惡人際關係網之中的孩子會變得充滿恐懼、內向孤僻或是充滿侵略性。他們經常感受到威脅,即使實際上並不存在威脅。他們可能無法解讀信號,或是不覺得自己是個值得別人傾聽的人。這些在潛意識中構造現實的行為,決定了我們會看到什麼、關注什麼、最終會做什麼。

鮑爾比的學生瑪麗·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指出,如果將孩子與依戀對像隔離,強迫孩子獨自探索世界,即使只是幾分鐘,孩子也會面臨決定性的關鍵時刻。安斯沃斯設計的「陌生情境測試」就是為了研究安全與探索之間的這種轉變。在測試中,安斯沃斯把幼兒(通常為9~18個月大的嬰兒)及其母親安排在一間塞滿玩具的房間裡,吸引幼兒去探索。然後,一個陌生人進入房間,母親將幼兒交給陌生人照管。然後母親會回到房間裡,再與陌生人一起離開,只留下幼兒一個人。最後,陌生人會回來。安斯沃斯與她的同事近距離觀察這些幼兒的反應:當母親離開時他們抗議的程度如何?當母親回來時他們如何反應的?他們對陌生人如何反應?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對成千上萬的孩子進行了陌生情境測試。大約2/3的孩子當母親在測試中離開時會哭一會兒,當她回到房間時則會衝到她身邊,這些孩子屬於「安全型依戀」。大約1/5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不會有任何明顯表現,母親回來後也不會匆匆撲向她,這些孩子屬於「迴避型依戀」。還有一些孩子並不會表現出前後一致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他們可能衝向她,但當靠近她時也可能生氣地捶打她,這些孩子被認為屬於矛盾或紊亂的依戀類型。

這些分類像所有試圖對人進行分類的方法一樣具有局限性。儘管如此,但通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心理學家們的確已經對依戀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總結出了所謂的「依戀理論」。該理論探索不同類型的依戀與不同的養育方式之間的關係,以及童年期依戀對於整個人生歷程中的各種關係和成就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幼兒1歲時的依戀類型,也跟他們長大後在學校如何表現、如何開展人生、在此後的人生中如何培養人際關係有較大的相關性。儘管嬰兒時期的一項測試結果並不能決定一生,沒有人在童年就注定是某種命運,但這些研究的確為於某些內心模型工作方式提供了信息,這些模型由親子關係所創造,之後則發揮著引導人們生活的作用。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擁有與他們的需求相協調、能讀懂他們情緒的父母。他們的母親會在他們害怕時安撫他們,在他們高興時與他們愉快地玩耍。這些孩子並不一定擁有完美的父母或是完美的親子關係。孩子並不是脆弱的。儘管父母會把事情搞砸、發脾氣,有時會忽視孩子的需求,但如果照顧方式大體上是可靠的,那麼孩子仍然會因他們在場而感到安全。經驗表明,養育孩子的正確方式並不是唯一的。即使父母對孩子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只要孩子認為自己跟他們的對話是連貫且可以預測的,那麼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仍可能是安全型依戀。

當父母與孩子們達到如此程度的和諧時,大量的催產素將會流入他們的大腦。一些科學家把催產素稱為「合群神經肽」。當人們享受親密的社會關係時,當母親分娩或給孩子哺乳時,當相愛的兩個人在性高潮之後相互注視著對方的眼睛時,當朋友或親人擁抱時,催產素水平都會急劇上升。催產素給予人們強烈的滿足感,也可以說,催產素是使人們聯結在一起的自然方式。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通常比較善於應對有壓力的情境。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梅根·岡納(Megan Gunnar)所作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你給15個月大的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打針,他會因為疼痛而哭喊,但他體內的皮質醇水平並不會升高。非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可能哭得同樣大聲,但他們不太可能伸手去觸摸照顧者,而且他們的皮質醇水平更可能迅速上升,因為他們習慣於感受更多的外界壓力。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傾向於在學校和夏令營中結交更多的朋友。在學校,他們知道如何利用老師和其他成年人獲得成功。他們不會覺得被迫要依靠和接近老師,也不會克制自己故意遠離老師。他們在建立聯繫和解除聯繫方面非常自如。他們在一生之中通常更為誠實,因為他們覺得沒多大必要靠說謊來誇大自己。

迴避型依戀孩子的父母通常孤僻、內向,他們不能很好地與孩子進行交流,或是難以有融洽的情緒體驗。有時他們能說出合適的話語,但他們的話語並未伴隨著傳達情感的肢體語言。作為回應,他們的孩子形成了認為必須自己照顧自己的內心模型。他們學會了不依賴他人。在陌生情境測試中,當他們的母親離開房間時,他們並不會抗議(至少沒有明顯表現),即使他們心率的加快表明他們內心其實相當激動。當被單獨留下時,他們並不會哭喊,而是繼續單獨玩耍與探索。

更大一點時,這些孩子表面看上去似乎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獨立與成熟。在學校的頭幾個星期,他們的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比較高。但事實會逐漸表明,他們並不會跟朋友和成年人發展親密的關係。他們忍受著更深程度的慢性焦慮,在社交中缺乏信心。阿蘭·斯魯夫、拜倫·埃格蘭、伊麗莎白·卡爾森和安德魯·柯林斯合著的《人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一書中,有一段關於迴避型依戀的孩子走進教室的描述:「他的路線是一系列之字形,就像帆船逆風航行的軌跡一樣。最後他終於繞到離老師比較近的地方,然後轉過身背對著她,等著她先叫他。」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想不起太多的童年往事。他們可能會籠統地描述童年,但極少能回憶起強烈的情緒體驗。他們在發展親密關係方面經常遇到障礙。他們可能擅長邏輯討論,但當話題轉變到情緒上,或是被要求展現自我時,他們就會表現得非常不自在,只有在獨自一人時,他們最為放鬆。日內瓦大學學者帕斯卡·維特卡經過研究得出結論,迴避型依戀的成年人在參加社交活動時,大腦的獎勵區域會顯現出更低的激活程度。當他們70歲時,獨居的概率是一般人的3倍。

矛盾或紊亂型依戀的孩子的父母通常都喜怒無常。他們這一分鐘還在,下一分鐘就不見了。他們可能在一個小時內過度干擾孩子,然後又冷漠地疏遠孩子。這些孩子難以建立穩定的工作模型,他們會同時有奔向父母和逃開父母的強烈願望。當他們被放置在嚇人的陡坡邊緣上時,就連僅12個月大的孩子也不會像安全型依戀的孩子那樣期望母親來解救他們。他們的目光會投向別的方向。

更大些時,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令人擔心。他們更容易感受到威脅,而且難以控制自己的衝動。這種壓力造成的影響可能是長期的。即使在抵消了其他因素的影響之後,在缺少父親的家庭中長大的女孩仍舊會更早開始月經週期。一般而言,紊亂型依戀的孩子更容易在青春期濫交,在17歲之前有更高的概率患上精神疾病。來自不穩定家庭的孩子的大腦體積更小,神經聯結也更加稀疏,因為童年的精神創傷性刺激阻礙了神經突觸的形成。

當然,這一切並不是說早期的依戀能夠決定人生的全過程。孩子長大成人後的生活並不是完全由依戀類型決定的,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一些人似乎非常有抵抗力,讓他們可以克服早期的缺陷(在童年遭受性虐待的人之中,大約有1/3的人在成人後並未表現出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另一部分原因則在於生活的複雜性。對母親不夠依戀的孩子,可能會遇到一個可以依賴的老師,或是一位教會他如何與他人交往的阿姨。一些孩子具備「利用」他人的能力,如果父母不是合格的依戀對象,他們就會吸引別的人作為依戀對象。然而,早期對於父母的依戀確實會開啟一條通道,促進孩子形成用於認識世界運作方式的潛意識工作模型。

許多研究追溯了早期依戀類型對人們整個人生過程的影響。例如,研究人員發現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在德國孩子中所佔的比例比美國的要高,而日本孩子中屬於紊亂型依戀的比例更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之一是在明尼蘇達州進行的,斯魯夫、埃格蘭、卡爾森和柯林斯所著《人的發展》一書中總結了研究的結論。

斯魯夫和他的小組在30年間追蹤了180名孩子和他們的家庭。他們在這些孩子出生前約3個月開始測試,評估他們父母的個性,之後一直從生活的各個角度以各種方法對他們進行觀察、測量和檢驗,並且始終堅持用多個嚴格的獨立觀察者。

研究結果並沒有推翻常識,而是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進一步強化了常識。首先,研究表明大多數因果關係是從父母指向孩子的。顯然,容易發怒或患疝氣病的孩子較難形成依戀,安靜開朗的孩子更容易形成依戀,然而關鍵因素還是在於父母的敏感度。愛好社交、具有互動型人格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與自己的父母擁有良好關係的父母也易於培養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敏感的父母能夠穩固地與難以相處的孩子建立聯繫,克服遺傳缺陷。

研究也表明,人們的成長過程是連貫的。在某一年被評估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下一年也傾向於表現為同樣的類型,除非某些可怕事件的干擾,例如父母中一方的死亡或家庭暴力。「總體而言,我們的研究強有力地支持了童年期經驗對人一生的影響」。研究人員在書中寫道。早期的敏感照顧會讓孩子在之後的人生階段裡更容易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

除此之外,研究還表明依戀類型與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一些研究者認為,只要他們測量一個孩子的智商,就能輕易地預測這個孩子在學業上將達到什麼程度。斯魯夫等人的研究則表明,社會和情感因素同樣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依戀的安全等級和照顧者的敏感程度與孩子全學年的閱讀和數學成績具有相關性。非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學校更有可能出現行為偏差。那些在6個月時由獨裁、干擾性強且捉摸不定的父母照顧的孩子,在學校中更可能難以集中注意力,或是更好動。

通過觀察孩子42個月時受到照顧的情況,斯魯夫等研究人員能夠以77%的準確度預測哪些孩子將在高中輟學,引入智商和成就測驗數據並不能提高這一預測的準確度。能夠完成學業的孩子們通常知道如何與老師和同學建立聯繫。在19歲時,他們會表示自己至少有一名「特別」的老師「站在自己這一邊」。那些輟學的孩子通常不知道如何與成年人建立聯繫,其中大多數孩子表示自己沒有「特別」的老師,而且「當他們被問到這一問題時,往往會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童年時期的依戀類型也有助於預測一個人未來人生中其他關係類型的情況,特別是浪漫感情關係。通過依戀類型,研究人員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孩子們在學校裡是否會成為領導者,也可以預測孩子們在青少年階段的自信程度、社交參與度以及社交能力。

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自己有了孩子時,他們也傾向於重複父母的行為。40%小時候遭受過虐待的父母會虐待他們自己的孩子,而童年受到良好照顧的母親幾乎全都會全心照顧她們的孩子。

斯魯夫和他的小組觀察了孩子與父母一起玩遊戲、設法解答特定謎題的過程。20年後,他們發現,當年的孩子們——現在已經是父母了——還會與他們自己的孩子玩同樣的遊戲,有時連結果都非常相似,正如他們在一個案例中所描述的:

「當埃利斯陷入難題時,他向母親尋求幫助,她抬頭看著天花板。當他最終設法解決了問題時,他的母親說:『現在看看你是多麼固執啊。』20年後,當埃利斯看著自己的兒子卡爾與同樣的難題鬥爭時,他笑了,並搖了搖頭。稍後,他假裝從盒子裡往外拿糖果來逗弄孩子,在孩子衝向他試圖拿糖果時扔掉它。當他不得不替卡爾解決問題時,他說:『這不是你做的,是我做的,你不像我這麼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