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 第2章 10 000小時法則 >

第2章 10 000小時法則

「到了漢堡,我們每天必須演足8小時。」

Sun公司的天才創始人

1971年,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新計算機中心成立了。該中心坐落在貝爾大街,它是一座由磚混外牆和茶色玻璃前壁組成的全新建築。當時,巨大的電腦主機放置在一間白色房間中,計算機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道:「那房間看上去有點像《2001太空漫遊》最後一幕中的建築。」在房間的一隅放置著幾十台鍵控打孔機——這是那個年代電腦終端的必備硬件;然而在1971年,這些儀器已是代表著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水平。密歇根大學的計算機系世界聞名,而在這裡受過計算機教育的學生都曾頻繁出入那間白色的主機房。當年,在這些學生中有一個年僅10多歲,呆頭呆腦的男孩,他就是後來享譽全球的計算機科學家比爾·喬伊[10]

喬伊入讀密歇根大學的時候正值新計算機中心成立,那年他16歲。他又高又瘦,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喬伊高中畢業於底特律北法明頓中學,同學們認為他是書獃子,所以送他一個雅稱:「最用功的學生」——意思是他從不跟女生約會。剛進大學的時候,喬伊曾想將來當一名生物學家或是數學家;但是就在他大一那一學年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無意中發現了這座計算機中心——就在那個時候,他迷上了計算機。

從那時起,計算機中心就成了喬伊生活的全部。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時間學習編程;即便是放暑假期間,他也在一位計算機教授那裡找到一份兼職,這樣他整個暑假也能編程了。1975年喬伊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在那兒,他更是癡迷於計算機軟件編程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博士入學面試的時候,他在匆忙之中準備了一份結構複雜的演講,而當時的情形正如他的一位崇拜者所寫:「那些考官被如此精彩的演講完全震撼了,一位考官後來這樣回憶說:『簡直就是基督舌戰長老』。」

後來,喬伊加入了改造UNIX系統的項目團隊。UNIX系統原是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首創,用於大型電腦主機的軟件系統。經由喬伊團隊改編的這個版本非常優秀,目前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數以百萬計的服務器系統軟件,依然是他們的那個UNIX版本。「當你的蘋果電腦處於這個有趣的模式時你依然能看到這些代碼,」喬伊說,「那都是我25年前編寫的,至今也沒什麼變化。」還有,如果你好奇當初是誰編寫了那麼多軟件,使得現今網上衝浪成為時代潮流,我現在可以告訴你,這個人也是比爾·喬伊。

從伯克利分校畢業以後,喬伊與人合夥在硅谷創立了Sun公司。Sun公司是我們這個時代電腦科技變革的主要推手之一。公司成立後,喬伊著手重寫另一種計算機語言——Java,這種語言使他的事業更加如日中天。在硅谷的圈內,喬伊享有和微軟的比爾·蓋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行視他為「互聯網領域的愛迪生」。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大衛·傑勒恩特說:「比爾·喬伊是對現代計算機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人之一。」

類似比爾·喬伊這樣的天才的故事我們已經聽到過許多次,內容其實都差不多。計算機業是一個以純知識精英為主導的行業。計算機編程的世界不存在傳統的校友關係網,你並不能依靠金錢或者人際關係取得領先地位。計算機業是一個充分開放的新興行業,人們只根據成就和天分評價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人;這裡的成功人士都是最棒的,而喬伊無疑正是這些最優秀的人中的一個。

如果沒有研究第1章談到的冰球隊和足球隊的例子,我們很容易接受以上對成功的解釋:他們的成功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事實並非如此。除了能力,機遇和其他完全隨機的優勢也在幫助特定領域的「異類」走向成功之巔。

有沒有可能在這裡也找到與第1章提到的特殊機遇相似的運作模式呢?讓我們回到比爾·喬伊的故事仔細找找看。

10 000小時有多久?

將近一代人的時間裡,心理學界都在不斷爭論一個大概很多普通人以為早已解決的問題:到底是否存在與生俱來的天賦。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並不是每一個生於1月的球員最後都進入職業球隊,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少數的生來就有天賦的人。可以說,成功是天賦加上後天努力。但問題是,心理學家對天賦研究越深入,就越發現,天賦的作用其實很小,而後天努力的作用其實很大。

天才論中最著名的案例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心理學家K·安德斯·埃裡克森(K. Anders Ericsson)和他的兩名同事在頂尖水平的柏林音樂學院展開了研究。在該學院一些教授的配合下,他們將小提琴專業的學生分為3組。第1組由最優秀的明星學生組成,他們個個都有發展成世界級獨奏家的潛質;第2組則由那些僅被認為不錯的學生組成;第3組由那些將來不太可能做職業演奏家,只可能在公立學校當音樂教師的學生組成。所有這3組學生都被問及同一個問題:從首次接觸小提琴至今,你練琴一共練了多少小時?

3組學生大約都在5歲那年第一次接觸小提琴。在最初幾年,所有學生的練琴時間都大致相當——每週2小時至3小時。但當他們到了8歲,不同組別的學生練琴時間開始產生差別。第1組學生練習時間開始明顯多於其他兩組:9歲時每週練琴時間為6小時,12歲時每週8小時,14歲時每週16小時,這樣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練琴時間不斷增長,到了20歲上下(這個年紀的學生已經很自覺,能夠為了變得更加優秀而主動練習),他們每週練琴時間是30小時。實際上,到了20歲,這些卓越的演奏者在練琴上已經投入了10 000個小時了。作為對照,第2組學生到20歲練琴時長累計為8 000小時,「未來的音樂教師們」的練琴時間累計只有4 000小時多一點。

埃裡克森帶領團隊又著手研究業餘組與職業組的區別,相同的情況出現了。業餘組中的人在兒童時期每週練琴時間從未超過3小時,到了20歲,練琴時間累計只有2 000小時;而職業組的練習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到了20歲,那些未來的演奏大師們的練琴時間已經超過10 000小時。

埃裡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結論是:第一,根本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花比別人少的時間就能達到比別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勞苦命」——一個人的努力程度比別人高卻無法比別人更優秀。研究結果表明,一旦一個演奏者進入頂級音樂學校,唯一能使他出人頭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練習;成功的要素在這個階段變得簡單明瞭。還有一點是,那些頂級演奏家們,他們練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項複雜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艱苦練習,而練習的時長必須達到一個最小臨界量。事實上,研究者們就練習時長給出了一個神奇的臨界量:10 000小時。

「研究發現,任何一個領域的世界級水平都需要起碼10 000小時的訓練。」神經學專家丹尼爾·利瓦廷寫道,「隨著研究不斷深入,作曲家、籃球運動員、作家、滑冰運動員、鋼琴家、棋手,甚至江洋大盜……無論你是什麼,10 000小時這個神奇數字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當然,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能從等量的訓練中獲得更好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還未發現任何一位世界級的專家在其專業領域中的訓練時長少於這個數字。人的大腦好像必須花費那麼長的時間消化理解,才能達到極其精通的水平。」

這一準則甚至適用於人們通常所說的「奇才」,比如莫扎特這位6歲就開始作曲的音樂神童。心理學家邁克爾·豪在他的著作《解讀天才》(Genius Explained)中寫道:

莫扎特在真正成為職業作曲家之前,他早期的作品並不出色。他的那些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親之手,只是後來得到不斷修改罷了。沃爾夫岡[11]童年時期的多數作品,如七首鋼琴與管絃樂協奏曲,大部分是在其他作曲家幫助下完成的。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並被奉為他的第一部經典作品的,是第九號鋼琴協奏曲(No.9,K.271),然而這部作品是他在21歲時創作的。那時候莫扎特作曲已有10個年頭了。

而音樂批評家哈羅德·勳伯格[12]談到莫扎特時有更為深刻的觀點,認為莫扎特實際上是「大器晚成」,因為他經歷了整整20年作曲生涯,才創作出了最偉大的作品。

成為國際象棋大師也需要大約10年時間。(國際象棋大師鮑比·菲捨爾問鼎冠軍寶座用的時間稍微少一些:他花了9年時間。)10年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一個人大約可以投入10 000小時對某一特定項目進行長期刻苦訓練。10 000小時是取得偉大成就的神奇數字。

現在我們可以運用這一理論解釋捷克和加拿大國家隊「年齡分組日」現象了。之前,你可能沒有真正理解為什麼花名冊上沒有一個隊員生於9月1日以後。你本以為,肯定有為數不少的運動天才出生於下半年,他們憑著自己的天賦最終也可以進入頂級隊伍,不論他們生於一年中的哪一天。

但是,對於埃裡克森這些反對將天賦放在成功因素首位的人來說,這一現象一點都不奇怪。出生時間相對比同齡人晚的天才們在8歲的時候沒有被選入全明星隊,原因是他們太小了,因此他們得不到強化訓練。得不到強化訓練,他們就很難達到10 000小時的訓練時間,從而無法在職業青年隊選拔的時候入圍。沒有10 000小時的訓練作為基礎,他們根本不能掌握進入頂級球隊所需的足夠技能。即便是莫扎特——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如果沒有10 000小時的訓練也無法實現事業上的騰飛。練習並不是為了讓你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好,而是為了幫助你越做越好。

另一個關於10 000小時的有趣現象是,10 000小時的確是大量時間。人們在很年輕的時候的確很難依靠自己達到這一要求。你需要獲得父母的鼓勵與支持。你不能太貧窮,因為如果你必須依靠兼職維持生計的話,你根本沒法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足夠時間做練習。事實上,人們要想獲得如此大量的練習時間,就必須依靠參加某些特定形式的訓練課程(比如冰球隊中的全明星隊),或者獲得某些特定機遇得以進行訓練。

安娜堡計算機中心的日日夜夜

現在讓我們回到比爾·喬伊的故事。1971年,16歲的喬伊還是一個個頭很高的懵懂少年。他數學特別好,他應該是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或滑鐵盧大學[13]高材生的苗子。「當比爾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就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開始對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感興趣了,」比爾的父親威廉說,「我們能回答的就回答他,我們回答不了的,就給他書讓他自己查。」到參加美國大學本科標準入學考試(SAT)的時候,比爾在數學測試中拿了滿分。「那些考試並不特別難,」比爾坦率地說,「考試中我總能剩下時間檢查兩遍。」

他的確才高八斗,但只有這一點肯定不夠。他的長足進步始於偶然在貝爾大街發現的形狀奇特的計算機中心大樓。

比爾學習計算機編程的那時候是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電腦的尺寸跟房間大小相當。一台電腦(其運算能力和內存容量可能還不敵現在一台微波爐)動輒百萬美元——這還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元價值水平。電腦那時在全世界範圍內非常稀罕,即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必須想辦法獲得其使用權,如此,你就得花高價租用電腦使用時段。

而且,那個時候計算機編程本身是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早期計算機編程必須使用鍵盤打孔機。程序代碼必須用打孔機打在打孔卡上。一個複雜一點的程序可能需要幾百乃至上千張卡,每張卡上面都密密麻麻排滿了孔。程序員編好程序就帶著打好的卡來到機房,交給電腦操作員。那個時候電腦只能單線程運行,操作員給你排個號。你要等多長時間取決於前邊有多少程序員在排隊,通常等代碼運行結果需要幾小時,有時候甚至要一天。其間你的程序如果有一點兒錯誤——哪怕是排版錯誤——你都必須拿回卡片,找到錯誤,然後重新走一遍流程。

在這種環境下任何人想成為程序專家都很困難,對20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在機房待一個小時只能用幾分鐘時間來「編程」,怎樣才能做足10 000小時的訓練?「在打孔卡上編程,訓練的並不是你的編程能力,」一位早年的計算機專家總結說,「而是你的校對能力和耐性。」

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人們找到了提高計算機效率的解決方案。此時電腦性能已經大大提高,能夠同時接受多個任務指令;專家們優化了操作程序,主機可以同時處理上百個終端任務,人們實現了計算機分時共享。這就意味著程序員們不用再跑到機房把打孔卡交給操作員,只需要構建數十個終端就可以了;所有終端都通過電話線與機房主機相連,程序員們實現了聯機協同工作。

以下是歷史文獻對電腦實現分時系統意義的總結:

這不僅僅是一項變革,這簡直就是電腦新時代的開端。不用操作員,不用卡片,不用等待。電腦主機共享意味著,你可以坐在自己的電傳打字機前鍵入命令,並且馬上能得到結果。主機共享又是交互式的:主機會要求程序員做出響應,等待其輸入指令,並在其休息的時候繼續工作,一直到算出最終結果。所有這些都是「實時」操作的。

密歇根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批實現電腦分時系統的高等學府。1967年,使用了分時系統的原型機已經上線運行。到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系已經實現100人同時在線工作。「在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沒有幾個地方的計算機水平能與密歇根大學相比。」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系始創人之一麥克·亞歷山大說,「可能麻省理工,卡內基·梅隆大學或者達特茅斯學院能與它相提並論,但除此以外,我想不出別的地方了。」

這對於1971年進入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比爾·喬伊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他並不是因為想學計算機才進密歇根大學的,他高中時代從未接觸過電腦,他只對數學和工程學感興趣。但當他大學一年級第一次接觸電腦並愛上編程以後,他驚喜地發現,他竟然幸運地置身於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只要想編程就有電腦可供使用的大學之中。

「你知道用打孔卡編程和分時編程的差別有多大麼,」喬伊說,「它們的區別就好像通過寫信來下象棋和即時下棋的區別。」編程不再使人備受挫折,編程變成了一種享受。

「我住在學校北區,計算機中心也在北區,」喬伊繼續說道,「我在那裡度過了多長時間?噢,那簡直無法計算。計算機中心24小時開放。我經常通宵留在那裡,清晨才回宿舍。那些年,我花在計算機中心的時間要比花在課堂上的時間多。我經常在計算機中心上機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忘了上課。當然,有更多的時候我忘了還要續時登記。」

「那時候,學校發給每個學生一個使用賬號,你要上機就得充錢,所以你的上機時間是有限的。一旦你進入機房,你就得盤算好你運行程序需要多少時間。他們一般會給你一小時,那這一小時就是你的全部上機時間。不過,還是有同學發現了竅門——如果在『上機時間』欄裡填進等長度的錯別字,他們就沒法限制你的上機時間了。」他笑著回憶道,「這是程序上的一個漏洞。這樣只要你填個錯別字,你就能一直待在機房上機了。」

現在,讓我們理一理比爾·喬伊的機遇鏈吧。他有幸考入計算機學科領跑者密歇根大學;有幸第一批使用分時系統,而不是鍵盤打孔機;又恰巧密歇根大學的機房管理系統有漏洞,他得以想學多長時間就學多長時間;而因為計算機中心24小時開放,他又得以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獲得了充分時間練習編程,所以當改造UNIX系統項目開始的時候,他順理成章地進入項目組。比爾·喬伊的確聰明絕頂,他也熱愛學習,這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但是在他成為專家以前,他首先依靠運氣獲得了成為專家的機會。

「在密歇根大學的時候,我每天編程8小時至10小時。」他繼續說道,「到了伯克利,我更是沒日沒夜地編程。在我的住處就有一個電腦終端,我常常看看老電影,做一些編程,到晚上兩三點才睡覺。我經常趴在鍵盤上就睡著了。」——他做了一個趴在鍵盤上睡覺的姿勢——「你知道鍵盤要是一直被摁住,機器就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麼?一般這樣的情況發生3次,我就知道我該去睡覺了。我剛到伯克利的時候,有些東西還做不到得心應手,然而到了第二年,我自己覺得已經很熟練了。這也是為什麼我那時編的程序,直到30年後的今天依然沒過時。」他停頓了一下在心裡做了一道算術題——這花不了比爾·喬伊多少時間。他1971年進入密歇根大學,從二年級起正式學習編程,加上每年的暑假,再加上到伯克利後第一年的日日夜夜。「所以,大概……10 000小時吧,」他最後說道,「對的,沒錯。」

甲殼蟲樂隊的漢堡之行

10 000小時法則適用於所有成功案例麼?我們如果對所有成功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的話,能否找到類似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系或是冰球全明星隊所提供的這些成就天才的特定訓練機會呢?

讓我們再找兩個案例來驗證這一法則。為了更具代表性,我舉的例子都是大眾名人:甲殼蟲樂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搖滾樂隊,以及比爾·蓋茨——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甲殼蟲樂隊擁有4位成員: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林格·斯塔爾,他們於1964年2月來到美國,掀起了針對美國音樂界的所謂「英國入侵」的旋風,他們接連打破唱片銷量紀錄,改變了現代流行音樂的風貌。

我們關心甲殼蟲樂隊的第一個問題是,在他們來到美國之前,樂隊組建有多長時間了。列儂和麥卡特尼在1957年第一次合作,也就是來美國的7年之前。(順便插一句,這個時間距公認的他們最偉大作品的發行——《佩珀軍士寂寞的心俱樂部樂隊》和《甲殼蟲樂隊》(又被稱作「白色專輯」)——正好10年。)如果你進一步研究他們這段成長歷程,你會發現他們有著和頂級冰球隊員、比爾·喬伊以及世界級小提琴家極其相似的地方。在1960年,那時的甲殼蟲還是支高中搖滾樂隊,他們獲得了一個到德國漢堡演出的機會。

「那時的漢堡還沒有搖滾樂隊,只有脫衣舞夜總會,」甲殼蟲樂隊傳記《叫喊!》(Shout!)的作者菲利普·諾曼說,「當時有位酒吧老闆叫布魯諾,他打算邀請搖滾樂隊在這裡的每個酒吧跑場演出。布魯諾以前開過馬戲團,按馬戲團那一套,這種表演應該是不間斷演出,遊客熙熙攘攘擁進擁出,樂隊要拚命演奏以吸引遊客注意。在美國的紅燈區,這種表演叫輪場脫衣秀。

「那時許多在漢堡演出的樂隊都是從利物浦來的,」諾曼繼續說道,「這其實源於一個意外。一開始布魯諾到倫敦發掘樂隊。他在倫敦蘇豪區結識了一位來自利物浦的商人,這位商人來到倫敦也純屬意外。他當時正準備給布魯諾推薦幾個樂隊——一開始的聯繫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最終甲殼蟲樂隊不僅跟布魯諾建立了聯繫,也跟其他酒吧老闆建立了聯繫,之後甲殼蟲就常來這裡,因為這裡有喝不完的酒,還有見不完的姑娘。」

漢堡這地方對於甲殼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賺的錢多麼?不是的。這裡酒吧的音響效果特別好?也不是。還是說那裡的聽眾獨具慧眼知道甲殼蟲未來會成功?這就更不可能了。漢堡對甲殼蟲的真正關鍵之處在於:漢堡「逼迫」甲殼蟲樂隊超量演出。

以下是甲殼蟲樂隊解散後,列儂接受一家媒體採訪談到的當年在漢堡脫衣舞酒吧「英迪拉」的演奏經歷:

在那裡,我們的演出水平提高了,我們更自信了。我們陷於通宵演出的日子不能自拔。作為外國人,我們不得不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而且常常是超負荷運轉。
在利物浦,我們每次的演出時間通常只有1個小時,所以我們必須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曲目,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幾首。到了漢堡,我們每天必須演足8小時,所以我們必須尋求新的演出技巧,不然人們早聽膩了。

8個小時?

一度擔任甲殼蟲樂隊鼓手的皮特·貝斯特說:「在當時,我們的演出消息一經發佈,酒吧老闆就開始熱情地招攬顧客。我們一周出場7個晚上。一開始我們不間斷地演奏到夜裡12點半,也就是酒吧的關門時間。後來我們表演得越來越好,酒吧裡的人就一直聽到凌晨兩點。」

一周7天?

從1960年到1962年,甲殼蟲先後5次到訪漢堡。他們第1趟一共表演了106晚,每晚至少5小時;第2趟則表演了92場;第3趟表演了48場,演出時間合計172小時;最後兩次漢堡之行在1962年11月和12月,他們一共表演了90小時。這樣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們一共演出270晚。到1964年甲殼蟲最終成名之前,他們實際現場演出共計已有1 200場。這的確不同尋常!現在大多數流行樂隊,在他們的整個演藝生涯中演出也不會超過1 200場,正是在漢堡的超量訓練才使甲殼蟲樂隊脫穎而出。

「去漢堡之前,他們的舞台演出乏善可陳,但是他們回來以後就變得非常出色了,」諾曼繼續說道,「他們練就的不僅僅是超量演出時身體的耐力,他們還學會演唱各種各樣的歌曲——從搖滾到爵士,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種類。他們之前在舞台上並沒有什麼風格可言,但是他們回來以後,他們好像突然間脫胎換骨。漢堡之行造就了他們。」

1968年的電腦

現在,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比爾·蓋茨的成長歷程。他的經歷跟甲殼蟲的經歷一樣,被大眾津津樂道。數學天才愛上了電腦編程,從哈佛輟學,與朋友開了一間小電腦公司,取名微軟。在天才頭腦和雄心壯志的共同作用下,微軟以驚人的速度成為軟件世界的中流砥柱。這是有關比爾·蓋茨經歷的通俗版本,現在讓我們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吧。

蓋茨的父親是西雅圖知名律師,母親是一位富有的銀行家的千金。兒時的比爾身心早熟,對學校生活不屑一顧。七年級時,他從公立學校轉入西雅圖湖濱學校——一家專為富家子弟開辦的私立中學。蓋茨轉學的第二年,學校創建了一個電腦俱樂部。

「學校組織的家長會每年都進行義賣,義賣的錢怎麼用,這常讓人大傷腦筋,」蓋茨回憶道,「這筆錢有時候會用於資助夏令營,讓市區的貧民孩子來學校參觀;有時則會用作獎金獎勵教學出色的教師。那一年,他們花了3000美元買來電腦終端,並配備了專門的機房。後來,機房成了我們的天下。有電腦用真是一件令人驚喜的事兒。」

那是在1968年,這樣的經歷當然令人驚喜,因為那個時候許多大學還沒有電腦。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學校買的這台電腦的型號。學校並沒有買一台實驗室用的讀卡計算機供學生們使用,雖然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一般是用這種電腦來學習編程;學校買的是一台ASR-33電傳打字機。這台機器終端與西雅圖計算機中心直接相連,並與主機電腦分時共享。「分時技術一直到1965年才被發明,」蓋茨繼續說道,「我中學時代的老師竟然如此有遠見。」在1971年,仍是大一新生的比爾·喬伊非常幸運地通過分時系統學習編程,而在1968年,才上八年級的比爾·蓋茨就已通過分時系統學習電腦編程了。

從那時起,蓋茨的生活就基本轉移到機房了。他和同學們開始自學如何使用這台古怪的機器。當時ASR打字機所連接的主機電腦上機時間自然十分昂貴——即便對於資金雄厚的湖濱學校也是如此——沒過多久家長會的3000美元基金就用完了。家長們追加經費,但這些錢很快又用完了。就在那時,華盛頓大學的一幫程序員們成立了一家名叫「電腦中心」(以下簡稱C-Cubed)的公司,專為當地企業提供主機上機時間租用服務。恰好,公司創始人之一莫尼克·羅納的兒子比蓋茨大一歲,也在湖濱學校讀書。當時羅納正盤算著,能不能利用兒子學校的電腦,利用週末的空閒時間測試一些公司的程序,作為交換,他可以免費為學校提供一些上機時間。他和學校一拍即合。從那時起,蓋茨每天放學後就坐公交車到C-Cubed公司,在那裡他可以一直編程到晚上。

可惜C-Cubed公司後來倒閉了,所以蓋茨和他的同學就只能流連在華盛頓大學計算機中心門外。但不久,他們就聯繫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以下簡稱ISI公司)。ISI公司僱用這些學生編寫企業薪資管理軟件,而學生的報酬是——免費上機。這樣,在1971年的7個月內,蓋茨和他的同學在ISI公司主機房待了1 575個小時,即平均為每週7天,每天8小時。

「那段時間對我的影響包括兩方面,」蓋茨談到他高中的早期歲月時說,「我編程的能力的確提高很多。我都是晚上到那兒,週末也全天學習。那時我每週的工作時間幾乎不低於20小時或30小時。但後來,我和保羅·艾倫[14]卻陷入了另一樁麻煩。我們因為偷上機密碼,並且把主機搞崩潰了,被公司開除了。我因此整個夏天沒法用上電腦。那個時候我十五六歲。後來保羅在華盛頓大學找到一台可以免費使用的電腦。在學校醫學中心和物理實驗室一般都有這樣的電腦,本來是供大家全天24小時使用,但我們發現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凌晨3點到6點電腦其實是空閒的。」蓋茨笑道:「所以我總是一到就寢時間便偷偷溜出家門。華盛頓大學就在我家附近,我步行就能到達,有時也乘公交車去。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對華盛頓大學的捐助總是十分大方,因為學校給了我太多的上機時間。」(多年以後,蓋茨的母親曾說:「我們那個時候總是納悶,為什麼他早上起床總是那麼費勁。」)

ISI公司的一位創始人巴德·彭布魯克當時與一家科技企業TRW公司有業務聯繫。當時TRW公司與華盛頓州南部的博納維爾電廠簽訂了合同,為電廠提供管理系統軟件。TRW公司因此急需招聘一批熟悉電站運作專業軟件的程序員。在電腦行業早期,要找這樣有專門經驗的程序員非常困難。但是彭布魯克知道該找誰:正是那些在ISI公司主機房上機超過數千小時的,湖濱學校的中學生。那年蓋茨已經讀到畢業班,真不知道他當時使了什麼手段讓老師信任他,最終他打著到博納維爾實習的幌子在那裡待了整整一個春季。這段時間,他在一位名叫約翰·諾頓的人的指導下編寫程序代碼。蓋茨後來說,那個人在編程方面教給他的東西比任何人都多。

從八年級到中學畢業的5年,是比爾·蓋茨的「漢堡之旅」。無論以哪種標準來看,到目前他甚至比比爾·喬伊獲得了更多更不可思議的一系統機遇。

機遇之一,蓋茨轉學進入湖濱學校。1968年世界上還有哪所高中像湖濱學校那樣擁有分時系統的計算機終端?機遇之二,學校的家長會基金足夠支付學校的電腦費用;機遇之三,學校經費用完以後,一位同學家長開的公司(C-Cubed)正巧需要利用週末測試程序代碼,既然週末需要工作,也就不在乎是否工作到週末晚上;機遇之四,蓋茨恰巧找到ISI公司,該公司恰巧需要人員編寫工資管理軟件;機遇之五,蓋茨的家正好在華盛頓大學步行範圍內;機遇之六,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恰好每天凌晨3點到6點無人使用;機遇之七,TRW公司正巧與巴德·彭布魯克有業務關係;機遇之八,優秀的程序員彭布魯克在需要解決特定問題的時候想到了這兩名中學生;機遇之九,湖濱學校竟然同意學生們遠行到外地,花一個春季的時間編寫電腦程序。

所有這些機遇實際上有著什麼樣的共同點?答案是這些機遇都給了比爾·蓋茨更多的練習時間。當蓋茨大學二年級從哈佛輟學自己開公司的時候,他已經不間斷地學習編程7年了。全世界有多少不到20歲的少年有蓋茨這樣的經歷?「全世界不可能有超過50個人像我這樣,」比爾·蓋茨自己說,「我為C-Cubed公司工作過,編寫過工資單程序,然後為TRW公司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一起到來的。我認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對軟件開發有著比同齡人深刻得多的認識。我獲得的這一切都是一系列不可思議的運氣的累積。」

時勢造成功

現在將冰球明星、甲殼蟲樂隊、比爾·喬伊和比爾·蓋茨的故事串起來,我們便能拼出通向成功更加完整的路徑。喬伊、蓋茨和甲殼蟲樂隊成員無疑都深具天賦。列儂和麥卡特尼的音樂才能給音樂界帶來整整一個時代的繁榮;而比爾·喬伊,請不要忘記,他匆忙之中準備的演講也震撼了考官教授。可見他們個個都才華橫溢。

但是,使他們如此出色的不是他們非凡的才能,而是他們非凡的機遇。對甲殼蟲樂隊來說,非凡的機遇就是應邀去了漢堡。如果沒有在漢堡的歷練,甲殼蟲也許會走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我非常幸運。」比爾·蓋茨在我們的採訪中一開始就這樣說。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是電腦天才或非凡企業家,他這樣說只是代表他心裡十分清楚,是1968年入讀湖濱學校為他帶來了非凡的機遇。

到目前為止,這本書所列舉的所有「異類」都是某種獨特機遇的受惠者。幸運的機遇對於軟件業億萬富翁、搖滾巨星和體育明星並非偶然,而是一種規律。

為了完成我對天才背後非凡機遇作用的說明,我最後再舉一例。我們再做一次類似前一章冰球隊員出生日期調查的數據分析,只不過這一次我列出的不是出生月份,而是出生年份。以下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富有的75人的名單,其中的財富值用美元計算。你會注意到,表格裡有歷史上的一些國王、王后和法老,也有當代的億萬富翁,包括沃倫·巴菲特和卡洛斯·斯利姆[15]

 序號   姓名   財富 (10億美元)   所屬國家與地區   公司或財富來源   1   約翰·D·洛克菲勒   318.3   美國   美孚石油公司   2   安德魯·卡內基   298.3   蘇格蘭   卡內基鋼鐵公司   3   沙皇尼古拉二世   253.5   俄國   羅曼諾夫王朝   4   威廉·亨利·范德比爾特   231.6   美國   鐵路大王(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鐵路公司)   5   奧斯曼·阿里·汗· 阿薩夫加七世   210.8   印度   海德拉巴王國末代君主   6   安德魯·W·梅隆   188.8   美國   海灣石油公司   7   亨利·福特   188.1   美國   福特汽車公司   8   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   169.8   羅馬共和國   羅馬參議院   9   巴希爾二世   169.4   拜占庭帝國   君主國   10   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   167.4   美國   鐵路大王(紐約–哈萊姆鐵路)   11   阿蘭努斯·魯福斯   166.9   英格蘭   投資家   12   阿梅諾菲斯三世   155.2   古埃及   法老   13   德·瓦倫   153.6   英格蘭   第一代薩利伯爵   14   威廉二世   151.7   英格蘭   君主國   15   伊麗莎白一世   142.9   英格蘭   都鐸王朝   16   小洛克菲勒   141.4   美國   美孚石油公司   17   薩姆·沃爾頓   128.0   美國   沃爾瑪超市   18   約翰·雅各布·阿斯特   115.0   德國   美國皮毛公司   19   拜約的奧多   110.2   英格蘭   君主國   20   史蒂芬·吉拉德   99.5   法國   美國第一銀行   21   克利奧帕特拉   95.8   古埃及   托勒密王朝繼承人   22   斯蒂芬·范·倫斯勒   88.8   美國   倫斯勒地產   23   理查德·梅隆   86.3   美國   海灣石油公司   24   亞歷山大·特尼· 斯圖爾特   84.7   愛爾蘭   長島鐵路公司   25   小威廉·阿斯特   84.7   美國   遺產繼承   26   帕提諾   81.2   玻利維亞   瓦努尼錫礦公司   27   蘇丹·哈桑納爾· 博爾基亞   80.7   文萊   Kral公司   28   弗雷德裡克·韋爾豪澤   80.4   德國   惠好公司   29   摩西·泰勒   79.3   美國   花旗銀行   30   文森特·阿斯特   73.9   美國   遺產繼承   31   卡洛斯·斯利姆· 埃盧   72.4   墨西哥   電信業   32   宋子文   67.8   中國   中國中央銀行   33   傑伊·古爾德   67.1   美國   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   34   馬歇爾·菲爾德   66.3   美國   馬歇爾·菲爾德公司   35   喬治·F·貝克   63.6   美國   新澤西中央鐵路公司   36   赫迪·格林   58.8   美國   海灣國家銀行   37   比爾·蓋茨   58.0   美國   微軟公司   38   勞倫斯·埃裡森   58.0   美國   甲骨文公司   39   理查德·阿克賴特   56.2   英格蘭   德文特河谷工業區   40   穆克什·安巴尼   55.8   印度   瑞來斯實業公司   41   沃倫·巴菲特   52.4   美國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42   拉克施密·米塔爾   51.0   印度   米塔爾鋼鐵公司   43   保羅·蓋蒂   50.1   美國   蓋蒂石油公司   44   詹姆士·G·菲爾   47.2   美國   弗吉尼亞礦業公司   45   威廉·韋特曼   46.1   美國   默克集團   46   拉塞爾·賽奇   45.1   美國   西聯匯款公司   47   約翰·布萊爾   45.1   美國   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   48   阿尼爾·安巴尼   45.0   印度   瑞來斯通信公司   49   利蘭·斯坦福   44.9   美國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   50   小霍華德·休斯   43.4   美國   環球航空公司、休斯飛機公司、休斯工具公司、Summa公司   51   塞勒斯·柯蒂斯   43.2   美國   柯蒂斯出版公司   52   約翰·因斯裡·布萊爾   42.4   美國   鐵路大王(特拉華、拉克瓦納和西部鐵路公司)   53   愛德華·亨利·哈里曼   40.9   美國   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   54   亨利·H·羅傑斯   40.9   美國   美孚石油公司   55   保羅·艾倫   40.0   美國   微軟公司,Vulcan公司   56   約翰·克魯格   40.0   德國   大都會廣播公司   57   J·P·摩根   39.8   美國   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   58   奧利弗·H·佩恩   38.8   美國   美孚石油公司   59   堤義明   38.1   日本   西武百貨公司   60   亨利·弗裡克   37.7   美國   卡內基鋼鐵公司   61   約翰·雅各布·阿斯特   37.0   美國   遺產繼承   62   喬治·普爾曼   35.6   美國   普爾曼公司   63   克裡斯·波特·亨廷頓   34.6   美國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   64   皮特·阿倫·布朗·懷德納   33.4   美國   美國煙草公司   65   菲利普·丹弗斯·阿穆爾   33.4   美國   阿穆爾冷凍公司   66   威廉·奧布賴恩   33.3   美國   弗吉尼亞礦業公司   67   英格瓦·坎普拉德   33.0   瑞典   宜家家居公司   68   辛格   32.9   印度   新德里地產公司   69   詹姆士·弗萊德   32.5   美國   弗吉尼亞礦業公司   70   李嘉誠   32.0   中國   和記黃埔集團   71   安東尼·布萊迪   31.7   美國   布魯克林運輸公司   72   伊裡亞斯·德比   31.4   美國   船運   73   馬克·霍普金斯   30.9   美國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   74   愛德華·克拉克   30.2   美國   辛格縫紉機公司   75   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王子   29.5   沙特阿拉伯   王國控股公司 

你知道這裡面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麼?表中有14個最富有的美國人竟都出生在19世紀中期的9年間。想想吧,歷史學家從古代埃及艷後和法老開始,系統性地搜索世界每一個角落有史可據的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其中20%的人竟然出自同一個國家同一代人當中。

下面列出的就是那14個美國人。

1. 約翰·D·洛克菲勒,1839年
2. 安德魯·卡內基,1835年
28. 弗雷德裡克·韋爾豪澤,1834年
33. 傑伊·古爾德,1836年
34. 馬歇爾·菲爾德,1834年
35. 喬治·F·貝克,1840年
36. 赫迪·格林,1834年
44. 詹姆士·G·菲爾,1831年
54. 亨利·H·羅傑斯,1840年
57. J·P·摩根,1837年
58. 奧利弗·H·佩恩,1839年
62. 喬治·普爾曼,1831年
64. 皮特·阿倫·布朗·懷德納,1834年
65. 菲利普·丹弗斯·阿穆爾,1832年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只要你稍加思索,答案便顯而易見。從1860年到1880年,美國經濟正步入其歷史上的轉型期。此時鐵路事業方興未艾,華爾街金融業嶄露頭角,工業大生產的序曲正在奏響。舊時代的經濟信條被打破,新時代的規則正在形成。這個表格說明,當美國經濟轉型時代到來的時候,你的年齡與你能否成功關係重大。

如果你出生在19世紀40年代晚期你就錯過機遇了。你太年輕,以致無法把握住時代的大好機遇;而如果你出生在19世紀20年代,你的年齡就太大了,你的思想還是處在內戰之前的模式。而恰恰是那短短9年間出生的人,才有幸洞察未來的潛力何在。表中的所有人無疑都具有遠見卓識,而生在那個時代成了他們最特殊的機遇。這與出生在1月、2月和3月的冰球、足球運動員們所獲得的特殊優勢一樣[16]

現在,讓我們對比爾·喬伊和比爾·蓋茨做類似的深度分析吧。

如果你跟硅谷的過來人討論電腦科技,他們一定會告訴你,1975年1月是個人電腦時代的起點。那年《大眾電子》(Popular Electronics)有一期封面介紹的是當時最先進的「阿爾泰8800」電腦。「阿爾泰」電腦每台價格為397美元,它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裝配需求。當時的封面標題就是「技術突破!世界第一台可與商用電腦媲美的微型電腦」。

《大眾電子》是那個時代電腦軟件愛好者的聖經。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好消息。那時,電腦還是一種巨大的、必須放置在像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系大樓那樣的建築裡的昂貴儀器。多少年來,電腦愛好者們一直期望有足夠小、足夠便宜,適合普通人使用的個人電腦的出現。現在,這種電腦終於誕生了。

如果說1975年1月是個人電腦時代的黎明,那麼誰將佔據最有利的位置,去享受黎明的第一線曙光?答案所包含的法則與洛克菲勒和卡內基的時代所蘊藏的法則是一樣的。

「如果在1975年,你的年齡太大,你可能已經從學校畢業,有可能在IBM這樣的大公司找到了工作。一旦你開始在IBM這類公司工作,你就很難向新世界邁進了,」微軟原技術總監內森·梅爾沃德說,「你已經成為這個大型電腦公司的一部分,參與了大型電腦的生產過程,你會想,我為什麼要跟這些小打小鬧的電腦愛好者為伍?對於一些人來說,個人電腦的出現只不過是多了一個行當,並不意味著什麼革命。他們只把視野局限在自己的行業內。他們收入很高,生活不錯。然而也正因此,他們失去了成為億萬富翁並深刻影響世界的機會。」

在1975年,如果你的年齡更大些,早已離開校園走向社會,那麼你的意識還屬於上個時代。你已經買了房子,結了婚,正在撫養襁褓中的孩子。你絕對不可能放棄一個好工作和養老保險,不切實際地花397美元去買什麼個人電腦。所以讓我們把所有生於1952年以前的人排除在外。

同樣的,如果你年紀太小也是不行的。假如1975年你還在上高中,即便你想盡早入電腦這一行,估計可能性也比較小。所以我們也把1958年以後出生的人排除在外。1975年最理想的年齡應該是20歲到21歲(換個說法就是,年齡足夠大,大到可以趕上電腦革命,但又不至於太老,老到錯過時機),換到出生年份就是1954年至1955年。

我們可以輕易驗證這種理論。比爾·蓋茨何時出生?

比爾·蓋茨:1955年10月28日

這簡直是最佳年齡。蓋茨正像冰球隊裡1月1日出生的球員。蓋茨在中學最好的朋友保羅·艾倫,也是和蓋茨在機房並肩作戰,在ISI和C-Cubed公司共度通宵,最終和蓋茨共同創建微軟公司的人,那他什麼時候出生?

保羅·艾倫:1953年1月21日

而微軟財富榜第3位,自2000年以來掌舵微軟的軟件業資深執行主管史蒂夫·鮑爾默,他又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史蒂夫·鮑爾默:1956年3月24日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另一位與蓋茨齊名的風雲人物:史蒂夫·喬布斯。他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與蓋茨不同,喬布斯沒有一個富裕的家庭環境,也沒有像喬伊那樣有機會在密歇根大學深造。但是,我們從他的經歷中也一樣可以發現促使他成功的「漢堡之旅」。喬布斯在舊金山以南的山景城長大,這裡正是硅谷的核心地帶。他的鄰居中有大量惠普公司的工程師,而惠普是現今世界知名的電子品牌。喬布斯常去山景城的跳蚤市場,那裡到處是熙來攘往的電腦發燒友和賣配件的維修鋪。喬布斯正是在這樣的商業氣氛中成長,並最終駕馭了這一市場。

下文摘自一本關於喬布斯的傳記《意外鑄就富翁》(Accidental Millionaire),這本書給我們描述了他年輕時獨特經歷的概況:

喬布斯參加了惠普工程師們組織的一個夜談節目。這個節目介紹最新的電子科技信息。在這期間,喬布斯從惠普工程師的經驗中嘗試去粗取精,加入奇思妙想,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品味。有一次他甚至把電話打到惠普創始人比爾·休利特那裡,說他想要些電腦配件。最後他不僅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還爭取到一份暑假零工:到電腦裝配車間裝配電腦。他被這一切迷住了,從此他開始構思自己的電腦模樣……

等等,比爾·休利特給了喬布斯一些多餘的電腦配件?這豈不是與13歲的比爾·蓋茨獲得可無限制使用分時終端的機會具有異曲同工之處。這就好像你從小對時裝感興趣,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的鄰居恰巧又是喬治·阿瑪尼[17]。話說喬布斯什麼時候出生?

史蒂夫·喬布斯:1955年2月24日

另一位軟件業的革命先行者埃裡克·施密特開創了Novell[18]公司,該公司亦是硅谷軟件公司中的翹楚。2001年,施密特成為谷歌公司CEO。那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埃裡克·施密特:1955年4月27日

當然,我並不是說硅谷所有的傳奇人物都在1955年出生,有些也不是,這就像不是每位美國的工商業巨頭都出生在19世紀30年代一樣。但是這其中的確存在非常明顯的模式,普通人卻對此視若無睹,人們只相信成功完全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但是到目前所有有關成功人士的歷史都說明,事情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歷史恰恰說明,那些獲得特殊機遇眷顧的人們總能努力工作,並勝任使命;與機遇相伴的人總能取得非常的成就。他們的成功並不僅僅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更是獨特的成長環境促成的結果。

請不要忘記比爾·喬伊的故事。如果他的年齡再大一點兒,他學習編程的時候不得不面對鍵盤打孔機的瑣碎工作,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很可能就研究科學去了,這樣比爾·喬伊還能是現在的比爾·喬伊麼?他可能會成為一名生物學家而不是計算機天才。又假設他的年齡小一點兒,錯過了後來為互聯網編寫代碼的時機,比爾·喬伊也不會是現在的計算機天才比爾·喬伊。那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呢?

比爾·喬伊:1954年11月8日

繼在伯克利的足量學習以後,喬伊成為硅谷歷史最悠久也最重要的軟件公司——Sun公司的4個創始人之一。如果你依然認為機緣巧合的出生時間代表不了什麼,那麼請看以下Sun公司另外3位創始人的出生時間:

斯科特·麥克尼利:1954年11月13日
維諾德·科斯拉:1955年1月28日
安迪·貝托爾斯海姆:1955年9月30日

[10] 威廉·納爾遜·喬伊(William Nelson Joy),又稱比爾·喬伊(Bill Joy),美國計算機科學家。Sun公司(Sun Microsystems)創始人。——譯者注

[11] 莫扎特全名為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譯者注

[12] 哈羅德·施龍伯格(Harold C. Schonberg),美國音樂批評家、記者,首位獲得普利策獎(1971年)的音樂評論人。——譯者注

[13] 麻省理工學院(MIT),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均是以理工科見長的北美著名高校。前兩所在美國,後一所在加拿大。——譯者注

[14] 保羅·艾倫(Paul Allen):美國企業家,他與比爾·蓋茨創立了微軟公司的前身。——譯者注

[15] 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墨西哥商人,控制著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許多電信公司,是拉丁美洲最富有的人。2008年3月福布斯調查時其身價已暴漲為600億美元,在當年排名中超過比爾·蓋茨成為全球第二富。——譯者注

[16] 社會學家C·萊特·米爾對19世紀30年代出生的人進行了進一步觀察。他對殖民地時期到20世紀美國商界精英的生活背景進行研究。他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商業大亨都來自特權階層,這一點人們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唯一例外的就是19世紀3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他的研究表明出生在那前後20年的人大大受惠於那個時代。那時出生的人即便出身貧寒也可以通過個人奮鬥很快實現致富,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少有的。他寫道:「對於那些出身貧寒卻又想迅速獲得商業成功的年輕人來說,最佳的出生時間是1835年。」

[17] 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著名的意大利服裝設計大師。——編者注

[18] 美國Novell公司,以開發網絡產品著稱。——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