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內心的無能為力,來自對世界的恐懼 > 大眾與媒體傳播的恐懼 >

大眾與媒體傳播的恐懼

除非你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否則你一定會被各種各樣的信息環繞,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機都在向我們傳遞著令人恐懼的信息。如果你在電視台工作,那麼就應該知道所有的節目都有評分機制;如果你在報社工作,那麼你就需要盡你所能增加發行量;如果你的工作和互聯網相關,那麼你就需要追求高點擊量。

評分、點擊量越高,你們獲得的廣告收入就越高。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你們就必須得抓住觀眾的眼球,那麼你會選擇怎麼做?你肯定會在這些公眾平台上傳播一些聳人聽聞的故事,來刺激觀眾神經。

比如孩子被綁架這類信息就在網上傳播甚廣。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會整日和小夥伴在外玩耍,從來沒有人會開著車用糖果來誘騙我們。那麼真的有這種事情發生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種事情很少發生,但是這些年人們對於兒童綁架事件的恐懼卻與日俱增。

1996年,位於羅徹斯特市的梅約診所中的幾名兒科醫生曾做過這樣一項研究,調查了父母對孩子可能會被綁架的擔憂度。有三分之二的父母表示他們有時會擔心自己的孩子被綁架。另外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自己時常擔憂自己的孩子會被綁架。

父母在綁架事件上的焦慮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其他意外的恐懼,比如車禍、運動受傷或是吸毒。然而事實表明,孩子被綁架的可能性很低,根本不值得父母這麼擔憂。

每10年,美國司法部就會對美國失蹤兒童案件做一次調查與統計。《國家失蹤人口調查研究》第二版於2002年10月發表。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文章中給出的數據。

近90%的失蹤兒童只是自己迷失了方向,或是向別人錯誤傳達了自己要去的地方而走失,還有的孩子是自己離家出走。

9%的孩子是因為監管糾紛而被家庭成員綁架。

3%的孩子被非家庭成員綁架,罪犯會對孩子實施搶劫或者性侵。綁架者通常是孩子認識的人。

每年只有一百名孩子,大約0.1%,是被陌生人綁架。

100名被綁走的孩子中大約有一半被成功解救了出來,並安全回家。孩子是父母眼中的珍寶,誰也無法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是在所有孩子可能遭遇到的危險之中,綁架發生的概率最低。不過由於媒體對於幾個個例的大範圍報道,導致父母十分懼怕自己的孩子被壞人擄走,所以現在的父母很少允許自己的孩子出門玩耍。

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也是一起讓大眾不寒而慄的事件。在這件慘劇發生之後的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恐慌就在全國蔓延開來,所有人都懼怕自己成為下一次襲擊的受害者。但是沒人知道到底是誰實施了這次爆炸案,也不知道下一次爆炸的時間與地點,所以我們也就無法反擊,進行自我防禦。那麼我們只能停止一切活動,躲藏起來。

政府要求所有市民待在家中,學校暫時取消所有課程。波士頓一下子陷入了停滯狀態。每個人都如同驚弓之鳥,人人自危。直至幾天後,一名嫌犯死亡,另一名嫌犯被逮捕,威脅才得以消除。

然而,市民心中的恐懼情緒並未隨之消散。這兩個實施爆炸的人是否屬於一個更大的恐怖組織?為什麼聯邦調查局(FBI)、中央情報局(CIA)和警察沒有提前對市民做好保護工作呢?在下一次馬拉松比賽或體育賽事中,又會有什麼恐怖的事情發生呢?就在我撰寫這本書的時候,調查仍在繼續。

有媒體披露,波士頓爆炸案的主謀曾經多次出入美國,雖然當時其已經成為政府的監控對象,但是由於辦案人員把主謀的名字拼寫錯誤,使其成功通過了機場安檢,再次進入了美國。雖然媒體只是想告知大眾案件的信息,卻無意中引起了市民的恐慌。

第117屆波士頓馬拉松遭到爆炸襲擊,對於這場全球人都有參與的公正比賽來說是一種巨大侮辱。但是之前116屆波士頓馬拉松並未遭到襲擊,當然我希望這次的爆炸也沒有發生。現在讓我們的前額皮質運作起來,好好做一次理性分析。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是安全的,所以不要讓恐懼控制住我們。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希望你們能注意到。在爆炸發生的那一瞬間,很多參賽者和觀眾都受了重傷,但是大部分民眾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抱頭逃竄,而是盡其所能去幫助那些受傷的人。儘管媒體在不斷向我們灌輸令人驚駭的信息,但是人們還是不顧一切去幫助同胞,這種由心而發的強大意願足以能夠幫助我們抵抗從遠古時期一直延續至今的恐懼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