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強勢談判心理學 > 委婉說服的法則 >

委婉說服的法則

委婉表達觀點能夠降低失誤。

毫無疑問,做人需要正直、坦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與人交流的時候說話生硬,畢竟,很多生硬的話是對別人的否定,容易給人心理造成壓力,讓人產生厭惡情緒。如果別人對你產生了厭噁心理,接下來的說服工作就會寸步難行。因此,我們在談判的時候,要學會委婉地表達觀點。

在日常交際中,總會有一些人們不好說或不好直說的話,這樣的話說出來怕傷人,不說又不行。這就需要把話的「稜角」磨圓一些,使語意軟化,便於聽者接受。說話人可以故意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烘托本來要直說的意思。

比如員工想向領導提建議,希望得到領導的賞識,但如果不講究技巧,不僅不會得到領導的採納,甚至還會被領導冷落。有時領導並不一定不認同你的觀點,可能只是因為你提建議的方式不對。畢竟領導居於上層的位置,如果你採用直截了當的方式向他提出意見,他很可能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夠採用一種靈活的方法,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他會覺得輕鬆愉快,也能夠很好地接受建議。其實,提意見本質上就是一種談判,員工想讓領導接受自己的意見,而領導好面子並不願意別人直接揭露他的缺點,雙方各自都有需求,有一方需要採取主動,另一方則需要讓步。歸根結底,這個讓步與主動的過程需要溝通來完成,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領導便不會讓步。

商朝比干是大家公認的忠臣,他因為不滿紂王無道,冒著滅族的危險,多次向紂王進諫。紂王雖然明白比干是忠臣,但是他被比干批評得顏面掃地,非常不高興。

紂王曾問比干:「你為什麼這樣堅持?」

比干說:「君王有敢於勸諫的臣子,國家才不會滅亡;父親有敢於勸諫的兒子,家族才不會衰敗;我身為大臣,是進是退必須聽從大義!」

紂王又問:「那麼你所說的大義是什麼呢?」

比干答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現在大王你也像這個無道昏君一樣,難道不怕失了天下?我今日進諫就是大義!」

紂王聽到比干自比大義,卻將自己比作是暴君夏桀,他非常生氣,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不是自比聖人嗎,讓我看看你的心。」說罷,命人將比干的心挖了出來。

比干忠心耿耿,卻被紂王挖心處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紂王昏庸殘暴,另一方面就是由於比干的忠言太過逆耳了,直截了當地戳到了紂王的傷疤。紂王就好比焦躁的乾柴,比干的話語雖是為了紂王好,但是火星四濺,點燃了紂王的怒火,局勢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自古那些直言進諫,與領導針鋒相對的人,受賞識的非常少,被冷落者甚至被迫害的多。這樣的人總認為自己只要一心為他人就是好的,但是從來都不講究方法,說出來的話由於過於直來直去而讓人不好接受,這就相當於是抱薪救火,會徹底點燃別人的怒火。

推而廣之,在其他事情上,如果我們不注重自己的表達方式,很多事情也不會盡如人意。試想一下,面對別人盛情為你準備的飯菜,而你又確實不想吃,是簡單粗暴地說一句:「我不想吃。」還是委婉地告訴對方:「我剛剛吃過飯,實在沒有胃口吃了,真是很遺憾。」哪一種說話方式更好,哪一種會引起對方的不快?答案不言自明。所以,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我們要有一種基本的談判意識,如果你想贏的話,就去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

委婉法是辦事說話時的一種「緩衝」方法。委婉的話語能使本來也許是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讓聽者在比較舒適的氛圍中接受信息。因此,有人稱「委婉」是辦事語言中的「軟化」藝術。例如巧用語氣助詞,把「你這樣做不好」改成「你這樣做不好吧」;也可靈活使用否定詞,把「我認為你不對」改成「我不認為你是對的」;還可以用和緩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難辦到」。這些,都能起到「軟化」效果。

直截了當的話語就是硬碰硬地衝擊人們的內心,讓人產生抵抗心理。所以,直來直去的人適合做朋友,因為他爽快,可是我們在日常的交往中過於爽快的人往往吃力不討好,因為硬碰硬的道理是淺顯的,過於爽快,說話竹筒倒豆自然全撞地板了。一般在實話衝擊人顏面的時候,他會本能地產生抵制情緒,甚至會有反抗情緒。所以,迂迴委婉地表達反對性意見,可避免直接的衝撞,減少摩擦,讓人更容易接受。

溝通需要技巧,笨拙的溝通往往會造成談判的失敗。在談判過程中,談判高手往往會選擇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將重要的部分隱藏起來,以巧妙的方式讓對方明白自己的真意,這樣才能更好地達成談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