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只因目中無人 > 第三節 限制性信念的來源 >

第三節 限制性信念的來源

上一節中,大致提到父母的教育會使孩子形成限制性信念。這一節中,我將詳細解釋限制性信念如何形成。

經驗

我們的限制性信念基本上都是通過經驗形成的。我們做一件事情,就會產生一系列後果,通過這種『行動—結果』模式,人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採取什麼行為,就會得到什麼結果。

但是人們往往會忽略一個事實——事物並非一成不變,我們往往沒有掌握事實的全部。

我有一個朋友,他曾準備和一個姓陳的老闆談合作。去談合作的時候,他發現這位老闆非常不友善,全程都皺著眉頭,並且在談判的過程中不停出門接電話,非常沒禮貌。他介紹產品的時候也總是被這位老闆打斷,問很多問題,然而無論他怎麼解釋,也看不到這位老闆露出笑容。談判越來越僵,最後在尷尬的氣氛中結束了。當然之後我朋友就沒有再繼續跟這位老闆合作,最終不了了之。

機緣巧合,不久以後我有個項目需要與這位老闆合作。朋友聽說這件事情後,好心提醒我說:『這個陳老闆是個脾氣很壞、沒禮貌的人,你要小心點。』

聽他這麼說,我還真是有點擔心,懷著忐忑的心情應邀去了這位老闆的公司。見面之後,我發現這位陳老闆根本不像我朋友說的那樣,他風趣儒雅,很有涵養,對我們的到來安排得很周到,完全無法想像他曾那樣粗暴地對待過我的朋友。

難道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大事,使這位老闆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與陳老闆的合作順利地進行著。合作中我發現,他的涵養並非裝出來的,他確實是一位體貼周到、令人敬仰的人。可是,為何那次和我朋友的談判會搞得那麼僵呢?

和陳老闆慢慢熟了以後,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他。他想了想說:『團長,你朋友遇到我的那段時間,可能正好是我和前妻辦理離婚手續的時期。那段時間,因為財產和子女撫養權的問題,搞得我焦頭爛額,見到誰都一副苦瓜臉,整個人狀態極差。』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他辦完離婚手續,去國外度了假,才慢慢恢復過來。

我恍然大悟,我朋友根據自己不好的經驗去判斷了這個人,並非他經驗錯誤,只是他沒有掌握事實的全部就形成了一個信念——這位陳老闆是一個脾氣很差、沒禮貌的人。

很多人都是這樣,會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形成一個信念,這個信念會左右他們的行為。有時,這種經驗還並非直接來自他們自己,很可能來自別人。

讀書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從來不敢在冬天的晚上洗頭髮。他對我說,小時候他媽媽告訴他,冬天晚上洗頭髮第二天會頭疼。我覺得很奇怪,我和身邊的很多人冬天晚上也洗頭髮,可我們從來也沒有頭疼。後來有一次,我見到他媽媽,就和她聊到冬天洗頭髮會頭疼這個問題,老人家說:『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吹風機,冬天晚上洗完頭髮,到睡覺的時候頭髮都還沒有干。如果頭髮沒干就睡覺,很容易著涼,當然會頭疼。』

我朋友聽到自己母親說的這番話,啞然失笑。

母親傳遞給他這個經驗的時候,還沒有吹風機。母親為了保護自己孩子免受頭疼之苦,簡要地向孩子傳遞了自己的經驗,但孩子卻並不知道事實全部,就稀里糊塗地相信了。

教育

我們的教育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們的父母,另一方面是學校。

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順利,所以他們會把自己人生中的信念及他們認為的好與不好的經驗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在很多家長的信念中,好成績就意味著好的人生——成績好的孩子就能進好大學,進了好大學才更容易找到一份穩定優越的工作,以後的人生就有了最堅實的保障。

那些成績不好的小孩,要承受來自父母、老師甚至同學的歧視。漸漸地,他們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覺得自己不可能成功,沒有辦法做到,從此以後他們的生活就只會重複父母的老路,不去嘗試與創新。當然,也就會重複父母的錯誤與痛苦。

錯誤的邏輯

在作決定的時候,人們會先去評估這個決定的『投入與產出』,確定自己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然後可能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但是很多人關於『投入與產出』的估計其實是錯誤的。他們沒有仔細研究過自己作出這個決定的依據是否真實可靠,並且往往將這一個依據泛化。

我經常聽到一些言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只有外國人才行』。我時常聽到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句話。如果一個小孩,他的理想是周遊全世界,當他把這個理想告訴自己父母的時候,父母會怎麼說呢?我曾經聽到最多的回答是:只有外國人才行,中國人是不行的。

『周遊世界』對很多中國家長來說是一件投入非常大的事情,而且並不容易成功。為了避免孩子把精力消耗在這件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上,家長們會盡早扼殺掉孩子的這個想法。但這個理想是否真的是『天方夜譚』,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周遊世界』對中國人來說也很容易實現。我曾經的理想就是周遊世界,但是那時我並沒有那麼多錢負擔這樣的旅行,那麼我如何實現的呢?我組織很多企業家去參觀國外的企業,30歲出頭我就去了20多個國家,並且走進了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實地考察和學習,我實現了『周遊世界』的理想,不僅沒有花一分錢,還賺了不少錢。正是因為我『周遊世界』這個項目能不斷給我提供資金,我才不至於像很多同行那樣,因為經營虧損而放棄心理學教育這個行業。『團長』這個稱呼也是從那時開始出現的。

借口

有時,人們用錯誤的邏輯去形成一個信念,為的是給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借口。

當一個人做了一件事情,卻沒有效果,他可能會將自己的失敗合理化,用一個借口為自己開脫。借口用得太多,就會變成一個信念。

我知道很多女士在減肥,有一次我的一個學員對我說:『團長,運動減肥對我沒用。』我問她:『你嘗試過了嗎?』她說她曾經買過健身卡,還專門請了教練,學習了一段時間,體重不降反升。剛好我認識她的健身教練,有次聊天我們談到這件事,她的健身教練告訴我說:『她都沒有按時來過,可能就來過三四次吧。而且有些學員剛開始運動,運動完了會很容易餓,他們又覺得自己運動了,可以吃多點,結果運動量不夠,但飲食卻增加了,當然會長胖。』

當一個借口變成『信念』的時候,就會限制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恐懼

限制性信念還有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恐懼』。

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都害怕被批評、被無視、被拒絕,這些恐懼就會漸漸演化成限制性信念。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關於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老師眼中的形象,很多美國老師覺得中國學生太安靜了,課堂上不發言,也不參加討論,更不會提出反對意見。但美國學生就不同,他們經常挑戰老師的理論。其實在這些中國學生中,很可能有種信念——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但這種信念是怎麼形成的呢?很可能當孩子在國內學習的時候,他們發現,如果自己反對老師,就會被他們討厭。老師是權威,被權威討厭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所以學生是出於『恐懼』才會形成『老師說的都是對的』這種信念。

這種信念,漸漸使人們失去思考的能力,只能人云亦云,或者被『專家』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