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改變帶來醫治 > 2.3好時間和壞時間 >

2.3好時間和壞時間

時間是成長的重要因素,可是有時候時間過去,我們變得更好;而有時候時間過去,我們並沒有更好,為什麼?這是因為有「好時間」和「壞時間」之分。

只有在「好時間」,改變才會發生。「好時間」就是我們的經驗可以被恩典和真理影響的時間。如果我們把自己的一部分從時間中移開,則恩典和真理不能影響它。只要我們把自己的一部分從經驗中移開,也就是把它留在「壞時間」中,則無法有所改變。恩典和真理無法改變那些我們沒有經驗的部分。

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中,告訴了我們對我們有利的時間和對我們不利的時間。有一個人要往外國去,他把家業交給僕人。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過了許久,主人回來,發現第一個僕人又賺了五千,第二個又賺了二千,第三個把錢埋在地裡,交還一千給主人。

主人獎賞了前二人,對第三個人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太二十五:26,27)

兩個得稱讚的僕人將才幹帶入他們的經驗及時間,他們使用了才幹。第三個僕人把才幹從經驗中移開,也使時間對它不能有所影響。他把它們埋在地裡。因此,時間不能影響才幹,時間也不能使它成長。這種情形有時也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把自己不同的部分從時間中移開,也就是從經驗中移開,所以它們就如同埋在地裡,是在「壞時間」中。凱設玲就是個好例子。

凱設玲是個三十一歲的律師,非常追求成就。她工作很長的時間,且自願接無酬勞的案件。她是個人人夢寐以求的好部屬。她會做老闆要求的每一件事。忽然,凱設玲被沒有什麼原因的驚慌淹沒了。只要一發生這種情形,凱設玲就無法去赴約定好的午餐會商,無法去購物,甚至無法出門。

當凱設玲到醫院來時,我們診斷她有驚慌及失調的問題。經過了幾次治療,把她內在的一些問題更顯露出來後,凱設玲開始敘述一些奇怪的感覺。她覺得自己是個青少年。她說到想出去玩,做個小孩。她也想騙過醫生護士,去和男人調情。

在治療當中,我們集中注意力於凱設玲青少年所發生的事。她十二歲時,父母離婚,母親離家。她是長女,必須一夜之間成長。她肩負母親的責任,照顧全家。她成為一個成人,從未經過做一個青少年。她的那一部分被埋藏起來了。正好像那些歲月沒有和她其他的部分一起成長。因此,她沒有青少年該完成的工作。

正因為她沒有完成青少年的工作,像學習和男孩子相處,她從來不知如何以女性的身份和男性相處。她有不少男性合作夥伴,但如何以女性方式和他們相處的工作,一直沒有完成。

當她經驗並接受十二歲時的自己,是自己重要的一部分時,這部分開始和其他部分一起成長。當她出院時,凱設玲發現自己可以玩得更多,更享受生命了。她對世界過份的使命感沒有了;她開始約會並覺得有樂趣。她也學會向上司說不,以及拒絕其他權威,這樣一來反而有更多的選擇向她開門。甚至她對神也改觀了:她覺得神不再有許多要求而是更慈愛了。簡言之,當這十歲的女孩對恩典與真理的經驗開放,這就能改變她。十二歲的凱設玲完成了青少年的工作,這是二十年來未完成的。而時間再一次為成人的凱設玲效力。她不再埋在地裡,不再從時間和經驗中移開。

在凱設玲的例子中,因為失去母親所導致的傷痕,使她的一部分從時間中移出去了。失去母親在她十二歲這個重要的年齡,意味著沒有人和她一起經過青少年的掙扎。因此,她把青少年的那部分移出了時間,而在十二歲就成為成人。一個沒有完成青少年工作的成人,會面對各種缺失,尤其在權威和性的方面。同性的父母在青少年發展中是不可缺少的,而她沒有母親,所以十二歲的她必須等待,也就是移出了時間之外。

這個事實或多或少對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應用。要發展得好,我們必須有好的父母。當父母不在或虐待我們,我們就會把未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移出時間之外。它被埋在地裡,一直等到好時間來臨,才會再被叫出來,讓恩典與真理來影響它,使它正常地發展。當真我出來,在恩典的關係中發展,經過時間,就可以成長。凱設玲的真我,停留在十二歲,她的假我出現,扮演成人。當她的真我在光中出現,再次融合到她的真我中,她就成為一個真正的成人。她不用再假裝了。

有些人會很清楚的記得他們在什麼時候離開了好時間。湯姆是一位牧師,他這樣說:「我記得我的大哥們及其他的小孩取笑我,因為我不會做一些他們會做的事。我不像他們那麼強壯,我也很膽怯。他們用惡言叫我,傷害我,到我不能忍受的地步。我記得我對自己說:「我永遠也不要交朋友。太痛苦了。」那時候我大概八、九歲。從那時起,我成為了一個孤獨者。

當湯姆成人時,孤單淹沒了他。他錯失了一些重要成長的工作。因此他的事業失敗,婚姻不穩固。在經過辛苦治療過程後,湯姆重獲了他八歲時失去的對人的信任,以及易受傷的感覺。他的生命改變了。祂給予他的人格開始發展,而信任也跟著他其他的才幹一起成長。

有些人無法很清楚的記得這種變化在什麼時候發生,但多多少少,傷害和痛苦使我們把自己的某一部分埋在地裡。它們被推到時間之外,到一個它們不能經驗到真我之處。

當一人的某一部分不屬於時間裡面,此人的情緒成熟度會停滯在這個階段。一位婦女無法和家人分離,因此她和別人分離也有困難。每當別人期望她什麼,她覺得一定得去做。因為她跳過了一段在人際關係作選擇的階段,她把它埋在地裡。因此她沒有發展這項作選擇的才能。受了這種影響,她無法向別人說:「不」。直等到她可以向父母說:「 不」時,她才能處理所有其他方面的人際關係。

另外一位婦女因為有一個虐待她的父親,成為一個很憤怒的人。她很怕父親,以致她不願出房門。在她青少年的後期,她成為基督徒,她覺得自己必須變好,所以那憤怒的青少年被埋在地裡。

多年之後,在治療之中,這憤怒的青少年又浮現了。她在八零年代卻經驗著六零年代的感覺。當她把自己的這一部分帶回時間中,她發現了很多有關自己的青少年的美好事物。她能更享受玩耍,更有創造力,並與控制她的母親分離。在濫用藥品和酒精的人身上,我們常會發現停滯的現象。他們情緒的發展通常停留在他們藉藥品酒精逃離生活的時候。當一個人不再參與生命,他就不能成長。

聖經對照好時間和壞時間: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為能顯明一切的就是光。所以主說:

【你這睡著的人,當醒過來,從死裡復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弗五:13,14)。】神呼召我們從黑暗中出來進入光明,經歷耶穌的光照。這樣時間就可以成為好時間;它可以改變我們,使我們經過必要的發展。如果我們躲藏,時間就成為壞時間,因為不在得贖的時間裡。

向愛我們,關心我們成長的人敞開是永不嫌晚的。因為我們那離開時間的一部分仍然保持原狀,當它回來時,還是同樣年齡。神可以用我們現有的人際關係滋潤我們以前獲得的關係。不論是我們童年、學齡、或青少年所失去的,神應許我們祂顧念我們:

【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神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乾燥之地。(詩六十八:5、6)】神可以而且神的確替我們贖回時間。祂經由肢體,也就是祂的教會,供應我們各方面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