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 > 成長型企業 >

成長型企業

吉姆·柯林斯想弄清到底是什麼讓一家公司從優秀髮展到卓越的。是什麼讓這家公司完成了這樣的跨越並保持長青,而其他公司卻只停留在優秀水平呢?

為了回答問題,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團隊開始了一項歷時 5 年的研究。他們選擇了 11 家股票收益遠遠高於同行並保持這一水準至少 15 年的公司,將它們分別和表現不如它們出色的同行公司配對比較。同時,他還對第三種公司進行了研究:就是曾經實現過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但沒能一直保持長青的公司。

這些蓬勃發展的公司與其他公司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就像柯林斯在其著作《從優秀到卓越》中提到的,這其中有很多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帶領公司走向卓越的領導者。這種領導者並不是指那些能力超常、魅力出眾、非常自負且自認為天才的人,而是那些謙虛、勇於不斷提問並有能力面對殘忍現實的人——也就是說,面對失敗,即使是自己的失敗,他們依然能保持信念,相信自己最終可以成功。

這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柯林斯想不通,到底為什麼這些有能力的領導者都擁有這些特質?為什麼這些特質集中體現在他們身上?這些領導者又是如何獲得這些特質的?但我們知道,這些領導者都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他們相信人類是可以發展的。他們身上的特徵便是:他們並不總想證明自己強於他人。比如說,他們不會強調自己在金字塔的頂端,不會掠他人之功,也不會靠刻意貶低他人來顯示自己的強大。

相反,他們會不斷嘗試進取,讓自己身邊圍繞著他們可以找到的最有能力的人,他們會仔細審視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坦白地問自己以及公司在未來到底需要哪些技能。正因為這些特徵,他們才可以前進,這種前進是建立在事實而不是關於他們才能的美麗幻想之上的。

柯林斯提到了艾倫·沃澤爾(Alan Wurtzel),美國電器連鎖巨頭電器城(Circuit City)的首席執行官,他會在他的董事會上展開辯論,他不僅會說服董事,還會利用他們來學習。和他的執行團隊並肩工作時也是一樣,他提問、辯論、探索,直到逐步弄清公司此前的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曾經叫我『檢察官』,因為我會鎖定一個問題不放,」沃澤爾對柯林斯說,「你知道,像一條鬥牛犬一樣。直到弄明白之前,我都不會放棄——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沃澤爾將自己看作一匹「犁田馬」,一個努力工作的、正經而普通的人,但他接手了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並在接下來的 15 年內將這家公司變成紐約股票交易所中令持有者收益最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