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 > 傾聽你的思維模式 >

傾聽你的思維模式

運動員在年輕時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現在讓我們來聽一聽他們的想法。

2004 年,艾西斯·提爾斯(Iciss Tillis)是一名大學籃球明星,她有 1.98 米,是杜克大學女子籃球隊的前鋒。她將她父親,拳擊手詹姆斯·提爾斯(James 「Quick」Tillis)的照片貼在自己的儲物櫃上,隨時激勵自己。「但她並不是將這張照片中的父親視為自己的榜樣,」體育記者維弗·伯恩斯坦(Viv Bernstein)說,「她貼這張照片,是為了提醒自己以後不要變得像父親一樣。」

「快拳」提爾斯是 20 世紀 80 年代的一名拳擊手。1981 年,他參加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爭霸賽;1985 年,他參演了電影《紫色》(The Color Purple),出演一名拳擊手;1986 年,他成為第一個與邁克·泰森打滿 10 個回合的拳手。但他從未獲得過冠軍。

艾西斯·提爾斯當時是一名大四學生,她說:「今年我應該拿下全國冠軍。我覺得我可能會失敗……〔我覺得我可能〕在倒退,最終會成為爸爸那樣的人:一個無名小卒。」

她患上了「大人物-小人物綜合征」:如果我贏了,我將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如果我輸了,我就是個無足輕重的人。

提爾斯也許有理由去生她父親的氣——他在她小時候拋棄了她。但是這種錯誤的想法卻攔住了她前進的路。「也許在大學女子籃球賽中,沒有人能像提爾斯這樣同時擁有身高、技能、速度以及洞察力,」伯恩斯坦說,「然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提爾斯比不上全美排在前兩名的球員:康涅狄格大學的戴安娜·陶樂西(Diana Taurasi)以及〔杜克大學的阿蘭娜·〕比爾德(Alana Beard)。」提爾斯總是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實力。

當人們對她寄予厚望並希望她表現得更出色時,她感到非常沮喪。「我感覺我必須在場上拿下三雙〔得分、籃板和助攻技術統計均達到兩位數〕或者 360 度轉體扣籃〔雙腳離地,在空中旋轉一周,然後將球扣入籃中〕,也許這樣人們才會覺得:『哦,她打得還不賴。』」

我認為人們並不是想強迫提爾斯去做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我想,大家只是希望看到她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希望她可以提高她所需要的技能,達到她的目標。

擔心自己會成為無名小卒,這種思維模式無法幫助她調動積極性並保持冠軍位置。(提爾斯應該對她父親努力爭取的做法感到欽佩,而不是因為他沒有拿到冠軍而鄙視他。這對她來說可能很難。)能否成為大人物不是由勝利和失敗定義的。了不起的人是那些可以傾其所有努力奮鬥的人,艾西斯·提爾斯,如果你可以盡全力奮鬥,不僅在比賽中,在訓練中也一樣,那麼你就已經是個了不起的人了。

下面來看另一種思維模式。身高 1.92 米的坎迪斯·帕克(Candace Parker)當時是一名 17 歲的高中生,就讀於芝加哥附近的內珀維爾中央中學,她即將加盟田納西大學,成為傳奇教練帕特·薩米特(Pat Summitt)手下的一員。

坎迪斯的父親不同於提爾斯的父親,教給了她截然不同的理論:「如果你努力去做一件事,你就可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幾年前,坎迪斯的父親是她所在球隊的教練,在一次巡迴賽上,他對坎迪斯發了脾氣。她在比賽中不積極搶籃板,總是在外圍懶散地投籃,而不是利用她身高的優勢去籃下打內線,也沒有積極防守。「現在,回到場上去努力打!」後來結果如何呢?坎迪斯在下半場比賽中得了 20 分,搶到 10 個籃板球。他們擊敗了對手。「他當時給我施加了壓力。我知道他是對的。」

坎迪斯現在可以給自己施加同樣的壓力了。她沒有滿足於做一個明星,而是不斷尋求自我提高。在接受了膝蓋手術、回歸球場後,她知道自己應該去鍛煉哪些方面了——對時機的掌握、意志力以及呼吸節奏。當她的三分球投得不好時,她讓父親到體育館陪她練習。「無論是在球場上還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她說,「你都不能保證什麼東西是永遠屬於你的。」

幾周後,思維模式的預言就應驗了。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很可惜,提爾斯的球隊在冠軍賽上被淘汰。第二件,坎迪斯成了第一個贏得扣籃大賽的女球員——她打敗了 5 名男性對手。

秉性、決心和冠軍思維這些品質成就了傑出的運動員,同時,它們也來源於成長型思維模式,其核心在於自我發展、自我激勵和責任感。

儘管那些優秀的運動員也很爭強好勝,想得第一,但他們的傑出並非來自於固定型思維模式下強烈的自我意識,也並非來自於「大人物-小人物綜合征」。很多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運動員可能都擁有些「天賦」,但是你知道嗎?正如約翰·伍登說的,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名字我們都已經忘記了。

培養你的思維模式

有沒有哪項體育運動你認為自己很不擅長?好吧,也許你確實不擅長,但也許事實不是這樣。在努力之前,你是無法知曉答案的。很多世界頂尖運動員在一開始表現得也不是那麼好。如果你對某項運動有熱情,去努力看看。

有時候,具有特殊的天賦也是一種詛咒。這些運動員可能會陷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無法很好地應對挫折。有沒有哪項運動對你來說很容易,但是有一天你碰壁了?試一試成長型思維模式,再去努力一次。

秉性在體育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來源於成長型思維模式。回想一下你需要潛心應對的艱難的比賽時刻。想想這一章裡我們提到的這些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冠軍是如何應對的。想想你下一次在必要時刻,如何確保自己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運動員不僅能從勝利中體會到成功,在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中也可以。你越這麼做,體育運動對你來說就會越有意義——對那些和你一起運動的人來說也是一樣。


1 貝比·魯斯(1895—1948),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有「棒球之神」的美譽。——編者注

2 1 碼=0.9144 米。——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