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本正經又怪誕的行為心理學 > 第九章 教養 >

第九章 教養

「莫扎特效應」的神話

如何給孩子取個好名字

能預測孩子命運的棉花糖

為何要讚美孩子付出的努力而非讚美他天生具備的能力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生於1756年,他創作了一些聞名世界的古典音樂,最後於1791年死於急性風濕熱。莫扎特是一個天才。有人認為,他的音樂能夠刺激大腦的某個部位,讓人們變得更加聰明,而這是其他音樂作品所無法做到的。除此之外,這些人似乎認為,這種莫扎特效應對處於少年階段、心智尚未定型的人來說特別有用,並且建議嬰兒從小就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從而達到健腦的效果。這些人所持的觀點流傳甚廣——但是,聆聽莫扎特的音樂真的能促進孩童的大腦發育嗎?

1993年,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弗朗西斯·勞捨爾與其同事發表了一篇改變世界的論文。他們招募了36名大學生,然後隨機地將他們分為三個小組,接著要求每個小組的參與者在十分鐘內進行各不相同的「鍛煉」。第一組參與者聆聽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第二組的參與者聆聽一般的放鬆音樂,第三組的參與者極為安靜地坐著。在經過這樣的訓練後,每一名參與者都要完成一個旨在衡量他們某方面智力的標準測試,也就是他們操控空間信息的能力(可以看下面的闡述)。研究結果顯示,那些聆聽莫扎特音樂的人的得分要比聆聽放鬆音樂與極為安靜地坐著的人都要高。研究人員還注意到,這樣的效果是暫時的,只能持續10到15分鐘左右。

(這樣的圖表可能會在測驗空間信息操控能力時用到。上面一排有一張對半折疊的紙,在紙張折疊後,剪去兩個角。參與者可以對下面一排四種不同形狀的圖案進行觀察並選擇,以驗證是否符合折紙展開後的形狀。)

兩年後,同一組研究人員就之前的研究進行了第二次實驗,這一次研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時間持續了十天。這一次,研究人員隨機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在研究的第一部分裡,一個小組的學生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另一個小組安靜地坐著,第三個小組聆聽菲利普·格拉斯的唱片《變換的音樂角色》。研究結果再一次出現了巨大的不同,那些聆聽莫扎特音樂的人在「心靈折紙」遊戲中要比另外兩組的學生表現得更好。在接下來的研究裡,聆聽菲利普·格拉斯音樂的學生開始聆聽一盤講故事的磁帶與迷幻音樂。此時,聆聽莫扎特與安靜坐著的學生在「心靈折紙」遊戲中幾乎得到相同的分數,而聽故事或是迷幻音樂的學生的得分則墊了底。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樂可能會對人們的智商產生一些微小卻短暫的影響。

記者很快就報道了這些研究發現。《紐約時報》的音樂評論人阿歷克斯·羅斯認為,他們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表明莫扎特是一位比貝多芬更偉大的音樂家。但是,一些寫手很快就開始誇大這個結果,宣稱只需聆聽幾分鐘莫扎特的古典音樂,就能給智商帶來長期且巨大的提升。

這樣的觀點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人們傳播的故事已經完全脫離了之前的研究結果。此時,還沒有一個研究驗證過莫扎特的音樂對嬰兒的智商所產生的影響。但是,一些記者根本不願意讓這些事實影響到一個好的新聞頭條,便宣稱嬰兒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後會變得更聰明。這些報道並不是敷衍了事的新聞業的唯一例證。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大約有40%的媒體都報道了莫扎特對嬰兒智商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新聞媒體對「莫扎特效應」的持續誇大,甚至影響到了社會政策。在1998年,佐治亞州支持向孕育了新生嬰兒的母親免費發送古典音樂的CD;佛羅里達州則通過了一項法案,要求政府資助的護理中心每天都要播放古典音樂。

這種所謂的莫扎特效應已經變成了一種都市傳奇,相當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能提升他們各方面的智力,並且認為這樣的積極影響是長期持續的,即便是嬰兒都能從中獲益。而人類走入21世紀後,形勢發生了大逆轉。

首先,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克裡斯托弗·查布利斯收集了各種試圖複製勞捨爾的初始實驗的研究結果,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莫扎特效應即使真的存在,其影響也比人們一開始想的要小得多。

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便莫扎特效應存在,那麼也不是因為D大調奏鳴曲功能獨特,而是因為古典音樂基本都能引發快樂的感受。在一次研究裡,研究人員將莫扎特音樂帶來的影響與那些更為悲傷的音樂(阿爾比諾尼的《G小調柔板》)相比,結果再一次發現,莫扎特的古典音樂的確要比其他的音樂有更明顯的效果。但是,當研究團隊對這些音樂給聆聽者帶來什麼感受進行了一組對照實驗後,所謂的莫扎特效應突然消失了。在另一場實驗裡,心理學家將聆聽莫扎特音樂與聆聽斯蒂芬·金的短篇故事《最後的階梯》做比較。當參與者表示自己更喜歡莫扎特的音樂的時候,他們在其後的智力測試比單純的聽音樂表現要好,但是,當他們表示和音樂相比他們更喜歡斯蒂芬·金的故事時,他們在其後的智力測試中表現更好。

公眾對所謂的莫扎特效應的看法不過是一種心靈神話。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找到足夠讓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嬰兒聆聽莫扎特的音樂會對智商起到長期且有價值的影響。要是說任何類型的音樂都無法提升孩子的智商,這是否公允呢?事實上並非如此,給人帶來好處的音樂的確存在,但這不限於莫扎特,我們應該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

一些研究已經表明,那些從小參加音樂課程的孩子要比他們的同學更聰明。但是,我們很難理清其中的因果關係。這有可能是孩子上的音樂課讓他們變得更聰明,也有可能他們是天生聰明,或是有條件的學生本身就更喜歡上音樂課。幾年前,心理學家格倫·捨倫貝格就決定進行一項實驗,研究這個問題。

捨倫貝格一開始在當地一份報紙上做廣告,宣稱要為六歲左右的孩子在週末提供免費的藝術培訓。超過140名孩子的父母報了名。接著,每個孩子都被隨機分在四個小組中,其中三個小組的孩子在長達數月裡,都是在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裡接受培訓的,而第四小組的孩子則作為一個實驗對照組,他們在音樂課程結束後就沒有接受更多的培訓。在參加培訓的孩子當中,三分之一學習電子琴,另外三分之一進行聲學訓練,剩下三分之一則參加戲劇課程。在他們接受這些課程訓練前後,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一份標準的智商測驗。

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接受了電子琴與聲學訓練的孩子在智商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而接受戲劇課程培訓的孩子與實驗對照組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捨倫貝格認為,學習音樂需要孩子掌握幾種重要的技能,從而提升他們的自律性與思考能力,這其中就包括專注力、不斷練習以及記憶的能力。

無論是使用哪一種解釋,如果你想要提升後代的智力,是時候將莫扎特的音樂CD放在一邊,讓你的孩子更廣泛地去接觸各種音樂了。

名字遊戲

很多父母會覺得為自己的孩子起名,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名字將伴隨孩子漫長的一生。研究表明,父母們在給孩子起名時謹慎認真是正確的,因為名字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比方說,在我之前的一本書《怪誕心理學》裡,我就講述了人們選擇在哪裡居住與他們的名字有很大關聯,比如很多住在佛羅里達州的人叫弗洛倫斯,住在佐治亞州的人叫喬治,住在肯塔基州的人叫肯尼思,住在弗吉尼亞州的人叫維吉爾等,而且叫這些名字的人居住在這些地方的比例相較其他名字的人要高出許多。同時,在選擇婚姻伴侶方面,相較偶遇的緣分,那些共同分享家庭姓氏某個字母的夫妻比例更多一些。人們的政治觀點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他們名字的影響。研究人員在對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研究後發現,那些姓氏上以字母「B」開頭的人更願意把票投給布什,而那些姓氏以字母「G」開頭的人則更願意把票投給戈爾。

從那之後,我進行了一次額外的實驗,這次實驗揭示了姓氏在其他方面對你的人生產生的影響。我與《每日電訊報》科學版面編輯羅傑·海菲爾德合作,試圖研究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前面的人,是否要比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後面的人更成功。換言之,是否名叫阿博特斯(Abbotts)與亞當希思(Adamses)的人要比那些名叫楊格斯(Youngs)與約克斯(Yorks)的人更成功?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兩者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在2006年,美國經濟學家利蘭·安納夫與裡艾特·亞里夫分析了那些在美國著名大學從事經濟領域研究的學者的姓氏。結果表明,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前面的學者,更容易在最受好評的部門裡任職,成為計量經濟學會的成員,並且最終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將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表在《經濟展望期刊》上,文章表示「字母歧視」可能與學術期刊以姓氏字母的先後來排列論文有關,這意味著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前面的人,要比其他人更顯眼一些。

讓我好奇的是,相同的效應是否也發生在經濟領域之外?畢竟,無論是在學籍管理、工作面試還是考場上,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前面的人都習慣性地被安排在先。我們也習慣性地將獲勝者排在前面,將失敗者放在後面。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是否會累積成一種長期的影響呢?

每名參與實驗的人都要寫出自己的性別、年齡與姓氏,然後評估自己在人生各方面取得成功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前列的人,自我評分要比排在字母表後面的人要高。這種情況在事業方面更加顯著,表明了「字母歧視」在職場裡同樣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奇怪的效應呢?實驗數據中顯示的某種模式能為我們提供一個重要的線索。姓氏效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強,給人留下一種印象,即這並不是孩童成長時期的經歷所導致的,而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慢慢累積下來的。看來,經常看到自己的名字因為姓氏首字母的緣故而排在名單前列或底部,這會對人們看待自身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樣的研究結果會讓那些姓氏首字母排在字母表後面的人感到悲傷嗎?而我就姓懷斯曼(Wiseman),有很多次名字被排在名單後列的經歷。雖然名字效應在理論上讓人擔心,但在現實情況下影響卻非常小,這多少讓我有點安慰。

很多父母為孩子挑了一連串的名字,並不停徵求親戚朋友的意見,但不少人心裡還是一團亂麻。到底選一個傳統的名字還是更現代的名字呢?讓孩子與某位名人同名,這是好的選擇嗎?給孩子起一個順口的名字,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對於這些困惑,或許心理學能給你一些幫助。

之前的許多研究工作已經表明,要是人們的名字與某些積極的因素存在聯繫,會讓他們在人生中表現得更好一些。比方說,老師更傾向於給那些名字有趣的孩子打高分(比如羅斯)等。很多名字會讓人聯想到不快事物的大學生,會承受不同程度的社會孤立,而那些姓氏具有消極含義的人[比如Short(小的)、Little(卑微)、Bent(彎曲的)]更容易產生低人一等的感覺。

我與愛丁堡國際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合作,想發現21世紀有哪些特別成功與具有吸引力的名字。這項研究通過網絡在線調查的方式進行,有超過6000名網民參與,他們分別說明英國有哪些名字最成功、最具吸引力。調查結果出現了許多強烈的共同傾向。帶有皇家味道的傳統名字(比如詹姆斯與伊麗莎白)普遍被視為成功且具有智慧的。女性最吸引人的名字一般都是發音聽起來比較柔和的,以「ee」音結尾的(比如露西與蘇菲)。最性感的男性名字則是簡短且帶有一些短促的發音(比如傑克與萊恩)。而研究同時表明,讓人感到最不成功的男女名字分別是布萊恩與麗莎,而喬治與安則被視為最不具有吸引力的男女名字。

這同時也是一個關乎姓氏首字母的問題。正如《怪誕心理學》一書裡提到的,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尼古拉斯·克裡斯坦菲爾德認為,一個人名字的首字母可能關乎生死。在對加州死亡名單裡數以百萬計的名字進行分析之後,他們發現,那些名字首字母有積極內涵(比如A.C.E與J.O.Y)的人,都要比其他人多活四年半左右,而那些名字裡首字母包含消極內涵(比如P.I.G、B.U.M與D.I.E等)的人,則比一般人少活三年時間。

列夫·尼爾森與約瑟夫·西蒙斯在2007年進行的一項全新研究表明,這些影響並不局限於少數名字首字母恰好具有積極或是消極內涵的人。根據他們的研究工作,即便由首字母引申出來的積極或是消極的聯想,都足以對當事人的人生帶來重要的影響。

在一些情況下,單個字母可能與成功或是失敗有聯繫。也許,這方面最為著名且最重要的,就數考試的打分了。在絕大多數考試裡,考得好的人都會得A或是B,成績排名倒數的學生一般都會得C或是D。尼爾森與西蒙斯好奇的是,若是學生名字的首字母或尾字母與A或是B一樣,是否會無意識地驅使他們在考試中有更好的表現?而那些名字首字母是C或D的學生,是否就缺少動力去取得好成績呢?為了查出這一大膽的假設是否成立,尼爾森與西蒙斯分析了一所美國著名大學過去15年來學生的平均成績。研究結果讓人吃驚,那些名字以A或B開頭的學生的平均成績確實高於以C或D開頭的學生。

受到這個研究成果的鼓勵,尼爾森與西蒙斯決定將研究重心轉向這種效應是否會影響人們的生活。他們認為,如果那些名字以A或B開頭的學生考試時成績要比名字以C或D開頭的學生好,那麼前者可能更容易進入更好的大學深造,從而擁有更成功的事業。為了驗證這個假設,他們需要發現一個可搜尋且容量龐大的數據庫,裡面要包含學生名字的首字母以及他們日後進入的大學。在經過一番艱苦的搜索之後,他們最終找到了最完美的資源——美國律師協會的網絡在線數據庫。研究團隊設置了一個電腦程序,能夠對170所列入榜單的法學院學生的首字母進行搜索,同時還借助美國《新聞世界報道》提供的排名信息,對包含40多萬名律師的數據庫進行搜尋。尼爾森與西蒙斯終於找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隨著大學的排名不斷下降,這些學校裡畢業的學生名字首字母包含A或B的比例也在下降。他們在研究報告的結尾處寫道:「看來,相較於那些名字為切斯特(Chester)與德懷特(Dwight)的學生,諸如阿德萊(Adlai)與比爾(Bill)等名字的學生進入一流法學院的概率更大。」■

用行動轉化「能量」如何給孩子取個好名字

研究表明,姓氏首字母在字母表靠前的人,往往要比那些姓氏首字母在字母表靠後的人更成功。顯然,選擇一個更具成功潛質的姓氏是受限的,除非你準備改姓。如果你是一位女性的話,可以嫁給一位姓氏在字母表中靠前的男性。但是,在為孩子取名這個問題上,研究結果可以幫你一些忙。那些帶有積極含義、能夠跟皇家有關聯或是聽起來特別具有吸引力的名字都是不錯的選擇。最後,千萬不能低估名字首字母的巨大影響力,要盡量避免選一些帶有消極含義的首字母,讓你的孩子名字以A或B開頭,從而幫助他日後在考試中有不錯的成績。■

慎用讚美

幾乎每一本教育孩子的手冊都會提倡讚美。一些自我激勵大師也表示,你對孩子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持續地給予讚美,從而幫助他樹立自尊。當你的孩子通過考試後,記得稱讚他是多麼聰明。當他創作出一幅不錯的畫作時,要讚美他所具有的藝術才華。當他在足球比賽進球了或是贏得賽跑比賽,讚美他所具有的運動天賦。等等。按照很多專家的說法,若是使用這種方法,我們就能消除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更專注於孩子取得的哪怕是最微小的成功。

這種思想非常符合人類的直覺。不斷告訴孩子他們有多優秀,那麼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就能成為更自信與幸福的人。這個理論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還順利。但是,這種對人性心理烏托邦式的觀點存在著一個小問題。研究結果表明,讚美孩子的聰明與才華,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在20世紀90年代末,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克勞迪婭·米勒與卡洛·德威克就讚美心理學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研究。他們的實驗涉及400多名年齡在10歲到12歲的孩子,他們來自不同的種族與社會經濟背景。研究人員要求孩子們接受一次智力測試,孩子需要觀察一排排的圖形,然後運用邏輯思維,判斷每個系列裡下一個圖形會是什麼形狀。

在他們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將他們的作業本拿走,計算出他們的得分,但卻不按真實的分數給孩子反饋。研究人員解釋說,每個孩子都做得很不錯,正確地解決了80%的問題。

在給予這些反饋之餘,一組孩子被告知他們天賦非常高,因為解出了許多難題。同時,研究人員用石頭般的沉默去面對第二組孩子。按照那些提倡讚美具有積極作用的專家的說法,只需花幾秒鐘去讚美孩子所具有的能力,就能對他們產生重要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專家是正確的,但卻沒有按照他們預期的方向那樣正確下去。

在該實驗的下一步裡,研究人員告訴孩子,他們可以從兩項任務中選一項去做,其中一項任務比較難,他們可能無法成功,但是即便失敗了,也能從中得到鍛煉與學習。與此相反,另一項任務比較容易,但卻無法學到很多東西。在之前被研究人員告知他們天生聰明的學生裡,大約有65%的孩子選擇了容易的任務,而沒有得到讚美的孩子比例僅為45%。對於那些崇尚「讚美效應」的人來說,這絕非他們想要的好消息。但是,更糟糕的情形還在後面。

在實驗的下一個階段,研究人員讓孩子去解決一些字謎。這一次,解答字謎的難度要比之前的問題大得多,因此絕大多數孩子表現得都不是特別好。之後,研究人員要求所有的孩子評價他們是否從解答字謎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是否願意在家繼續解謎。兩個小組的孩子的回答天差地別。那些之前得到讚美的孩子表示,解答字謎讓他們覺得很無趣,因此他們不願意再浪費自己的時間。

對那些崇尚讚美效應的專家來說,更糟糕的情形在最後一部分。在孩子們掙扎著解答困難字謎的過程中,研究人員要求他們進行最後一次實驗。最後一組的字謎其實與孩子們在實驗一開始接受的任務難度是一樣的。雖然兩組的孩子在實驗一開始都取得了大致相同的分數,但他們在最後一次測驗的表現卻非常不同。測驗結果得出的模式與很多自我激勵專家預測的完全相反。那些一開始被研究人員讚美天生聰慧的孩子的得分要遠低於另一組。

為什麼讚美會得到違反直覺且具有破壞力的影響呢?根據米勒與德威克的說法,其中幾種因素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告訴孩子他們天生聰明,可能會讓他們感覺良好,但這同時會讓他們產生一種畏懼失敗的心理,導致他們盡量避免挑戰,因為他們擔心如果自己無法取得成功,會非常難堪。除此之外,讚美孩子天生聰明,這無形中給了孩子這樣的暗示,即他們並不需要努力工作,就能有良好的表現。正因為如此,這些得到讚美的孩子可能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做實質性的努力。遺憾的是,如果他們接下來得到較低的分數,會讓他們徹底失去前進的動力,內心產生一種無助、絕望的感覺。畢竟,低分意味著他們並不如別人讚美的那般聰明,而他們對此也無能為力。糟糕的結果帶來的心理影響絕對不能低估。在米勒與德威克實驗的某個階段,他們要求孩子告訴同學自己在解決困難字謎時的得分。幾乎40%之前得到過讚美的學生會誇大自己的分數,而之前未獲讚美的學生其比例卻只有10%。

這是否意味著所有的讚美都會帶來糟糕的結果呢?到目前為止,我只講述了米勒與德威克的三組實驗中兩組實驗的結果。在孩子們一開始得到「做得好,你們答對了80%的題目」的反饋之後,第三組的學生同時也得到了一句話的讚美。只不過,研究人員這一次讚美了這些學生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們天生的能力。與前面兩組孩子相比,得到這些讚美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表現。在選擇具有挑戰性與簡單容易的任務時,只有10%的孩子選擇了容易的任務。相較那些被讚美天生聰明或根本沒得到任何讚美的學生,這些得到「你肯定付出了許多努力」讚美的學生認為,解決困難的問題會更有趣,並且更願意利用自己的時間去解答它們。在做最後一套容易的測驗時,這組孩子的得分要比第一次明顯高出許多。

研究結果表明,讚美別人付出的努力與讚美別人天生的能力迥然不同。根據米勒與德威克的說法,那些被別人讚美「付出了許多努力,才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的孩子更願意在不理會後果的情形下大膽嘗試,不會因為失敗的恐懼而選擇逃避。因此,他們想要學習更多知識的渴望就會壓過他們獲得低分時的恐懼,他們也更願意去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當然,這些孩子在日後面對各種測驗的時候,都會產生更努力去嘗試的動力,因此也更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即便他們在未來的測驗裡遭遇失敗,也會輕易地將自己的低分歸結為不夠努力,從而避免了獲得低分時產生的那種無助與絕望感。■

用行動轉化「能量」讚美的技巧

為了讓孩子感覺良好,我們很容易陷入讚美他們的天賦與能力的陷阱。但是,研究結果表明,這樣的讚美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讚美更應該專注於孩子付出的努力上。比方說,當你的女兒在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你可以表揚她付出了多大努力,說她安排學習時間非常妥當,應該是克服了很大的壓力,才表現得如此良好。與此類似,當你的兒子在學校足球隊裡成為主力隊員,你可以表揚他,說這是他努力訓練與其他隊員共同合作的結果。這種類型的讚美會鼓勵孩子們面對失敗時繼續努力,展現出堅忍與達觀的品質。為了讓孩子保持專注,你可以就孩子使用過的一些方法或是策略提出反思性的問題,比如,「你最喜歡哪些部分呢」或是「你如何應對出現的問題呢」,然後你要盡可能地給予孩子具體的表揚,比如「你今天在足球場上表現不錯」,而不要說「你天生就很會踢足球」。■

自控力的奧秘

首先,讓我們進行一場快速思維實驗。試想一下,你已經決定在一間高端咖啡屋裡坐上一個多小時。你走進咖啡屋,看到名單上列著一連串誘人可口的蛋糕與油酥點心的名稱。當然,這些蛋糕或點心的份量不多,但口感非常好。你瀏覽一遍點心名單,然後選擇最喜歡的一款——這也許是一個美味的奶酪蛋糕,或者好吃的曲奇餅。接下來,試想一下,你在下單的時候,侍者遞過來一個份量不大卻極為符合你口味的甜點。想像這個甜點就擺在你的餐桌前,讓你垂涎欲滴。正當你準備好好品嚐的時候,侍者對你說,咖啡屋今天正在搞優惠活動,你可以馬上吃掉這份甜點,或是等待30分鐘,以一份的價格享用雙份的甜點。你會怎麼做呢?你選擇等半小時,多獲得一份甜點,還是沒等侍者把話說完就將甜點吞進肚子呢?

20世紀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捨爾進行了一場震撼世人的實驗。該實驗就是按照上述想像的真實版本進行的。米捨爾與他的團隊購買了一大袋棉花糖與一個鈴,然後前往當地的一所學校,讓四歲左右的孩子面臨一個艱難選擇的局面。一位研究人員請一些孩子進入一個房間,然後告訴他們桌子上擺放著一塊棉花糖、一個鈴,接著又放了兩塊棉花糖。然後,研究人員向孩子們解釋說,他們必須要出房間幾分鐘,如果孩子們不去拿桌子上的棉花糖,一直等到研究人員回來的話,那麼他們就能吃到兩塊棉花糖。研究人員同時還解釋說,孩子們可以隨時搖鈴,研究人員就會馬上回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搖鈴的孩子只能得到一塊棉花糖。

每個孩子都面對著與你剛才在甜點問題上相似的困境。要是你搖鈴就只能得到一塊棉花糖,多等一會兒就能得到兩塊棉花糖。這種讓人迷惑的實驗能夠精確地衡量每個孩子的自律水平。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選擇立即搖鈴,拿一塊棉花糖,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稍微忍耐了一下,然後也搖了鈴。最後三分之一的孩子則一直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得到了兩塊棉花糖。

米捨爾不僅只對那些能夠抵禦誘惑的孩子所佔的比例感興趣,與那些通過等待而獲得兩塊棉花糖的孩子一樣,他想要通過長遠的研究去進行一次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十年後,米捨爾盡可能多地聯繫了當年參加棉花糖實驗的孩子的父母。他向這些父母詢問,之前的那些孩子(現在已經是青少年了)的現狀。他們通常會提前做好計劃嗎?他們在事情變得困難時,是否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十年前進行的棉花糖與鈴的實驗,在十年後被證明具有驚人的預測性。那些等待研究人員回來、拿到兩塊棉花糖的孩子,現在基本上都變成能自我激勵、做事有條理的少年,並且善於處理困難,在失敗面前能做到堅韌不拔。與此相反,那些當年立即去拿棉花糖的孩子,缺乏前進的動力,做事缺乏條理與規劃。米捨爾的研究結果還表明,早年形成的這種能力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階段,幾乎不會有什麼變化。同時,大部分想要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還是跟小時候一樣,連幾分鐘的時間都不願意等待,只想立即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棉花糖的測驗能夠衡量孩子們的衝動程度,其他的研究人員更關注孩子在聆聽指令、保持專注以及去做別人要求他們完成的事情方面的自控力。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梅根·麥克萊蘭與同事進行了一些研究,他們邀請了數百名年齡在四到五歲的孩子,玩一個「從頭到腳」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研究人員會說「摸你的頭」或是「摸你的腳趾」。在孩子們聽到「摸你的頭」時,要用手去摸腳趾,而聽到「摸你的腳趾」時要去摸自己的頭。和棉花糖測驗預測孩子們在未來能否取得成功一樣,「從頭到腳」遊戲能很好地衡量孩子們的自控力,而自控水平對於孩子日後實現目標與夢想極為重要。有研究表明,學生的自控水平要比他們的智力測試成績更能預測其日後的成就。若是將研究的場景從教室轉移出去,那些在面對美味蛋糕能抵抗住誘惑的人,會很快地減肥。那些能忍受學業痛苦的學生,能在考試中有不錯的表現。而那些願意花更多時間進行訓練的運動員,當然也能贏得更多的獎牌。

如果你剛好發現自己與一個正掙扎學習這些技能的孩子在一起,該用什麼方法才能幫助他控制自身的衝動,做出恰當的行為呢?比方說,到底是唱紅臉(「親愛的寶貝,你可以只玩30分鐘的電腦嗎?」)還是唱白臉(「如果你現在不離開電腦,我就沒收你的鼠標。」)更好一些呢?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喬納森·弗裡德曼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實驗。他邀請了40名男孩,年齡在7歲到10歲之間,他們都在加州當地的小學就讀。研究人員將男孩們帶到一個房間,然後要求男孩對分配給他們的玩具按照零分(非常非常不好玩)到一百分(非常非常好玩)進行打分。其中,四個玩具都很普通:一個廉價的塑膠潛水艇、一個棒球手套、一個拖拉機玩具以及電影《至尊神探》裡的來復槍模型。與此相反,第五個玩具非常昂貴且讓人興奮。它是一個電池控制的機器人,代表著20世紀60年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高峰。

在男孩們對這些玩具打完分之後,研究人員向他們解釋說,他現在有事要離開房間幾分鐘。他臨走前對男孩們說,他們可以自由地玩那四個玩具,但不能碰那個機器人。其中一半的男孩被告知,如果他們不遵守研究人員的警告的話後果將會很嚴重(「如果你們碰那個機器人,我會非常憤怒,並將採取一些行動。」),而另一半男孩則被溫柔相待(「不要玩那個玩具,那樣做是不對的。」)。接著,研究人員離開了房間,男孩們用渴盼的眼神看著那個機器人玩具,它似乎在發出「快點過來跟我玩啊」的邀請。大約五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了,感謝男孩們的積極配合,然後讓他們離開房間。

這些男孩屈服於這樣的誘惑了嗎?為了探尋結果,研究人員在機器人玩具裡裝了一個特別的裝置,能夠檢測它是否被男孩們玩過。數據顯示,只有兩個男孩有足夠的自控力,沒有去碰機器人玩具。其中一個男孩來自被嚴厲警告的那一組,而另一個男孩來自被「柔和」口氣告知的那一組。當研究人員離開房間,沒有在現場監督時,唱紅臉與唱白臉效果都不好。

但是,弗裡德曼並不期望兩種方法在短期內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變化。他更加關注在一段相對長時間內所出現的差異。大約六周之後,他派一位女性研究人員回到之前的學校,用相同的玩具去進行一場不同的實驗。研究人員將之前的每個男孩都請入房間,然後要求他們畫一幅畫。此時,與之前一樣的玩具被放在房間的一個角落裡。當孩子們完成了畫作後,研究人員向他們解釋說,他們現在可以拿這些玩具玩幾分鐘。這一次,研究人員並沒有限制男孩們不可以玩哪些玩具。此時,兩組男孩在選擇玩具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在之前被訓誡的那一組裡,77%的男孩都會選擇去玩機器人,而之前得到「柔和」告知的那一組,只有33%的男孩選擇了機器人。實驗結果讓人吃驚。幾周前告誡方式的差異,能對男孩們之後的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得到「柔和」提示的那一組男孩,明顯表現得更順從一些。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這有幾種可能的解釋。按照一些研究人員的看法,這與人們在遇到威脅時做出的反饋行為有關。正常來說,人們只有當別人不希望他們做某些事情時,才會受到威脅。要是他們越想去做某些事,所受的威脅就越大。若是按照這種觀點,那些聽到研究人員發出強烈警告的男孩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哇,大人只有在不希望我做想做的事情時才發出那樣的警告,看來,我真是很想玩那個機器人了。」運用相同的邏輯,當研究人員用相對平靜的口氣告知另一組男孩時,就會讓他們下意識地說服自己,即他們其實並不是很想玩那個機器人。

其他的研究人員則認為,威脅話語能夠立即將機器人變為「禁果」,從而喚醒我們要去做某些不被允許的事情的根深蒂固的傾向。雖然學術界就這種傾向是受到好奇心、頑固或是叛逆心的驅動莫衷一是,但是所有人都同意,這種心理效應是強大且真實的,能夠解釋為什麼禁止青少年吸煙、喝酒與超速駕駛,反而會起到火上澆油的效果。

在關於自律的秘密科學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事實,即一些孩子天生具有某種控制自身衝動的能力,而其他的孩子則很難抵抗即時滿足的誘惑。為了增強那些立即拿走一個棉花糖,而不是等待一下拿到兩個棉花糖的孩子的自律,顯然,我們發出的威脅越小,那麼起到的效果就會越明顯。■

用行動轉化「能量」棉花糖測驗

棉花糖測驗可以很輕易地運用在你的孩子及朋友身上。找一種他們想要的食物,然後告訴他們,現在吃只能吃一小口,如果他們能坐下來等十分鐘,就能吃到更多。如果你想進行這種迅速且有趣的評估,就要確保你的實驗對像能夠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可以看到小份量與大份量的食物。米捨爾的研究表明,當人們持續地看到他們心愛的食物而備受誘惑時,實驗效果最理想。

手腳遊戲

在進行這種遊戲的時候,孩子們在聽到「摸你的頭」時,就要用手摸他們的腳趾,反之亦然。在進行這個遊戲的時候,你可以向你的孩子解釋遊戲規則,讓他們事先進行一些訓練。然後,你可以隨意地說出「摸你的頭」或是「摸你的腳趾」等話語,如果孩子能迅速做對動作,就可以給他加兩分,如果他們停頓一下又迅速糾正,就能得一分,若是他們做了錯誤的舉動,就得零分。你可以進行十次這樣的訓練,然後看看他們的得分。一般來說,三歲大的孩子一般會得3分,四歲大的孩子會得10分,而五歲的孩子則會得14分。如果你的孩子得分沒有在此範圍之內,千萬不要擔心。孩子們得多少分其實都是正常的,但是較低的分數意味著他們需要從下面提到的方法中得到一些幫助。

專注於焦點

許多研究表明,玩某些類型的遊戲,有助於孩子們學會集中注意力,遵循指引以及培養自控力。在玩「冰凍遊戲」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隨著音樂跳舞,一旦音樂停止就要停下來。在該遊戲的第一部分,孩子聽到慢歌時跳舞節奏也要慢,聽到快歌時節奏就要加快。然而,一旦他們掌握了這個階段的動作要求,你可以要求他們反著來做,聽到慢歌時跳節奏快的舞步,聽到快歌時節奏放慢。在一個名為「指揮交響樂」的相似訓練裡,你可以給孩子任何樂器,然後你用一根臨時指揮棒去指揮他們演奏音樂。在該遊戲的第一部分,你要對孩子說,當你揮舞指揮棒時,他們才能演奏,而一旦你將指揮棒放下,他們就要停止。接著,你可以對他們說,當你加速或是放緩揮舞指揮棒的時候,他們也要隨之加速或是放緩演奏的速度。最後,你要求孩子反著做,即當你快速揮舞指揮棒時他們慢慢演奏,緩慢揮舞指揮棒時他們要加速演奏。

還有其他一些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重視與培養自控的價值。你可以要求孩子用他們非慣用手去寫名字,按照相反的順序複述一年十二個月以及一個星期七天的名稱,或是讓他們在30秒之內,按照某種標準盡可能地對一些物體進行命名(比如蔬菜、寵物與國家等)。還有,當你看到孩子很難專注於某些事情的時候,可以鼓勵他反思自己的行為,比方說,詢問他們認為自己專注了多長時間(指出當你專注於某樣東西時,時間過得很快),或是詢問當某人打斷他們正在專注的事情時有什麼感受(指出當某人打斷你之後,重新專注於某項工作的重要價值)。

避免使用各種威脅的方式

威脅警告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果你恐嚇孩子做某些事情可能會帶來糟糕的結果,這反而會讓他們覺得事情更有吸引力。相反,你可以像機器人玩具實驗裡的研究人員那樣,採取「柔和」的方式告知,心平氣和地對他們說你不希望他們做某些事。如果他們想要知道你為何阻止,可以試著讓他們去理解其中的一些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