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買買買時代的行為經濟學 > Chapter 4 第四章 投資與賭博的行為經濟 >

Chapter 4 第四章 投資與賭博的行為經濟

投資和賭博,對人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兩件事到底有什麼魅力那麼吸引人?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人們在進行投資和賭博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判斷偏見,而且,人的行為也存在一些有趣的傾向。本章就為大家介紹投資和賭博背後存在的不可思議的行為經濟學原理。

錢一旦投出去,投資行為就很難中途停下來

沉沒成本謬誤1

「之前我都投入那麼多錢了,如今股票跌得很厲害,但不把本錢賺回來我絕不割肉!」可能很多股票投資者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其實,當手中持有的股票出現大幅度下跌的時候,投資者心裡也清楚必須得快點賣掉,盡早止損,但是在行動上他們卻難以下手,甚至還會不斷加倉繼續買入,想盡量攤低成本。

不僅僅是個人,企業的投資活動也常會出現類似的行為。舉例來說,假設一家企業為了開發一種新產品,已經投入數億日元進行了很長時間的開發。只要再投入1億日元,新產品就可以成功面市了,可就在這個時候,聽說競爭公司已經研發出性能更高且價格更低的同類商品。如果你是這家企業的經營決策者,你會做何選擇呢?恐怕很少有人會選擇立即停止開發這個新產品的項目。因為人雖然知道再做下去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但是對過去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會感到非常惋惜,不捨得就此作罷,於是便會繼續追加投資,直到把這個項目完成。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首先因為人大多都不願意承認失敗,心中還會存有僥倖心理,認為也許未來還會出現好的轉機。如果能夠冷靜思考、合理分析的話,我們就知道立即終止開發計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所以應該選擇立即終止。不過,人們不會那麼容易選擇中途放棄。這種現象就叫作「沉沒成本謬誤」,或者叫作「協和效應」「協和謬誤」。

「協和」是英國和法國共同開發的一種超音速客機的名稱。其實在開發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就已經計算出,這種飛機的運營將會賠錢,因為要修很長的跑道,制訂高昂的機票價格,以及噪聲等問題。但是,兩國政府此前為此機型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他們都不願意停下來,而是繼續追加投資,直至損失不斷膨脹。原計劃生產250架協和飛機,但實際量產運營的只有16架。

錢一旦投出去,投資行為就很難中途停下來

沉沒成本謬誤2

在道路建設、水壩建設等投資金額非常龐大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也常能見到沉沒成本謬誤的現象。因為已經投入了巨額的資金,想中途改變線路、設計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我們身邊常見的例子就是玩彈子機等賭博遊戲機的人,一開始投入了大筆的金錢,雖然一直輸,但也不捨得就此放棄。雖然不知下一盤能不能贏,但還是會投入金錢繼續賭,直到最後輸得精光。遊戲中心那些夾娃娃的遊戲機也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一次兩次沒夾到,人總幻想著下一次能夾到,於是繼續投幣繼續夾。可是當很多次都沒夾到之後,人還是難以停下來,因為會為之前投入的金錢感到可惜,總想夾上來一個挽回一點成本。另外,看到旁邊的遊戲機上有人夾起來了,自己也會感到不甘心,所以就不停地玩下去。再有,男女關係中也會出現沉沒成本謬誤的情況。有些男士已經在心儀的女性身上投入了很多金錢,比如請她吃飯、看電影、送花送禮物,有時雖然知道對方根本就不會和自己談戀愛,但因為可惜之前投入的金錢,所以會抱著成功的幻想繼續在那個女性身上花錢,最後招致人財兩空的巨大損失。

從這個困境中掙脫出來的唯一方法就是盡早放棄。我們要在心中時刻告誡自己:「不要走上協和飛機失敗的老路!」然後想方設法讓湧上頭腦的血液慢慢流回身體,只有冷靜下來,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商業界,也有不少及時退出、避免陷入「沉沒成本謬誤」的成功案例。比如,2002年,以SONY公司為中心,各大AV設備(影音播放設備)製造商發佈了繼DVD之後的第三代光盤規格——藍光光盤。進入2004年後,東芝公司和NEC公司聯合開發了另一個光盤規格——HD DVD。從此,藍光光盤和HD DVD展開了新世紀光盤標準規格之爭。東芝公司在家用多媒體播放器、筆記本電腦領域比較強,NEC公司則佔有光盤驅動器市場世界第一的份額。這兩家公司強強聯手,希望將HD DVD樹立為行業標準規格。

2005年,藍光光盤和HD DVD兩大陣營曾經進行過談判,欲將兩種光盤規格統一,但談判進展並不順利,最終破裂。後來,雖然東芝公司對自己的技術信心十足,但在藍光硬件陣營以及軟件製造商的圍攻下,最終敗下陣來。因為主要的軟件製造商都傾向於選擇藍光,東芝公司判斷自己再在HD DVD的路上走下去也沒有勝算,於是在2008年宣佈撤出HD DVD的生產研發。因為東芝公司的撤出,HD DVD陣營就此土崩瓦解了。至此,東芝公司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銷售了70萬台以上的HD DVD硬件設備。儘管如此,東芝公司還是乾淨利落地承認了失敗,放棄繼續在該領域追加投資。當時的媒體和HD DVD用戶都驚呼:「東芝公司退出得也太快了吧!」想當年,家用錄像機的錄製與播放標準也曾經掀起過標準規格之爭,主要是VHS和β兩種規格的競爭,結果以β敗北告終。但是,在β完全退出市場之前,兩種規格進行了長達20年的競爭。然而,東芝公司退出光盤標準之爭僅在藍光光碟規格發佈6年後,而HD DVD產品也只銷售了兩年就退出了市場。東芝公司這種快刀斬亂麻式的退出,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損失。

人們喜歡投資身邊企業的心理背景

投資組合理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里·馬科維茨教授曾經提出一種「投資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他提倡通過多種多樣的分散投資使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簡單地說,就是把資金投到不同的領域中去,高效地運用資金,盡量降低風險。

但是,很多投資者不願在眾多的投資項目中進行選擇,都有把資金投到身邊企業的傾向。這裡所說的「身邊企業」,是指投資者以前就比較熟悉的企業、當地的企業等。投資身邊的企業確實有好處,除了更容易獲得該企業的相關信息外,也能比較敏銳地把握企業的細微變化。但是,人們也有另外一種傾向,容易把「身邊的企業」誤認為是「值得信賴的優秀企業」。心理學上認為,人有一種「熟知性法則」,瞭解得越多就越容易對對方產生好感。另外,對於身邊的企業,還有一種「單純接觸效應」在作祟,因為那些企業就在自己身邊,所以經常能看到它們的廣告、標誌等,接觸多了,也容易產生好感。而實際上,身邊的企業和值得信賴的優秀企業、投資回報率高的企業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投資者不自覺地誇大了對它們的評價。

不過,頻繁地買賣多種多樣的股票,並不一定就是好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經濟學家布萊德·巴布爾(Brad Barber)和特裡·奧登(Terry Odean)就曾經對很多股票投資者進行過調查。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越是買賣股票品種多、次數頻繁的投資者,其收益越差。而且,頻繁買賣股票的投資者中,以男性居多。據統計,單身男性股票投資者的平均資金周轉率高達83%,而單身女性股票投資者的資金周轉率平均只有53%左右。

男性中很多人對自己的投資技巧充滿自信,頻繁地買賣以爭取獲得更大的收益。頻繁買賣股票的人,不僅要支出很大一筆手續費,往往還會把上漲的股票早早就賣掉(止盈太快),而下跌的股票又不捨得賣掉(止損太遲)。他們想盡快獲得「成功」,因此手裡的股票稍微漲一點就急不可耐地賣掉,同時又因為討厭「失敗」,當手中股票下跌時又不捨得賣掉。結果,總是賺一點點小錢,然後賠一筆大錢,如此反覆,最後總體還是虧的。

在投資之前你應該瞭解的事情

瞭解自己、制定規則、忠實執行

很多時候,股票的價格會隨著投資者心理的變化而改變。有些投資者雖然通過技術分析判斷出了股票的漲跌,但常常也會受到別人行動的影響,和大多數人採取一樣的行動。舉例來說,當有的投資者已經判斷出應該「賣出」,可是,周圍的大部分股民都認為要「買入」,當「買入」形成一股風潮的時候,投資者很難再堅持自己「賣出」的主見,而跟著大家一起「買入」,這就是一種同調行為。在他人行為的影響下,最終形成一種集團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擴散的信息叫作「信息瀑布」。在投資者的這種同調行為中,股票的價格經常會偏離這只股票的基本面(反映企業經濟狀況的基本信息)。

在信息瀑布不斷衝擊的情況下,自己首先陷入恐慌狀態,然後盲目地跟從他人的行為,其實並不是明智之舉。此時投資者應該做的是從認知偏見中逃離出來,瞭解其他投資者的心理,然後尋求自己合理的判斷。作為一名股票投資者,不能只研究股票知識、預測行情,瞭解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更為重要。為此,首先要對自己的投資心理進行分析,看自己容易陷入哪種心理狀況,借此也可以推測出其他投資者的大致心理狀態。然後要為自己制定一個鐵一般的投資規則,用這種規則來約束自己,最大程度地迴避自己性格上的弱點。比如,假如你是「止盈太早、止損太遲」的人,那麼可以為自己制定一個規則:「盈利10%以上就可以賣掉股票,損失超過5%則立刻賣掉止損。」確立規則之後,就要把它當作一個鐵的紀律嚴格執行,尤其是止損的時候,一定要果斷。炒股的秘訣就在於瞭解自己,冷靜地觀察其他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不受他們言行的影響,制定規則,並嚴格地執行規則。長此以往,在股市中肯定會有不錯的投資回報。

買彩票提高中獎金額的技巧

人們容易選擇的數字和不容易選擇的數字

如果彩票運營過程中沒有任何舞弊行為的話,那麼購買彩票沒有一個能夠絕對贏錢的方法。但是,在鐵桿彩民中有一些人相信某些方法可以提高彩票的中獎概率,比如「在特定的彩票投注點購買彩票」「在特定的日子購買彩票」「根據以往的經驗預測中獎號碼」等。不過,行為經濟學對於提高彩票中獎概率的思考,和這些彩票迷有所不同。

我們以一種數字彩票為例進行講解,介紹提高中獎金額的技巧。日本有一種數字彩票,只有三個數字,彩票購買者自己選擇三個數字。如果這三個數字和開獎結果一致,就中獎了。因為是自由選擇數字,所以,人們在選擇的時候大多會受到某種事情的影響。如果能夠瞭解其他彩票購買者容易受什麼影響,那麼這個信息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具體來說,如果這期開獎結果的數字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數字,那麼中獎的人就會很多,但因為總獎金金額是固定的,所以大家平均分這筆獎金,每個人的獲獎金額就會比較低。反過來,如果中獎結果是比較冷門的數字,那麼中獎人數少,個人的中獎金額就相對較高。像賽馬、足球彩票那樣的博彩,還有一定的根據可以預測比賽的結果,但數字彩票完全沒有任何推測的依據。所以,我們只能根據彩民們對數字的偏愛,來盡量提高自己中獎的金額。

當人自由選擇數字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在意中獎金額的多少,大部分人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或者選擇那些跟自己有關係的數字,比如自己的生日等。日本人有自己喜歡的數字,也有自己討厭的數字。曾經有人調查過,在買彩票的時候,選擇大家都喜歡的數字和選擇大家都討厭的數字,中獎後獲得的獎金到底有什麼差別。我們先來看看日本人對數字有什麼偏好,根據日本電信公司和電視台的調查,大多數日本人喜歡的數字以7和3為代表,而討厭的數字則集中在9和0(4緊隨其後)。研究人員從2014年三位數字彩票的中獎結果中抽選了100期,對中獎結果和中獎金額等數據進行了分析。看中獎結果中帶有7、3的時候和帶有9、0的時候,中獎金額有什麼差異。理論中獎總金額為90,000日元。中獎結果中帶有7、3的時候,中獎者平均獲得的獎金理論值為88,461日元。而當中獎結果中帶有9、0的時候,中獎者平均獲得的獎金理論值為94,462日元。兩者的差在6000日元左右。另外,當中獎結果是317、307、178的時候,平均獎金的理論值更是下降到70,000日元。從上述中獎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三個結果中都有7,還有兩個結果中有3。

購買數字彩票的時候,雖然我們無法控制中獎概率,但可以盡可能提高中獎金額,那就是盡量別碰大家都喜歡選的7和3,選大家都討厭的9、0才是上策。也有的人喜歡用自己的生日來買彩票。其實,最好避開與年代、日期有關的數字。因為持有同樣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數。

恐怖的荷蘭彩票

不買都不行的恐怖抽選系統

彩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一種博彩形式,甚至電視中還常播放彩票的廣告,中獎金額也很誘人,因而成為人們在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如果一個人說:「我喜歡賭馬。」那麼,大多會被周圍人投來異樣的目光,認為這個人不務正業、愛好賭博。但是,如果一個人說:「我經常買彩票。」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人的非議。但實際上,世上沒有哪種博彩比彩票對參與者更不利的了。就拿日本的彩票來說,扣除率約為55%,也就是說總銷售額中只有大約45%是作為獎金返還給中獎者的。我們只看到了彩票的高額獎金,容易對自己中獎的概率做過高的估計。而實際上,買彩票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投資。

但是也許你不知道,在國外還存在著更為恐怖的彩票。那就是荷蘭的彩票。荷蘭有很多種彩票,其中最具人氣的要數「郵政編碼彩票」和「銀行賬號彩票」。上述兩種彩票分別是以郵政編碼和銀行賬號為抽選對象的彩票。彩民只要登錄相應的彩票網站,用自己居所所在地的郵政編碼或銀行賬號登錄,然後花錢購買彩票即可,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抽選。使用郵政編碼作為抽選對象的彩票非常恐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如果自己沒買,而自己所在地的郵政編碼中獎的話,那種後悔的感覺是摸得到看得著的。偶爾哪期沒買的話,心中就會忐忑不安:「如果這次我們這裡的郵政編碼中了的話怎麼辦?」這種忐忑的心情是非常恐怖的。對於其他彩票來說,中大獎的人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概率非常低,因此即使有人中獎,我們自己也沒有什麼切身的體會。可是郵政編碼抽獎就不同了,一旦抽中,這個郵政編碼所在地購買了彩票的人都會獲得獎金。如果你看到自己的鄰居因為中了郵政編碼彩票而換了新車,但你恰恰這期沒買,你的心裡一定無比後悔。於是,為了避免下次「瞪眼看鄰居中獎」的悲劇發生,人們會不停地購買這種彩票。要說郵政編碼彩票是一種恐怖的心理彩票,一點都不為過。

賭場中贏的錢該如何使用?

賭場中所贏之錢的價值,會在人們的頭腦中產生感覺上的偏差

前面已經介紹過,受到折扣比例、時間效應等因素的影響,金錢的價值在人們的心中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其實,還有一種因素能讓金錢在人心中的價值發生更大的變化。那就是在賭場中贏的錢,我們稱之為House Money(賭場盈利)。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人在賭場中贏了5萬日元,這錢來得太容易了,就像「天上掉下的餡餅」一樣。這筆錢該怎麼用呢?很多人會選擇用它繼續賭,想贏取更多的錢,或者直接用於奢侈的消費。一個上班族每個月從太太那裡得到5萬日元的零花錢,和在賭場中贏的5萬日元,從金錢的價值上來說,兩者應該是完全相等的,而這兩個5萬日元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可存在著天壤之別。另外,贏錢之後繼續賭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會把贏的那5萬日元再輸掉,這時,他們的心理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在拿著贏來的5萬日元繼續賭的時候,他們心裡想的是:「即使輸掉也沒什麼,反正這錢是我贏來的。」可一旦真的輸掉之後,他們就會陷入無比的悔恨和自責,心想:「唉!我剛才怎麼沒有及時停下來,帶著贏來的5萬日元出去花天酒地多好!」這就是「不願蒙受損失」的心理在起作用的結果。

贏了大錢之後奢侈消費,或者繼續賭又贏錢之後,人會感覺到異常幸福,但是這種幸福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曾有社會心理學家對中彩票大獎的人進行過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剛中獎的時候,他們都會體會到強烈的幸福感。可是一年之後再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態時,很多人的幸福感已經回到了中獎之前的狀態,甚至有人的幸福感還不如中獎之前。輕易得來的大錢,可以一時滿足人們對奢華生活的嚮往,但是,由此獲得的幸福感是難以長久持續的。既然輕易得來的大筆金錢無法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幸福感,那麼當我們在博彩中贏得大錢的時候,最好先冷靜地想一想,不要繼續賭下去,而是想想該怎樣合理地運用這筆錢,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更加積極、長久的作用。

為什麼男人容易陷入賭博的深淵?

多巴胺所製造的快樂

據說從古時候起,男人就愛好賭博。日本知名廣告公司——博報堂生活綜研以「生活定點」為名進行了一系列調查,2014年「生活定點」的調查結果顯示,喜歡賭博的人在全體參與調查的人中佔到了11.3%。但是,進一步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喜歡賭博的人中男性的比例遠遠高於女性。男性中18.7%的人喜歡賭博,而女性中只有3.8%的人喜歡賭博。調查數據顯示,最喜歡賭博的人是「40多歲的男性」。據200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患有賭博依賴症的人,男性的人數是女性人數的6倍多。

賭博之所以看起來那麼有魅力,能夠吸引那麼多人深陷其中,是由於在賭博的背後隱藏著一種名為「部分強化」的心理效應。簡單地說,就是在賭博中,人們的行為所對應的報酬是不確定的。男性有一種心理傾向,對於固定的報酬,他們會覺得沒什麼意思,而「勝負未知」的狀態,更能激發他們的熱情。心理學家的研究認為,賭10次有1次贏錢的概率,是最容易讓人深陷其中的。我個人研究的結果與心理學家的結果有一定的差異,但出入也不太大,我通過研究發現,賭5~7次有1次贏錢的概率,是人們最喜歡的賭博。參與這種概率的賭博,結果基本上都是輸的,但是那來之不易的贏,會讓人對其抱有強烈的希望,而正因為贏得不容易,才會讓人產生高度的優越感,這也是讓人染上賭癮的原因之一。

當人在賭博中贏錢的時候,那種喜悅感和興奮感會讓身體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當人贏錢的時候,多巴胺會讓人腦學習這種快樂的感覺。而反過來,當人輸錢的時候,多巴胺又會讓人對贏錢的快樂產生嚮往。於是,在這樣輸贏反覆之間,人就不知不覺陷入了賭博的深淵,無法自拔。而且,多巴胺的分泌量男性要高於女性,所以男性有尋求強烈刺激的傾向。據說有的男性體內的多巴胺分泌失調,會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於是這樣的人每天都在瘋狂地追求刺激。最後再說回賭博,我認為我們首先應該瞭解自己屬於哪一種人,然後再設定一個預算,這樣去參與賭博就不至於輸得傾家蕩產了。

喜歡賭博的人總是自信滿滿

「後見之明」現象/把「輸」說成「贏」

賭馬、賭自行車、彈子機……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博彩形式,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喜歡賭博的人有很多。而且,從喜歡賭博的人身上,我們能看到某些顯著的偏見。比如,喜歡賭博的人「總是自信滿滿」,這是為什麼呢?經常能聽到賭博愛好者吹噓說:「我昨天又贏了××錢」「最近我總是贏錢」……他們一直在講述自己贏錢的經歷,可對於輸掉的錢卻隻字不提。長期來計算的話,愛好賭博的人很少有贏錢的,大多都在輸錢,可為什麼他們還總是自信滿滿地講述自己贏錢的經歷呢?可能是因為他們在賭博之後心裡也多少有些愧疚感,所以會強調贏錢的經歷,以沖淡心中的愧疚。再有,他們強調贏錢的經歷,也是在有意提高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價值。不過,我總感覺原因還不僅限於此,似乎背後還存在著其他什麼原因。

康奈爾大學的湯姆·季洛維奇教授對賭博愛好者的行為和心理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在一項實驗中,季洛維奇教授給參加實驗的賭博愛好者每人一台錄音機,請他們把自己贏錢和輸錢時的語言錄下來。結果顯示,當賭博愛好者贏錢的時候,他們所說的大多是誇耀自己多麼正確、多麼英明的話;而當輸錢的時候,他們又會想方設法掩蓋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錯誤辯解,甚至忽視自己的錯誤。一旦賭輸,他們會推脫說運氣不好,認為自己和勝利只有一步之遙,差那麼一點點就贏了。

人的頭腦中還存在一種恐怖的認知系統,就是當人知道事情的結果後,就會人為地改變、扭曲自己的記憶。舉例來說,假設一個賭馬者,一開始他預測這場比賽的熱門馬不會奪得第一名。比賽一開始,熱門馬確實落在了後面,他心想:自己猜得果然沒錯。可是到最後的直道衝刺時,那匹熱門馬以驚人的速度衝到了最前面,這時,那位賭馬者又會說:「看吧,我就說它會贏吧。」好像這結果和自己當初預測得一模一樣。其實,承認自己預測失誤,和承認自己犯錯一樣,對他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於是,人會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進行辯解,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比如心裡會想:一開始我就猜對了的,只不過沒買而已。結果,「自己猜對了」這個與事實完全相反的想法,竟然在頭腦中成為了「正確的記憶」。而且,「自己猜對了」的記憶還會慢慢變成「自己贏錢了」的記憶。可是,錢包中的錢卻和這個記憶成反比例。如果放任自己的這種恐怖的記憶扭曲不管,那麼錢包中的錢遲早要輸光。

越是接近最後的比賽,賭馬者越傾向於買冷門馬

冷門偏見/冷門受歡迎的原因

在賽馬、賽自行車等合法賭場中,一開始大部分人都是輸錢的,賭中的只是少數人。快接近最後的比賽時,之前輸錢的人發現買熱門馬即使贏了也難以彌補損失,因為熱門馬的賠率都比較低,於是很多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冷門馬,因為冷門馬的賠率比較高,一旦中了,可以贏很多的錢。所以,越是接近最後的比賽,熱門馬的賠率反而開始上升,而冷門馬的賠率則開始下降,因為很多賭馬者都放棄買熱門馬,轉而買冷門馬。這種現象叫作「冷門偏見」。

曾有研究者對冷門偏見進行過實地調查。研究者從2014年6月~9月的日本中央賽馬會(JRA)的比賽中抽選30日的比賽(新潟、小倉、札幌、阪神、東京、中京,共1032場比賽),並從中選出500萬日元級別(即頭等獎為500萬日元)的比賽,統計比賽前半段和後半段賠率的變化情況。為什麼要限定比賽的級別?因為不同的級別,賠率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限定在同一個級別是為了讓數據更加準確。每場比賽有12輪,在前6輪中,人們買得最多的賽馬的平均賠率是2.4倍;而第12輪,即最後一輪中,人們買的最多的賽馬的賠率為3.2倍,也就是說,人們買得最多的賽馬的平均賠率升高了33%。因為熱門賽馬的賠率低,而冷門賽馬的賠率高,所以我們可以分析出,到了後半場,人們開始把錢投到冷門賽馬身上。特別是「二重彩」的馬票(用馬號選出跑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馬,名次不可以顛倒),前半場人們買得最多的賽馬的平均賠率為8.9倍,第12輪買得最多的馬的賠率為13.2倍,賠率的數字提高了48%。可見,到了最後很多人都放棄了熱門馬,而選擇了冷門馬。這也證明了冷門偏見在發揮作用。從這個規律中我們還能發現,效率最高的賭馬方法和大多數人的買馬傾向正好相反,應該是一開始買冷門馬,最後買熱門馬。

受賽馬報紙過度影響的賭馬愛好者們

從賭馬看行為經濟學1

對賭馬愛好者來說,有很多陷阱會影響他們的判斷。比如,當賭馬愛好者預測賽馬結果的時候,馬匹的實力、調教情況、賽事形勢、騎手的水平、馬匹上次比賽的成績等,都是他們要考慮的因素。不對,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他們在進行預測的時候,打算考慮這些因素。而在實際做預測的時候,上述因素可能並不會進入他們的視線。

我們曾經對10位連續多年參加賭馬的中級、高級賭馬愛好者進行過調查,想瞭解他們是基於哪些信息、根據什麼標準來對比賽結果進行預測的。結果發現,他們大部分人在預測的時候,都不會根據前面講過的基本數據進行分析。那什麼才是影響他們判斷的主要因素呢?其中之一竟然是賽馬報紙上的預測。在賽馬報紙中,賽馬記者會對各匹賽馬進行預測,並用◎、、△等符號標出熱門賽馬和冷門賽馬。你可別小看了報紙上對賽馬做的各種標記,這會對賭馬愛好者的判斷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會對他們產生強烈的心理暗示,讓他們對賽馬形成先入為主的固定觀念。對於「專家」不看好的賽馬,賭馬愛好者們也基本上會把它們排除在考慮範圍之外。即使原本心中已經選好,但看到「專家」們的意見,賭馬愛好者們大多也會改變主意。

實際上,即使是那些賽馬「專家」,對於馬匹的性質、各種數據等也少有準確的把握。比如,在比賽開始之前,賽馬會在一個待命區等待,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可以觀察到馬匹的狀態。曾經有一位解說比賽的記者說:「×號馬身體那麼臃腫,應該是一匹母馬。」但是,馬和牛羊不一樣,單從形體上很難判斷出雌雄。JRA的原田俊浩先生曾經在著作中寫道:「馬的性別只能根據生殖器來判斷,雌馬和雄馬的體形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所以,前面那位賽馬記者根據馬匹的體形判斷雌雄,是非常不專業的。以前,我參觀過賽馬記者預測比賽結果的現場,結果發現他們大多根據直覺進行判斷,這令我吃驚不已。因為賽馬記者掌握的情報非常龐大,要在如此多的情報中做出判斷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們有時會受到某一小部分的情報的影響,據此做出判斷。而且,在觀看比賽的時候,馬匹的能力是比較直觀的因素,容易對人的判斷造成直接的影響,但賽馬的實力並不是保證它取勝的唯一要素。另外,還有些賽馬記者會經常到馬捨中觀察賽馬,結果和馬匹管理者、賽馬、騎手等建立起感情,而這也是影響他們判斷的重要因素。賽馬記者所做出的預測在很多情況下是憑直覺、充滿主觀因素的,而這些所謂「專家」的預測又會對賭馬愛好者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憑直覺信任「專家」的意見,結果往往屢賭屢輸。

馬匹上次比賽的名次,會對賭馬愛好者造成很大的影響

從賭馬看行為經濟學2

另外,賭馬愛好者對於馬匹上次比賽的名次,也有過度關注的傾向。確實,馬匹在以前比賽中的名次對於判斷馬匹的實力、騎手的水平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是我認為,要推測一匹賽馬的能力,不應該只看它的名次,還要看它和其他賽馬之間的時間差(嚴謹地講應該是距離差)。不過,很多賭馬愛好者只把目光投向了賽馬的名次,而不注意分析名次背後的信息。舉例來說,在一次比賽中,幾匹馬到達終點的時間相差很小,第六名與第一名之間的時間差只有0.2秒;在另外一場比賽中,第三名落後第一名1秒以上。看到這些數據之後,很多賭馬愛好者都認為第三名的賽馬比第六名的實力強。認為第二名、第三名都是惜敗,下次比賽很可能奪冠。但殊不知,它們的成績可能趕不上其他比賽的第六名。

在賭馬中還能看到參與者的另一些有趣行為。比如,當人一旦決定「我要買×號馬」之後,就會開始積極地搜索有關這匹馬的信息。不過,他們不是從多方面搜集有關這匹賽馬的各種技術信息,再次分析它是否能奪冠,而是想方設法從賽馬調教師、賽馬記者所說的話中尋找對這匹賽馬有利的話。他們不是再次確認這匹賽馬是否能贏,而是以「贏」為前提,尋找讓自己安心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把消極的信息全部拒之門外,只接受那些積極有利的信息。這就叫作「證據偏見」,是說人只重視肯定自己想法的信息,而忽視否定自己想法的信息。這種行為雖然能夠帶來心理上的「安心感」,但是對於賭馬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好處。

賭馬者買馬的金額,JRA要提取大約25%,剩下的錢分配給中獎者。這種博彩也可以看作一種「零和博弈」。在零和博弈中,和眾人採取同樣的行為,不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賭馬愛好者最好瞭解一些其他賭馬者的心理和行為傾向,用與眾不同的視角來分析比賽,預測結果,可能效果會更好。

彈子遊戲機給人帶來的「成癮性」

從彈子遊戲機看行為經濟學1

彈子遊戲機雖說是一種遊戲機,但也具備了賭博的要素,而且,在日本有很多人玩這個上癮。主要原因可能是彈子遊戲機規則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玩到。彩票雖然也是隨時隨地都能買,但開獎還得等上幾天。另外,雖說地方的賽馬會平日會連續舉行,但中央賽馬會只有星期六才會開賽。彈子遊戲機房則全年無休,人們每天都可以去玩,而且日本的彈子遊戲機房大多集中於地鐵站等人流非常大的地方。彈子遊戲機,勝負結果立刻見分曉。這些都是引誘人們去玩並令其深陷其中的因素。在賭博中,贏的時候人的大腦會體會到空前的喜悅和興奮,而輸的時候,大腦又會極度地嚮往贏,以滿足尋求快樂的慾望。玩彈子遊戲機的時候,人會不停地在輸與贏之間徘徊,大腦受到強烈的刺激,讓人在感情落差中體會到快樂並產生慾望。所以,彈子遊戲機是各種賭博中很容易上癮的一種。

另外,彈子遊戲機還能給人帶來視覺、聽覺上的快感。最近的彈子遊戲機大多自帶接彈子的箱子。贏了的時候,彈子會從遊戲機裡辟里啪啦地掉出來,聽到彈子掉下來的聲音,再看看身邊堆了好幾個裝滿彈子的箱子,那種滿足感是非常爽快的。所以,人們總是停不下來,心想:「再玩一次,說不定能贏更多的彈子。」

在一些彈子遊戲機房裡,總有那麼一兩台遊戲機是最受歡迎的,有人對那些最受歡迎的遊戲機進行了分析,看它們到底哪裡最吸引人,然後根據猜測,建立了一些假說。再通過認知實驗,反覆對這些假說進行論證。結果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人們在玩彈子遊戲機時的有趣心理和行為。這裡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些彈子遊戲機成癮性的問題。人為什麼會不知不覺地就成了彈子遊戲機的俘虜呢?

人們玩彈子遊戲機之所以容易上癮,其原因之一就是玩的時候感受到的那種興奮感、心跳的感覺。

心跳的感覺來自兩種途徑,第一種是「期待感」或者說「和中獎之間的距離感」。從坐在遊戲機前開始玩,到中大獎,那種感覺即將中大獎的預感,著實令人心跳不已。人在玩的過程中會不斷給自己施加心理暗示,當出現兩個相同數字的時候,就會預感三個相同數字也不遠了。經過反覆地玩,人的心理從「怎麼都不中啊」變成了「沒準會中」,再發展成「感覺很快就要中了」。結果,心跳越來越快,興奮感也越來越強。

彈子遊戲機給人帶來的「成癮性」

從彈子遊戲機看行為經濟學2

產生心跳感覺的另一個途徑是「意外性」。人在玩彈子遊戲機的時候,肯定會對下一組數字進行預測,可是,結果與預測不同的時候,人就會產生心跳的感覺。但是,人們心中損失厭惡的傾向相當強,所以當現實與自己的期待不符時,人就會感到非常不愉快。反過來,如果猜測下一組數字不會中,卻意外地中了,那時心跳的感覺將會更加強烈,因為中獎的概率非常小。難得的勝利總會帶給人異常的興奮感。

另外,在彈子遊戲機中還有一個因素同時發揮著上述兩種途徑的作用,將人的興奮感推向了最高潮,那就是「真實角色」。比如,有的彈子遊戲機的主題是《超人》,那麼超人在遊戲機中扮演一個「角色」;而有的彈子遊戲機以《午夜凶鈴》為主題,恐怖的貞子的手就會出現在遊戲機裡。這些角色會在遊戲機的某個地方發揮作用,有的時候會幫助彈子的運轉,有的時候會阻礙彈子的運轉。

不同的角色會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幫助彈子運轉的「正面角色」,它可以幫助玩家取勝,因此玩家會希望這樣的角色盡量大幅度地運轉。這就是一種「期待感」。對製造「意外性」來說,則需要速度、聲音、光等因素的配合。當人感到有危險的時候,自然會產生「驚險」的感覺。所以,那些「反面角色」的動作一定要快,再配合上刺激的聲音、光線變化,就能讓玩家的心臟提到嗓子眼裡。但如果那個角色的動作很慢,玩家就可能控制彈子的運動軌跡,躲過反面角色的阻擋,就沒什麼意思了。

另外,彈子經過角色的幫助或阻礙時,那種刺激的感覺會鮮明地留在記憶中。再加上聲光的刺激,那記憶就更加強烈了。

而這種心跳的感覺容易讓人產生「因為愉快而心跳」的錯覺。這種錯覺會讓人們反覆不停地投身於賭博中。而如果在「期待感」十分強烈的情況下,遭到了令人「吃驚」的反面角色的阻撓,導致最後失敗,那這種強烈的挫敗感也會銘刻在人的記憶中。為了打消這種挫敗感,人也會不停地賭下去。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讓玩家總是「還想再體驗一次」,所以造成賭博上癮。所以,我建議彈子遊戲機的玩家們,首先要瞭解遊戲機的這些「陷阱」,然後冷靜地看待彈子遊戲機的娛樂本質,控制好自己的投資,適度娛樂才是王道,切忌深陷其中。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如以前愛賭博了?

損失厭惡的心理傾向越來越強

近年來,年輕人賭博的比例越來越低。博報堂生活綜研2014年以「生活定點」為名進行的一系列調查顯示,20多歲的年輕人中喜歡賭博的比例只有20.4%。而1994年這個比例高達34.3%。當時,在各個年齡段中,20多歲年輕人中愛好賭博的比例最高。可是,近年來這個比例連年下降,到現在,大約比1994年下降了四成左右。現在,年輕人不僅僅不喜歡賭博了,購買汽車、名牌奢侈品、去海外旅行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我們不禁要問,日本的年輕人到底怎麼了?和前些年相比,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最明顯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經濟持續不景氣,導致年輕人就業環境惡化,收入降低。因為沒什麼錢,所以年輕人不願意參與花大錢的娛樂項目,轉而投入消費低的網絡娛樂,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另外,日本在文化層面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昭和時代(1926~1989)有一股「浪費很帥」的風潮。當時的人肆意地浪費時間,喝酒作樂,為了虛榮買豪車,無節制地賭博等。這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經濟的衰退開始失去了光彩。如今,沒有收益地散財,並不會被視為一種美德。而年輕人也變得越來越現實。

這並不是年輕人的錯。以前,社會對年輕人的過錯有種過於寬容的傾向。而現如今情況不同了。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中,企業對年輕員工的要求也比較高,他們一旦犯錯就會被別人責罵為:「真是沒用的一代。」其實,大家不應該責罵他們,因為社會給他們的機會太少。而且,我們的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年輕人不允許失敗」的思維方式。

最近,我在研究人們心理的時候,深刻感覺到現在的年輕人損失厭惡的心理傾向越來越強。

「不想蒙受損失、不想賠錢」是大多數年輕人一致的想法,所以他們不願意參加博彩遊戲,所以也就更談不上「賭博成癮」了。他們根本懶得去瞭解賭馬的具體方法,玩個彈子遊戲機也難得中一次獎。要想賭博成癮,至少也得有一次美好的回憶,讓人「還想再玩一次」才行啊。可是在現在年輕人的記憶中,首先參與賭博的次數很少,而且大多都是輸錢的記憶,他們當然不願意再去賭了。綜上所述,現在的日本年輕人不願去賭博,或者說他們賭不起。

第四章 總結

◎人一旦把錢投出去,投資行為就很難中途停下來。即使知道結果會賠錢,即使感覺到現在是在「浪費時間、浪費金錢」,人們也依然停不下來,甚至還會不斷追加投資。這種現象叫作「協和效應」。◎贏錢的時候,人的大腦會感受到空前的快樂。而反過來,輸錢的時候,大腦又會對贏錢的快樂產生嚮往。於是,在輸贏的不斷反覆之間,人們就對賭博上癮了。

◎喜歡賭博的人大多數時候都充滿自信。這是因為一種叫作「後見之明」的心理效應在發揮作用,失敗的記憶都被扭曲成了成功的記憶。

◎荷蘭有種彩票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