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怪誕關係學 > 從大學教授到美國偶像選手:排位最後的優勢 >

從大學教授到美國偶像選手:排位最後的優勢

歌手和花樣滑冰選手能體會排位最後的好處。學術界人士也是如此。

1997年,普林斯頓大學五年制應屆畢業生亞當正在尋找就業機會。當年12月,他收到了好消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邀請他參加面試。當時,遴選委員會的負責人希望他第一個接受面試(一共有6位候選人,面試安排在四周之中的不同時間)。亞當詢問了母校的教授,是否應該第一個接受面試,是否有必要將面試時間推延至其他候選人之後。所有教授給亞當的回復都是一樣的:他們自己會選擇第一個接受面試。第一象徵著優秀。於是,亞當同意了第一位接受面試的安排。然而,他最終沒有被錄用。

事後,隨著被拒的不快逐漸消退,亞當仔細回顧了在普林斯頓求學期間所觀察的求職面試。他發現,在這5年裡,總是面試排位最後的候選人最終得到工作機會!

這種現象並不局限於學術界或者普林斯頓大學。不斷有研究發現,在序列競爭中,即選手參加比賽存在先後次序時,出場次序排在末尾會產生積極影響。例如,利茲大學的溫蒂·布瑞尼·德·布瑞南分析了50年間(1957~2003年)歐洲歌唱大賽的數據,她發現比賽中出場次序靠後的選手得分更高。

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的記錄中也出現了相同的現象。威斯敏斯特大學的萊昂內爾·佩奇設計了一項巧妙的分析實驗,他利用這一熱門電視節目的數據,分析了比賽中出場次序排末尾的好處。每一期《美國偶像》中選手都會進行歌曲演唱,每週結束時會投票淘汰一名選手,堅持到最後的那名選手就是比賽冠軍。那麼排在末尾表演對比賽結果有什麼影響呢?在最初的111期《美國偶像》節目中,排在末尾表演的選手中進入了下一輪比賽的概率高達91%。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影響僅出現在膚淺的電視節目中,在評審嚴格而專業的比賽中不可能存在這種現象。但是,溫蒂分析了1994~2000年歐洲花樣滑冰錦標賽和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的數據,發現了同樣的規律。出場次序靠後比出場次序靠前優勢更大。在隨機安排的出場次序中,出場靠後的滑冰選手在第一輪中得分更高。而且,這些選手在第二輪中往往再次佔得優勢。因為在很多比賽中,第一輪得分較高的選手在第二輪中的出場次序更靠後。

以下事例有力地證實了排序靠後的強大影響。在2010年冬奧會的男子花樣滑冰比賽中,競爭激烈的兩名選手分別是葉甫根尼·普魯申科和埃萬·萊薩切克。其中一位選手尤被看好,那就是普魯申科。在博彩市場上,萊薩切克的賠率比普魯申科的賠率高18倍。大家都認為普魯申科會奪冠。但是,綜合兩組比賽排序,萊薩切克比普魯申科的出場次序靠後13位。萊薩切克最後得分為257.67分,普魯申科最後得分為256.36分,不到兩分之差。(排名第三的選手與萊薩切克的分差超過了10分。)當然,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選手得分,但是出場次序影響了這些因素的作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比賽接近尾聲,評委評價當前出場的選手時,對之前選手表演的記憶已經越來越模糊。很多電影製作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如果他們希望獲得奧斯卡獎,就會選擇在年末發佈影片。實際上,大部分奧斯卡「最佳影片」都是在10~11月發佈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無論評委是在全部表演結束後評判(《美國偶像》的評判方式),還是在每個表演結束後評判(花樣滑冰比賽的評判方式),這種影響都存在。

在花樣滑冰比賽中,每名選手表演結束後,評委就會進行評分,那麼這種「後來者居上」的現象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是幾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一,評委要為評價出場次序靠後的選手留有空間。換言之,一位評委可能想給某位早出場的選手打滿分,但是會有所顧慮,萬一之後出場的某位選手表現得更好呢?因此,在剛開始的幾輪表演中,評委打分會比較吝嗇,為之後的評分留下空間。第二,在比賽剛開始時,評委的評分標準更高。他們對選手的表現抱有更為理想化的預期,給每位選手設定了極高的標準。第三,出場次序靠後也有助於選手本身。在目睹其他選手精彩的表演之後,選手本身會受到激勵,加倍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甚至冒險以求高分。

當眾多選手以先後次序參加比賽時(在此稱之為序列競爭),出場次序越晚越好。無論評委採用何種評判方式,所有類型的比賽記錄中都印證了這一條規律。評判方式也許是評級(例如在「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比賽」中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也許是挑選某一位選手(例如《美國偶像》中的投票制),也許是給每一位選手評分(即在評分範圍內確定一個分值,例如世界游泳錦標賽、高中的體操比賽等)。無論是哪一種評判方式,「後來者居上」的規律都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