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怪誕關係學 > 第7章 加強防範 >

第7章 加強防範

他們終於拘捕到她。

她還沒來得及說話,警察就給她戴上了手銬。她被帶到了警局,其中一名警察厲聲呵斥道:「你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趕緊坦白!」

希莫娜·蘇馬薩受到驚嚇,慌恐萬分。同時她也迷惑不解,完全不知道警方指控的是什麼事情。她人生中從未預料過此情此景。

希莫娜曾經是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分析師。後來她離開公司,經營自己的餐館。作為一名36歲的單身母親,這並不容易。但是她享受自主經營,享受掌握自己命運的感覺。但是現在,她竟遭到監禁,與孩子分離。

她得知自己因為冒充警察、進行了三起持械搶劫犯罪而遭到起訴,這著實讓她大吃一驚。她是清白的,而且她也不知為何警方會認為她是嫌疑人。

希莫娜稱自己是清白的,卻被法院當即否決。而她的保釋金竟需要100萬美元。因為無法支付高昂的保釋金,希莫娜被監禁長達7個月之久。在這期間,她的餐廳倒閉,房子被收回,與女兒的接觸也極其有限。

不過在監獄中,她突然反應過來:「是傑裡策劃的!」

傑裡是希莫娜的前男友,是一名私家偵探。他與希莫娜分手之後,曾經在一次與她的會面中因強暴女方被起訴。傑裡要求希莫娜撤訴,但是她沒同意,決意要通過法庭解決。

這件事情激怒了傑裡,因此他決定狠狠地報復希莫娜。傑裡不僅職業是偵探,而且特別喜歡電視劇《犯罪現場調查:邁阿密》和《法律與秩序》。這加劇了希莫娜之後的不幸遭遇。傑裡利用職業經驗和戲劇中的知識策劃了一起大陰謀,堪比黃金時段播放的電視劇。他使得有關部門相信,希莫娜是犯罪分子,威脅著社會安全。

為了偽造希莫娜的罪證,傑裡找了三個人向警方報案並提供虛假證詞。這些證詞按特定的時間出現,每一次的信息都比上一次更具體。傑裡還向三名做假證的人展示了希莫娜的照片,並讓他們開車經過希莫娜家以看清她的車輛。

第一位做假證的人向警方報案,聲稱一位印度裔女人偽裝成持槍警官將其銬鎖並搶走700美元。

6個月後,傑裡讓第二位做假證的人向警方報案,聲稱他被兩名冒充警察的人搶劫。這名做假證的人具體描述了其中一位劫犯,細節完全與希莫娜的信息一致。而且,他還提供了兩條可以指證希莫娜的線索:當時劫犯乘坐吉普切諾基逃走,車牌號的前三個字母是AJD。

幾個月之後,第三位做假證的人報案,情況基本相同。她也聲稱自己被假冒的警察搶劫,並提供了更為詳細的信息。她稱自己聽到兩名劫犯相互稱呼為「西姆」和「埃爾維斯」。像之前做假證的人所描述的劫犯一樣,這兩人也是乘坐吉普切諾基逃離作案現場的。而且,這名做假證的人提供了警方最需要的線索——完整的車牌號碼。

警方通過數據庫搜索確定了吉普切諾基的車主是一名叫埃爾維斯的男士。而且,警方還瞭解到,在搶劫報案後的第二天,埃爾維斯將車牌信息改成了希莫娜姐姐的車牌信息。這就更加凸顯了希莫娜的犯罪可能。因為這看似是希莫娜故意要隱藏什麼東西。

看起來,希莫娜犯罪證據確鑿。警方從多個來源搜集了大量證據,其中包括希莫娜車子的具體描述和車牌號碼。似乎已鐵證如山。因此希莫娜的證詞也被輕而易舉地忽略了,幾乎沒有人再相信她說的話。

直到一名做假證的人最終撤回證詞,司法部門才開始逐步意識到案件的潛在問題。這位「證人」透露了傑裡的誣告行為,並且告訴警察傑裡的電話號碼,最終另外兩名做假證的人也被查實。警方這才開始認真審核希莫娜的無罪申辯。他們通過監控錄像和電話記錄得以確定希莫娜不可能進行上述犯罪。例如,在其中一起搶劫的案發時間,有相關的錄像片段證明希莫娜當時正在康涅狄格州的賭場。

就這樣,針對希莫娜的罪證分崩離析,而針對傑裡的罪證浮出水面。希莫娜被無罪釋放,傑裡最終被叛入獄33年,且20年間不得假釋。

明明是一位清白的女性,傑裡當初是如何使得警方和法院認定她惡跡斑斑?

傑裡策劃的騙局十分了得,不但效果逼真,還給希莫娜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他精明地利用刑事司法系統的弱點。當第一個做假證的人報案之後,他就利用一系列事件一步步累積證據,將警方的注意力逐步對焦希莫娜。

首先,傑裡知道多重報案肯定會提升這一騙局的真實性。單獨一起報案很可能會被駁回。但是,三起不同時間的相似報案,證據細節逐步深化,這肯定難以忽視。傑裡知道警方肯定覺得案情正在逐步明朗,很快就能抓獲嫌疑人。

其次,警方雖然力求逮捕所有的罪犯,但是最具挑戰性和危險性的罪犯往往讓他們興趣倍增。通過做偽證將希莫娜刻畫成偽裝警察的罪犯,尤其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驅使他們盡快採取行動讓嫌犯落網。

之前一章說道,信任是朋友間進行合作的工具。但是信任他人也會讓自己容易遭到競爭對手的欺騙和利用。換言之,競爭與合作的交集之處存在欺騙的空間。欺騙者表面上進行合作,實質上卻激烈競爭。

實現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平衡需要認識欺騙行為,瞭解其進行的方式。下文將會討論兩個問題:為什麼要進行欺騙?為了防止被敵人或者是朋友利用,怎麼識破騙局?

首先,這裡要以一種新的角度詮釋欺騙行為。欺騙也是一種合作工具。雖然在傳統的教育中,欺騙行為違背道德、帶來傷害,但是本章將就此提出異議,並解釋為什麼謊言能夠幫助建立信任,促進合作——而且還存在合乎道德規範的一面。

然而,在很多情況中,不道德的欺騙行為確實給人帶來傷害。為了防範被利用,需要提高警惕。因此本章還會討論如何識破騙局、加強防範。我們指出了騙局的危險信號,並提出辨識的方法。